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

在張庶寧區區九年的人生裡,他見過的大場面很多,知道的大人物更多,可他唯獨不知道,人心可以險惡到什麼地步!

這不是單純的善惡好壞,是非對立,而是明明身爲你的親戚,打著爲你好的名義,卻要強迫你,做你不願意的事情。或者乾脆說,拿你的終身幸福,換自己的好處。

有這樣的親戚嗎?

或許很多吧,但是張庶寧卻沒有真正經歷過……他的老爹根本不認原來的張家人,父親這邊被屏蔽掉了。

江楠也是個鐵面無私的,舅舅江柯,他只恨自己不如妹妹,生怕被人嘲笑,連張家的門都不願意進。

至於姥姥姥爺,他們早就把家裡的生意安排出去了,一心照顧外孫。

別說骨肉至親,就算是朱英那種,硬是塞個朱春過來,就已經把張庶寧氣得怒火中燒了,哪裡還敢玩得更過分?

畢竟有張希孟在,難道連九族都不要了?

只不過說來諷刺,整個大明朝,越是頂尖兒的人物,就越知道張希孟的恐怖,相反,到了民間,有人知道張希孟是個好官,有人知道他有很大的權柄。

但是張希孟三個字,究竟意味著什麼,卻沒有多少人能說得清楚。

就比如夏知鳳這位二姨,自從夏知鳳的娘死後,她不大搭理夏知鳳父女了,主要是夏老爹很軸,不太會經營,也沒什麼錢,指望不上。

雙方只是在年節,偶有往來,但也基本上不歡而散。

可就在不久前,夏知鳳以超高的成績,考入濟民學堂,引起了二姨的注意。

主要是二姨家的兒子,已經在蒙學混了七年,還沒有順利畢業,比正常學制多了兩年,而夏知鳳竟然提前了一年半結束。

而且還考入了最好的濟民學堂小學,這還不打緊兒,夏知鳳在入學沒有多久,又躍升了一個年級,跟張庶寧同班了。

一個女孩,連續越級,聰明異常,深受很多人喜歡。

張希孟沒來之前,夏知鳳已經小有名氣了。

二姨聽說了之後,就把兒子帶過來,想要求夏知鳳幫忙輔導,最起碼先從蒙學畢業,別那麼大個子,還跟一羣小孩子混。

結果那一次夏知鳳不在家,去張庶寧那裡抄書,是夏老爹見得他們娘倆。

夏老爹看了看,一肚子不高興。

“鳳丫頭很忙,每天都要去抄書,我這個當爹的都看著心疼。要是他不會,我出錢,請個能教他的,別來煩我們家鳳丫頭。你這個兒子,七歲進的蒙學,比別人都晚,現在已經十四五了吧?鳳丫頭還小,在一起不好。”

夏老爹直接回絕了,那麼一個龐然大物,讓鳳丫頭給他補課,想什麼呢!

二姨娘倆被趕走了,夏老爹覺得自己佔理。

可是二姨卻委屈壞了……一點親戚情義不講,會讀書怎麼滴?跟抓了賊王似的?還真成了枝頭的鳳凰?

二姨是個媒婆,她這一張臭嘴,四處去說,暗戳戳敗壞夏知鳳的名聲。

只是夏家父女並沒有過多在意……偏巧這時候,夏老爹代表華夏書坊去了應天,幫忙跑生意,隨後張希孟又來。

在學堂講學,收夏知鳳爲徒。

成爲張相門徒,學堂上下,無不羨慕,誰都知道,夏知鳳現在和真正的鳳凰,也差不多了。

張相弟子,幾乎是能和大明公主比肩的,十足的枝頭鳳凰。

但是還是那句話,劉三吾這些人明白其中的份量,夏知鳳的二姨卻是不知道。

她只知道夏知鳳這丫頭還真巴結上了大人物,可以瞧不起別人了。

看到夏家過得好起來,簡直比她掉進十八層地獄還讓她難受。

結果二姨就四處去說,夏知鳳娘死得早,她這個二姨忙前忙後,幫了那麼多忙,跟她親媽也差不多了,結果丫頭交了好運,竟然忘了她這個二姨,真是讓人寒心。

話傳來傳去,就變了味。

成了韓二姨和夏知鳳情同母女,什麼事情都能做主……

一天傍晚,有人捧著一個盒子,到了韓二姨的家,直接拿出了一萬貫!

夠嗎?

不夠再加!

只要能促成親事,要多少有多少!

韓二姨也傻了,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立刻心怦怦亂跳。

就算夏知鳳飛上了枝頭兒,也未必會給她這麼多錢!

