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

朱元璋下旨之後,環顧大殿,他突然一陣恍惚,好多年輕的面孔……很陌生嗎?當然不是,老朱連多年前,一面之緣的人都能記住,這些經過他點頭,提拔上來的官吏,老朱不可能忘記。

但是要說有多熟悉,只怕也未必。

那些跟著老朱打天下的文臣,已經凋敝大半了……除了去了高麗的李善長,像什麼賈魯、朱升、李習、楊元杲……這些人都已經不在了。

眼下朝中,文臣之中,除了張希孟之外,也就是胡惟庸還勉強算是老臣了。

打江山治天下,就是一場修行。

能走到最後的,畢竟有限。

朱元璋撫今追昔,也不免生出淒涼之嘆。

“非是咱喜歡屠戮功臣,實在是有人居高自傲,目無國法,咱不得不殺!”老朱說完這話,竟然直接拂袖而去。

衆朝臣心驚肉跳,不寒而慄,生怕火會燒到自己身上,大家的目光都落向了張希孟,試圖讓太師說兩句。

但是很可惜,張希孟竟然也起身離去。

羣臣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只能匆匆返回府邸。

只不過在衆人當中,還有兩個特殊的存在,一個是太子朱標,一個是拱衛司指揮使張承天。

朱標匆匆追趕張希孟,趕上了之後,張希孟讓他上了自己的馬車。

“殿下應該知道怎麼做,又何必問我!”

朱標臉色微紅,“先生,弟子現在心亂如麻,還是請先生指點兩句,也免得犯錯?!?

張希孟微微頷首,“既然殿下說了,那我就廢話兩句。殿下可見過荊條嗎?”

“這個自然是見過的。”

張希孟道:“眼下就好似一根長滿了刺兒的荊條,陛下把那些刺兒都剔除了。殿下抓起來,也就方便多了?!?

朱標渾身一震,連忙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整頓朝局?”

張希孟點了點頭,“確實可以整頓朝局了,不過在整頓之前,還請殿下辦一件事?!?

“什麼事?”朱標好奇問道。

張希孟把手舉起,晃了晃道:“殿下,陛下替你抹平了這些刺兒,他的手可是傷痕累累?。 ?

朱標大詫,隨即臉紅了,他甚至不待馬車停下,連忙從車轅跳下,直接往皇宮而去。

張希孟看著朱標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氣。

到底還是遲鈍了一些,老朱的一顆心都在朱標身上,只是這個孩子,能不能理解父皇呢?

張希孟不知道。

或許這就是當爹的宿命吧!

也別笑話老朱,自家還四個混小子呢!

張希孟在感嘆之餘,並不知道,自己的老二,已經跑去皇宮了。

……

“你小子怎麼來了?”老朱自是一驚。

張承天笑嘻嘻道:“聽說抓了汪廣洋,我就過來了……陛下這時候,必是有吩咐的?!?

老朱忍不住一笑,小胖子還挺精明的,只不過就算有吩咐,他又能幹什麼呢?

“用不著你操心,不過既然來了,咱們爺倆就坐下來聊聊?!敝煸罢f著,揪起張承天的肩膀,就讓他坐在了臺階上,隨即老朱也挨著他坐下,肩並著肩,就跟親父子一樣。

“伱小子知道嗎?爲什麼咱想抓誰,就能抓誰,想懲辦誰,就能懲辦誰?不管是唐勝宗,陸仲亨,還是楊憲、汪廣洋?你想過沒有,他們爲什麼不反抗?”

張承天道:“陛下是九五至尊,是大明天子,自然是一言九鼎??!”

老朱笑道:“你說這話沒錯,但也過於膚淺了。古往今來的天子多了去了,真正能做到生殺予奪,爲所欲爲的,又有幾人?有多少皇帝,被氣得牙根癢癢的,也要忍耐,根本不敢發作。比如唐太宗,面對魏徵,就是如此。”

張承天託著腮幫,聽著老朱說話,卻是忍不住搖頭,“陛下,唐太宗也是雄主,他爲什麼不敢像陛下一樣?”

老朱哈哈大笑,“他要是跟咱學,對文武諸臣,半點不客氣。加上前面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囚禁父親……他身邊還剩下誰?又有誰願意聽他這個皇帝的?所以他這個皇帝,必須恩待功臣,必須虛心納諫,陛下和魏徵這樣的人,君臣和睦。唯有如此,才能對後世有個交代,不然千秋史冊,又該怎麼說他?”

“咱不是非議李世民,恰恰相反,咱很讚賞他的作爲,對外用兵,勵精圖治,打造盛世大唐,咱有朝一日,必定要超越他的功績,建立更遼闊的大明朝……咱要說的是,根基全然不同。咱是自己打出來的天下,堂堂正正打出來的。咱靠的是百姓,靠的是民心。包括那些功臣,咱也不用慣著他們。因爲沒有咱,他們什麼都不是!”

