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

馬君則自然不會隨便跑來,他是奉了中書省和御史臺的命令,這才前來辦案。

而自從高啓將復旦學堂錄取的事情,捅到了中書,朝中就風起雲涌,議論紛紛。相比之下,李善長罷相,都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這不是單純的去留問題,也不是一般的舞弊案件,因爲這事已經涉及到了大明朝的根本,涉及到了那個最最核心的問題。

試問今日之大明,竟是何人天下?

朝中諸公,各個方面,都在積極聯絡,彼此溝通……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一次不再是張希孟這一派,李善長這一派,也不是按照各個衙門劃分,而是更加錯綜複雜的分化。

比如首先行動的,竟然是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湯和,他找到了徐達。

“夏河寨千戶所是軍中將士的子弟,我現在就問你一句,御史臺能不能給軍中將士做主?”

徐達臉色鐵青,“我說湯老哥,這事不這麼簡單,我願意幫,但咱們自己也不好說啊!”

“怎麼不好說?”湯和直接問道:“你想說什麼?”

徐達起身,看了看四周,這才重新坐下,對著湯和道:“夏河寨那邊,固然是軍中子弟……可伱我的孩子,也不在那種地方讀書,更何況我們都有世襲罔替的爵位。已經是佔了大便宜,我能站出來說話,可到底不硬氣啊!”

湯和冷冷道:“那就怎麼硬氣怎麼來!”

徐達大詫,“湯老哥,你什麼意思?”

湯和重重嘆息,“實不相瞞,我知道這事,已經兩天沒閤眼了,我琢磨著,咱們當初,過的什麼日子,你,我,還有陛下,這纔過去了多久?咱們就忘了?說實話,我是真怕,我怕有一天,咱們的子孫,也會變得和元廷的貴胄一樣。”

徐達怔了怔,隨後道:“你想怎麼辦?”

湯和嘆道:“我聽說了,胡大海的孫子,要進北平學堂,也是通過考試的。咱們不妨請旨,爵位世襲罔替,看上位的意思,是廢了還是留下……至於下一代人,必須各憑本事,像原來的入學辦法,做出改革。要讓他們跟普通人的子弟一樣。或者乾脆沒有功勞,就不能繼承爵位……反正具體怎麼辦我說不好,但是這一刀,我認了!”

徐達一怔,他是萬萬沒想到,湯和居然能如此表態!

“湯老哥,其實這事到不了這一步……核心還是經費學堂的分配問題……再有就像武學,普通人的子弟,能不能入學?現在軍中的位置,能不能讓出來?那些世襲罔替的爵位,能不能直接領兵……如果老哥能鼎力協助,我就有辦法!”

湯和渾身一震,隨即道:“你不要騙我!你有什麼辦法,說出來聽聽?”

徐達立刻道:“你知道這一次藍玉用的戰法不?”

“知道,聽說以火器爲主,打得很好!”

“那你知道一直以來,朱英在雲南的戰法不?”

湯和依舊點頭,“那小子火器玩得更好,我怎麼不清楚!”

徐達道:“這就是了……火器這個東西,把戰場的情況簡化太多了,有多少後勤,多少兵馬,多少火器,輸出多少殺傷……這都能計算出來。個人的勇武,將領的天賦,許多東西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要讓我說,一個善於計算的年輕人,打過幾次戰鬥,估計不會比軍中老將差太多,甚至還能猶有過之!”

“所以我的意思,武學要面向全國招生,軍中子弟願意報名,自然最好,哪怕國公,侯爵的子孫,也可以。參加考試就行。而這個考試,必須公平公正……首先是基本的身體素質,其次呢,就是考試成績,只要過關,就能進入武學,從軍報國。只要守住這一點,別的事情就好辦了。”

湯和毫不遲疑,“這事我同意了,沒什麼做不到的。不就是那幾家勳貴嗎?你不願意得罪人,這事交給我,惡人我來當!”

徐達擺手,“我不是這意思,我就是覺得,這種事情做起來只怕會得罪太多的人,落實不下去。”

湯和沉吟了少許,嘆道:“你說這事不好辦,我是知道的。但要說無從做起,那也是低估了滿朝之士。從當初跟著張先生讀書識字開始,有些事情,潛移默化,就已經跟咱們講了。只是立國之後,有些人又把當初的話,當成了玩笑,忘了初心,你說是吧?”

徐達點了點頭,深以爲然,“我明白了!多謝湯老哥,有你在,我現在的膽子大起來了!”

徐達打定了主意,火速去聯絡其餘御史言官……經過了他的整頓,御史臺也集中了不少軍中退下來的老兵,可不是過去清流爲主了。

徐達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之後,立刻得到了大多數御史的支持。

“請總憲放心,我們也都是這個意思,這些年教化經費投了那麼多,卻還是沒有效果,該改一改了!”

御史臺經過徐達的整頓,今非昔比,他們不光戰鬥力強悍,而且還能影響輿論……很快就有人出面,嚮應天的報紙闡發了主張,僅僅是標題,就讓人目瞪口呆:“警惕士大夫班師回朝!”

