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

張希孟常在人前講話,倒也是中氣十足,聲若洪鐘。奈何隔著一箭之地,又要教訓陳友諒,不免傷了元氣,胸膛之中,火辣辣的,十分不舒服。

因此他沒有多言,但也聽得明白,城中軍心動搖,陳友諒卻是撐不了多久了。

雖說靠著一番話,打開武昌城,有些誇張了,但是張希孟句句誅心,直戳陳友諒的要害。打天下這種事情,自然要靠運氣,不然像周子旺一樣,剛舉事就成盒了,誰也幫不了。

但如果把最終贏得天下,全看成運氣使然。那就未免太淺薄了。

能在羣雄之中,笑到最後,必定是做對了很多事的。

田地,丁稅,吏治,法令,兵馬,錢糧,商貿,百工……這是一整個龐大的體系,唯有全部運轉妥當,才能爆發(fā)出應有的威力。

陳友諒這傢伙在兵馬軍務上面,絕對是一流的,手夠狠,心夠黑,善於把握機會,也能攻城略地……但問題是這些能力,距離成爲開國帝王,還差得太多,最多也就是一方豪傑罷了。

張希孟講稅賦,講財賦分配,講民生,講老百姓的生存狀態(tài)……對於陳友諒來說,完全屬於降維打擊。

他不是意識不到這些的重要性,而是完全不懂要怎麼做。

大概也許,我真的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吧!

陳友諒癱坐在純金打造的龍牀上面,輕聲嘆息,他摘下了冕旒冠,隨意扔在一旁,鬢角的白髮泛起,十分刺眼。

他尚在盛年,卻已經(jīng)是心力交瘁,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

又經(jīng)過張希孟的一番刺激,連最後點心氣都沒有了。

氣勢弱了,就算想學張士誠的高郵之戰(zhàn),背水爭雄,拼個你死我活,都做不到了。

所以說張希孟的這番話,至少挽救上萬將士的生命。

誰敢小覷嘴炮的威力?

也就是陳友諒身體還好,不然張希孟都能把他罵死了。

“去,把太子叫來。”

不多時,兄弟陳友當護送著太子陳善,還有次子陳理,前來面見陳友諒……這倆孩子都不大,烏丟丟的眼睛,印著一層惶恐,怯生生如小獸一般,傻傻呆立。

陳友諒伸手去拉太子,誰知道小傢伙竟然向後退了半步……陳友諒略錯愕,竟然無奈苦笑,“帶下去吧!四弟你留下。”

無可奈何,兩個小孩子走了,只餘陳友當一個。

“陛,陛下!”

“還是叫三哥吧!”陳友諒自嘲道:“事到如今,我這個草頭天子也就到頭了,那些文武羣臣都靠不住,說到底,還是咱們兄弟,纔是同生共死的人。”

陳友當稍微遲疑,忙道:“三哥,不要慌,武昌城池堅固。我聽聞察罕帖木兒在洛陽屯駐重兵,他或許會南下襄陽,到時候朱元璋腹背受敵,未必就能撐得住!”

陳友諒稍微愣住了,指著元軍救自己?

或許吧!

他淡淡一笑,“那咱們就撐著……不過四弟,有件事你也要替我做了。”

“何事?”陳友當?shù)偷吐曇簦闹心聞樱@事不會好乾的。

“你,你把善兒和理兒都殺了!”

“什麼?”陳友當大驚失色,自己兄長別是發(fā)了瘋吧?

“我沒瘋,愚兄好歹是當了皇帝的人,我不能讓朱重八看不起我!我要臉面!等到城破的時候,你就誅殺這兩個孩子,我們父子一同殉國,也好讓天下人知道,陳友諒不是一無是處,至少還有二兩骨頭!”

陳友當萬難理解,怎麼拉著兩個兒子陪葬,就有體面了?

可是陳友諒如此堅持,他也是無可奈何。

“兄長,小弟也是大漢的人,小弟願意追隨大哥,生死與共。到了地下,也給大哥當馬前卒!”

陳友諒眉頭緊皺,張了張嘴,似乎想勸說什麼,但是最後卻道:“國破家亡,成仁取義,咱們兄弟無愧天地,也算是一條漢子!”

陳友諒念念叨叨,神色恍惚,竟好似發(fā)癲狂病似的。陳友當不敢多言,慌忙告退,心裡頭卻是怦怦亂跳,不得安生。

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嗎?

看來這個國家到底是難以久長了。

就在陳友諒勉勵家人成仁的時候,明軍大營之中,也在進行著最後的部署。

“俞通海和廖永忠,統(tǒng)御五百艘戰(zhàn)船,封鎖江面,不許放跑一艘船隻!”朱元璋冷冷下達旨意,“陸上由常遇春總督兵馬,發(fā)起攻擊,四面圍城,不許留空缺。不必搞什麼圍三缺一,但是隻要攻破一點,陳軍有崩潰的跡象,不許虐待俘虜,更不許隨意殺降。”

朱元璋盯著常遇春,補充了一句,“違令者,斬!”

