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

張希孟踩著跳板,踏上了江南岸的土地,感覺差了點什麼……他向兩邊瞧了瞧,藍玉跟在他後面,李文忠也剛跳下來。

“先生,有事?”

張希孟壓低聲音,“嗯,缺一把扇子!”

藍玉眉頭一皺,他不明白什麼意思,李文忠倒是精明,忍不住笑道:“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啊!先生這是要學周郎?”

藍玉一臉誇張,忍不住撇嘴,還敢自比古人,先生也太自大了吧?

張希孟眨了眨眼,“李文忠,你舅舅可比吳大帝?”

李文忠怔住了,“這個……如今舅舅怕是還不如坐斷東南的孫仲謀,但是他年舅舅前途不可限量!”

“哈哈哈哈!”張希孟大笑道:“這就是了,我們輔佐主公,成就霸業,豈是周郎可比?”

張希孟說完,身形矯健,邁著大步,直奔銅陵縣城而去。

藍玉湊到了李文忠近前,低低聲音道:“先生就愛吹牛皮,你別聽他胡說!”

李文忠恍若未聞,低著頭片刻,竟然也恍然大悟,興奮握拳,“沒錯,先生說得沒錯!倒是藍玉你不好好讀書,只怕沒有封侯的本事了!”

藍玉愣住了,你怎麼也被張希孟忽悠了?

“封侯自在馬上,我姐夫可是第一個殺進銅陵的,先登之功!要不了幾年,我也能領兵衝鋒陷陣,區區一個侯爵,難不住藍玉!”

李文忠也不管藍玉說什麼,只是喜氣洋洋,跑著衝向了銅陵。

後續的水師士兵,也分批上岸,每個人都喜笑顏開。

雖然他們還不明白此戰意味著什麼,但是從江北到江南,一戰成功,總是好事!

只不過大傢伙多是巢湖百姓,對江南的土地沒什麼感情,過去大傢伙過得很難,如果能飽掠一場,搶足金銀財寶,裝著糧食回去,享受勝利果實最好!

水師當中,不乏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所幸張希孟在這幾日整訓當中,最是強調軍紀。他又把俞家和廖家的人馬混編,彼此監視,所以纔不敢輕舉妄動。

而且常遇春率先殺入銅陵,展現了強悍的戰鬥力。

朱家軍的士兵不多,但威懾力足夠。

這纔沒有出現搶掠的情況。

雖然在很多人眼裡,士兵就是工具人,但是對不起,想要把士兵變成真正的工具人,卻需要嚴格,甚至殘酷的訓練,才能夠成功。

不然的話,士兵各懷心思,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會發生的。

在歷史上,老朱渡江,就有人想要搶奪一圈,趕緊跑回去,朱元璋不得不斬斷纜繩,放走了所有船隻,以背水一戰的決心才逼著士兵下決心留在江南,發展勢力。

創業之難,可見一斑!

不過對於銅陵的百姓來說,秋毫無犯的朱家軍,實在是讓他們眼前一亮。

在一所宅子裡,兩個上了年紀的老者居中而坐,他們正是城中宿老,頂有名望的兩個讀書人,一個叫陶安,一個叫李習。

兩個人不無緊張,焦急地往外面看著,這時候從外面進來一個年輕人,正是陶安的外甥,姓楊,取名天陽。

小夥子二十來歲,很是精神。

“怎麼樣?朱家軍真如傳言那般?”

楊天陽用力點頭,不無驚歎道:“舅舅,李老,今天我算是真的開眼了,那些朱家軍真的不進民宅。元軍縱火,他們還主動救火。又有人敲鑼打鼓,請城裡百姓出去滅火,您猜怎麼著?”

陶安氣得翻白眼,“我猜什麼,你小子快點說!”

楊天陽驚歎道:“反正我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拿出了軍糧,說是酬謝百姓……您說說,咱們救火,也是爲了自己,怎麼能要人家的糧食啊?”

陶安忍不住深吸一口氣,看了看李習,兩個老人都深深震撼到了,“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這個朱家軍,當真有王師氣象啊!”李習發自肺腑讚歎。

陶安道:“自從至正十一年,到現在也有四年了,剛開始的時候,彭黨就打下過銅陵,隨後元軍又殺了過來,反反覆覆,哪一次不是百姓遭劫,民不聊生?那個彭和尚名氣雖然大,可彭黨的兵,咱們也都見過,比起元廷,強不了哪去,都是一丘之貉!”

李習點頭稱是,“脫脫被罷黜了,元廷自毀長城,亡國有日。只是這天下要歸誰,還不好說。今日見了朱家軍的風采,老夫篤定,得天下者,必是此人!陶兄,你看呢?”

陶安點頭,“自然是如此,只不過朱家軍清理豪強,均分田畝,似乎不是那麼妥當啊!”

李習一笑,“陶兄就不要明知故問了,要是沒有霹靂手段,哪來的萬里江山?歷代開國聖主,都會重分田畝,編戶齊民,以爲國之根本。只不過朱家軍更加乾脆徹底,分田的辦法也更公平合理!要說他們剷除豪強,那也是和元廷又瓜葛的,而且還是罪孽深重的。別的不說,我聽聞李善長就是元廷的小吏,此時不也是朱家軍的參議嗎?”

陶安終於笑了,“兄果然高見,只是咱們兩家的田畝怕是要讓出去一些了。”

李習頷首,笑道:“讓就讓一些,能以此換來子孫後代的錦繡前程,老夫甘之如飴!”

陶安也笑道:“既然如此,就沒什麼好說的……告訴所有人,迎接王師!”

