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

聚攏人心,凝聚力量,上下同欲,萬衆(zhòng)一心……這是朱家軍快速發(fā)展,克敵制勝的核心關(guān)鍵。

面對著元廷大軍,張希孟鼓搗出了驅(qū)逐胡虜,恢復(fù)中華的綱領(lǐng),成功團結(jié)了朱升、劉基、宋濂等人。

加上靠著均分田畝的主張,贏得的百姓支持,構(gòu)成了朱家軍的基本盤。

接下來要把朱家軍做大做強,除了對外用兵之外,還要有宣傳,有爭取,要贏得更多人心。

江西和湖廣,都是彭黨活躍的範圍,彭和尚雖然戰(zhàn)死,但是名聲猶存。彭黨門人,依舊在天完佔據(jù)一席之地。

這篇文章要怎麼做,才能把這些人也成功納入朱家軍的體系,讓他們心服口服,替朱家軍奮戰(zhàn)到底……授予土地,給予種種待遇,這是物質(zhì)的基礎(chǔ),而把道理說透,這是人心的關(guān)鍵。

張希孟去了廟宇一趟,和老漢聊了許多,又看了百姓祭祀,香火不絕……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其實對待相當多的人,尤其是歷史人物,很難求全責備??v觀千百年歷史,又有幾個完美無缺的人物?

總不能只有無可挑剔的人,才能成爲英雄吧?

甚至說有些人算不得英雄,甚至不該被視作正面人物,但是當他們做出某種決定旳時候,就該被認可……

秦有暴政,所以陳勝吳廣,揭竿而起。

漢末吏治混亂,天子昏庸,宦官猖獗,所以有了黃巾起義。

怎麼看張角這些人?

他們的道術(shù)當然是假的,他們聚攏百姓的手段,也未必那麼妥當……但是在那個關(guān)頭,他們站了出來,並且展開了抗爭,終究沒有束手待斃,難道不該被稱讚嗎?

甚至由此也能站在一個比較客觀的立場上,去看武悼天王……胡人禍亂中原,肆意殺戮,尤其是後趙石虎,殘暴程度,簡直令人髮指,對待親生兒子,挖眼斷腿,割舌剖腹,挫骨揚灰,果然畜生之君。

內(nèi)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

你能視百姓如草芥,我又如何不能血腥屠戮,瘋狂報復(fù)……生死關(guān)頭,存亡之間,抽刀相向,總好過坐以待斃。

所作所爲,無非乞活!

至於是非對錯,自有後人評說。

總而言之,子孫後世,面對鐵蹄屠戮,山河破碎,生死存亡……到底不能屈膝投敵,甘心順從。拿起長刀,握緊棍棒,有一口氣,便要爭一分,有一滴血,便要出一分力。

不論如何,必須有人奮起反擊……只有戰(zhàn)鬥,只有不屈,纔有資格討論方法的好壞,措施的對錯,從而吸取經(jīng)驗,不論成敗,都是後世子孫的一筆寶貴財富。

可若是誰都不敢反抗,一個個屈膝投降,順從認命……亡國絕史,文明斷絕,便是連反思歷史的機會都沒有了。

文章做到了這裡,張希孟已經(jīng)把握住了關(guān)鍵精髓。

方臘靠著摩尼教起義,彭瑩玉宣揚彌勒降世,韓山童講明王重生……手段談不上多高明,立意也不甚高遠,甚至他們的行爲也和自己所言出入很大,的確算不得英雄好漢。

但是面對一個餓殍遍地,無法生存的世道……又能怎麼辦?

絕不逆來順受,絕不坐以待斃,拿起刀槍,去戰(zhàn)鬥,去拼殺。

低頭了就是百分百的絕望,昂首戰(zhàn)鬥,還有那麼一線生機……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冊上,供後人評頭論足,就已經(jīng)成功了。

畢竟更多的人,都變成了路邊的白骨,變成了野獸的腹中餐,如蒿草一般,無聲無息……

張希孟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麼,爲什麼這個文明能夠源遠流長,爲什麼能夠生生不息……因爲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把不屈的火焰。

沒有誰是天命之子,只不過面臨一次次的危機,一次次的生死關(guān)頭,有無數(shù)人點燃了自己的火焰,發(fā)出自己的光明……其中九成九的人,都死在了反抗的路上,只要那麼少數(shù)的幸運兒,才能走到最後,在絕望中,走出一條崎嶇的路。

而就是這麼少數(shù)的幸運兒,已經(jīng)足以把衰微的國運拉回來,讓這個古老的族裔延續(xù)生存,涅槃重生,不死不滅……

張希孟很想揮動大筆,把這些東西全都寫在紙上,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而是在反覆推敲之後,張希孟換了個角度。

他站在了歷代帝王的視角,去看待山呼海嘯的農(nóng)民起義,去直面層出不窮的反抗……這裡面有高明的,也有拙劣的,有人覆滅了一個王朝,也有人連村子都沒出去,就被擒殺。

但歸結(jié)起來,誰又能說下民易虐?

誰又能小覷這些草根小民?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上天又有什麼難欺的?

蒼天從來無眼,不辯賢愚,不分忠奸,哀哉可憐!

真正不可欺的人心,是螻蟻一般的生民百姓。

一粒一粟,盡皆民力。一喜一怒,人心難欺!

再看張希孟修改過的十六個字,果然境界高明瞭許多。

口中食,身上衣,皆自百姓。

天下萬民,一怒長江嘯,一喜黃河清。

順天應(yīng)人,尊奉人心,纔是一國的根本!

“上位,老臣以爲每個衙門,都該放這麼一座石碑,警戒百官,提醒後人!”

