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

朱元章不可氣,張希孟不可恨。

唯獨也先帖木兒,倘若我等有重見天日之時,必誅殺此獠!

懸首竹竿之上,讓他萬劫不復,遺臭萬年!

慶童和帖木兒不花等人,算是氣得翻白眼了。

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也先帖木兒這人對大元朝的傷害簡直太大了。坦白講,他如果歸順朱元章,領兵打仗,以這位的本事,沒準還是大元之福。

畢竟跟他一樣菜得摳腳的人不多。

可問題是他現在甘心情願,當大明的普通百姓。又盡心竭力,推翻大元朝。

這就太傷人了。

不管是誰,想跟這位論理,估計都會敗下陣來。

畢竟罷免脫脫,陷害忠良,幾乎就是大元朝的莫須有,自毀長城,自絕生路。

也先帖木兒作爲受害者,現身說法,痛罵大元皇帝,就算最忠心的大元臣子,也沒法理直氣壯跟他對罵。

既然如此,下面的人,又有誰能扛得住也先帖木兒的攻勢呢?

還真沒有!

此時的也先帖木兒,已經成了大明手裡的一張王牌。

那些被俘虜的元朝士兵,官吏,凡是不願意投降的,又臭又硬的,就讓也先出手。

怎麼,官位高?

老子當初是御史大夫。

權力大?

我哥是權相!

出身尊貴?

我侄子跟皇太子是發小!

你們就說吧,有哪點比得上我?

結果怎麼樣?

我哥被人陷害,罷黜兵權,殘忍殺害。

當初我哥手握幾十萬大軍,那麼多人勸他造反,他是有本事反叛大元,取而代之的。以此來論,脫脫確實是大元忠良,比以往的權臣都要強太多了。

可回報脫脫的是什麼?

被冤殺慘死。

所以說在這個大元朝,真的沒什麼意思。

哪怕位高權重,地位尊崇,結果又能怎麼樣?

我在大明朝,就很快樂,很安心。

我有自己的獸醫院,有自己的牛馬行,我辛苦勞作,掙乾乾淨淨的錢,過安安穩穩的日子。

大明皇帝,待我不薄,讓我參加各種大典,把我視作大明的一個百姓,關懷有加。

所以說啊,還是老老實實投降大明吧。

你們也別裝茅坑的石頭了,大元皇帝最是忘恩負義不過。

咱也不說別的,皇太子和他爹之間,勾心鬥角,你們不是不清楚啊!

父子尚且如此,何況君臣乎?

反觀大明天子,做事公道,賞罰分明,對待臣下,恩威並施,愛惜百姓,以律法約束臣子黎民……甚至家庭和睦,父子相親。

你就說哪一條,比不上元廷吧?

哪一條還能讓你留戀元廷?

說吧,咱們就擺擺道理。

基本上,不管多死硬的傢伙,面對也先帖木兒的攻勢,都要敗下陣來。

無他,根本說不過。

因此短短時間,就有一萬多蒙古士兵選擇了歸附,投靠了大明。

元廷官吏當中,右丞相張康伯,御史中丞滿川,還有近百位元廷官吏,也都選擇了歸附。

而也先帖木兒對這幫人也做了仔細的清查,總不能誰說投降都行的……還必須清查他們的身份,調查他們做過的事情,只有確實沒有嚴重問題,才能通過審覈。

就這樣,張康伯,滿川,還有二十幾人,也得到了邀請,一起赴宴。

朱元章選擇在了永平路,大宴羣臣。

一邊是燕山,一邊是渤海。

山海相連,氣象萬千。

老朱選地方的本事,還是不差的。

他率領著文武重臣一起趕來,張希孟陪伴在身邊,徐達自然也在。常遇春和胡大海完成了向東西的掃蕩,拱衛了大都兩翼,驅逐了元兵,他們也奉命趕來。

其餘明軍諸將,也都在場,可謂是將星雲集。

值得一提,在這羣人當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那就是外務部尚書毛貴。

他在人羣當中,顯得十分焦急,舉目眺望。

終於,一桿鮮紅的旗幟,由北向南,徐徐而來。

毛貴看在眼裡,忍不住大喜。

“陛下,是關鐸,他來了!臣去迎接!”

老朱頷首,“去吧,告訴他,不要在意虛禮,咱早就知道他的名氣,今天也算是相見恨晚。”

毛貴連忙答應,迎了上去。

北伐東路軍和中路軍的兩位統帥,竟然在這時候相遇了。

滿腹的話,竟然不知道從何說起,一時竟然僵在了這裡。

還是關鐸先笑道:“別讓陛下等著急了,咱們過去吧!”

毛貴怔了怔,他生怕關鐸說錯話,可事實證明關鐸比想象中要乖多了。

老老實實跪在地上,磕頭作響。

“臣關鐸,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老朱大笑,竟然親自俯身,拉起關鐸,仔細看了看他。隨後笑道:“萬里遠征,縱橫大漠,你關先生是個人物!咱們紅巾軍中,不乏好漢子!”

面對老朱的讚許,關鐸顯得誠惶誠恐,忙道:“陛下謬讚,臣等空有匹夫之勇,陛下才是民心所歸的聖君明主!”

