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

朱元璋接過茶杯,想要一飲而盡,到了嘴邊,突然道:“張先生,這次的事情?”

“主公放心,知道的人不多……也就是臣,皇后,燕王,錦衣衛(wèi)的,剛剛傳令的,以後或許稅卡的,還有牢房的,對了,還有暗中保護的……”

“夠了!”朱元璋氣哼哼一拍桌子,怒吼道:“還嫌咱丟人不夠啊?”

張希孟忍不住發(fā)笑,“主公,你一個皇帝,就該多看奏疏,咱們大明國泰民安,天威赫赫,百姓安康,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你胡說!”朱元璋氣得連拍桌子,大吼道:“咱都看見了,跟你說得不一樣!一點也不一樣!”

張希孟無奈輕嘆,“我就說了,陛下不該出來亂逛的。”

“你!”

老朱突然又笑了起來,笑得前仰後合,十分開心,他揚起脖子,喝乾了茶水,對張希孟道:“你這茶水怎麼比宮裡的好不少啊?”

張希孟笑道:“那是自然,我這是極品的!”

老朱把眼睛一瞪,“那咱的呢?咱一個皇帝,喝的不是極品的?”

“自然是極品的,反正宮裡都是這麼說的。”

老朱的怒火又躥了起來,張希孟只是一笑,“主公,宮裡人多,消耗也大。光是皇子公主,就那麼多人,還有一大堆后妃。極品好茶,數(shù)量就那麼點。如果分不好,有了差別,厚此薄彼,您可就家宅不寧了!沒法子,只能控制等級,讓大傢伙都一樣,這才能省去麻煩!”

朱元璋黑著臉道:“你這是狡辯!他們不給咱最好的茶,就是欺君罔上!”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主公,我是離京些日子,不知道改沒改,大概率是不會改的。我記得宮裡採購茶葉,藥材,最好的等級,就是一等,或者甲等,可從來沒有極品這倆字……怎麼說呢,宮裡的東西是不錯,但也僅此而已。最好的東西,自然是不會給主公的!”

“那你張相公就有?你憑什麼都用好的?”朱元璋大聲叱問。

張希孟義正詞嚴,“主公,我這是花自己的稿費買的,這也有錯了?”

老朱語塞,只是悶頭喝茶,氣氛卻是比剛剛緩解了不少。

過了一會兒,朱元璋突然喃喃道:“先生,其實北平也挺不容易的,是吧?”

張希孟也收斂了笑容,變得認真起來,“主公所言極是,北平,其實匯聚了太多的腌臢,這些年積累的矛盾,都轉(zhuǎn)移到了北平身上。眼下大明八成的流放犯人,都送到了北平,可以這麼說,北平遍地都是壞蛋。在這裡首先就要防範,千萬別被人騙了!”

朱元璋想起了所謂大牢的情況,他心裡頭瞭然。

最近這段時間,尤其是自從江西開始,清查三姑六婆,移風易俗,各種犯人,就不斷髮配北平。

不只是江西一個省,還有其他的省份,都在這麼幹。

這裡面也不光是貪官污吏,山賊土匪,三姑六婆甚麼的……其實只要認爲是傷風敗俗,有些問題的,就都一律發(fā)配。

比如老朱遇到的那個,他勾結(jié)別人媳婦,被告發(fā)之後,也給發(fā)配到了北平。

像他這種,壞人家庭,雖然說出來讓人不齒,但是居然被判了發(fā)配,足見眼下大明的嚴刑峻法,沒有多少客氣可言。

不光這種胡亂勾搭的案子,還有太多僧尼,也被髮配到了北平。

三姑六婆裡面,就有尼姑、道姑,但是總體而言,對付僧人,朱元璋也不客氣。

絲毫沒有因爲曾經(jīng)他當過,就對老同行網(wǎng)開一面。

甚至更加嚴厲。

這番結(jié)果就是每天都有犯人送到北平,少的幾百人,多的時候過千。

縱觀大明朝,就沒有這麼一個地方,有這麼高比例的犯人。

老朱想想,都覺得頭皮發(fā)麻,這要怎麼治理啊?

總不能一道旨意下來,都給咔嚓了吧?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有點對不住四兒子,孩子還小,就被扔到了這麼個虎狼之地,真是難爲他了。

“先生,北平除了犯人多,兵馬也不少吧?”

張希孟點頭,“主公,當下算在北平留守司下面的兵馬,應(yīng)該超過了二十萬。”

“有這麼多?”老朱一怔,隨即他自己默默算了一下,身爲天子,抓軍權(quán)最緊,不可能連這個都不知道,那不真成了糊塗車子了。

老朱仔細算了算,只多不少。

首先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他們在光復(fù)北平之後,一直駐守北疆,兩支人馬,總算在八萬以上,巔峰期超過十萬。

北平都指揮使司下面,有六衛(wèi)兵馬,大約是三萬出頭。

朱棣王府直轄的兵馬,也有三萬以上。

此外遼東兵馬,關(guān)鐸所部,也算在朱棣名下,這支人馬也有四五萬之多。

還有胡大海統(tǒng)領(lǐng)的軍戶,主要是修築長城一線的,這些人雖然只能算作民兵,但架不住數(shù)量太多,足有十來萬人。

這還不算大沽口的水師。

反正粗略算算,朱棣麾下,兵馬絕對有二三十萬。

雖然這些兵馬當中,朝廷會負擔大部分開支,但是兵馬駐紮北平,朱棣自然責無旁貸,需要提供各種便利。

而且諸如王府兵馬,還有修長城的民兵,都司兵馬,這些都是朱棣的職責。軍餉,軍糧,開支像是流水一般,這就不說了。

在遼西,還有李文忠籌建的一處馬場,超過五萬匹戰(zhàn)馬,也要供養(yǎng)!

