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

江儼被安排在了應天,身處朱家軍的腹心之地,江儼十分能體會到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

王宮前面的御街上,除了專門的工匠,服役的百姓之外,還有許許多多, 無償勞動的應天百姓。

當得知這幫人是主動過來幫忙,江儼都懵了。

這是到了古君子國了嗎?

別的地方,百姓千方百計,逃避服役,到了應天這裡,竟然主動過來幹活。

假使巴蜀的百姓, 都有這個境界, 那他們圖謀中原,指日可待啊!

江儼也只敢想想,他見過了朱元璋和張希孟,自然知道這倆人不會什麼妖法。但是能懾服人心,總攬英雄,必定有過人之處。

而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究竟半點都學不來嗎?

江儼還想試試看,他發現應天的國子監, 是對外開放的,裡面有許多書籍,是可以免費閱讀的。

當然了, 暫時還不支持外借……沒辦法,如今書籍還是很昂貴的, 只準在指定的地方閱讀, 不能破壞,不能污損, 否則是要加倍賠償的。

據說這是張相的德政,他整理批註了很多經典, 並且分門別類,條分縷析, 有專門的書坊刊印之後, 就放在了國子監一部分,普通百姓也能有幸借閱。

不出意外,這裡幾乎天天爆滿。

江儼溜進了國子監,費了好大力氣,他還真借到了書籍,只是最新最熱的,有關三次興起的,評價岳飛的,闡發均分田畝的,崖山祭祀的……這些書籍冊子都需要早早過來,甚至還要預約,不然根本搶不到。

江儼找了老半天,只發現了角落裡的一個小冊子,內容也不多,主要是寫如何改造戰俘的。

這本書曾經也是很熱的話題,只不過由於也先帖木兒等人都在應天,想看改造成果,去他們那裡就是了,書籍反而不那麼生動了。

但是對於江儼來說,這還是很有趣的東西。。

他展開之後,發現裡面對戰俘的教化培養,簡直能笑得人噴飯,把一個個元廷貴胄,變成餵馬放牛的普通人,還真是敢想敢幹!

江儼大呼過癮,他一直看到了下午,肚子都咕咕叫了,這才戀戀不捨,想要告辭,由於書籍不能外帶,他又怕明天就看不到了,猶豫片刻,江儼決定勒緊褲腰帶,再看一些,最好全都記下來纔好。

可是當他翻到了下面一張,江儼怔住了。

前面講了那些俘虜的元廷貴胄將領,下面講的卻是那些怙惡不悛,執意給元廷陪葬的。

其中排在前面的就是石抹宜孫!

這一家子,全都以身殉國,葬身火海。著實算得起忠義,當時還有很多人要褒獎石抹宜孫一家,結果因爲張希孟站出來,硬生生扭轉了評價。

而當時的辯論,就寫在了這本小冊子裡。

江儼看著看著,竟然呼吸急促起來,眼睛越瞪越大?

“竟然是這樣!”

江儼傻了……其實也由不得他不發傻,像石抹宜孫這種,甘心給元廷殉葬的官吏,數量不多,但也不是沒有。

比如明玉珍進軍巴蜀的時候,就曾經遇到過三個元廷忠實的走狗。

明玉珍先是生擒元將朗革歹夫妻,還有元將趙資的妻子,而朗革歹妻竟然自沉於江,寧死不降。

明玉珍只得把趙資妻子帶到嘉定城下,想用來招降趙資,但城頭的趙資用箭將妻子狠心射死,寧死不降。。

後來明玉珍破城,又俘虜了趙資和完者都,加上前面的朗革歹,一共三個人,明玉珍打算讓他們爲己所用。

奈何三人誓不投降,明玉珍被逼無奈,只能斬殺三人,以禮葬之。

明玉珍都這麼辦了,巴蜀百姓更是以“三忠”稱呼這三個人,被視作元廷的忠臣良將、

明玉珍尊敬義士,一時間名聲大噪,於是巴蜀諸郡縣相繼來附。這件事被傳爲美談。甚至很多人以此來說,明玉珍何以能君臨巴蜀,就是靠著尊敬忠臣義士,能盡收人心。

過去江儼也是這麼覺得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料到,在朱家軍治下,竟然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而朱家軍的處理結果迥然不同。

元廷的忠實走狗石抹宜孫一家,不但沒有得到禮遇,反而被扯下畫皮,直言他們是捨不得元廷給的好處,還想要在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

如此之人,如此之家,褒獎他們,真不知道如何面對殉國將士!

別的事情還好說,江儼只是覺得朱家軍有些了不起的地方。

哪怕要祭祀釣魚城的忠臣義士,江儼也僅僅是震撼而已。

但是看了這個小冊子之後,江儼整個人都不好了,返回館驛的時候,也是失魂落魄,險些和馬車撞在一起。

他的三觀受到了碾壓。

哭著說埋琿他背叛你說在夢裡

類似的事情,迥然不同的結果……明玉珍只是禮遇忠臣義士,想的不過是下面人忠心耿耿,也這麼效忠他明玉珍罷了。

谷瑬

可是朱家軍這裡,卻是著眼底層百姓,從這些普通人的立場出發。

誰高誰低,誰對誰錯,或許還不好說。

但是那麼多百姓,願意主動站出來,無償勞動,幫著朱元璋修御街,修城牆……或許就說得通了。

“大王,如此人物,豈是你能贏得了的!”江儼望著西方,巴蜀的方向,暗暗咬了咬牙!