韓二姨想了再三,憑著她多年媒婆的經驗,還真想出了一個餿主意。

那就是生米煮成熟飯。

反正夏老爹不在家,她是夏知鳳的二姨,孃家這邊的親戚也不多,她能說了算。

以親戚的身份,給夏知鳳保媒,趁著夏老爹不在家,收了定親的禮物,這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對方也不傻,夏老爹不在家,這事能行嗎?

“這就是你們糊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媽不在了,我既是二姨,又是媒人。我就能當半個家。只要你們給的彩禮夠多,心意夠誠,只要把禮物送過去,那邊收下,然後就大肆宣揚,弄得人盡皆知。就算我那妹夫回來,他能怎麼辦?”

“逼著退彩禮?那是爲了什麼?莫不是嫌貧愛富,想要另攀高枝?還是覺得彩禮不夠,想要更多?不管他怎麼講,都會敗壞女兒名聲,他要是聰明,就只能認下!”

對面之人皺著眉頭,“你這麼說也有道理,可這裡面牽著張相公,夏知鳳是張相公的弟子,萬一惹惱了他,後果不堪設想!”

二姨笑得很開心,“你這話就說到點子上了,張相公什麼是高,可越是高,就越是沒法摻和這種小事情,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理兒你們不明白?我不妨把話說明白了,我聽說了,張相爲官清廉,當了他的徒弟,那個丫頭也未必給我多少好處。現在趁著剛剛拜師,張相公不好過問太多,我就把事情辦妥了,他一個堂堂宰相,還能跟我這個民婦過不去?”

“不過我可要說清楚了……親事成了,一時還沒法成親,你們可要對那丫頭好點,別讓她翻臉,這事才能最終定下來!”

來人一陣沉吟,“要怎麼辦?”

二姨笑道:“這也不難,一個小丫頭片子,能有多少見識?你們就給她送禮物,捨得花錢,讓她離不了你們,也就是了。不過……你們不會捨不得花錢吧?”

來人連忙搖頭,“這可是張相的門人,花多少錢,我們都願意!韓二姨,你這主意不錯,我這裡還有五千貫,你好好收著!”

韓二姨眉開眼笑,連忙接過來。

“這麼說,咱們什麼時候下聘禮?”

來人想了想,沉吟道:“夏家和張相現在的住處,差了不足百步,周圍有不少保護張相的人,你們大張旗鼓過去,不會驚動那邊吧?”

韓二姨思索再三,她常年走街串巷,也路過那邊幾趟,她還真想出了一個辦法。

“我就找周圍的青壯當挑夫,他們都聽我的,又不是外人。我們也不帶什麼兵器,只說是下聘禮,成全好事,隨手再送些糖塊啥的。你說保護張相的那些人,還能不許我們定親結婚啊?”

來人想了想之後,連連點頭。

還真別說,這幫媒婆,大本事沒有,但是歪點子不少,按照她這麼辦,還真有成功的把握。

不管怎麼講,只要能跟張相的女弟子結親,攀上張相的高枝兒,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

想想我們少爺,也算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定親之後,軟語溫存,不斷送禮,不愁這事成不了。

而且張相看到了我們的誠心,沒準也會同意,要是能得到他老人家的準許,那就最好不過了。

事情果然按照韓二姨的預想來了。

她讓附近的青壯,挑著彩禮,吹吹打打,往夏家趕來,當真沒有遇到什麼阻攔,順利到了夏家。

只是夏知鳳的態度,讓她措手不及。

這丫頭才幾歲啊?

怎麼就敢不聽話?

韓二姨想用連哄帶騙的方式,逼夏知鳳就範。

結果又突然冒出一個小崽子,也讓韓二姨有些惱怒。

她索性拿出了往日裡當媒婆,走街串巷,混淆視聽,撒潑打滾,無中生有的手段來。

這些辦法,對付九成的老實人,已經足夠了。

可誰知道張庶寧先是拿出了一塊腰牌,接著又說自己是張相的兒子。

那些挑夫可是嚇壞了,他們收了韓二姨五倍的工錢,因此格外賣力氣。

但如果這是張希孟的兒子,他們可沒有這個膽子……尤其是裡面還有兩個老兵,頓時嚇得手足無措,血都涼了。

韓二姨還不服氣,“你是張相的兒子,我還是王母娘娘,別信他的,給我抓起來,送去衙門,請官老爺給我們做主!”

但是這一次她的鼓譟不管用了,因爲從外面衝過來一羣人,手裡拿著棍棒,直接就把送彩禮的人給包圍起來。

爲首的一個人,氣喘吁吁,對張庶寧道:“東家,怎麼樣,沒事吧?”