朱升帶頭提議。

很快就有幾個官吏紛紛站出來,表示贊同。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站在石碑前面,端詳著這些字,竟然沒有立刻答應(yīng),反而擰著眉頭,若有所思。

難道朱元璋不喜歡這十六個字?

這麼長時間了,老朱還是第一次否定張希孟的建議。

難道說吳王要君臨天下,看不得這些逆耳忠言?

大傢伙互相看著,心驚肉跳,屏息凝神,不敢發(fā)出任何聲響。

就在大傢伙快要憋死的時候,朱元璋總算開口了。

“張先生,咱覺得有兩個字不好?!?

張希孟一怔,忙躬身道:“請主公明示?!?

老朱頓了頓,笑道:“也不是不好,是你有所保留,不方便寫出來……就讓咱給你改改吧!”

說著老朱伸手,大聲吼道:“取筆墨!”

郭英答應(yīng),連忙將一支大筆送到了朱元璋手裡。

老朱昂然闊步,到了石碑前面,看了又看,突然運筆,在喜怒二字上,寫下興衰二字替代!

剎那之間,十六個字就變成了:一粒一粟,盡皆民力。一興一衰,人心難欺!

寫完之後,老朱哈哈大笑,“天命即民心,人心定興衰。元廷因盡失人心而敗,咱靠著聚攏人心而興!如此,這十六個字,不光要放在各個衙門前,包括咱的王宮,也需要一塊這樣的石碑?!?

張希孟一驚,立刻道:“主公聖明!”

朱升和汪廣洋也急忙跟著附和,“上位聖明!”

隨後聖明之聲,不絕於耳。

便是丁普郎和傅友德,也都心悅誠服。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朱元璋展現(xiàn)出的氣度格局,當真不是陳友諒之流能比的。

跟著他幹,就覺得心裡敞亮,臉上有光彩。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咱做正確的事情,理直氣壯,一往無前!

面對著一片讚揚之聲,老朱卻是依舊冷靜。

“話咱說出去了,可到底能不能做到,咱還不好說。最簡單的一條,咱要是住在王宮裡,見不到百姓,聽不見他們想什麼……這十六個字,也就是一句空談。當初咱在滁州的時候,是會抽空見百姓的,有什麼事情,就能來找咱。可是這幾年咱地位越來越高,地盤越來越大,身邊圍著的人越來越多……也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聽到過百姓的心聲了,你們說說,到底要怎麼辦纔好?”

老朱看了看張希孟,卻發(fā)現(xiàn)張希孟也在沉吟……這時候朱升卻道:“上位,周禮就有記載:建路鼓於大寢之門外,以待達窮者遽令?!短茣份d顯慶五年,有抱屈人齋鼓於朝堂訴。上令東都置登聞鼓。西京亦然。便是元廷,也有規(guī)定:諸事赴臺、省訴之,理決不平者,許詣登聞鼓院,擊鼓以聞?!?

щщщ◆t tkan◆Сo

朱升道:“上位可設(shè)登聞鼓於王宮之外,百姓有冤屈不平,可以擊鼓鳴冤,由上位親自處理?!?

朱元璋聽聞,點了點頭,但終究覺得差點意思。

“主公,登聞鼓只是處理冤情。臣以爲是不是遇到一些政令落實,可以請相關(guān)百姓到登聞鼓院,主公隨時詢問,聽取他們對各種法令的意見,如果卻有失誤之處,及時匡正,不至於釀成大患?!?

聽到張希孟的建議,朱元璋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個好!就這麼辦了!咱不能只是承襲已有的東西,要推陳出新,要做得更好!”

老朱的這番話,著實是收攏了人心。

那些跟著丁普郎和傅友德投靠過來的天完士兵,彭黨舊部,在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無不感激涕零。

“有田種,有衣穿,稅賦公平,有了冤屈,還能向上申訴……便是當年彭祖師所說的極樂大同,也未必如此??!”

丁普郎發(fā)出了由衷感嘆,傅友德同樣感慨萬千,“見過上位,我也是再無遲疑。難怪張相一般的賢人,願意輔佐,的確是帝王氣象,心懷蒼生!了不起?。 ?

丁普郎認真想了想,這才鄭重道:“我打算給鄒師兄和趙師兄寫信,勸說他們棄暗投明,陳友諒已經(jīng)自稱漢王,早晚必定稱帝,他心胸狹隘,彭黨老人,必定遭到屠戮,還不如及早投誠!”

傅友德也是怦然心動,只是劉福通部下尚在北伐,這麼挖牆腳合適嗎?

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nèi)鬥果然開始了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xué)習(xí)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yīng)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tǒng)劉福通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xiāng)親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yīng)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chǎn)和建設(shè)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yīng),可以休矣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tǒng)一貨幣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tǒng)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jīng)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xué)生
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nèi)鬥果然開始了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xué)習(xí)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yīng)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tǒng)劉福通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xiāng)親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yīng)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chǎn)和建設(shè)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yīng),可以休矣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tǒng)一貨幣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tǒng)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jīng)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xué)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宁陵县| 湾仔区| 东兴市| 潍坊市| 逊克县| 大竹县| 沭阳县| 四川省| 阿荣旗| 中山市| 曲麻莱县| 诸暨市| 广宁县| 沾益县| 德格县| 嘉鱼县| 易门县| 乐陵市| 土默特右旗| 正安县| 定州市| 汕头市| 石阡县| 淮滨县| 北安市| 赤壁市| 滦平县| 长兴县| 镇远县| 和静县| 马边| 松原市| 射洪县| 惠来县| 山东省| 措美县| 邢台县| 宣恩县| 新竹市|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