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

事實證明,張希孟的預感還是出現了偏差,因爲不是有人倒黴,而是有人腦袋落地,家破人亡!

朱重八去了帥府一整夜,都在商討應付官兵的策略。

到了第二天上午,張希孟捧著一本《孟子》,耐心研讀。正在這時候,沐英跑進來了。

小傢伙臉紅似蘋果,從外面一頭撞進來,張希孟忍不住搖頭,你個臭小子,就不能穩重一點,有空多讀書,別成天到處亂躥。

很可惜,沐英是不能如張希孟的願了,他雖然也知道讀書識字重要看,可就是坐不住。反倒是乾爹的刀槍兵器,是這小子的最愛,總是摸摸索索的,直流口水。

朱重八怕他傷了自己,因此給沐英弄了柄木刀,這小子愛不釋手,睡覺都抱著。就他這個德行,考狀元的希望是不大了。

“張大哥,張大哥!”沐英興奮叫著,“乾爹抓了好幾個糧商,都給綁到了街上,聽說要砍頭哩!”

張希孟下意識一愣,老朱有這麼生猛嗎?頓了頓,張希孟就對沐英道:“你個小孩子,先留在家裡,我去看看!”

“我也要去!”沐英才不願意悶在家裡呢!

“你湊什麼熱鬧?砍頭,你不怕?”

張希孟想嚇唬沐英,可他想錯了,沐英雖然小,但他見過的殺戮,只怕比張希孟還多。

沒有辦法,只能帶著一條尾巴上街。

他們急匆匆趕到了街口,此時已經從四面八方,聚攏來了好多城中百姓,他們裡三層外三層,把中間給包圍了起來。

張希孟兩個被裹在人羣中間,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後腦勺,乾著急沒辦法。

而此時此刻,朱重八和湯和正押著幾個糧商,到了街口,有紅巾軍士兵借了茶館的座椅,搭了個臨時的臺子,朱重八率先上來了。

老朱站得高了,張希孟倒是能看見他了,奈何人越來越多,朱重八卻是看不到張希孟,這件事情唯有他自己處置了。

在糧商之首,是個年過半百的老者,花白鬍須,穿著綢緞,一看就是個體面的有錢人。許多百姓都認識他,此人姓姜,是濠州有名的糧商,家財豐厚,非比尋常。

面對朱重八,姓姜的並不怕他,相反,老頭切齒咬牙,突然冷笑道:“老夫知道你是誰了?你不就是郭大帥的乾女婿嗎?幾個月前,你成親了,老夫還去喝了喜酒!”

朱重八繃著臉,他在彼時還是個無名之輩,人家自然是看著郭子興和夫人的面子,來的賓客倒是不少,有沒有這位,他也不確定,朱重八也懶得管。

“用不著東拉西扯……咱問你,爲啥明明有糧食,卻不願意賣?還有,你一天之間,漲了三倍,你還讓老百姓活不?”

面對叱問,姜姓糧商臉色變了變,卻還是不怕,“朱公子,老夫是做生意的,低買高賣,賺得就是這個錢,我又不短捐稅,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問郭大帥,去問郭少帥!”

此人一再拿郭子興壓朱重八,而且信誓旦旦,貌似真的和郭子興有關係。一旁的湯和頻頻給朱重八使眼色,哪知道朱重八巋然不動。

“咱不問你這些,只說一樣,大敵當前,你囤積居奇,哄擡糧價,弄得城裡人心惶惶,莫非說你想把濠州拱手送給元韃子不成?”

被朱重八這麼一問,姜姓糧商也愣了一下,他能明顯感覺到,從四面八方,投來了不善的目光。

自從朝廷派賈魯攻打濠州的消息傳開,城裡就人心惶惶,糧價一日三變。在盧安民到來之後,漲幅最劇烈,老百姓怨聲載道。

且不說打不打仗,糧食這個東西,一天兩頓飯,少吃一頓都餓得慌。

歷來守城失敗,多數都是糧食不夠吃,餓死了人。

“老夫,老夫和元廷又不是一條心的,怎麼會幫著他們?”姜姓糧商稍微思忖,便明白了朱重八的意思,“老夫知道了,大戰臨頭,需要糧食,老夫願意捐五百石給郭大帥,充當軍糧,還請朱公子轉承大帥?!?

五百石,算不得一個小數目,可朱重八搖了搖頭。

“那,那八百石?一千石也行??!”

朱重八依舊搖頭。

姜姓糧商也蒙了,這到底是個什麼品種啊?

你抓糧商,鬧這麼大陣仗,不就是想要我們出點糧食嗎?行,老夫給你!

