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

“繩子,繩子在哪?”

王岫怒吼著,楊攀桂卻不回答,他一回頭,這才發現劉福通。王岫竟也大駭,往後退了兩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至於趙繼祖和羅文素等人,也注意到了劉福通,竟然全都惶惶不安,變顏變色。畢竟這些年來,劉福通執掌大權,生殺予奪,他纔是真正的韓宋天子。

在場誰沒有見識過他的霹靂手段!

雖說落魄了,但虎老威風在,誰也沒法真的無視劉福通。

趙繼祖張了張嘴,總算勉強道:“丞相,我們,我們就是想勸陛下禪位,沒有別的意思。”

劉福通依舊繃著臉,一句話不說,犀利的目光,比匕首很銳利,狠狠刺入幾個人的心頭。趙繼祖低下了頭,不敢對視,雙手微微顫抖。

就在這時候,王岫竟然從地上爬起來,往前邁了一步,仗著膽子道:“丞相,事已至此,似乎無可挽回,我等也會無可奈何。”

劉福通深深吸口氣,緩緩道:“是啊,山窮水盡,所以你們就要弒君,是嗎?”

王岫一震,忙道:“丞相,下官斗膽言說,陛,陛下並無人君之相,所賴丞相扶持,方有今日。如今開封圍城數月之久,人心盡失,兵馬齊去,天命移轉,人力難回。與其被人殺死,不如,不如……”

他說不下去,劉福通呵呵冷笑,把話接過來,“不如你們弒君殺父,拿陛下的腦袋,換個前程,對不對?”

王岫臉色驟變,其餘幾個人也都變顏變色,無可回言。

劉福通卻冷笑道:“趙宋亡國之時,尚有陸秀夫等忠貞之士。爾等如今卻要行弒君之舉?由此可見,我們這個大宋的德薄,不如前宋啊!”

劉福通滿心淒涼,揚天哀嘆,竟然有淚水流下。

趙繼祖看在眼裡,只當是劉福通認輸了,心中悲傷,這才仗著膽子走過來,俯身勸導。

“丞相,興衰自有天理,運數如此,不必哀傷,陛下一人殉國,也算是對得起……”

啪!

沒等他說完,劉福通狠狠一甩巴掌,結結實實抽在了趙繼祖的臉上。

劉福通雖然受傷了,病了,虛弱了,但是這一巴掌還是力道十足,打得槽牙脫落,滿嘴是血。

“什麼興衰?什麼天理?還在這個跟我鬼扯什麼?天理就是均田,興衰就是民心!只可惜我劉福通花了十年之功,才明白這個道理!我哭我自己,我被你們哄騙的,好苦啊!”

劉福通似哭似笑,狀若瘋癲。

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更是直戳心肺,嚇得這幫人變顏變色,幾乎癱倒。

這,這不是張希孟講的那套東西嗎?

過去劉福通最鄙夷的,還找來了那麼多大儒,寫文章大罵張希孟,說他無知輕狂,曲解聖賢之意,沐猴而冠,跳樑小醜。

有幾個因爲罵得夠狠,還得到了升官。

只是萬萬讓人想不到,這個關頭,劉福通竟然來了個大轉彎,換了一副面孔,著實讓人想不通。

劉福通看著這幫錯愕的人,突然伸手,將一份小冊子掏出,狠狠砸在了幾個人的臉上。

“你們或許不知道吧!被困城中,我反而有空看看書,想想事情……我把張希孟寫的文章都讀了好幾遍,也想了好多。不敢說有什麼心得,卻也明白了許多事情。”

“想當年先帝傳法的時候,講的就是明王降世,天下大同。追隨明王陛下,滅了大元,恢復大宋。我也是一時頭腦發熱,就散盡家財,追隨先帝。這些年我一直想著北伐,想著滅了大元。可我幾乎忘了,百姓們是想著明王降世,天下大同,纔跟著我們的!”

“什麼是大同世界?什麼是豐衣足食,不飢不寒?不就是要均分田畝,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嗎?元廷只顧著讓蒙古貴胄發財,讓豪強盤剝百姓,敲骨吸髓,讓千千萬萬的人,沒有立錐之地,活不下去,這纔有了百萬紅巾!”

“我,我真傻!”

劉福通頓足捶胸,嚎啕大哭,“我舉事成了,眼見的兵強馬壯,有了些氣象,就忘了這些道理。聽了你們這幫混賬東西的妖言,還真心要恢復大宋江山?那趙宋真的做對了,又怎麼會亡國?你們這幫奸佞宵小,還真是陰魂不散,欺君背主,你們真是越來越不要臉了!”

劉福通的這番痛罵,可謂是字字帶血,句句誅心。

他罵得又豈止是眼前的人,何嘗不是在罵他自己。

當初韓山童講的那些東西,已經暗含了許多張希孟倡導的理念,如果往前走一步,總結出均田,打擊豪強,驅逐胡虜,形成主張,十年之功,他們這一支紅巾,未必不能橫掃大元,一統天下。

畢竟他們坐擁幾十萬人的時候,朱元璋還只是個區區九夫長。

現在回頭看來,似乎一切早就註定了。

只是跟天命沒有什麼關係,說到底,還是他們走錯了路,用了一羣無恥小人,沒有真正把握民心。

“到了今天,大宋註定亡國。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但是,大宋不能就這麼沒了!”

前半句還讓衆人生出一絲希望,可是後半句卻讓幾個人的心拔涼拔涼的,瞬間墜入谷底!

