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

宗正寺的官吏聽朱棣這麼說,簡直快瘋了。

你聽明白了,是宗正寺,是你們老朱家的生意,咱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啊!

“殿下,臣……”

他還沒等多說,朱棣突然道:“我想起來了,李景隆在我身邊,這事讓他跟你談。”

朱棣拍拍屁股就走了。

宗正寺是李貞在管,他是李景隆的親爺爺,由他出面,確實(shí)很合適,自己人豈能不照顧自己人?

這位在這裡等了一會兒,甚至還喝了點(diǎn)茶水。

差不多半個時辰,突然有些護(hù)衛(wèi)衝了進(jìn)來,其中兩名壯碩的漢子,直接把他拿下。

李景隆在後面進(jìn)來,冷哼道:“什麼東西!給你留四成還不知足!那你就什麼都別要了,走私商貨,給我抓起來!”

這位愣住了,萬萬想不到,李景隆居然要抓他?

“少國公,少國公!你不能這麼幹啊!你滿月的時候,我還抱過你呢!少國公啊!”

李景隆滿臉不耐煩,“還廢什麼話!拖出去!”

護(hù)衛(wèi)二話不說,直接把人拖走。

李景隆摸了摸腦門上的汗,滿心無奈。

朱棣這孫子,太不是東西了!

其實(shí)這人李景隆認(rèn)識,確實(shí)是李貞的手下,似乎還是泗州的人,和李貞是老鄉(xiāng)。

放在平時,李景隆斷然不會把他怎麼樣。

但是今天不行啊!

朱棣去後面的時候,就把李景隆叫了過來。

你跟著我到北平這麼久了,也沒有什麼正兒八經(jīng)的官職,這可不行。

我現(xiàn)在就任命你爲(wèi)稅務(wù)千戶,負(fù)責(zé)徵稅事宜,你要是幹好了,我給你提到指揮僉事,要不了多久就是指揮使。等日後接你爹的國公,理所當(dāng)然。

給了這麼大的一塊餅,自然是要李景隆好好辦差了。

“我,我能不能不當(dāng),或者先讓花煒當(dāng)?”

朱棣笑道:“自然是可以了,不過你可記好了,你要是不願意,我就寫信給父皇,說你沒出息,是個廢物點(diǎn)心。你想想,連我都瞧不上你,還有誰會重用你?你這輩子就完了!而且你爹前些天還在北平,我跟他說,李景隆已經(jīng)沒救了,趕快趁著年輕,多生幾個,不然李家就完了!虎父犬子,一輩不如一輩……”

“你給我閉嘴!”李景隆氣炸了肺,“朱棣,我最後悔這輩子認(rèn)識你!”

朱棣嘿嘿一笑,“我倒是很喜歡你這個親戚,加油啊!”

李景隆已經(jīng)懶得廢話了。

就算是弄死朱棣,也要先收拾了那幫混賬東西!

李景隆硬著頭皮出發(fā),直接把宗正寺的人拿下來。

連皇室宗親都不管用了,其他別的衙門,哪裡還扛得住?

方孝孺是一家接著一家查……兵部,戶部,工部,學(xué)部……這些朝廷衙門,幾乎沒有倖免的。

每天都有人找朱棣,但是朱棣早就想好了,他纔不管這些爛事,直接當(dāng)了甩手掌櫃的,去了城外打獵。

城裡的事情都交給了稅務(wù)千戶官李景隆。

李景隆年紀(jì)不大,也不知道里面水有多深,他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方孝孺會跟他稍作商議,凡事都按照朝廷王法辦就是了。

只要有大明律,有大誥給咱們撐腰,咱們就一無所懼!

這倆人一文一武,湊在一起,算是把北平鬧得天翻地覆。

因爲(wèi)吧,稍微懂點(diǎn)規(guī)矩的都明白,最讓人無奈的就是這種秉持著國法的愣頭青,混不吝。

他們什麼都不講,什麼人情世故,一點(diǎn)不講,就是按照國法辦事,屬於百死不悔的生瓜蛋子,非常難搞。

當(dāng)然了,通常情況,這種人都不會掌握大權(quán),稍微一點(diǎn)動作,就能把他們擺平,也引起不了什麼波瀾。

但是這倆人不行,方孝孺是朱棣任命的稅務(wù)官,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大宗正李貞的孫子。

敢對這倆人下手,那是活得不耐煩了。

而且最最要命,北平城裡,還有一尊大神呢!