除了兵多馬多,北平的學生也不少。

張希孟來的時候,見證了北平大學堂第一批新生入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二批了,又是一千多人。

依舊是那些承諾,該給的衣服要給,該給準備的教材,筆墨紙硯,該聘請的名師,一點不能少。

朱棣就藩這幾年,努力奮鬥,終於從一窮二白,進化到了負債累累。

“竟會如此艱難?”

朱元璋忍不住道:“那北平靠什麼維持?還能支撐下去嗎?”

“現(xiàn)在主要是靠兩樣東西,其一,就是嚴格的徵稅……這點想必主公已經(jīng)有所領(lǐng)教了吧?”

老朱臉很黑,“北平的稅吏,確實有鐵面無私的一面!”

鐵面無私?

張希孟忍不住輕笑,“主公,你或許還不知道吧?他們抓獲漏稅的,可以獲得十分之一的獎勵,一次上限是五萬貫寶鈔。”

也就是說,你走私了五十萬貫貨物,被稅吏抓到,可以得到五萬貫獎勵,如果查到了一百萬貫,由於上限的問題,也只有五萬貫。

但即便如此,也相當可觀,要是走運抓到一個,簡直頂?shù)蒙蠋资甑馁旱摚徊降翘炝恕?

除了稅吏之外,普通百姓也可以舉發(fā)。

道理一樣,依舊是五萬貫上限。

但是如果有稅吏包庇,舉發(fā)確實之後,稅吏會被免職問罪。而提供消息的人,有機會接任稅吏。

只是有機會,因爲還需要經(jīng)過考試,如果連字都不會寫,那還是不成的。

但不管怎麼講,不管是徵稅,還是舉發(fā)獎勵,北平都遠遠走在了大明其他地方前面,這裡面不少措施,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方孝孺、齊泰他們鼓搗出來的。

這幾個人都時常唸叨,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儒家弟子的厚道,光剩下法家門徒的算計了。

處處嚴刑峻法,處處算計老百姓。

“不管怎麼樣,能填補虧空就行。”朱元璋又道:“除了稅收之外,還有什麼辦法?”

“那就是作坊了。”張希孟道:“臣聽說主公在應(yīng)天,討論過這些事情?”

老朱輕嘆口氣,“先生,過去咱不太喜歡你發(fā)展工商的主張……可現(xiàn)在想來,不光要發(fā)展工商,還要發(fā)展好,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困局……不然的話,就是不停投入勞力,大傢伙都賺個辛苦錢,終日辛苦,常年不休,也無濟於事!”

張希孟大爲驚訝,真沒料到,老朱居然看破了,真是太不容易!

精耕細作是一種卷,把普通瓷器燒成藝術(shù)品,那也是卷,還有各種紡織,刺繡……精湛的工藝,固然讓人叫絕,但是背後卻是千年極致內(nèi)卷的結(jié)果。

外面的人,只覺得神奇無比,恨不得跪倒,頂禮膜拜。

可是真正掌握技巧的人,才知道這玩意有多難。

或許這就是許多非遺項目,都面臨失傳的原因,畢竟誰願意跟自己過不去啊?

“先生,北平現(xiàn)在有辦法嗎?”朱元璋低聲問道,身爲天子,他自然是希望能走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張希孟道:“確實在突破,自從去年以來,織機的突破,不斷髮生,形勢很不錯,只是……”

“只是什麼?有麻煩嗎?”朱元璋問道。

張希孟道:“談不上什麼麻煩,只是在作坊裡面,每天都有工人累死,病死。”

朱元璋大愣,半晌才道:“多嗎?”

“毛紡作坊這邊還不多,主要是伐木場那邊,最近一個月,光是摔死、砸死、累死的犯人,就有二百三十多!”

張希孟說得很明白,這些人都是發(fā)配過來的犯人,算不得良善的百姓。

可即便如此,死這麼多,也是觸目驚心的。

伐木不光累,還要命!

老朱長長嘆口氣,“咱知道了!”說完之後,老朱頓了頓,“回去吧,老四等著嗎?”

張希孟點頭,“自然,燕王殿下估計正在擔心主公打他的屁股呢!”

老朱搖頭,“打什麼打,咱還要賞他呢!”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fù)大都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wèi)司惹禍了第六章 論守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yīng)天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wǎng)的王保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quán)在握的朱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zhí)珟煹挠H戚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jīng)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fù)大都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wèi)司惹禍了第六章 論守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yīng)天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wǎng)的王保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quán)在握的朱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zhí)珟煹挠H戚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jīng)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永川市| 红河县| 丹巴县| 长沙县| 南华县| 安塞县| 乐都县| 剑河县| 日照市| 尚志市| 丰顺县| 安吉县| 铅山县| 关岭| 蚌埠市| 花莲市| 汉中市| 黑龙江省| 安图县| 新丰县| 松江区| 湘西| 镇雄县| 织金县| 乌拉特前旗| 蕉岭县| 平乐县| 那曲县| 广安市| 六盘水市| 长寿区| 尚志市| 景德镇市| 双柏县| 华宁县| 海门市| 阿城市| 晋城| 兴山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