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

“主公,眼下和剛剛渡江已經大不相同。我們不但佔有了金陵,也拿下了周邊郡縣城鎮。鄱陽湖以東,太湖以西,向南直抵贛州……論起地盤,或許還不如天完龐大,但是人口稠密,物產富饒,論起實力,已經相當不凡。雖然驕傲自滿不好,但是妄自菲薄就更不應該了。從實力角度出發,稱王的本錢還是有的?!?

“再有,如今劉福通三路北伐態勢已成,山東方向,齊魯大地,毛貴高歌猛進,西路軍殺入關中,中路軍也有圖謀河北河東的態勢……不論劉福通能不能成,至少元軍和韓宋都沒有精力顧及到我們。需要應付的對手只是張士誠,徐壽輝,方國珍,陳友定等寥寥數人?!?

“方國珍不過是一個水寇,陳友定也胸無大志,算起來僅僅是張士誠和天完徐壽輝罷了。?!?

老朱目光閃爍,聲音低沉,“這倆人雖然算不得蓋世奇男子,但也到底有些實力, 眼下還能左右支應, 如果稱王,他們必然合作更加緊密?!?

張希孟也不能否認,“主公所言極是,稱王還是會引起不小的動靜, 包括劉福通那邊, 會不會翻臉,也不好說……這是稱王的代價。不過稱王也有好處, 那就是亮出旗號, 明確主張,號召天下英才, 我們是以驅逐胡虜,均分田畝爲號。如果不能展示出足夠的決心, 著實會遇到困難。”

“歸結起來, 稱王有風險, 也有好處,千斤重擔, 都在主公身上, 該做什麼決斷, 全看主公的意思。臣絕對支持。”

聽到最後一句,老朱都笑了, “又是這般,把最難的事情推到了咱的頭上, 張先生,你太不老實了?!?

張希孟嘿嘿一笑,不以爲意,“主公, 臣大約就是那種好謀無斷的書生吧!有百般主張, 也要主公欣賞,才能真正落實。每每到關鍵時刻, 就要主公拿出決斷。這也是主公的責任啊!”

朱元璋輕笑,隨後面色又漸漸凝重起來,他反覆咀嚼了“責任”兩個字,最後又道:“張先生, 你先去吧, 讓咱自己想想。”

張希孟乖乖離去,沒有更多的廢話。

其實他也常常捫心自問,明明能窺見未來的路,等於是有了攻略在手, 依樣畫葫蘆,難道自己真的就不行嗎?

或者說,穿越者就真的鬥不過位面之子?

除開召喚流星雨外,到底還差在哪裡?

就拿眼前來說,朱家軍絕對比歷史上強大太多了,但問題是,有了這些實力之後,可不可以提前幾年稱王呢?

歷史上朱元璋是在鄱陽湖大破陳友諒之後,剷除了人生最大的敵人,隔年纔在李善長等人的勸進之下,登上吳王大位,隨後滅張士誠,稱帝。

如今兩大對手還都在,提早稱王,會不會出現不可控制的局面?

譬如說陳友諒立刻進軍金陵,一雪前恥。

再比如說,劉福通那裡,還願不願意繼續結盟,繼續充當老朱前驅,老老實實北伐?

這些事情,張希孟並沒有答案,只有做過了,才能清楚。

而朱家軍走到了今天,又確實需要清理內部的渣滓,對於留氏這種,綿延百年的大族,該有個態度。

不只是留氏,還有秦家,還有蒲家,甚至還有曲阜的聖人後裔……雖然說像秦家後人,也不都是賊人,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廉恥心,閃光點。但是這些家族代表的延續至今的士大夫勢力,卻是朱家軍必須解決的。

不解決他們,又如何均田?公平又在哪裡?

內外各方,交織在一起,張希孟或許能整理出一條條的線索,但是但事情交織在一起,要怎麼決斷,就不是張希孟擅長的。

權衡取捨,得失之間,怕是隻有聖心獨斷了。

一夜的時間,轉瞬過去。張希孟一夜高臥,睡得很香甜,因爲他知道,只要等待結果就好。

而朱元璋則是一夜無眠,第二天早上,甚至沒有吃飯,就讓張希孟過去。

“先生說得對,咱肩頭有責任,不該逃避,理當稱王,才能不辜負百姓將士之心!”

老朱聲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啞,但是聽在張希孟的耳朵裡,卻是切金斷玉,擲地有聲,他的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到底朱元璋不會讓人失望,鐵肩扛起江山,果然真漢子。

老朱高升一大步,正式稱王,他們這些人也不用彆彆扭扭了,什麼學士院啊,史館啊,全都能升格。真正按照一國中樞來配置……自然而然,張希孟的地位也能高升一大截。

而且張希孟還醞釀了一件大事,可以說是足以顛覆官場規則的事情。

如果能夠順利實現,有很大概率,能讓未來的大明朝多存在些時候。

只不過還需要正式立國纔好拿出來,現在的時機並不成熟。

總而言之,只要老朱稱王,就能著手做很多事情了。

“先生!”

朱元璋一聲低呼,打斷了張希孟的浮想。

“主公,有什麼吩咐?”

