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

鐵鍋皇帝看了看朝臣瞠目,心中還有些小得意。

不過他也還是有些小技巧的。

“朕,朕再思量一二……淮王、丞相,你們要好生布置城防,不可懈怠,更不可讓紅賊趁虛而入。”

淮王帖木兒不花和丞相慶童領旨,羣臣散去。

明軍前鋒已經過了通州,距離大都也只是一步之遙。

元廷上下,當真是風雨悽悽,人心慌亂,難以言說。

鐵鍋皇帝返回宮中之後,即刻下旨,叫來了一百多名親信大臣,另外還有心腹后妃宦官……趁著夜色,打開健德門……跑了!

前後不過兩個時辰,皇帝潤得這麼神速,也是讓人歎爲觀止。

帖木兒不花等人互相看了看,欲哭無淚,這不還是做了宋徽宗嗎?

趙佶在金人第一次南下的時候,匆忙禪位給兒子趙桓,隨後帶著親信大臣,從汴梁跑了出去,躲避金兵。

棄社稷江山不顧的舉動,和鐵鍋皇帝又有什麼不同?

“還是不一樣的,太子,朕沒有禪位給你,沒有讓你繼位留守大都……從今往後,我們父子也互相扶持,共渡難關,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但是從今往後,我們必須同心協力纔是。”

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諾諾答應……只是逃出京城之後,他心裡半點喜悅也沒有。

目之所及,到處都是荒野,路邊還有白骨,時不時野狗惡狼出沒,天上烏鴉盤旋。

陰風悽悽,黃沙陣陣。

大元江山,幾時變成了這副模樣?

早知如此,留在大都,以江山社稷,投降大明,或許也不錯,還能當個富家翁,不用出來受罪……皇太子心思轉動,偷眼看了看鐵鍋皇帝,到底沒有更進一步的膽子。

他們爲了躲避明軍追擊,故此逃得極快。

一路上風餐露宿,來不及吃喝,論情形,好似曹阿瞞敗走華容道;看境況,分明苻天王兵敗八公山。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鐵鍋皇帝狂奔出一天多,腹中飢餓難捱,只能暫時吃點東西。

他們休息的地方,背後羣山連綿,是建造皇宮時的採石場,大片山體外露,上面盡是砂石,寸草不生。

鐵鍋皇帝剛坐下片刻,還沒來得及吃東西,突然砂石崩塌,一塊桌面大小的石塊滾落,聲音如雷,塵土飛揚。

鐵鍋皇帝一躍而起,爬上馬匹,瘋狂逃跑。

“不好!明軍來了!”

下面人也是大驚,“陛下,別跑,快停下!”

鐵鍋皇帝氣得咬牙切齒,“不跑幹什麼?等著被抓嗎?”

手下人哭笑不得,“陛下,就算跑,也別朝著大都跑啊!那是來的路!”

剎那間,鐵鍋皇帝老臉漲紅,又驚又怕,羞憤難當。

這要是方向錯了,跑回大都,豈不是自投羅網?

這位是嚇湖塗了。

一陣手忙腳亂之後,鐵鍋皇帝帶著乾癟的肚子,重新上路,逃出居庸關,總算是離著上都不遠。

一路上所見,盡是戰亂摧殘之後的場景。

當初北伐中路軍就劫掠過,後來元軍反覆爭奪廝殺,相比起來,他們可要比北伐軍狠多了。

百姓悉數被掠,屋舍空蕩蕩的,成片垮塌,慘不忍睹。

看到這裡,鐵鍋皇帝終於傷感起來,他環顧左右,抱怨道:“朕不出京,安知外事如此?卿等皆曰天下太平,只是紅賊作亂……只怕從今往後,你我君臣,反成了賊寇!”

羣臣越發汗顏,他們是半點主意也沒有,只能先跑到上都,集合那裡的文武,再商議對策。

就在大元君臣狼狽逃竄之時,明軍早已兵臨大都。

徐達親自督兵,將大都包圍。

昔日的幽州城,近在眼前。

胡大海,常遇春,花雲,吳禎,吳良,藍玉,李文忠,還有許許多多明軍勐將,齊集城外,恨不得立刻攻城。

徐達卻是不慌不忙,暫時讓衆人坐好,他背向大都,笑道:“你們可知,宋人也曾兩次來到這裡!”

他的話剛說完,常遇春就笑道:“大將軍,你怎麼也學起張相公了?要給大傢伙講古啊?”

徐達哈哈一笑,“我這點墨水,怎麼跟張先生比?但是我想說的事,也在這兩次之間。”

李文忠突然道:“大將軍所言的第一次,便是宋太宗乘著滅北漢威風,直取燕雲之地。他起初很是順利,大軍圍攻幽州,結果久攻不下。而契丹援兵趕來,雙方在高粱河決戰,結果宋軍慘敗,宋太宗屁股上捱了一箭,搶了驢車,倉皇逃回,失去了收復燕雲的最好機會。”

徐達笑道:“這就是了,我要講的是第一,我們必須攻克幽州,拿下燕雲之地,絕不許功敗垂成!”