朱元璋說這話的時候,霸氣十足,畢竟所謂淮西勳貴,既不是劉秀的南陽二十八宿,也不是李唐的關隴門閥。

這二者本身都有雄厚的實力,劉秀和李唐,是藉助人家的力量,纔得到天下的。

可朱元璋不一樣,在歸附老朱之前,淮西諸將,不過是鄉間農夫罷了,要不是老朱,他們什麼都不是。

正因爲如此,朱元璋纔可以肆無忌憚。

當然了,在這一堆人裡面,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張希孟!

“你爹確實天下奇才,咱們走到今天,他幫著咱規劃了道路,夯實了基礎,軍心民心,有一大半,是他幫著咱爭取過來的。更爲難得,你爹不像一般從龍功臣,收買人心,拉幫結派。他聰明機敏,又淡泊名利。能遇到你爹,是咱的運氣。”

老朱笑呵呵拍了拍張承天的頭,“你小子可要好好學令尊的本事??!”

張承天只能勉強苦笑,“陛下,臣是想學,就怕臣的腦力不夠,讓我爹笑話?!?

老朱笑道:“怕什麼?笑就笑唄!你當他私下裡不笑咱?。繘]準這時候,他笑咱識人不明呢!”

張承天連忙搖頭,“父親不會的,他沒有這個膽子的?!?

老朱只是大笑,“你啊,還是太小了,你爹的膽子,比誰都大!”

正在這倆人討論張希孟膽量的時候,朱標回來了。

老朱怔了一下,忍不住道:“朝政紛繁複雜,你跑來幹什麼?須知道,國事要緊!”

朱標先是跟朱元璋見禮,隨即道:“確實國事緊要,不過父皇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剷除辜恩負義的文臣武將,是替孩兒拿下荊條上的棘刺。爲的是讓孩兒更好執掌江山社稷。多年下來,父皇已經是傷痕累累,孩兒居然不知!還請父皇恕罪!”

聽朱標的話,老朱竟然心裡熱乎乎的,這孩子終於懂事了,知道體諒父皇!說的話,全都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不過老朱很快意識到,這不是朱標自己想出來的。

“是太師教你的?”

朱標忙點頭,“確實,除了太師,也沒人這麼瞭解父皇,體諒父皇了?!?

老朱愣了好一會兒,竟用力頷首,感慨萬千。

“自古君臣相得,人們常拿唐太宗和魏徵爲例。但是咱想來,論起君臣之誼,只怕要數咱和太師了。”

老朱突然站起,一手拉住了朱標的胳膊,一手拉住了張承天。

小胖子被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掙脫,哪知道朱元璋的手跟鉗子似的,牢牢扣住張承天。

隨後他把兩個手放在一起,“老大,你記著,日後能保你安坐龍椅的,必是這個小傢伙,你對他要另眼相看,把他當成朋友,兄弟,就,就像咱和張先生一樣!”

朱標沒有什麼說的,連忙點頭,“父皇的話,孩兒銘刻肺腑,不敢忘懷?!?

可張承天卻不這麼想,他眼珠亂轉,不時盯著老朱。

心說我可是跟著你當拱衛司指揮使的,你把我推給朱標,這算什麼?明明能跟著大老闆,爲什麼要跟著老闆兒子?。?

沒有道理!

老朱越看張承天的反應,就越是想笑。

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老大,你四弟朱棣,膽大包天,無所不爲。但他最在乎張庶寧,你知道爲什麼嗎?”

朱標一怔,忙道:“父皇,張庶寧張師弟雖然年紀小,但他品格高古,一心推行教化,同情貧苦,四弟在他身上,怕是看到了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吧!”

“對!”老朱笑道:“庶寧那孩子,確實能做老四的一面鏡子,讓人不至於忘乎所以!老大,你記著,承天這小子也是你的一面鏡子。你做不了,不能做的事,他會幫你的。相信父皇的眼光,我朱家江山,想要順利傳承,就離不開他!”

朱元璋這話,已經把張承天擡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

“承天小子,好好輔佐太子!”

朱標伸出手,笑道:“張師弟,還望你不吝賜教??!”

張承天面對朱標的手,他瞪大眼睛,繃著臉道:“我可先說好了,現在我還是陛下的臣子,不會幫你什麼的。其次,就算我想幫你也幫不了,所以暫時別來找我!”

朱標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父皇,孩兒有點相信您的話了,張師弟這樣子,真和師父有點相似!”

張承天一驚,我爹?他也這樣?

老朱心情大好,“走吧,咱們三個一起吃頓飯……吃完這頓飯,承天小子,你還要去幫著咱打聽消息,可不許偷懶。”

老朱又對朱標道:“你也要好好整頓官場,改革官制,想來沒有人敢掣肘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
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洱源县| 本溪市| 农安县| 北宁市| 黎城县| 永胜县| 黄浦区| 连城县| 浦县| 巴马| 祁阳县| 合阳县| 宜章县| 喜德县| 确山县| 彩票| 兴业县| 雷州市| 广州市| 乐业县| 静乐县| 许昌县| 湾仔区| 金乡县| 全州县| 奇台县| 安乡县| 襄城县| 都兰县| 江陵县| 青浦区| 襄垣县| 灵寿县| 汶上县| 尖扎县| 富裕县| 嵩明县| 鄂托克旗| 玉山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