李習和陶安,兩個老頭牽頭,招呼家人親戚,帶著酒水食物,主動前來犒賞三軍。

只不過讓他們意外的是,在他們出來之前,銅陵的百姓就已經動了起來。

許多人都在熱情招呼,暢談無忌。

兩個老者仔細一聽,原來大傢伙都在說:菩薩兵來了!

沒錯,朱家軍的名聲,早就傳過來了。

從去年秋天開始,不少從江北逃過來的,就陸續返回和州,隨後就有消息傳來,這些人都得到了土地,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還說所有的苛捐雜稅都廢除了,口糧田還不用納糧,人人都能吃飽,老少都能穿暖。

再有一些商人也在傳言,他們帶著銅料去滁州等地,賣得價錢極好,而且沿途所見,家家戶戶都有糧囤,人人都有存糧。

有田多的人家,竟然拿碎米餵雞!

這都是朱家軍的功勞,菩薩兵早到一天,老百姓就少吃一天苦。

種種傳言,早就在沿江各地傳播,尤其是跟和州和滁州一江之隔的這些地方,更是人盡皆知。

偏偏朱家軍渡江,第一戰就是銅陵。

而貼出來的第一張安民告示,就是有關分田令的。

幾乎一瞬間,銅陵就沸騰了。

百信們主動迎接兵馬,簞食壺漿,場面空前熱烈。

這種場面讓陶安和李習既激動,又震撼,他們不會來晚了吧?

果不其然,原來有一個富商,名叫陳迪,他是經營銅料生意的,錢自然是不必說,但是地位不高,畢竟一個商人,上不得檯面。

可誰知道他竟然帶著好幾車的財物,主動進獻。

“小人拜見張先生!”

張希孟看了他一眼,笑道:“你認識我?”

陳迪急忙道:“張先生在滁州的時候,跟各地商賈談論商稅的事情,小人也在其中,只是不敢說話。”

張希孟哈哈大笑,“怎麼,我有不讓人說話?”

陳迪忙道:“不是,彼時銅陵尚在逆元手上,小人還不敢多說,生怕會惹來了禍端。如今,如今朱家軍來了!銅陵有了青天!小人真想大聲喊一句,朱家軍萬歲!”

他這麼一帶頭吶喊,身後的夥計先是跟著喊,緊接著其他的百姓也都大喊萬歲,場面熱烈。

張希孟等大傢伙稍微安靜,這才問道:“你既然知道商稅的事情,想必有什麼心得,你覺得合適嗎?”

“合適啊!太合適了!”陳迪主動道:“鄉親們,我帶著兩千斤銅料去滁州,由於是緊俏物資,只收了半成的稅,隨後就有人護送著我,去了市場,從頭到尾,都客客氣氣,笑臉相迎。一文錢都沒要我的,還給我尋找住處,安排交割。實不相瞞,我現在帶來的錢,都是我幾次去滁州做生意賺的……沒有別的,我今天把這些錢財都拿出來,獻給朱家軍!請張先生務必收下小人的心意!”

大傢伙這才知道,原來陳迪在這段時間發了大財,居然是偷偷運銅料去滁州,他可真是好大膽子!

張希孟忍不住好奇道:“你怎麼渡過長江,沒有遇到危險嗎?”

陳迪憨笑道:“危險還是有的,不過有句話怎麼說,錢通神路啊!那幫元軍都貪得厲害,我能把銅料送過江去,還是用得他們的戰船哩!”

嚯!

這下子可驚到了大傢伙,元軍還真是漏洞百出啊!

張希孟笑道:“你說錢通神路,在我們那邊有沒有人倒在你的金錢之下啊?”

“沒有!一個都沒有!”陳迪立刻否認。

張希孟故意怒道:“怎麼回事?你不會撒謊吧?”

陳迪連連擺手,“張先生請想,元韃子剋扣軍餉,士兵都活得艱難,只要給錢,他們就給你辦事,纔不管朝廷死活。可你們那邊不一樣,人人都分了田,三口之家,就有幾十畝農田,還有幾十畝桑麻田,最少也值幾百貫錢。小人雖然有點錢,可我也賣不了幾個人啊!人家更看不上我的臭錢!”

聽他這麼一解釋,大傢伙都鬨堂大笑。

張希孟更是笑道:“這麼說田分得好,還能防止貪污?”

這話一出,從人羣裡立刻傳來了一個聲音,“可不說!無恆產者無恆心。朱家軍分田,那是王道啊!”

衆人循聲看去,只見一個精神矍鑠的小老頭,穿著一身儒衫,從人羣中擠了出來,來人正是陶安,在他身後,又跟出一個老者,正是李習。

這倆位都是銅陵頗有聲望的,他們一到,大傢伙都驚歎連連。

朱家軍是真得人心啊!

陶安到了張希孟面前,仔細打量,隨後躬身道:“想必您就是張都督了,老朽斗膽進言,金陵虎踞龍盤之地,帝王之基,應該及早圖之,成就大業!”

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十二章 示兒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
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十二章 示兒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泊头市| 建德市| 定州市| 巧家县| 卢湾区| 重庆市| 锡林浩特市| 临湘市| 开封县| 龙州县| 晋江市| 交口县| 苍山县| 麻城市| 松阳县| 汤阴县| 浮山县| 乌拉特后旗| 周口市| 台江县| 古浪县| 澄城县| 东城区| 阿克苏市| 渭源县| 当涂县| 固阳县| 长葛市| 巴楚县| 怀宁县| 顺平县| 策勒县| 巴东县| 潜江市| 科尔| 福鼎市| 石狮市| 郑州市| 邯郸市|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