非是我不忠,只是朱家軍不是明玉珍能抗衡的,與其血流成河,百姓受苦,不如儘早歸附明主,也好少些痛苦……江儼似乎是悟了。

明玉珍精心挑選的使者,竟然決定投朱了,不得不說,明玉珍看人真準啊!

現在的問題簡單了,那就是如何讓明玉珍配合朱家軍了。

不過貌似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朱元璋相信自己,萬一當成詐降可就不好了。爲了這件事,江儼費了好多心思。

一次湊巧的機會,他遇見了傅友德。

江儼大喜過望,這位當初歸附明玉珍,自己還跟他有些交情。

雙方見面之後,江儼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傅友德竟然半點沒有意外,反而一副早就該如此的模樣。

“傅將軍,你,你就不怕我詐降?”

傅友德哈哈大笑,“你是不是詐降,我還不好說。但我以爲,你只要是明白事理的,就該知道,誰纔是天下之主,不投靠上位,你纔會追悔莫及!”

江儼一怔,又咬牙道:“傅將軍,實不相瞞,巴蜀地理我還是熟悉的,他日吳王要入蜀,我願意爲前鋒先導!”

傅友德欣喜不已,他急匆匆去見張希孟,把事情說了。

“張相,我有七成的把握,這個江儼值得相信。”

張希孟含笑點頭,“他有心站在咱們這邊,咱們也不會輕易就相信,肯定要安排人手,盯著他的動向,另外他的家族,也會照顧到。”

傅友德對朱家軍的一些情況也熟悉了,知道這麼安排是對大家好,不是單純的信任不信任的問題,畢竟一國大事,斷然不能馬虎。

而得到了明玉珍這一支力量,圍獵陳友諒的包圍圈,似乎就成熟了。

張希孟立刻去見朱元璋,君臣對照著地圖,全都大爲振奮。

“張先生你看,咱先派一支兵馬,走江北,取蘄春,封住陳友諒北上的路。然後以大軍直取武昌,讓湯和從五溪發兵,攻取衡陽,再由明玉珍出巴蜀,順流而下,如此四面圍攻,陳友諒必死無疑!”

老朱滿臉紅光,萬分振奮。

上一次的大戰,沒有擊殺陳友諒,堪稱朱元璋最大的遺憾。

這一次終於可以得償所願了。

“張先生,用不用咱寫封信,痛罵陳友諒,逼著他低頭,敢不答應,立刻發兵!”朱元璋已經很熟練掌握了挑事的辦法。

張希孟笑道:“主公大可以醞釀著,咱們還是先派人去見明玉珍,暫定盟好,然後再圖謀陳友諒。”

商議妥當之後,老朱就下令軍中備戰。

只不過在這個當頭,竟然橫生枝節,汴梁的劉福通給朱元璋來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件。

質問朱元璋,爲何國號大明?

你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家陛下號稱小明王,你就要當大明王,你想佔便宜不成?

老朱一陣錯愕,國號大明,還犯了忌諱!

“這個劉福通,未免自作多情了吧!”

張希孟掃了一眼信件,微微沉吟。

還真別說,後世有關大明國號的來源,還真頗有一番爭論……的確有一派認爲承襲自小明王,是表明自己出身,標榜正統。

可問題是秉持這種觀點的人,大約也是認同小明王是朱元璋弄死的,還是陰謀殺害的。

這就好玩了,老朱既然是兇手,那爲什麼還用明這個字眼?

難道要時刻提醒自己殺了小明王,這還光榮嗎?

也有人說大明的國號,來源明教。

而這個說法,那就更扯淡了,因爲有明一朝,明教都被視作妖人匪類,可不是什麼正面詞彙。

朱元璋一直在打壓明教,淡化自己出身,不願意多說這部分的事情……結果偏偏以大明爲國號,要多少年的腦血栓,才能幹出這種事情?

大明的國號,就是源自易經,沒有什麼好說的。感謝大埋琿家月票和訂閱支持 不過劉福通卻主動碰瓷兒,他到底要幹什麼呢?

“主公,如果我沒猜錯,劉福通是想趁機跟咱們一刀兩斷,他這個大宋正統,還是不願意和咱們爲伍啊!”

朱元璋重重嘆息,冷笑道:“有些事情由不得他,派汪廣洋過去,質問劉福通,他還要不要北伐中路軍的性命?再有,派人去見毛貴,告訴他,糧草軍械,我們依舊願意如數供應。”

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
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南华县| 海阳市| 密云县| 永丰县| 垦利县| 雷波县| 西畴县| 克什克腾旗| 永川市| 陆河县| 阜宁县| 大邑县| 龙江县| 日照市| 鄯善县| 嘉定区| 铅山县| 万源市| 新田县| 河北省| 合肥市| 华容县| 永和县| 石家庄市| 二连浩特市| 凌源市| 横峰县| 炎陵县| 雅安市| 阳新县| 阳江市| 全椒县| 芜湖县| 阜新市| 祁门县| 宕昌县| 东阿县| 天祝| 祁门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