“暫時不要太高興了,等拿下了杭州,再對外公佈?!?

張希孟一怔,忙悚然道:“是!臣知道。”

朱元璋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雖然還要些日子,但是稱王之後,官制安排,典章制度……先生都可以醞釀了,這事還要你來辦,咱才放心!”

張希孟又是一怔,忙答道:“臣知道!”

他的聲音不自覺高了三分。

確實,拿下杭州,不但是朱家軍有了出???,張士誠也會損失慘重,等於被卸掉了一條胳膊,再想翻起什麼浪花,也就不能夠了。

到了那時候,只剩下一個天完,稱王的條件也確實足夠了。

朱元璋依舊保持了沉穩和踏實,或許這就是他能走到最後的秘訣吧!

從當下的情況來看,由於輕取了湖州,整個戰局對朱家軍格外有利,從北到南,朱家軍都處於攻勢,徐達已經擺出了攻擊杭州的架勢,馮國用也順利越過運河,彭早住那邊也進入了戰鬥狀態。

這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狀態,著實讓人喜出望外……只是不知道誰能拔得頭籌,成爲未來吳王冠冕上,最亮的那顆明珠!

對於這個問題,常遇春很有把握。

“俺向上位立了軍令狀,無論如何,都要拿下江陰!”

常遇春掃視著手下諸將,尤其是排在首位的王弼。

王弼立刻站起身,“回指揮使的話,江陰背靠長江,全境平坦,只有少數山丘,並無天塹險阻。只要能打破江陰城池,破敵不難?!?

“那要如何破城?”常遇春問答。

“破城當器械爲先,我軍已經督造了呂公車,又有上百石砲,火藥齊備,足以破敵!”

常遇春滿意點頭,“說得好!告訴你們大傢伙,呂公車就是咱這一次最大的依仗,江陰守將叫呂珍,俺用呂公車打他,最合適不過!”

常遇春連夜做出了安排,大軍從西南兩個方向,攻擊江陰。

與此同時,水師廖永忠會從鎮江西津渡口出擊,阻止張士誠的水師,如果他們想玩什麼後方登陸的把戲,大約是不成的。

當然常遇春也沒有指望水師太多,畢竟這一直是朱家軍的短板,只要不吃虧就好,真正打仗,還要看咱們陸上的好漢子。

天還不亮,常遇春就統兵出動,朱元璋給了他兩個營,算上輔兵民夫,總數超過了一萬五千人。

史書上動輒幾萬人,幾十萬人,似乎一萬多兵馬,算不得什麼,毛毛雨而已。

可事實上,又有幾個人見過千軍萬馬?

畢竟這是披堅執銳的士兵,不是操場上等候訓話的學生,也不是市場裡,密密麻麻的人羣……他們身強體健,訓練充分,他們披著鎧甲,拿著明晃晃的兵器,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殺人!

朱家軍以千戶爲基本單位,每個千戶,一桿大旗飛揚,十幾個千戶,旌旗連接,士兵密密麻麻。

強烈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站在這些士兵的前面,一想到要和他們對抗,尋常人就會雙腿發軟,心跳加速。

城頭的守軍也不例外,身爲張士誠的心腹,呂珍立在城頭,俯視著朱家軍,哪怕他居高臨下,也心存忌憚。

這幫人鎧甲明亮,氣勢如虹,粗略估算,披甲率至少在一半以上。

衆所周知,不管一支軍隊號稱多少人,最核心的戰力就是那麼多。大幾千的精兵,任何一個將領都不敢等閒視之。

朱家軍列陣之後,從常遇春的隊伍中間,衝出了上百輛馬車,這些馬車朝著江陰方向跑過去。

這一幕有點好笑,畢竟什麼時候了,還能用車兵攻擊城池嗎?

可很快城上的人就笑不出來了。

這些車兵並不是要攻城,而是在距離城牆三百多步的地方,果斷停下來,然後每一輛車,首尾相連,組成一道圍牆。

隨後朱家軍又有一隊甲士衝出去,跑到圍牆後面,戒備起來,防止城中突出兵馬破壞。在他們之後,就是數量衆多的投石機,這些高聳的龐然大物,帶著蒼涼壯闊的美感,撼天動地而來。

“大人,不能讓他們從容準備??!”

有手下將領向呂珍建議。

呂珍扶著垛口,雙手緊按,目視再三,終於無可奈何,只得道:“我們的石砲夠不著!弩箭還要留著……他們想攻城,就必須衝上來,到時候再給他們迎頭痛擊!”

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a>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
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a>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富平县| 九江县| 墨脱县| 荃湾区| 银川市| 安塞县| 扎鲁特旗| 凤翔县| 呼玛县| 湘潭市| 吉木乃县| 光泽县| 鄱阳县| 绥中县| 东港市| 阜平县| 广安市| 麦盖提县| 思茅市| 横山县| 章丘市| 通化市| 凉山| 敖汉旗| 库车县| 西乡县| 甘孜县| 栾川县| 当涂县| 时尚| 龙山县| 黎川县| 孝昌县| 拜城县| 府谷县| 中山市| 揭阳市| 宜丰县| 蒙城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