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一章 要官

“拜見上位,見過先生。”

吳大頭喜滋滋跪倒,樂不得表功。

說實話,他都沒有料到,能這麼順利,有驚無險,就把徹裡不花給抓住了。自己倒黴了半輩子,可算是交了好運。

張希孟也是欣然高興,他拉起了吳大頭,讓他說一下經過,朱元璋也過來聽著……吳大頭年紀不小,少年時在漢地,後來跑到了草原,又被徵召剿匪。南北都跑過,經歷多了,口齒流利,講話也條理清楚。

既簡明扼要,又突出重點,跟講書似的。

朱元璋都聽入迷了,“好,講得好!你這段可比戲臺上的還要精彩啊!”

張希孟順勢道:“主公,咱們兵馬多了,訓練將士,也要講究勞逸結合。要給大傢伙找點樂趣,不然除了打架鬥毆,就是吃酒賭錢,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我打算把吳大頭智取徹裡不花這段,改成戲文,就在軍中上演,給大傢伙找點樂子,主公以爲如何?”

“好!”

朱元璋一口答應,“好好準備,到時候咱和妹子一起去捧場!”

吳大頭還有點不樂意,咋回事?怎麼成了戲子了?

張希孟笑道:“你可別小瞧這份差事,戲臺演出,豐富生活,鼓舞士氣。而且你演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你可是咱們軍中的大英雄,都會敬重你的。”

吳大頭晃著圓滾滾,肉乎乎的大腦袋,忍不住問道:“那,那咱就是大英雄了唄!”

“那是自然,古之名將也不過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你這是萬軍城中,生擒敵將,如探囊取物,更厲害了三分!”

“哈哈哈,先生說話就是好聽。”吳大頭喜得手舞足蹈,高興壞了,他這下子可要在軍中出名了!

而被擒來的徹裡不花可就沒這個福氣了。

他起初糊塗著,以爲真是朝廷來抓他。可是在出城的時候,又說是給自己送女人去了。這明顯是個騙子啊!

到底是誰抓了自己?

一定要好好瞧瞧。

可惜的是雖然去了外面的披風,但是又給他戴了眼罩,還是看不清狀況。

“好漢,哪位好漢,咱們好商量啊!”

“商量個屁!你背叛朝廷,勾結紅巾賊,死到臨頭了!”

徹裡不花一聽,還真是朝廷的!莫非說剛剛是怕引起混亂,才故意冒充自己部下?朝廷到底派了誰抓自己?怎麼還不讓自己看?

“冤枉!”

來不及多想,徹裡不花急忙喊冤。

“請上差明鑑,末將是打了敗仗,可我,可我用智取,紅巾賊已經陣腳大亂,不日就會自相殘殺……”

“你放屁!明明是你給紅巾賊送了那麼多兵器鎧甲,馬匹糧食,你還說紅巾賊陣腳大亂?”

徹裡不花連忙解釋道:“上差,末將的計策就高明在這裡……紅巾賊中,有個姓朱的,叫朱元璋,他可是一堆賊人之中,最梟雄過人的那個,只是身份低微罷了。末將給他點恩賞,就是讓他和郭子興鬧翻!”

“什麼?你信口雌黃!”

張希孟又沉聲追問,眼神卻不由自主轉向了旁邊默然的老朱。他發現朱元璋嘴角上翹,帶著淡淡冷笑,也不說話。

很顯然,是讓徹裡不花繼續表演。

而這位竟然急中生智,滔滔不絕:“上差,只要朱元璋走了,郭子興就不堪一擊。彭大雖然有豪傑之氣,但心思粗獷,是個莽夫,他鬥不過趙均用。而趙均用又是個陰險小人,唯利是圖。趙均用必然會滅了彭大,到時候趙賊又會圖謀郭子興。只要紅巾賊自相殘殺,朝廷順勢詔安,自然無往不利啊!”

徹裡不花說到這裡,竟然被自己感動了。

爲了大元朝,我揹負太多了。

怎麼就沒人理解我啊?

這時候朱元璋終於緩緩開口,“把他眼罩去了。”

老朱的聲音徹裡不花聽過,等把眼罩去掉,徹裡不花看清楚對面的人,立刻腦子就空了,整個人都不好了。

“徹裡不花,你的妙計真是不錯啊!”

徹裡不花站不住直接癱了,“朱將軍,我,我都是放屁呢!饒了我吧!”

朱元璋冷笑道:“咱想饒你,可天理饒不了你!你殺了張先生的父母,便是殺了咱的親人,這份血仇,如論如何,也饒不過你!”