門下省,宋濂和劉基,還有姚廣孝,幾個人湊在了一起。

劉伯溫首先道:“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你們兩位怎麼看啊?”

宋濂哼了一聲,“伯溫兄,咱們倆最是熟悉不過,我年幼時候求學之苦,你是清楚的。如果當初有這麼個夏河寨中學,我該多高興啊!”

劉伯溫翻了翻眼皮,笑道:“那是當初啊,現在呢?”

“現在?”宋濂呵呵道:“你以爲我和當初不一樣了嗎?笑話!”

劉伯溫點頭,“這就好!”

當他把目光轉向姚廣孝之時,沒等說話,姚廣孝就先笑道:“我可是僧人還俗啊!”

劉伯溫不客氣道:“出家人不愛財,越多越好!誰知道你又怎麼想的?”

姚廣孝氣得笑了,“我當初也不是什麼正經和尚啊!”

這一句話,弄得三個人,鬨堂大笑。

劉伯溫欣然道:“這麼說起來,咱們門下省也是這個意思了唄?”

宋濂怔了下,好像還缺了一個人。

姚廣孝道:“那個龔伯遂被汪廣洋請去了。”

劉伯溫哼了一聲,“隨他去吧!”

中書省這一邊,孫炎也無可奈何,鬧得這麼大了,不拿出個辦法,也不行了……我這人也命苦,好容易接了相位,這大事情就一樣接著一樣。

好歹藍玉爭氣,一下子就把倭國收拾了,對外用兵一切順利。只是這朝堂上的事情卻是不好辦。

這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孫炎只能向朱標請令,隨後在中書省,召集各部尚書,門下省,御史臺,以及國子監,翰林院等等大小九卿,悉數駕臨。

今天的局面,很是有趣,徐達代表御史臺,單獨站在一邊,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都督湯和也來了,二人並排,雖然人數不多,但份量大的嚇人。

隨後就是門下省的三位都給事中,也是氣勢洶洶。

而在另一邊,汪廣洋、胡惟庸,另外還有數位尚書,也包括國子監祭酒等人,赫然在列。

隱隱相對的兩夥人,還真是勢均力敵,很難說誰優勢更大。

只不過就在即將議事的時候,商務部尚書江楠趕來了,她幾乎沒有遲疑,直接站在了徐達的旁邊。

這下子讓人微微一怔,難道這是張太師的意思?

就在所有人還在思忖的時候,又有人匆匆趕來,正是教化部的郎中錢唐。

按照道理,他是沒資格參加的,但他偏偏就來了。

衆人吃驚之餘,孫炎咳嗽了一聲,“我聽說了,那篇警惕士大夫班師回朝的文章,是錢郎中寫的。”

錢唐點頭,“確實我所寫,不過另外還有幾位御史,包括馬君則,張羽,王進等人,我們的看法也都一致!”

孫炎點了點頭,“我知道了,錢郎中,你先在一旁等著。”

錢唐退到了一旁。

孫炎這才審視兩邊,隨後又對朱標道:“太子殿下,我先說兩句,所謂士大夫班師回朝的問題,是存在的,而且還很明顯。這個根子,就出在教化上面,不把教化的問題解決了,後患無窮!”

朱標微微頷首,卻沒有說更多。

短暫沉默之後,汪廣洋笑了笑,“孫相,何謂士大夫?必定出身名門,爲官治學,名揚天下。又有家族勢力,尤其是能夠避稅,逃避賦役,居於百姓之上。我大明以均田立國,又拆分世家,不許逃避田賦徭役……要是非說有士大夫,我以爲是不是可以推敲一二?”

這就是孫炎威望不夠,雖然表態,但立刻就有人反駁。

此刻劉伯溫直接向前一步,“汪參政,你說了那麼多,其實都是表象。所謂士大夫,核心在於學,只要把持了教化,可是生生世世爲官,這就是士人!”

劉伯溫又道:“我以爲考試的時候,千方百計,不許貧寒子弟入學,就是搞世家門閥的那一套,就是新一代的士大夫!這就是我的看法!”

此刻胡惟庸也笑道:“伯溫先生,擇優錄取,名師選高徒,我看算不得什麼大逆不道吧?”

劉伯溫正想駁斥,錢唐突然開口道:“下官記得,太師說過兩樣東西算是公器,一個是爲朝廷做事的官吏,一個是學問知識!既是公器,能交給老師做主嗎?”

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
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峡江县| 巴东县| 灵石县| 敖汉旗| 湖口县| 大余县| 明光市| 淮南市| 宁武县| 砚山县| 寿阳县| 仪陇县| 玉溪市| 当涂县| 海南省| 桦南县| 昌江| 抚州市| 通城县| 西丰县| 湖南省| 万盛区| 高陵县| 宣化县| 霍邱县| 泸水县| 古蔺县| 磐石市| 济宁市| 邛崃市| 军事| 晋中市| 视频| 襄汾县| 成安县| 墨江| 凌海市| 临湘市| 驻马店市|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