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

朱英會打仗嗎?

會,只是會一點點。

他已經知道了對方是張定邊,一個讓常遇春鎩羽而歸的猛人。朱英並沒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狠勁,也不想跟這位玩命。因爲他很清楚,自己絕對不行。

承認自己的缺點,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這是他和張希孟學到的很重要的本事之一。就像張希孟,從來都不說自己能打仗,可事實上張希孟當水軍大都督,也沒有弄出什麼差錯。

而且讓張希孟統軍,天下間的名將,在軍略上面,勝過張希孟的不少,但是真的想擊敗他,卻不容易。

大約就是一個人在某些方面很優秀的另外方面也不會太差,他理解的不行,和普通人認爲的不行,根本是兩個東西。

秉持著揚長避短旳張希孟作風,朱英開始盤算起來。

他的優勢是什麼呢?

或許就是人心。

畢竟如果人心亂了,他連站在浮樑的機會都沒有。要想對付張定邊,他必須玩命加強民心。

真正做到全城上下,軍民百姓,擰成一股繩。

乾爹朱元璋,大哥張希孟,他們通過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籠絡讀書人的心,靠著均分田畝,拉攏百姓支持,又給女人授田,或許女人的支持……輪到了自己,要怎麼獲取浮樑州百姓的支持呢?

也搞分田嗎?

早就玩過了。

那還有什麼能打動浮樑的百姓呢?

浮樑……浮樑……朱英一時想不到什麼,可是他往桌上掃了下,看見了茶壺茶杯,他突然來了想法。

浮樑名氣不大,但是浮樑下面的景德鎮太有名了,

元廷用的官窯瓷器,出口海外的珍品,幾乎和銀子等價的寶貝,不都是這裡生產出來的。

景德鎮最多的就是窯工,就是制瓷,產瓷,向外販運的工匠,腳伕……浮樑城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給制瓷行業有關係。

大哥可是告訴過自己,要抓主要矛盾,要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針對痛點,打出組合拳,實現價值最大化。

窯工,瓷匠,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還不是能自己說了算,能更多分配到利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農民支持朱家軍,是能拿到土地,將士用命,那是能拿到雙倍土地……貌似工匠這裡,朱家軍還僅僅是免除苛捐雜稅,並沒有更多的措施。

既然如此,這就是給我的機會!

朱英這小子立刻先沒收了楊家的產業,也就是楊有福的家產,他人死在了朱英手裡,連在城中的家產也歸了朱英。

隨後朱英就宣佈,凡是願意幫忙守城的窯工,匠人,都能得到優待,等打退敵人,立刻就把作坊買下來,交給大傢伙經營。

很顯然,這話乍聽就跟笑話似的,交給工匠經營,這麼多人,到底聽誰的?

還有,經營出了事情,誰來負責?

到底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就會胡言亂語。

可很快說風涼話的人就閉嘴了。

朱英跟張希孟學到了太多的東西,其中一項就是天馬行動,變不可能爲可能。

很快楊家的工匠們就受到了一份蓋著知州大印的文書……大致的意思就是將作坊的八百分之一授予你,你除了能拿到工錢之外,還能拿到八百分之一的分紅。

以後要怎麼運行作坊,所有工匠一起商議,具體細節,可以等中書省的意思。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這家作坊八百個主人之一了。

一張公文下去,沉寂的工匠們動了起來。

得益於朱家軍鐵打的信譽,大傢伙都願意相信,這是要對作坊下手了,終於要回應我們工匠的心意了。

吳王萬歲!

拼了!

工匠們涌了出來,有人或許擔心,他們會打仗嗎?

貌似是不會的,但是他們可以學啊!

很快朱英就意識到他撿了寶了!

相比起農家子弟,工匠們的組織程度太高了,分配任務,互相配合,簡直就是他們的本能。

尤其值得一提,這幫工匠還是燒窯出身,一個個身強體健,心靈手巧。

製作點守城器械,什麼投石機,滾木,礌石,挖掘防禦壕溝,調動人員,安排各種任務,全都手到擒來。竟然比真正的士兵,也差不到哪裡去!甚至有些地方,更加匠心獨具,設計巧妙。

雖然還沒有真正接受戰火洗禮,朱英卻是笑逐顏開,心花怒放,這是老天都在保佑他啊!

朱英直接挑選了十個工頭,直接授予千戶銜。

他又找來城裡爲數不多,參加過戰鬥的士兵,讓他們和諸位千戶配合,共同禦敵。

盧秋雲看到的就是這麼個情況,他簡直是目瞪口呆。

“我說指揮使,你這手段行啊!沒給咱們少年營丟人!”

朱英白了他一眼,“沒有點真本事,憑什麼給你們當老大?你瞧著吧,我要讓張定邊碰一個頭破血流,就算是陳友諒親至,我也要讓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盧秋雲連連點頭,“我算是服了,咱們揚名天下的機會,來了!”