沒錯,自始至終,張希孟都沒有表態(tài),他只是耐心當(dāng)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學(xué)堂教書,風(fēng)雨無阻。

張希孟沒有動作,就是最大的動作。

現(xiàn)在還只是方孝孺和李景隆,萬一把張相公激怒了,這事情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那些被弄得出生入死的傢伙,竟然因爲(wèi)惶恐,根本不敢來找張希孟,也是沒誰了。

當(dāng)然了,張希孟不可能真的不知道。他抽空把王府長史葛誠給叫了過來。

這位是馬皇后心腹,不光是燕王府,整個北平的事情,他都是心知肚明的。

“這個逃稅的情況,真的這麼嚴(yán)重嗎?到底是存心不良,還是舊習(xí)難改?”張希孟淡淡問道。

葛誠微垂著頭,十分謙卑。

“張相,這事不太好說。”

“不太好說,這事什麼意思?”

葛誠又道:“就是不太好說,過去在商稅這上面,雖然也有稅務(wù)部存在,但他們什麼情況,張相公很清楚。除了些大頭兒的稅,比如礦場、關(guān)稅、鹽稅,還有些朝廷專賣的東西,其他方面,根本管不過來。”

葛誠繼續(xù)道:“北平這邊,由於情況特殊,一些朝廷的法令更是沒有落實(shí)下來。久而久之,約定俗成,就有好些難以說清楚的事兒……比如每有官吏到達(dá)北平,就會攜帶些貨物,來的時候帶來,到市場上販賣,走的時候,再採買一些,回到應(yīng)天之後出售,一來一回之間,就有幾百貫的利。”

張希孟點(diǎn)了點(diǎn)頭,“這麼說我就明白了,官員隨身還要攜帶公文行禮,隨便裝點(diǎn)東西,外人也看不到,也不好隨便搜查……但是像這次宗正寺,一下子弄了幾萬貫的貨,著實(shí)是過了。”

葛誠苦笑道:“張相,有人帶了十匹絲綢沒事,就有人帶一百匹,一百匹不夠,就有一千匹,一萬匹!人心不足,無過如此!”

張希孟道:“所以說國法務(wù)必嚴(yán)明,不能留有一點(diǎn)空隙,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啊!”

葛誠頓了頓,又道:“張相,這裡面還有一層……其實(shí)攜帶些貨物,逃避稅收,只能算是小手段。還有太多的採買,金錢往來,根本就不通過銀行,弄得朝廷難以追查……也不說什麼貪贓枉法的事情,只要從應(yīng)天到北平,兩個月的時間,有十萬貫在手,交給錢莊,讓他們放貸,光是收利息,就是上萬貫的事情。明面上看起來錢財沒有什麼變化,可暗中早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葛誠說到這裡,也是他痛心疾首,無可奈何。

張希孟微微嘆氣,竟然也有些無奈。

當(dāng)初他制定了非常詳細(xì)的規(guī)定,就是要杜絕弊端。

在淮西的時候,一切也都執(zhí)行的很徹底。

但是隨著地盤越來越大,情況越來越複雜,有好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漸漸被放棄了。還有些雖然沒放棄,也成了一紙空文。

比如說當(dāng)初張希孟要求所有的商業(yè)行爲(wèi),必須經(jīng)過糧食銀行。

因此只要捏住了糧食銀行,商稅就不難徵收。

可時至今日,還有人提糧食銀行了嗎?

沒了!

爲(wèi)什麼沒了?

因爲(wèi)官吏反覆說,糧食銀行是採取一種存糧有息的手段吸納糧食。朝廷替老百姓保存糧食,還要多給他們。

朝廷虧的太多了,而且地方這麼大,要建立倉庫,覈查糧食數(shù)量,實(shí)在是太麻煩了。

更何況還有常平倉,有各地的倉庫,完全可以取代糧食銀行。

老朱倒是沒有聽他們的鬼話,但是隨著天下太平,老百姓也不那麼把糧食看成生命……而且戶部又把糧食銀行的利息壓到了百分之三,遠(yuǎn)不如普通銀行的百分之五。

既然如此,存寶鈔多好,還存糧食幹什麼?

