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

張子明確實沒說錯,釜山那地方,就是一片蠻荒,除了能看海豹呲牙,別的啥也幹不了。而且由於倭寇不斷襲擾,百姓逃亡,這破地方放眼望去,連個活人都找不到。

這地方能有什麼前途,都算起來,也不如星子縣的三十畝學區田。

不過話又說回來,誰過年還不吃回餃子,隨著高麗王倒臺,釜山這一片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很快就會成爲一顆耀眼的明珠……沒錯,大明皇冠上的明珠肯定能讓帶嚶汗顏的。

釜山港這地方能發展起來,還要感謝大明的恩澤,隨著藍玉圍殲五萬倭寇,常遇春率領船隊,駕臨倭國。

神風不佑,倭國不得不跪下來了。

換句話說,大明順利掌控了這一片的局勢,成爲了唯一的話事人。

常遇春沒有那麼多心眼,但他有個小舅子藍玉……藍玉這傢伙給姐夫出了一整套方略,面對倭國這種地方,絕對不能魯莽殺過去。

這是行不通的。

不然沒有了上面約束,下面碎的和千軍萬馬踩過的山藥片一樣,根本沒法收拾。

所以室町幕府不能貿然廢掉,他不是拿懷良王頂罪嗎?

那就順著他們的意思,大明也接受這個說法,甚至還要表現寬大,赦免倭國的過錯。

當然了,這都是表面的,該有的懲罰一點不能少……倭國要打開國門,準許大明子民前去經商遊歷,置產業,開礦山。

還要許可倭國勞力前往大明做工。

爲了保證一切順利,要適當安排駐軍……總而言之,就像對付高麗那樣,對付倭國。

用個十年二十年的,把倭國徹底煮熟了,就可以開席了。

面對大明的要求,倭國也是不服氣的,尤其是室町幕府這邊,還想著反抗,可問題是他們面對的人是常遇春啊!

這位可是連蒙古人都怕的超級殺神,常遇春也不廢話,他直接安排五千人,就在倭國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演習。

重甲騎兵,步兵,火銃,火炮……常遇春全都拿了出來。

這一場演習帶來的衝擊,可謂巨大。

倭國人不光物產貧瘠,他們的飲食還不夠健康,上層貴族非常推崇大米,其餘肉類、蔬菜,水果攝入都嚴重不足,偶爾吃點海產,也數量有限。

前面就說過,營養缺乏的問題很可怕,大明的天花死亡率很低,到了倭國,天花死亡率能達到驚人駭目的程度。

而且僥倖活下來,也會留下殘疾,哪怕一些大名也不例外,瞎一隻眼睛的都不在少數。

營養攝入不足,還有個問題,就是倭國人的身高普遍偏低,要不然也不會有倭寇這個名字。

所以當常遇春統御明軍,在倭國幕府權貴面前走過之時,倭國上下都是顫慄的。

這哪是人啊!

簡直是從六梵天走出來的魔王……

他們身材高大,雄壯魁梧,甲冑鮮明,寒光爍爍,奪人心魄。

再看看倭國的武士,普遍矮了一個頭不止,和明軍一比,那就是大人和孩子的差別,跟大明鬥,半點懸念都沒有。

更不要說大明這邊戰馬衆多,騎兵強悍,還有那麼多火器,更是倭國想都不敢想的神器。

作爲倭寇爲數不多的優點,遇到了比他們強的,倭寇是願意低頭認輸的。

你越是強悍,他們跪得就越快,越徹底。

演習之後,倭國很順滑答應了常遇春的要求,而且他們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能不能派出一批遣明使,倭國決定要向大明學習,當大明的孝子賢孫。

常遇春也是目瞪口呆,只能向朝廷行文,等候中書省的批覆。

不過有一點倒是確定的,由於倭國老實了下來,竟然還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倭國內部衆多的武士,也一下子失去了營生。

而且強悍的大明海軍巡邏海上,使得倭寇基本絕跡,他們也沒法化身強盜。

到了這一步,就只剩下一條路,就是經由釜山港,前往大明,尋找個工作。

雖說到大明幹活,也不是輕鬆的事情,甚至可能稀裡糊塗客死異鄉,但好歹比留在倭國,立刻餓死要好得多。

每個月,經由釜山,賣到大明的倭國勞力就有三五千人,有時候一天能超過五百人。

光是這一項收入,就能給張東帶來幾千貫,一年就是五萬貫起步!

雖說不算太多吧,但也比當個學徒好多了。

這就是走出來的好處啊!

幾個海商,全都心滿意足,唯獨張東,他凝視著洶涌的海水,此起彼伏。

“說到底,這塊破地方都是蠻荒之地,能賺點錢,也是靠著僥倖……咱們不如趁早出手,賣個好價錢,回頭弄幾艘好船,僱傭些有本事的水手……這一次咱們不往北走,往南邊走,去暖和的地方,呂宋能種甘蔗,別的島也行……咱們只要找到個好地方,就什麼都不愁了!”

好傢伙,這小子還野心勃勃,想要做大做強,再創輝煌呢!

畢竟在張東看來,他爹立了一次大功,就老實下來,一心種田,實在是辜負了老天爺的垂青。

老輩不思進取,我們還有什麼辦法!