朱元章笑道:“眼下將士們還有什麼困難,跟咱說說,看看要如何解決?”

關鐸沉吟下,就說道:“還是想念家鄉,若是陛下能夠恩準,那就最好過了。”

朱元章點頭,“好,此事咱記下了,回頭就讓張先生親自安排。”

張希孟笑道:“請主公放心,也請關將軍放心。北伐西路軍的李武、崔德所部,也有不少人返回了家鄉,說不定到時候你們還能在一起敘敘舊呢!”

關鐸見到了毛貴,並不奇怪,可是居然連李武和崔德尚在,著實讓他大吃一驚!

旁邊的毛貴將勸降李思齊的事情大約說了一遍。

關鐸聽完之後,也是感慨萬千,心生佩服。都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尤其是獨霸一方,說一不二,誰又願意低聲做小,聽從別人的號令?

只能說朱元章手段了得,接連降服地頭蛇,從方國珍到毛貴,再到李思齊,當然也包括他關鐸。

天命所歸,無話可說。

關鐸越發恭順,五體投地。

朱元章想了想,笑道:“張先生,你看以關鐸之功,是否能夠封爵?”

張希孟眼珠轉動,一下子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光復故土,痛飲燕山,大封功臣,自然是題中之義,前面幾次封爵,都算不得正式,規模也不夠大。

到了今天,也該給大明的功臣們好好封賞了。

關鐸指揮北伐中路軍,長距離迂迴,徹底擊碎元廷在草原的秩序,如此功勞,確實不一般。

不過他的功勞都是在劉福通手下,又不好太過,免得傷了自己這邊人的心。

張希孟想了想道:“主公,以關將軍之功,似乎可受封威遠伯!”

朱元章眉頭微皺,又向兩邊看了看,主要是看手下武將的意思,隨後老朱又想了想,這才道:“還是威遠侯吧!位在宋公之下。”

宋公自然是韓山童,朱元章這一封賞,就看出格局來了,他不僅侷限於大明羣臣,也考慮到了整個紅巾軍。

關鐸萬萬沒有料到,自己居然能受封侯爵,這實在是大出預料。

“陛下,臣,臣愧不敢當!”

朱元章道:“你不光攻佔過上都,還殺入高麗,揚威異域。就憑這一點,威遠侯實至名歸!往後咱手下諸將,能夠如你一般立功,咱也不吝賞賜!”

這幾句話等於給關鐸吃了定心丸,也讓其餘諸將順了氣。

咱的封賞不是隨便來的,你們大傢伙都有份。

關鐸拜謝天恩之後,站起身,臉漲得通紅,十分激動。

雙方兵馬匯聚,進入預定的場地。

已經早有士兵平整土地,準備桌椅,佈置酒宴。

朱元章眺望燕山,舉目大海,笑道:“這裡真是個好地方……張先生,楓林先生,你們可知道這裡有什麼典故沒有?”

朱升忙道:“陛下,臣記得當初秦始皇巡遊天下,就曾經到過這裡。當初秦始皇派遣方士,出海尋找長生不老之藥,也是在這裡出發。”

朱元章微微一怔,笑道:“始皇帝固然雄略,晚年卻醉心長生,到底是白璧微瑕!”

這時候張希孟也笑道:“臣記得漢武帝也曾巡遊此地,秦皇漢武,全都偏愛此地,由此可見,真是鍾靈毓秀,與衆不同啊!”

這時候隨軍北上的劉伯溫突然道:“張相,其實唐太宗也在此地駐蹕,另外魏武帝也在這裡觀賞過景色,那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說的就是這裡!”

張希孟撫掌大笑,“原來此地就是碣石!主公一下子選中此地,莫不是與歷代明君聖主,心有慼慼?”

老朱一怔,其實選擇這裡之初,他還真沒想過這麼多,他只是覺得既然要痛飲燕山,歡慶勝利,需要的場地夠大,食物酒水充足,因此必須運輸方便。

往山上跑,實在是勞民傷財,也吃不好,喝不好。

還不如選擇海邊,方便一些。

只是沒有想到,這麼湊巧,竟然跟那麼多同行,想到了一起!

秦皇漢武都曾巡遊此地,魏武揮鞭,太宗駐蹕。

如今又有了朱元章在這裡痛飲燕山,小小的地方,還真是備受青睞的風水寶地。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

算是湊齊了。

至於趙匡胤,還是暫時歇歇吧,這羣人裡,沒有他的位置。

朱元章眺望遠海,凝神沉思,似乎他能穿透時空,和那些前輩論道,暢談心胸。

良久之後,朱元章才道:“準備酒宴吧!咱要和大傢伙好好喝點酒,說說心裡話!”

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
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青岛市| 黎川县| 平昌县| 大余县| 固阳县| 昂仁县| 桐乡市| 来凤县| 敦煌市| 乐业县| 曲阳县| 许昌县| 高雄市| 平湖市| 高州市| 泾阳县| 彰武县| 娱乐| 绵竹市| 敦煌市| 麻阳| 金溪县| 比如县| 丹寨县| 静海县| 行唐县| 鄯善县| 航空| 东光县| 宁强县| 中宁县| 渝中区| 福贡县| 新津县| 炉霍县| 平原县| 利津县| 乌拉特前旗| 绥棱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