連他都摩拳擦掌,充滿了期盼。

只要浮樑不失,陳友諒吸引朱家軍主力出動的計劃落空了,想要南下饒州,襲取洪都的夢也做不成了。

朱元璋揮動大軍,向江州殺來。

只不過傳到了陳友諒的手裡,並不是只有朱元璋大軍,另外還有一支兵馬,也從大別山方向,朝著江州殺來。

“是,是,劉福通的兵馬?”

陳友諒驚駭不已。

他最親信的兩員大將,張定邊還在攻擊浮樑,張必先又不在身邊,竟然沒人可以商討。陳友諒也是大呼如之奈何。

首先說朱元璋的確和劉福通結盟,但他們一個專心南方,一個一心北伐,並沒有真正合兵。

但是盟約擺在那裡,不能當做沒有。

設身處地想想,劉福通就不想圖謀江南的膏腴之地?他要北伐,糧餉缺口那麼大,沒有理由放過嘴邊的肥肉。

而且劉福通兵多將廣,從中抽取一些,和朱元璋併力攻來,也是情理之中。

陳友諒不由得信了幾分。

但是劉福通這麼幹,可就真是傻透了……朱元璋梟雄之姿,野心勃勃,如果放任他做大,早晚也會滅了韓宋的。

劉福通怎麼能替朱元璋火中取栗?

陳友諒雖然睚眥必報,但是也不是傻子,該低頭的時候,還是要低頭。思前想後,陳友諒決定準備一份厚禮,派人趕快去聯絡劉福通,無論如何,也要勸阻劉福通,不要摻和他和朱元璋的爭鬥。

等擊敗了朱元璋,再跟劉福通算賬。

人派出去了,陳友諒坐在那裡,一陣陣冒虛汗,心煩意亂,惶惶不安……義軍當中,最強大的就是劉陳朱三家。

如果劉福通真的和朱元璋手拉手,一起對付自己。

捫心自問,陳友諒的把握是不大的……難道要和元廷結盟,或者交好察罕帖木兒,請求他出兵,幫忙牽制劉福通?

陳友諒反覆思量,竟然沒有任何頭緒。

在弄不清楚劉福通意圖之前,他是萬萬不敢隨意派兵的……就這樣,足足過了一天半的時間,各種消息陸續傳了過來。

陳友諒這才弄清楚了情況。

而這個情況也讓他凌亂了……根本不是什麼劉福通派兵,人家老劉還在和元廷死磕,哪來的心,關心南方大區的事情。

這個破事是張子明幹出來的。

沒錯,這貨在冒充朱元璋之後,竟然上癮了。

讓他靠著一羣烏合之衆,隨著朱元璋一起進攻陳友諒,那是送菜上門。不過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咱也不能什麼事都不幹,只當個看熱鬧的吧?

張子明憋了好半天,他想起來,劉福通的大軍就背靠大別山,俯視中原,以黃河爲界,同元廷爭鋒。

張子明乾脆把幾個臥龍鳳雛找出來,然後打著韓宋的大旗,從大別山方向南下,做出劉福通大軍越過大別山,參加戰鬥的假象。

還真別說,這個主意竟然驚到了陳友諒的部下,生生嚇得陳友諒一天半沒敢動作。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陳友諒在捱揍。

在弄清楚情況之後,陳友諒氣炸了肺。

“朱重八,我要殺了你!”

陳友諒還沒等做出決斷,常遇春已經率領著朱家軍前鋒,殺到了望江縣城。

這裡地處長江北岸,南邊是洶涌的長江,北邊就是大雷水,又名雷池,那就不敢越雷池半步,說的就是這個。

是個風景秀麗,湖光江景兩相宜的好地方。

但是常遇春卻不是個懂得欣賞美景的,他提著鐵槍,一馬當先,展開了攻勢。陳軍猝不及防,加上兵馬太少,只扛了不到半天時間,就被常遇春突入縣城。

這位擦拭著槍頭上的血跡,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當初敗給張定邊,讓他始終耿耿於懷,如今終於等來了報仇雪恨的機會。

“告訴上位,通往江州的咽喉要道,已經讓俺拿下來了!”

常遇春扭頭,對著手下弟兄道:“還能戰嗎?”

“能!”

縱然疲憊,但是依舊氣勢如虹。

常遇春更加滿意,“好,是咱的兵!隨我追殺!”常遇春如同一頭猛虎,帶著一羣惡狼,沿著江北狂飆突進,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他。

朱元璋和張希孟也率領兵馬跟了上來,就在這時候,一個人來到了朱家軍。

“喪家之人鄒普勝,求吳王收留!”

這個彭黨老人,竟然在這時候到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蓝山县| 腾冲县| 白河县| 双江| 正镶白旗| 富源县| 顺义区| 卓尼县| 沙湾县| 锦屏县| 醴陵市| 和硕县| 黄山市| 威信县| 方山县| 丰顺县| 阿巴嘎旗| 洮南市| 会同县| 育儿| 朝阳市| 定边县| 太仆寺旗| 彩票| 敦化市| 茶陵县| 临夏市| 建瓯市| 香河县| 长阳| 甘洛县| 荆门市| 玉田县| 左权县| 德钦县| 庄河市| 佛山市| 新密市| 福安市|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