劉福通要幹什麼?

“來人!”

劉福通一聲怒喝,此時早就按捺不住的劉六從外面衝了進來,跟在他身後的是一羣殺氣騰騰的老兵。

這些人普遍有傷,甚至有人沒了一條胳膊,還有人瞎了一隻眼睛……他們全都是爲了守衛開封,才落下的傷,可謂是九死一生,從屍山血海裡,僥倖爬出來的。

劉福通只看了大家一眼,就說道:“動手吧,把這些個欺君罔上的畜生,全都給殺了!”

劉六立刻答應,士兵們撲上來,如狼似虎,王岫,楊攀桂,趙繼祖,羅文素,還有好幾個韓宋大臣,都被拿下。

幾個人魂不附體,王岫到底是世家大族出身,書讀得不少,他還不甘心。

“劉丞相,劉丞相……小明王遇上了大明真龍天子,必死無疑。你,你走到了今天,也難以逃生……但是隻要我們還活著,就算爲了安撫人心,大明皇帝也會放過你的親人,還能給你保留後代,延續香火!你,你不能斷了子孫後路,不能自己弄得斷子絕孫啊?”

其他幾人聽到這話,竟然也跟著哭訴,“劉丞相,你是大英雄,大豪傑,事已至此,濫殺無辜幹什麼啊?快認輸吧!”

聽到他們的哀求,劉福通突然低聲喝道:“等等。”

劉六大驚,忙衝過來,“兄長,你,你怎麼能聽這幫東西的鬼話?”

劉福通一擺手,攔住了兄弟。

“你記著,在行刑之前,用斧子將這幾個人的伶牙俐齒,全都給我敲下來。還有,記得給他們用腰斬,用鋸子剖開,屍體碾碎,挫骨揚灰!”

劉六先是一愣,隨即大笑道:“兄長放心,小弟有的是辦法,讓他們死得驚世駭俗,不同凡響啊!”

劉六一扭頭,狂笑著將衆人押解出去……劉福通略微沉吟,思忖片刻,這才向前搶步,到了桌案旁邊,看到了還癱在地上的韓林兒。

劉福通心頭一痛,他俯身攙扶,可是伸出手後,韓林兒竟然嚇得往後挪了挪,兩個肩頭,不住顫抖。

劉福通看到了這一幕,他的心彷彿被紮了一刀。

頗有些疼。

這倒不是說韓林兒忘恩負義,傷到了劉福通。

恰恰相反,劉福通一直在利用韓林兒。

他覺得義軍就要講究個義字,背信棄義,如何號令天下?

所以他才把韓林兒找來,充當自己的門面。

這一點也和朱元璋全然不同,老朱這邊直接以更高一級的綱領聚攏人心,卻是劉福通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

劉福通一直以來,把韓林兒當成傀儡,架空他,有誰稍微親近韓林兒,他就大發雷霆,被他殺死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孩子早就被自己給嚇壞了!

“陛下,是臣對不起你,也對不起先帝……不過陛下放心,用不著害怕。朱元璋這人還算寬厚,至不濟也會把陛下送去高麗,和陳理一樣。只是有些畜生,需要臣提前料理了,只要這些人死了,沒人會拿陛下做文章,到了那時候,陛下也就安全了。”

劉福通難得以慈祥的目光,看著韓林兒,笑道:“放心吧,劉叔父會幫你料理好一切,讓你沒有後顧之憂的。”

劉福通說完之後,竟然也轉身離去,身背後的韓林兒望著他的背影,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卻最終一個字沒有說出口,只是不明所以地呆呆看著……

劉福通終於是舉起了屠刀,首先是王岫、楊攀桂、趙繼祖,羅文素等人,悉數被殺,人頭掛在了城牆之上。

城裡大肆殺戮重臣,城外的明軍不能不知道。

很快就有人告知了鄭遇春。

聽完手下的彙報,鄭遇春想了想道:“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告訴下面,不要大驚小怪,免得影響了兩家的大局。”

又過了一天,城裡的殺戮越來越嚴重,不光是大臣,就連他們的姻親好友,屬下門生,也都被殺,人數突破了數百人之多,一排人頭,掛在了城牆上。

消息再度傳來,鄭遇春略遲疑,“或許是發生了小變故,但,但我們並不需要做什麼。”

再過了兩天,城裡的殺戮已經超過數千人,更有人連夜跳出城牆,哭求大明趕快派兵,劉福通已經瘋了!

“這個,這個開封或許是出了些事情,但是韓宋的事情,我們,我們不好干預,更是什麼都做不了!”

又過了數日,城裡的殺戮終於停止,護城河水,早已經變成了恐怖的暗紅色,天空之中,烏鴉盤旋,經久不散。

鄭遇春撓了撓頭,“或許幾天前做點什麼就好了,現在太晚了!”

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
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黄大仙区| 临潭县| 临沂市| 平舆县| 明水县| 鹰潭市| 江源县| 枣强县| 玉龙| 共和县| 陆河县| 开化县| 贺兰县| 美姑县| 龙山县| 贞丰县| 永泰县| 凭祥市| 长子县| 南川市| 任丘市| 忻州市| 和顺县| 兴国县| 万载县| 浮梁县| 城口县| 巴南区| 汶川县| 余庆县| 株洲市| 通海县| 宁阳县| 响水县| 收藏| 姚安县| 林口县| 顺平县| 越西县|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