朱元璋給左右一個眼神,立刻有士兵把他提起來,抓了一棵枯樹,捆在了上面。

“先生,你看要怎麼處置?是千刀萬剮,還是扒了他的皮?”

張希孟咬著牙,渾身上下,涌出危險的氣息,只是默默走到了徹裡不花的身前。

“你知道嗎?去年冬天的時候,你的兵殺了我的爹孃,搶走了我們的馬車,車上有幾箱子書,很湊巧,前不久你就給我送了一箱子!”

徹裡不花大驚失色,什麼?又是他送的?

自己挖了坑,把自己給埋了?

我怎麼蠢成這樣啊?

“不,不是我啊!我沒下令啊!我不知道啊!我願意給令尊披麻戴孝,償還罪孽……冤有頭,債有主,真不是我乾的!”徹裡不花拼命辯解,想要保一條狗命。

張希孟冷哼道:“是你的部下就夠了,誰知道他們死沒死在濠州城外?你既然收了贓物,又是統帥,不找你找誰?”

說著,張希孟抽出了早已準備好的鋒利匕首,在徹裡不花的臉蛋上蹭了兩下。隨後張希孟就在徹裡不花的肩頭,突兀地來了一刀,鮮血頓時流了下來。

徹裡不花疼得臉色大變,忍不住叫了起來,“饒命,饒命啊!真不是我乾的,我冤枉啊!”

張希孟半點也不想聽,他只想給父母報仇!

“我的刀法不成,受不得叫嚷,把他的下巴卸了!”

一句話,朱元璋竟然主動過來,攥著刀柄,照著徹裡不花的面頰砸下去,只聽一聲痛叫,骨頭碎裂,下巴的連接處被打斷了。

隨後老朱又朝著另一邊砸下去,下巴徹底掉了不說,還被砸下了好幾顆槽牙。徹裡不花的嘴裡都是血,根本說不出來話,只剩下眼神中強烈的恐懼。

張希孟相當冷靜,他只是拿著匕首,一下接著一下,只是給他放血而已。

張希孟還故意避開了,只是在前胸後背,卻也無濟於事……足足一個時辰之後,張希孟在徹裡不花。

再看徹裡不花,被活活疼死,嚇死!

張希孟勉強站起,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又擡頭看了看天,長出了口氣。

父母的仇算是報了嗎?

也算也不算!

這就是個讓豺狼遍地,好人不得好報的地獄。

老爹讀了一輩子聖賢書,老孃善良了一輩子……或許真的只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那時候他們才能含笑九泉吧!

“先生,可是要把徹裡不花挫骨揚灰了?”朱元璋問道。

張希孟頓了頓,最後只是嘆了一聲,“念在他這麼廢物的份上,挖個坑,葬了吧!”

朱元璋點頭,讓人去辦,隨後認真道:“先生是真君子,心存善念。只可惜這個世道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咱不如先生的悲憫,咱只會用手裡的刀,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說這話的時候,朱元璋氣勢勃然,殺機四伏。

張希孟愕然心驚,或許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吧!

哪怕有著穿越者的優勢,讓他殺伐果決,人頭滾滾,也未必能下得去手……試問,又有哪個普通的大學生能做到?

所以說,真的沒本錢跟老朱爭什麼,這是千百年,纔出來的一個人傑!

張希孟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念頭,只是扮演好自己的輔佐角色就是了……正在這時候,突然李新材來了,送來了郭子興的消息。

“郭大帥加封上位鎮撫!”

郭子興總算捨得給老朱升官了,只不過這個鎮撫僅僅是元朝萬戶府下面,執掌軍匠的小官……張希孟直接道:“還是通知郭大帥,鎮撫不夠,至少要鎮撫使才行!”

朱元璋一怔,隨即也是用力頷首,“聽到沒有,咱要當鎮撫使!”

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章 元末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
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章 元末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屏山县| 铜鼓县| 江安县| 易门县| 桂林市| 韶关市| 肃宁县| 阜新市| 安图县| 海林市| 安国市| 长阳| 玉山县| 三亚市| 玉门市| 桓仁| 兴城市| 达日县| 泾阳县| 和田市| 长泰县| 宁蒗| 门源| 台安县| 宁武县| 铜梁县| 信阳市| 青海省| 伽师县| 贵南县| 肇源县| 汉川市| 江安县| 当涂县| 海兴县| 忻州市| 贡山| 沙雅县| 平南县|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