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

湯和向朱元璋說了設想。

老朱十分忙碌,他的事情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是練兵,選拔將領;第二就是處理臨淮鎮的主要事務,紮下根基;第三則是學習。

沒錯,就是張希孟給他開列的那些書單。

原本老朱是弄不起的,但是自從破了賈魯大軍之後,從軍營弄到一些書,後來又抄了盧家,狠狠豐富了收藏。

朱元璋成天帶著書本,只要有空,就閱讀一段,晚飯之後,還會請教張希孟,解答疑難,隨後繼續讀書到半夜,然後天不亮就起來練兵……一天睡覺也就兩個時辰,至多不超過三個時辰。

讓人絕望的是明明睡得這麼少,還神采奕奕,每天精力飽滿,絲毫不見疲憊。

大抵能成就大事的,首先都是時間管理大師吧!

反正張希孟是不成了,不管多忙碌,他晚上必須睡夠四個時辰,絕不熬夜。而且中午還要午睡,睡不夠就頭暈腦脹,一天都打不起精神。

奈何今天晚上他註定要晚睡了,因爲朱元璋親自過來,把張希孟叫過去,商議事情。

“先生提議敲詐徹裡不花,這事咱贊同,只是咱還想和大傢伙商議一下,下一步要怎麼走,這可是關係到咱們未來的大事,還請先生多多指點。”

張希孟哈氣連天,勉力點頭,“我知道了,請主公放心?!?

等張希孟趕來,他這才發現,原來還有客人,正是那位彭少帥彭早住。

打過招呼之後,彭早住就直接說道:“朱公子,家父和趙大帥商議過了,準備向東進兵,攻取泗州?!?

彭早住神采飛揚,自信滿滿,“咱們大破元韃子,聲威大振,正好乘勝追擊,向東攻取泗州,盱眙等地,這裡錢糧充沛,百姓也多,聚攏兵馬,再攻取淮安,整個兩淮之地,都是咱們的!坐擁兩淮,北上攻取山東,南下江南,都大有可爲!”

彭早住畫了一張大餅,而後很懇切道:“朱公子,你文武全才,家父對你非??粗?,就算你不願意歸附家父,咱們聯手向東,打下了地盤,絕對不會虧待你的。家父已經準備了三千石糧食,一萬兩白銀,還有其他禮物,只要朱公子答應一起東進,這些都是你的!”

彭家父子一直對老朱觀感不錯,知道他是個人才,偏偏郭子興爲了自己的兒子,嫉賢妒能,把老朱逼得離開了濠州,要是能趁機拉攏過來,絕對是如虎添翼,龍飛九天。

朱元璋知道彭家父子的心思,卻也不想真的投靠他們,大丈夫既然決定了獨立發展,那就要自己說了算。

而且朱元璋注意到,彭早住提出向東進發的時候,張希孟垂著眼皮,睡意更濃了。

“彭少帥,承蒙看得起,咱不敢拒絕,可咱還是郭大帥的人,該怎麼進兵,需要請示郭大帥,也需要跟弟兄們商議,總而言之,彭帥看得起咱,咱感激不盡!”

彭早住也知道老朱不會輕易答應,要是那麼容易上頭,何至於等到今天。

“好!我現在就去告訴家父,還是那句話,朱公子有什麼吩咐,只要我們力所能及的,必定鼎力相助!”

留下了這句話,彭早住就走了。

這回只剩下自己人了,張希孟打了個激靈。

“主公,彭少帥的心是好的,但是他們眼光太差了,向東進,不是好路子?!?

朱元璋眉頭微皺,他也在思忖,“先生何以這麼說?”

“主公忘了彭大他們是怎麼被趕出徐州的嗎?”

朱元璋想了想,突然道:“先生覺得彭大帥還想攻擊徐州?”

張希孟點頭,“沒錯,他們意在染指泗州,然後攻取淮安,兵鋒所指,必然是徐州?!?

“可徐州元韃子怎麼會放棄?”朱元璋似乎明白了事情的關鍵,他扭頭拿過來一張地圖,攤在了大傢伙的面前。

“眼下元韃子最在乎的就是這條貫通南北的運河,徐州是運河上的要衝,所以芝麻李佔據徐州,元廷立刻調動幾十萬兵馬圍攻。如果彭大他們想要攻取淮安,也會被元兵痛打。以我們的兵力,跟著去了,討不到便宜?!?

張希孟笑著點頭,送上了一記馬屁,“主公英明?!?

老朱哼道:“先生早就看明白了,咱可比不了先生……既然向東不行,那向西如何?”

“不如何?!睆埾C现苯訐u頭了,“主公,再往西走,過了懷遠之後,就離著劉福通的地盤不遠了,以我們的兵力,還是會被劉福通吞併的?!?