常遇春心頭大震,慌忙躬身道:“臣知道,請上位放心。”

這時候張希孟聲音沙啞道:“不光是伱,還有下面的將士,都要心裡繃著一根弦。咱們要的是完整的城池,要的是整個湖廣,要的是天下的人心……此戰(zhàn)務必打得漂亮乾脆,不光戰(zhàn)場上要贏,還要贏得民心。”

常遇春連忙點頭,一一記下,隨即就去部署兵馬。

實際上有關攻城作戰(zhàn),常遇春已經(jīng)演練了不止一次。

別看之前明軍有不少攻城經(jīng)驗,但是平心而論,想要打開一座守備完整的堅城,還是很費事的。

長久的圍困,猛烈的攻勢,究竟要花多大的代價,還真不好說。谷唸

但是此時的明軍當中,有一羣很特殊的人,正是大冶的礦工。

從前明軍也用過火藥破城,而這羣礦工加入之後,很快就掌握了火藥破城的精髓。

“常大都督,最緊要的就是挖掘地道,接近城牆,然後將火藥置於城牆之下,一舉炸開。屬下們已經(jīng)擬定了方案,請大都督過目。”

常遇春沒有接,而是很認真看著這些礦工,說道:“你們都是行家,自然知道怎麼做纔是正確的,我只能告訴你們,上位對礦工非常重視,接下來會有許多措施,請你們放心。”

礦工們點頭,雖然和明軍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們已經(jīng)很清楚,這是一羣說話算話的人,絕對不會哄騙他們。

“大都督放心,屬下們不會丟人的!”

一切準備妥當,再無任何遲疑。

晨光之中,明軍的投石機率先拉開了攻城序幕。

上百斤重的石彈劃破天空,如同顆顆流星,砸向武昌城頭,剎那間磚石粉碎,煙塵漫天。

一桿桿硃紅大旗之下,將士們吶喊著,衝向城頭,氣勢如虹。

雙方的弓弩對射,蝗蟲飛過,每時每刻,都有人受傷倒下去,但很快又有人補充上來,片刻不停。

儘管陳友諒已經(jīng)窮途末路,但是十年征戰(zhàn),還是歷練出來一批頑強兇悍的猛人,而這一羣人中,並不是誰都願意歸順朱元璋的。

也不是誰都認可明軍的那一套東西。

更有一些人,自知罪孽深重,投降過去,也沒有好果汁吃。

沒有退路可言,那就只有拼一個你死我活!

戰(zhàn)鬥,不停地戰(zhàn)鬥。

明軍前赴後繼,一次次衝到城下,一次次攀上城頭,又一次次被陳漢的兵馬打回來。

雙方的激戰(zhàn)持續(xù)了一整天,但是常遇春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相反,他豎起了火把,沖天火光,照亮了夜空。

繼續(xù)攻城!

“瘋子!”

陳友直狠狠啐了一口,只能提著兵器,繼續(xù)督戰(zhàn)死鬥。

陳友諒也時不時出現(xiàn)在城頭上,他穿著顯眼的龍袍,四處鼓勵死戰(zhàn)到底。

而且陳友諒最喜歡講的兩個字,就是成仁!

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間,不能成就王霸大業(yè),也要成仁取義,讓天下人知道咱們的骨頭!

由於說次數(shù)太多,就連手下人也聽得厭煩了。

你越說成仁,我們就越琢磨著還是活著好!

只要明軍打進來,萬般無奈,我們就投降。

反正好死不如賴活著。

明軍的攻勢,依舊兇猛,投石機鋪天蓋地,片刻不停。

也不知道明軍哪來這麼多器械?

都不要錢嗎?

地面上的戰(zhàn)鬥如此激烈,在地下的忙碌,也是相當驚人。足有五百名礦工,晝夜不停,全力以赴,挖掘地道。

他們在狹小的地道中間,忙碌工作,熱汗淋漓,空氣污濁,混合了種種氣味,吸一口簡直能上天。

可即便如此,礦工們也是士氣高昂,全力掘進。

經(jīng)過了三個晝夜奮鬥,一共五條地道,有四條挖掘成功,而剩下的那一條,卻因爲坍塌,七名礦工丟了性命。

在破城的前夜,閉上了眼睛。

他們的犧牲自然不會白費,通過地道,足有上萬斤火藥,在夜裡送到了城下。隨後礦工以毛竹聯(lián)通火藥包,竹筒中間放置火繩。

然後又用石塊,堵死了地道。

點火!

就在拂曉最疲乏的時候,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城牆被炸開了一個三丈多的口子。還不待硝煙散盡,常遇春就披著鎧甲,提著兵器,第一個衝了上去。

“告訴上位,今日城破,陳友諒完了!”

城牆炸開,陳友諒幾乎瞬間就知道了,自己完蛋了。

“沒想到,竟然會這麼快?”他突然想起了什麼,“陳友當呢?快去告訴他,按照我的旨意行事!”

陳友諒反覆叫嚷了數(shù)次,陳友當都不見蹤影,不光是他,就連另一位兄弟陳友直,竟然也偷偷從城牆下來,脫下了鎧甲,換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

成仁太難,還是潤了吧……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wèi)出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八十章 統(tǒng)一思想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zhàn)船相連用火攻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zhí)珟熓俏沂迨?/a>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wǎng)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wèi)出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八十章 統(tǒng)一思想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zhàn)船相連用火攻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zhí)珟熓俏沂迨?/a>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wǎ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来宾市| 营山县| 彭泽县| 镇远县| 磐石市| 澎湖县| 烟台市| 松阳县| 乌鲁木齐县| 德化县| 沁阳市| 沙田区| 大竹县| 图们市| 梓潼县| 扶风县| 苍南县| 全椒县| 南郑县| 蓝山县| 拜泉县| 绥德县| 弥勒县| 大厂| 香河县| 专栏| 林口县| 胶南市| 乡城县| 中西区| 东山县| 青龙| 通城县| 融水| 柳河县| 太谷县| 耒阳市| 科技| 和田市|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