糧食銀行這種成功的模式,漸漸被廢棄。

而過去張希孟主張所有賬目往來,都要經(jīng)過銀行,不管是朝廷衙門,還是各地商賈……結(jié)果這一項一直被拖延,藉口也都是事情繁瑣,南北往來,長途販運(yùn),朝廷根本有心無力。

反正在這些事情上,朝廷的官吏總是有靈活的道德底線。

有些事情,比如關(guān)係到均田,張希孟可以據(jù)理力爭,而有些執(zhí)行上面,確實(shí)未必妥當(dāng)?shù)氖虑椋瑥埾C暇筒缓萌帯?

堂堂張相公,不能成天爲(wèi)了雞毛蒜皮的事情,跟下面打成一片……其實(shí)老朱也面臨著同樣的狀況,他不出手,有些事情確實(shí)在變糟,他要是出手,就不免屍山血海,人頭滾滾。

其實(shí)老朱也很難,他選擇的辦法是培養(yǎng)錦衣衛(wèi),以毛驤等人爲(wèi)鷹犬,對付這個繁雜的朝局。

顯然,錦衣衛(wèi)並不是完美的工具,張希孟把注意力放在了朱棣身上。

他收朱棣當(dāng)徒弟,並不是閒著沒事幹,或者說投資未來的永樂大帝!

沒有那回事,有咱張相公,你還想靖難嗎?

你想屁吃呢!

張希孟希望的是,圍繞著朱棣,構(gòu)建起一套和應(yīng)天那幫人全然不同的隊伍,就比如方孝孺這種,一往無前,一無所懼。

當(dāng)這種人足夠多的時候,也就是徹底革新朝政的時機(jī)。

只不過張希孟似乎是低估了靖難四天王的實(shí)力。

方孝孺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就抓了一千多人,愣是把朱棣的一座軍營給填滿了。

而這裡面,就有燕王府的人!

“怎麼回事?”朱棣打獵歸來,破口大罵,“怎麼連咱們的人也抓?方孝孺昏頭了?”

葛誠無奈,“殿下,方孝孺說,往後咱們燕王府的採購,也要走銀行賬目,不能私下裡買賣,以免出現(xiàn)逃稅的情形。”

朱棣愕然良久,摸了摸鼻子,無奈道:“那就煩請葛先生,去把王府的賬目交給方孝孺吧!俺朱棣聽他的還不成!”

這下子輪到葛誠目瞪口呆了,殿下竟有如此心胸?

眼瞧著葛誠愣住了。

朱棣急了,怒吼道:“還聽不明白?我都得罪了宗正寺,要是燕王府例外,宗正寺要守規(guī)矩,我這個燕王府還比宮裡更大不成?你莫要害我!”

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biāo)的大討論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yún)檄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qū)幠苁苤旗度?/a>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jié)合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dāng)吳王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yǎng)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yīng)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nèi)戰(zhàn)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fù)陝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jì)民學(xué)堂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jìng)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yīng)天上空的眼睛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qiáng)防刺殺衙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xué)習(xí)大明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wèi)繼續(xù)做人而戰(zhàn)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jì)斯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yùn)使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zhàn)後總結(jié)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qiáng)大的後勤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
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biāo)的大討論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yún)檄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qū)幠苁苤旗度?/a>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jié)合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dāng)吳王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yǎng)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yīng)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nèi)戰(zhàn)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fù)陝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jì)民學(xué)堂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jìng)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yīng)天上空的眼睛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qiáng)防刺殺衙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xué)習(xí)大明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wèi)繼續(xù)做人而戰(zhàn)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jì)斯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yùn)使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zhàn)後總結(jié)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qiáng)大的後勤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华容县| 怀安县| 聊城市| 庆阳市| 通河县| 安乡县| 东源县| 景泰县| 崇仁县| 宁明县| 五峰| 伊春市| 汝城县| 蒲江县| 分宜县| 贞丰县| 桃园市| 灵石县| 深泽县| 清水河县| 怀集县| 玉树县| 临夏县| 梓潼县| 宁乡县| 田东县| 山东省| 黑龙江省| 建阳市| 县级市| 醴陵市| 五家渠市| 保山市| 福安市| 弥渡县| 井冈山市| 张家川| 华池县| 固镇县| 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