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

朱元璋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如此強大過,那些山呼海嘯,大聲吶喊的百姓,就是他的力量來源,作爲一個打天下的梟雄,沒有誰會嫌棄自己的支持太多,只要能爭取更多的民心,他願意做任何事情。

區區完顏構,跪就跪了。

現在終於到了咱即吳王大位的時候。

時至今日,朱元璋終於完成了所有準備……論起兵勢,他坐擁幾十萬強兵,剛剛佔領杭州,逼著張士誠和元廷決裂。

論起糧草錢財,雖然一場大戰下來,消耗驚人,但是隨著均田的力量爆發出來,民間源源不斷的糧餉物資,灌注到朱家軍,讓他前所未有的自信。

最讓人驚歎的是,如今的朱家軍,竟然完成了思想建構。

圍繞著均田爲核心的一連串主張樹立起來,兩漢儒家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學說,已經被徹底撼動。

除故納新,重整乾坤。

朱家軍已經有了吸納天下英才的能力,這可不是靠著什麼高官厚祿,顏如玉,黃金屋換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受到了理想的吸引,自願投身過來。

試問天下梟雄,誰能做到這一點?

是希望在名號上面蓋大元一頭的天完?還是琢磨著如何恢復大宋的劉福通?又或者是,搖搖欲墜的大元朝?

試問天下英雄,誰爲敵手!

只管放馬過來!

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朱元璋登上王位。

現在最需要決定的是文武百官,誰來擔任什麼位置。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受到封賞的不是任何一個臣子,而是穿開襠褲的朱標。

“妹子,咱們標兒就要被立爲吳王世子,回頭就給他選老師,教他讀書開蒙,好好學本事,好能繼承咱的基業,做一個合格的君王!”

馬氏眉頭微微挑動,看了看尚在懵懂中的朱標,臉上露出一陣欣慰的笑容,隨即又恢復了正常,畢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又有什麼值得竊喜的?

“重八,有些事情我一個婦道人家,不該過問。但是張先生的事情,你可必須想清楚了,不能隨便安排。”

朱元璋神色凝重,雙手插在一起,顯得心中很不平靜。

半晌,老朱才道:“妹子,其實以張先生的本事和人品,相國就該是他的,讓李先生給他當副手……奈何這麼長時間過來了,咱又怕李先生那裡不痛快,著實有些難辦。”

馬氏淡淡一笑,“重八,我就怕你在這件事上犯糊塗……張先生無論如何,是不該爲首相的。”

老朱遲疑再三,這才道:“咱信任先生,以前是他年紀小,威望沒有建立起來。到了如今,他著書立說,名望與日俱增,咱治理天下,更是離不開他的輔佐,就算讓他總領百官,也沒有什麼不妥的!”

“不是的!”

馬氏神情嚴肅,擺手道:“重八,這就是我要跟你說的,張先生幫你擬定國策,撰寫文章,闡發道理,贏得民心。我說的不客氣點,張先生就猶如你的腦袋,對吧?”

朱元璋用力點頭,毫不遲疑道:“對,確實如此!”

馬氏道:“既然你也知道,那就不該把手腳也交給張先生,這樣對誰都好!”

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氣,再看馬氏,竟然多出了幾分敬意。寥寥幾語,就把這麼大的事情說清楚了,真不愧是自己的賢內助。

馬氏和張希孟的關係絕對不淺,不存在她離間君臣的意思……

事實上馬氏對張希孟的定位很準確,他幾乎相當於朱元璋的大腦,負責提供思想……如果把執行部分也都交給了張希孟,那還要朱元璋幹什麼?

而且如果張希孟擔任了首相位置,負責起執行工作,那麼也必然會影響他的思想輸出。終日陷於繁雜的政務當中,是沒法仔細思考規劃未來的。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張希孟年紀輕輕,就已經達到了頂峰……升官發財這兩件事,跟他都無緣了。

人生的悲催,莫過於此!

真是長歌當哭,該痛哭一場!

彷彿注意到了張希孟的悲劇,馬氏又道:“重八,張先生現在還是孤身一個人,他年紀也不算小了,該考慮成家了。”

老朱一怔,“這麼快嗎?咱們標兒才這麼大,他比咱小十幾歲呢!”

馬氏忍不住抿嘴笑,“你也是糊塗了,人家十五六成親的多的是,誰讓你窮得到了二十多,才娶媳婦的?”

老朱愕然憨笑,“咱不是一直在等妹子嗎,別的人咱也看不上啊!”

馬氏直翻白眼,這傢伙什麼時候臉皮這麼厚了?

難不成是人當了吳王,臉皮也與日俱增了?

那自己這個吳王妃呢?

會不會也變得厚臉皮了?