而此刻的張子明,正坐在奉天殿上,同許多受賞的功臣一起,和朱元璋,張希孟一起,舉杯暢飲,開懷大笑。

張希孟端著酒杯,笑呵呵走到了張子明的面前,“這回你算是被孩子超過了,一人滅一國,比你威風多了!”

張子明黑著臉道:“那個混小子,從小就不聽話,讓他讀書,他也不好好讀書。讓他安安穩穩過日子,他也不聽!真是要氣死我了。回頭必須讓這小子生個兒子,我在家裡頭帶孫子,他愛怎麼樣怎麼樣,我一定要培養孫子,考進濟民學堂,改換門庭,我們張家也要出個讀書人!”

這時候旁邊有個魁偉的傢伙,嘿嘿笑道:“你們張家不缺讀書人了,咱們太師不就是大明最大的讀書人嗎!”

一句話,周圍人都笑起來。

說話的傢伙正是王黑虎,他最厲害的功績,就是一個人,平定了好幾處山寨土匪。在他的帶動之下,陳州等地土匪絕跡,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

而且王黑虎還帶動了中原剿匪……大批明軍退伍將士,返回家鄉,訓練民兵,剿殺土匪。

中原之地,匪患絕跡,沒有土匪的日子,那纔是好日子。

這一次論功行賞,王黑虎也到了京城,坐在了奉天殿上,享受著至高的榮譽。

像他們這樣,從各行各業推選出來的人物,還不在少數。

其中就有一個黑瘦的小老頭,他坐在那裡,很不起眼。如果不是自己尋找,都看不到他……這人是從貴州龍場來的。

其實這一次授勳,有人推薦過張庶寧,不只是因爲他是太師之子,實在是這些年張庶寧編書辦學,在推動教化上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按照道理,他是夠格的。

只不過張庶寧拒絕了,而且他還推薦了眼前的人,他叫楊述,是個彝民。

雖然是彝民,但是楊述辦了一所私塾,教授漢字詩書。這所私塾不大,只有二十多人。但是楊述教的很用心……當地土司頭人甚至把孩子送到了他的學堂,其中竟然還有個女孩子,叫奢香……

張庶寧爲了楊述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他告訴老爹,楊述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辦學,那時候大明尚未建立,這個彝民漢子,早年在外闖蕩,吃了不少苦,僥倖讀了一點書。

在他三十歲返回家鄉的時候,遇到了土司百姓和漢人衝突,雙方死了好些人……楊述覺得這就是雙方不夠了解的結果。

明明可以安穩生活,相安無事,結果卻因爲一點誤會,爆發衝突,實在是不應該……從那一天開始,他就想辦個學堂,教會彝民讀書識字,讓雙方增加了解。

只是這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真正開始辦學,楊述才知道有多困難。

且不說房舍場地,光是說服彝民百姓,把孩子送到學堂,就要花費好大的心力。

別人辦學,要收束脩學費,他倒好,還要倒貼錢!

更慘的還在後面,他也沒有書籍教材,筆墨紙硯,也都沒有。

楊述不得不自己打獵,收集獵到的皮毛,背出山區,拿到集市上去賣,然後還了錢,幫孩子們買書,買筆墨紙硯。

然後再辛辛苦苦揹回去……爲了賣得價錢高一些,爲了能買到想要的書籍,他甚至需要走一百多裡。

誰也不知道那幾年楊述是怎麼堅持的,也沒有知道,這個小老頭這麼幹,究竟有什麼價值……但是當明軍殺過來,湯和開始落實均田之後,這些跟著楊述學習的學生,全都成了了不得的人才。

一下子就得到了重用。

楊述的名氣大起來,一些土司頭人把孩子送來,不管男女,他都一視同仁,耐心教導。尤其可貴,在楊述的學堂,有一面赤紅的旗號。

所有入學的孩童,學的第一課就是知恩圖報!

他教出來的學生,在貴州等地,都頗有前途……

“楊先生,你著實不容易,我敬你一杯!”張希孟舉起酒杯,楊述稍微一愣,隨即仗著膽子道:“您,您是張山長的父親?”

張希孟一笑,“你說張庶寧吧?他確實是我的長子……那小子沒在龍場瞎折騰吧?”

“沒有,沒有!”楊述連忙擺手,感嘆道:“張山長了不起啊,他教得好,他還說要把學生送進濟民學堂,享受最好的教育。應該是他進京受賞的,我,我心裡頭有愧啊!”

張希孟笑道:“我不這麼看,像你這種,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尚且堅持的人,纔是真正的功臣!天下一家,萬民一心,這纔是大明立國的根本!”

楊述黝黑的臉膛,泛起紅潤的光,他低頭唸叨:“天下一家,萬民一心!這話太好了,該刻在學堂的門口才是!”

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十章 好官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
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十章 好官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论坛| 宜兰市| 湖南省| 赤水市| 安溪县| 杨浦区| 秦安县| 永新县| 大洼县| 曲松县| 怀集县| 郴州市| 辉南县| 保靖县| 深州市| 胶南市| 抚宁县| 萝北县| 广宁县| 华亭县| 合水县| 东辽县| 南丰县| 疏附县| 外汇| 肥东县| 通化县| 辽源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南京市| 呼玛县| 万荣县| 香河县| 浪卡子县| 双流县| 竹山县| 潜江市| 石台县| 东辽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