衆將齊齊點頭,雖然此刻明軍優勢巨大,尚且需要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隨後藍玉又道:“這第二次便是當初宋徽宗用宦官童貫之策,花錢買來了幽州,童貫竟然因此封王。無奈金兵南下,宋軍瓦解冰消,不但沒有保住幽州,連開封都丟了,釀成了靖康之恥,奇恥大辱!”

徐達大笑點頭,“對,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拿下了大都,我們還要守得住!”

徐達虎視諸將,大聲道:“你們可聽明白了?”

常遇春和胡大海稍微沉吟,立刻點頭,“大將軍教訓的是,我們心知肚明!”

徐達頓了頓,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是咱們一直以來,都不斷強調的,而張相就在後面,我也不多說了,大傢伙務必牢記於心。”

還能是什麼?

自然是軍紀!

徐達繼續道:“光復燕雲,滅亡大元。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是潑天大功,世襲罔替的爵位是跑不掉的,千秋青史,也會寫上一筆。只希望大傢伙不要在這個緊要關頭犯傻,葬送了自己的名聲,也影響了恢復大局!到時候就誰也救不了你們!”

諸將悚然,徐達的這幾項提醒,都堪稱及時精準,切中要害。

反倒是要怎麼攻城,徐達沒說太多,道理也很簡單,這種事情,還用得著他交代嗎?

攻城之戰迅速開始。

明軍選擇從齊化門突破……將士們揹著沙土,飛奔到護城河前,將一筐筐沙土,倒入河中。

城頭也有弓箭射來,明軍竟然沒有後退,而是集結弓弩,利用火銃,對著城頭勐轟,強烈還擊。

在城上居高臨下,自然是佔盡了天時地利。

可問題是他們遇上了明軍這夥狠人。

大家不怕犧牲也就罷了,更是歷經百戰,總結出了全套的經驗。

他們準備了防備弓箭的大盾,可以連成一片的那種,又多準備弓弩強弓,射程極遠,還有那些威力不俗的火銃。

靠著將士嫺熟的技法,還有手裡的傢伙,竟然死死壓制住了城頭的反擊。

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填平了護城河。

隨即大傢伙扛著雲梯,衝到了城下。

豎起雲梯,開始登城。

此刻城頭元軍已經開始潰散,難以支撐。

先登之功,就在眼前,好幾位將領,包括藍玉等人在內,都有心搶奪登城之功。

李文忠卻是攔住了藍玉,“以後有的是立功的機會,這份功勞你必須讓出來!”

藍玉怒視李文忠,“誰給你的臉皮,跟我說這事?這功勞豈有讓人的?不會是你想要吧?”

李文忠呵呵一笑,隨後指了指那個攀上雲梯,往城頭而去的士兵,輕聲道:“他姓文!”

“文?”

藍玉一怔,“文丞相的後人?”

“嗯!是文家的人!”

藍玉聽到這話,心中震動,竟有種酸熘熘的感覺。

“當年文丞相是被押解到了大都,如今我們是大馬金刀,殺進大都!果然是不一樣!”

藍玉諸將,眼瞧著文家後人登城之後,隨即才大軍涌入,奪了齊化門。

……

“張相公,張相公!”

“前方捷報,我軍已經殺入大都!”

此刻張希孟正坐在馬車上,距離大都還有三十多裡。

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鬆了一口氣。

哪怕明知道結果如此,但是真正順利殺入大都,光復故地,那種難以言說的激動,還是讓張希孟漲紅了臉。

“快,快點!”

他大聲催促,車伕也是奮起揮鞭,急速向著大都趕來。

同坐馬車的江楠臉蛋比張希孟還要紅。

“盼望了這麼多年,總算到了!老爺是不是該寫首詩啊?”

張希孟略微咳嗽,“那個,你也知道我的本事,詩詞不是強項,就不丟人現眼了。”

江楠笑道:“是,我知道老爺是當世學宗,天下仰望。如今身臨大都,有什麼要寫的?又要做一篇何等文章?”

張希孟深深吸口氣,舉目眺望,大都城牆的輪廓就在眼前,黑壓壓一大片……張希孟難掩澎湃的心緒,卻又極爲冷靜道:“五百年的歲月,土雖依舊,人心卻是迥然不同。一路行來,越是向北,胡風就越是嚴重。蒙古貴胃,色目官吏,圈佔土地,大肆牧馬,百姓淪爲農奴,被壓榨到了極點,慘不忍睹。”

“我們進入大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我們講驅逐胡虜,要驅逐的是什麼!救濟斯民,要救濟的是哪些人!”

張希孟斷然道:“此地不乏從五代起,就追隨契丹,甘爲鷹犬的大族,既然是驅逐胡虜,就不僅限於元廷。同樣的,百姓受了五百年折磨,要救的人,也不僅僅是漢人。把這個意思,儘快告訴徐達吧!”

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
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揭西县| 花莲市| 化隆| 福清市| 四会市| 淮南市| 银川市| 桂东县| 大石桥市| 娱乐| 苍梧县| 外汇| 治县。| 和政县| 肥西县| 汕尾市| 昂仁县| 德保县| 明溪县| 延川县| 通道| 怀宁县| 保康县| 三台县| 武城县| 无为县| 建水县| 达孜县| 湾仔区| 思茅市| 陇西县| 姚安县| 双流县| 珲春市| 公主岭市| 沾益县| 丹巴县| 胶州市| 肃南|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