朱元璋深以爲然,向北越過淮河,往宿州方向發展,那就更不現實了,元軍在徐州還屯駐了大軍,去了也就是以卵擊石。

所以看來看去,他們的發展路線很清楚,就是南下,先取定遠,然後奔著廬州和滁州去,在江北建立一片穩固的地盤。

雖然說淮河兩岸,運河周遭,是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是以他們的實力,絕對沒法立足。

肥肉雖然香,但也要吃到嘴裡才行。

“看起來咱們只有啃骨頭了。”

朱元璋將手落在了南方的定遠。

“只不過以眼下的兵力,想要南下,恐怕還不行。咱們缺糧草,缺軍械,缺牲口……什麼都缺,著實不好辦?!?

歷史上的朱元璋,是見一羣蟲豸,沒法成事,憋了半年之久,才帶著自己招募的幾十個兄弟南下,結果一下子就吞了張家堡的三千人,隨後又攻滅了繆大亨,得兵兩萬,很快就成了不大不小的諸侯。

這一連串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彼時的朱元璋還不知道未來的路怎麼走。一個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郭子興受到排擠,跑去滁州,投靠朱元璋,結果老朱乖乖把三萬精兵交給了郭子興。

也是郭子興太廢物,給他機會,他也不會把握,最後濠州紅巾還都歸了老朱。

張希孟的出現提前點破了窗戶紙,也讓老朱手裡的本錢更雄厚,只有幾十人,可以碰運氣,但是手握幾千人,就需要慎之又慎,不能打無準備之戰。

張希孟想了想,突然笑道:“主公,我看這事情還要指望徹裡不花!”

“指望他?”

張希孟點頭,“原本我打算敲他一筆,現在想來……應該挖個大坑,從他身上,狠狠榨油!”

朱元璋沒有猶豫,“這個畜生燒了皇覺寺,咱險些葬身火海,這筆賬還要跟他算呢!”

湯和跟費聚也湊了過來,想要聽聽張希孟的高招。

“我是這麼想的,彭少帥不是願意幫忙嗎?咱們請他派來幾百人,就在懷遠城外繞一圈,讓徹裡不花看見就行,隨後咱們就製造聲勢,說是幾位大帥要聯手西進,和劉福通會師,一起北上滅元。徹裡不花必定惶恐,前面他跟咱們有過往來,這個東西肯定會打聽消息。咱們就狠狠敲一筆!”

“讓他給咱們糧食,兵器,馬匹,東西到了,咱們想辦法勸說幾位大帥放棄懷遠,向東進兵……這樣一來,他也可以向朝廷報功,說是自己打敗了紅巾,保住了城池。至於損失嗎,也是情理之中啊!”

張希孟把大略的計劃說完,幾個人聽得眼睛冒光。

要不怎麼說,還要讀書人!

這心眼就是比別人多。

直接勒索徹裡不花,他能給多少?

把彭早住拉過來,效果頓時超級加倍。

而且還幫著他勸說大軍東進,這又是一筆人情債。更妙的是大軍真的放棄了懷遠,徹裡不花還能向元廷請功,他也不虧。

總而言之,這是個皆大歡喜,只有元廷受傷的局面……至於元廷嗎?大傢伙只想讓它死得更難看罷了!

朱元璋幾個都精神矍鑠,拉著張希孟談到了後半夜,推敲細節,反覆推演,確保沒有疑問……張希孟卻是越來越困,眼睛也紅了,眼淚都出來了。

“主公啊,咱還是個未成丁的少年郎,睡覺不夠長不高的?!睆埾C峡棺h道:“我覺得等南下之後,必須多找幾個文人,好好輔佐主公纔是?!?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你說找就找???哪有合適的人才?

不過他也捨不得累壞了張希孟,讓他休息去了,還體貼地給張希孟放了一天假……可就在這一天之間,五百名彭大手下的騎兵,風馳電掣,殺向了懷遠。

他們在掌燈時分,衝到了懷遠城外,衆人朝著城頭放箭,守城的兵馬倒下了好幾個。

“告訴徹裡不花!爺爺們不日攻城!”

紅巾軍猖狂大笑,他們往城門倒了油,點了一把大火,這才離去……而此時的徹裡不花,正抱著一對姐妹,左一口酒,右一口菜,高興壞了。

當手下跑進來,說紅巾殺來,徹裡不花頓時魂兒都飛了,渾身上下,軟成了爛麪條,兩個美女也暖不了他涼如冰塊的心了……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嘉峪关市| 淳安县| 鄂托克前旗| 达孜县| 林芝县| 青阳县| 饶平县| 阳原县| 马关县| 都兰县| 荣昌县| 盐亭县| 高唐县| 安乡县| 馆陶县| 融水| 新乡县| 汤阴县| 雅安市| 池州市| 峡江县| 静海县| 揭阳市| 馆陶县| 临洮县| 广丰县| 营口市| 忻城县| 万源市| 建湖县| 扶余县| 凯里市| 年辖:市辖区| 都江堰市| 辽宁省| 东丰县| 土默特左旗| 沿河| 平邑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