就算看在大帥的份上,你也該高擡貴手,賞一條活路??!

“朱公子,你可不要太貪心了!”

朱重八冷冷一笑,“咱不跟你繞圈子了,從今往後,每個糧行,有多少存糧,每天賣出去多少,都要歸我們管!”

朱重八說完,扭頭看向所有百姓,衝著大傢伙一拱手。

“父老鄉親們,咱知道大傢伙害怕,擔心沒吃的。咱也知道捱餓的滋味不好。從小到大,咱就沒吃過幾天飽飯?!?

朱重八的話引來一陣鬨笑,百姓看他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顯然,這是個知道民間疾苦的。

“咱琢磨著,每家每戶,五天買一次糧食,一次最多十斤?;蛟S少了點,但是這個光景,也不能敞開了肚皮吃,都要減省。不過大傢伙放心,所有的糧食,一律按照平價,不會坑害鄉親們!”

朱重八說完,周圍的百姓就開始默默計算。

шωш ?ttκan ?c ○

五天一次,一次十斤,也就是說,一天能有二斤糧食。

平均按照四口之家算,一人一天半斤糧。

如果趕上了農忙的時候,整天勞作,半斤糧喂不飽一個壯勞力。沒法子,在副食品和油脂嚴重缺乏的時代,人人都是乾飯人,那是真能吃!

不過說回來,有半斤糧就餓不死,而且一家人有老有少,還能平均一下。

最最關鍵,這糧是平價的,這個關頭,還能奢望更多嗎?

“朱公子,你說話算數嗎?”

有人仗著膽子問道。

朱重八朗聲道:“大敵當前,城中軍民百姓,都是一家人。就算是隻有一粒米,也要分著吃!不能餓死一個人!只不過將士要打仗,要玩命??罩亲涌哨s不走元韃子。鄉親們想一想,如果元兵殺進來,這濠州城會怎麼樣?到時候男女老少,不是被殺,就是被搶走侮辱,淪爲奴僕牲畜,大傢伙願意嗎?”

面對著朱重八的質問,濠州百姓迅速衡量清楚了。

“好,我們聽朱公子的!”

“朱公子,可要守住濠州,別讓元狗子打進來?。 ?

得到了百姓支持,朱重八又多了一分信心,轉身看向了姜姓糧商,還有其他四個糧商。這幾個人的臉色都變了又變。

老朱的意思他們都聽明白了,這傢伙是要搶了他們的糧行,而且還是連窩端。

該怎麼辦?

那幾個人都看著姜姓糧商,心說您老人家信心最足,手眼通天,快替大傢伙說句話吧!

這個姜姓糧商咬了咬牙,“朱公子,你這是要把老夫的產業都搶走嗎?”

“不是!”朱重八斷然道:“只是暫借,等元韃子退了,糧行還給你們,糧食也補給你們?!?

“哈哈哈!”姜姓糧商突然哈哈大笑,“老夫不是三歲孩子!朱重八,老夫知道你是個什麼東西!你就是皇覺寺的小和尚!突然爬上了高枝兒,忘乎所以,就敢欺負老夫!我告訴你,已經有人去見大帥了,我當年借給郭大帥一百車糧食,我們是過命的交情,你搶不走!”

他提到了皇覺寺的小和尚,朱重八的眉頭挑了再三,終究按捺下去。

“你這麼說,是一定不願配合了?”

姜姓糧商切齒道:“你們欺人太甚,老夫沒法答應!”

朱重八又問了一句,“管制糧食可是軍令!”

“軍令?老夫又不是軍中人……”

姜姓糧食還要說話,哪知道朱重八突然抽出了佩刀,斷然道:“軍令就是全城都要遵守,誰也不能例外!違抗軍令,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說話之間,朱重八猛地揮刀,一顆花白的人頭落地……人羣中的張希孟都嚇得急忙閉眼,順手又擋住了沐英的眼睛。

人羣短暫沉默,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奸商就是該死!而就在這時候,郭子興和兒子郭天敘趕來了,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具屍體,三尺鮮紅……

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
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江华| 瑞昌市| 宜宾市| 石泉县| 荣昌县| 博爱县| 商丘市| 清水河县| 克拉玛依市| 工布江达县| 天全县| 九龙坡区| 南昌市| 砚山县| 肥东县| 万宁市| 广平县| 肥城市| 扶风县| 高尔夫| 胶南市| 湾仔区| 井陉县| 新昌县| 泗洪县| 萍乡市| 盖州市| 淮北市| 达拉特旗| 尤溪县| 邹平县| 大邑县| 肇庆市| 定远县| 伊宁市| 石景山区| 平利县| 柳河县| 九龙城区|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