原來張庶寧路過夏家門前,發現有人送彩禮,他感覺到了不對勁兒……但是由於他時常往來,那些暗中的護衛,也只是監視外來的人,對內部的百姓排查之後,確認家世清白,就沒有太多限制。

畢竟張相到這裡,不想弄得雞飛狗跳,萬民不安。

護衛不在身邊,張庶寧就注意到了一個看熱鬧的中年人……他在華夏書坊打工,是個老兵出身。

張庶寧就急忙跟他說,狀況不對,你去找幾個人過來。

老兵起初也沒什麼感覺……二姨是遠近聞名的媒婆,挑夫他都認識,送來的彩禮也都是真金白銀。

他還以爲老夏家的丫頭嫁了個好人家,想要喝喜酒呢!

可是張庶寧這麼一提醒,他也感覺到了不對。

這才連忙離開,去招呼其他的鄰居……前面朱英告訴張庶寧,多從濟民學堂的家長中,招募工人。

這招管用了,老兵轉了一圈,就喊來了幾十個人,隨後又陸續來了一大幫,他們能不幫自家老闆嗎?

因此瞬間強弱逆轉,張庶寧反而包圍了韓二姨。

看到這一幕,張庶寧暗暗鬆了口氣,可他依舊很自責,都怪自己把人想得太好了,纔會出現疏忽!

要是身邊安排幾個人,或者給夏家派幾個護衛,就不會這樣了。

韓二姨看到了這裡,她稍微驚訝之後,竟然笑道:“都是鄉親鄰里,誰不知道誰啊?我來給自己的外甥女提親,大喜的事情,你們摻和什麼?想喝喜酒啊?再等幾年吧!都散了吧!散了吧!”

她想大事化小,趕快脫身,可張庶寧已經恢復了冷靜,他哼道:“我聽你說了,讓你來說媒的,是一個大官的侄子,有這回事吧?”

韓二姨下意識一愣,“怎麼著?當官的還不能娶親了?”

張庶寧冷笑道:“我懷疑你是受了人的好處,跑著來逼迫親事!我還懷疑你,脅迫女孩,買賣婚事,你居心不良!”

韓二姨更加吃驚,這小子真敏銳啊!

“你小小年紀,怎麼這麼惡毒?我是她的二姨,怎麼能害她?你不要污人清白!”

“清白!那要查過才知道!”張庶寧將自己的腰牌舉起,“瞧見沒有,這是勳衛千戶官的腰牌!”

張庶寧一轉身,對那個老兵道:“你現在就帶著人,去這個婦人的家,你知道嗎?”

老兵怔了一下,還是點頭道:“知道,我都清楚!”

“你現在過去,就去她的家裡,立刻查封起來,看看有什麼證據沒有,趕快告訴我!”

老兵略微沉吟,還是點頭,立刻招呼幾個兄弟,跟著他走,又叫其他人,都在這裡,聽從東家號令。

老兵這一走,韓二姨可嚇壞了,她收了那麼多錢,還有一封書信,萬一都落到了這個小崽子的手裡,她就麻煩了。

“你,你算什麼東西,也敢發號施令,我,我可告訴你,我是替唐家過來提親的!”

張庶寧連哼都沒哼,他懶得多看這個潑婦,把頭扭到一旁,很湊巧,他的目光和夏知鳳撞到了一起。

一瞬間,張庶寧的臉就紅了。

他到底還是個孩子,倉促之間,竟然把最大的秘密,輕易說出口了,此時再面對小夥伴,多少有點尷尬。

夏知鳳皺著眉頭,仔細打量他,突然道:“你,你長得的確和先生差不多!你真是先生的兒子?”

張庶寧怔了怔,無奈點頭,“確實,我,我沒想騙你的!”

夏知鳳愣了好半晌,突然道:“我,我還擔心先生不願意收下你呢!”

張庶寧無奈道:“他確實不願意收下我,畢竟我還是太笨了……”

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
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盱眙县| 石屏县| 二连浩特市| 兰考县| 清水县| 中西区| 沧源| 平泉县| 静安区| 东台市| 瓦房店市| 农安县| 永济市| 遂昌县| 宣化县| 集安市| 连平县| 丰县| 兴隆县| 灵川县| 朝阳区| 甘肃省| 孟州市| 原平市| 多伦县| 浦江县| 桓仁| 敦化市| 大冶市| 南通市| 松阳县| 武川县| 高青县| 大悟县| 灌南县| 吴桥县| 琼中| 封开县| 开江县| 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