……

文臣這一塊,依舊保持著現有的格局,李善長統領中書六部,負責行政,張希孟以右相身份,監管翰林院、國子監等衙門。

再有,老朱做出了調整,他把大理寺和刑部單獨挑出來,也由張希孟負責……這個負責可不是讓張希孟侵奪李善長的權力,而是要張希孟負責立法。

既然要重定綱常,再造乾坤,所有的主張,都要落實在律法條文上面。昔日不符合這個主旨的法條,都要修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要進行補充。

這件事就算張希孟不接,也沒有別人敢攬下來,畢竟思想主張是張希孟的,解釋權自然也在他這裡了。

除此之外,張希孟還負責世子的教育。

這樣一來,張希孟的職責就很清楚了,他負責起草旨意,高級官員培養,教育,立法,外加上培養世子。

另外還有一些參贊軍務,銀行,通商,貿易事宜……如果樣樣都過問,估計一天給他四十八個時辰,也不夠用。

所幸張希孟也有自己的團隊,劉基走後,宋濂全面負責,另外最近又吸收了一大批年輕才子,等他們能負責政務之後,張希孟就能大大降低工作難度,只要抓個大略就可以了。

要是這麼看,朱元璋稱王,對張希孟影響真的不大,除了能增加點俸祿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太陽照常升起,日子照樣過……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就不是那麼歲月靜好了。

儒林四傑,碩果僅存的一位,黃溍黃老先生,一場辯論下來,元氣大傷,慘遭失敗。整個辯論,張希孟甚至一直都是和和氣氣,沒有依仗權威,欺壓他這個白身。

可越是如此,對他造成的傷害越大。

黃溍說他懷著必死之心來的,並沒有說謊,他是真的這麼想的。

自己的話不好聽,忠言逆耳,刺激到了朱元璋,把老命丟了,他在士林,依舊是一個人物,甚至名聲還會更加響亮。

求仁得仁,求錘得錘。

可以死而無憾了。

奈何事情根本和他想的不一樣,一無所成不說,還把老臉丟光了。

七老八十的人,還有臉回去嗎?

又能如何面對父老鄉親?

他彷彿思量,千迴百轉,一直沒有結論,老頭在病牀上癱了整整三天,一口氣差點嚥了。

也幸虧幾位神醫手段高明,保住了老頭的命。

五天下來,黃溍竟然能下地走一走了。

可就在他拄著柺杖,緩慢踱步的時候,突然聽到院牆外面的街道上,一陣歡呼雀躍。

“跪了,真的是跪像啊!”

黃溍努力瞪大昏黃的老眼,終於發現一駕馬車,車上有一個跪像……頭上帶著長長的襆頭。

是趙構!

朱元璋真的讓宋高宗下跪了!

剎那之間,黃溍彷彿是遭到了九重雷擊,肝膽俱裂,魂飛魄散!

他傻傻看著,不由自主跪了下去。

“不行,不可以欺天啊!”

黃溍老淚橫流,痛哭流涕,他努力掙扎,還想要做點什麼,結果掙扎之下,一頭紮在地上,只剩下大口喘息,不停喃喃自語。

等人們發現他的時候,老頭已經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這個人中風了!

這把年紀,備受打擊,又染上了中風,怕是沒有幾天好活了。

但是這位士林鴻儒,爲什麼會因爲趙構而死?

又或者說,趙構要是知道,自己死後這麼多年,還有人爲了他而死,會不會含笑九泉呢?

其實稍微明白一些關鍵的人都看得清楚,隨著趙構跪下,有一些事情,被永久改變了。

過去士人不遺餘力,吹捧聖明天子,又很鄙夷普通百姓,雖然嘴上喊著吾皇萬歲,但實際上,卻是不願意給皇帝任何權柄,只想讓天子變成吉祥物,供奉在神龕上就好。

這麼做的道理很簡單,天子和百姓中間,夾雜著一個士大夫羣體。

天子被吹捧的越高,老百姓被壓榨越深,中間的範圍,就都是士大夫的天下,典型的中間商吃兩頭的套路。

可是隨著天人感應學說被推翻,天子直接依照民心治國……這就等於把士大夫置於火上烤,再也沒有了超然的地位。

日後的皇帝也可以和百姓直接溝通,從而改革官吏,從士大夫身上割肉。

一個延續了兩千年的士人文明,終結了!

作爲士林最有名望的鴻儒,又怎麼活得下去?

在朱元璋即位的前一天,黃溍死在了病牀上,萬分痛苦糾結,含混不清地哀嚎半夜,凌晨的時候,不甘地嚥下最後一口氣,瞪圓了眼睛,死不瞑目。

消息傳到了張希孟這裡,幾天前還在一起辯論,雖然老東西罵他奸賊,要打要殺的,但是老小孩,小小孩,那麼大歲數,只能當成孩子撒嬌了,朱標尿你一身,還能跟孩子一樣?

到底是有些感慨的。

恰巧在這個時候,竟然有岳飛後人找來,將一個銅爵送給了李善長,據說此物原是岳飛孫子岳珂所制,上面有四個字。

精忠報國!

“張相,你看這個銅爵要不要放在嶽王的墓前?”

張希孟臉色稍微凝重,精忠報國,帶了一個忠字啊,雖然趙構不值得盡忠,但到底有些違和。

“李兄,你看能不能讓趙構跪下,但是面向中原呢?”

李善長聽到這話,稍微遲疑,隨即咧嘴大笑,“妙,真是太妙了!張相真是奇才啊!”

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
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慈利县| 沁水县| 津南区| 自贡市| 海安县| 汤阴县| 日喀则市| 康定县| 安仁县| 峨眉山市| 民县| 南昌市| 内丘县| 尤溪县| 安龙县| 安溪县| 五峰| 来凤县| 泰宁县| 丹寨县| 固安县| 禹城市| 广元市| 灯塔市| 洪洞县| 正蓝旗| 罗城| 昭平县| 延长县| 营山县| 墨玉县| 康平县| 华容县| 八宿县| 肇州县| 桦川县| 林口县| 吕梁市| 即墨市|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