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

鄭遇春受封滎陽侯,在勳貴當中,只是算中等。但誰都知道,他代表著訓導員這個特殊羣體,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朱元璋那裡,都非比尋常,地位很是不低。

這一次整頓地方,老朱是看清楚了,事情很複雜,也很瑣碎,必須派遣精明強幹,執行能力強,又十分清廉可靠的人才行。

派文官下去,他們沒有那個一往無前的勁頭兒,肯定行不通。

如果讓錦衣衛來幹,又不免火銃打蚊子。

這幫人倒是敢幹,問題是太敢幹了。

腿上擦破皮,這幫人能給你截肢了。而且錦衣衛是對付大案的,沒有足夠的身份,根本輪不到錦衣衛出手。

所以思量再三,鄭遇春這人最合適。

他的清廉是在軍中接受過考驗的,而且此人執行能力強悍,有著武人雷厲風行的作風。他又相對心細,對於整頓人心,鏟奸除惡,非常有心得。

可以說是最佳人選。

但即便如此,老朱還沒有完全放心,想要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陛下,臣這些日子看過不少江西的奏疏,算是稍有些瞭解……這幫三姑六婆,欺詐錢財,買賣人口……可以說是古已有之,民間的頑疾。歷來朝廷爲了少惹事端,都不愛管。所以在民間,偷和搶,都是重罪。但是欺詐騙錢,往往會歸咎於受害者不謹慎,自己被騙了,也是活該,只能認倒黴。因爲此事,民間時常有人自殺,臣就聽說過,有的老人被騙了之後,就服用滷水自殺的。還有懸樑自盡,投河覓井,不計其數。提起來就有氣,真恨不得能殺光這些不要臉的畜生!”

老朱頷首,“你說的都對,但你想過沒有,要怎麼入手?”

鄭遇春道:“臣一夜沒睡,就在想這事。如果靠著朝廷的力量,層層徹查,估什麼用都沒有,還會落個雷聲大雨點稀的下場。所以臣以爲,關鍵還是要民間動起來,要發揮地方的力量,讓老百姓出來檢舉指認……確認罪行之後,就立刻處決,不要耽誤時間,遷延日久,要讓老百姓看到變化,鼓舞百姓的士氣,然後一鼓作氣,鏟奸除惡,才能標本兼治,取得很好的效果!”

老朱含笑,連連點頭,“果然,咱沒有看錯!就跟當年咱們起兵的時候,剷除豪強地主一樣,就是要霹靂手段,絕不容情!把這些蟑螂老鼠,蒼蠅蚊子,一掃而光!”

鄭遇春急忙領命,隨後又道:“陛下,臣斗膽請旨,既然此事從江西開始,臣先去江西一趟,瞭解下案件辦理的情況……順便再向張相請教,看看他的意思。在江西辦成了,也就方便推到全國。不然臣擔心不夠周密,反而落人口實,壞了陛下的美意。”

老朱稍微沉吟,就點頭道:“也有你這一說,去吧!替咱問候張先生。”

鄭遇春連忙答應,隨後他就從應天動身,直奔江西而來。

等他進入江西之後,尤其是到了星子縣,確確實實感覺到了不一樣。

到處的牆上,都有標語,斗膽的字跡,寫得清清楚楚:今天遺棄子女,老來孤苦無依。

誰敢買人,殺頭剝皮。

不信三姑六婆,做個正直好人。

……

這些標語都是學生最新填上去的,他們行走鄉村,給老百姓講解法令道理。

最初的時候,也不是很順利,老百姓根本懶得聽。甚至說有些村子,還存在排外傾向,出言攻擊學生們。

這讓胡儼等人很受傷,明明是對你們好,怎麼會這樣?

幸運的是隨著他們的老兵裡面,就有人經歷過。

當初去民間分田,就遇到這種情況,素不相識,誰又知道你是不是好心?憑什麼相信你的話!

其實溝通的難點,不是你的話術多麼精妙,而是如何讓人相信你是爲了他好,畢竟成了一家人,揮起鐮刀才更有力。

胡儼等人也算是上了一課,他們請本村的學生出面,和家裡長輩溝通,隨後又請學長老師,也包括一些老兵,跟他們仔細講解,耐心說服。

漸漸的,他們得到百姓的信任,每到一處,都有許多鄉親主動過來,給他們準備場地,安排桌椅,甚至是會備下茶水點心。

被人信任重視的感覺,讓學生們格外有成就感。

完全可以抵消疲憊,大家幹得格外賣力氣。

而且胡儼還發現一個問題,其實老百姓之所以會被那些尼姑道婆欺騙,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老百姓懂得的事情太少,缺少知識,除了身邊的事情,對外面一無所知。隨便幾句話,就能騙得了他們。

尤其是但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之後,就只能求神問卜,然後就陷入了泥潭。

在反覆思量之後,胡儼決定除了講課之外,還要在農村設立識字班,幫助百姓掃盲……然後再購買一些報紙,每次去各個村子講課,都給大家讀讀報紙,告訴他們,外面的情況,讓他們不至於一無所知。

這一招拿出來之後,效果立竿見影。

包括許多老兵,也拿出了當年在軍中識字的經驗,製作小黑板,鼓勵識字,誰認得多,認得快,給一些小獎勵。

而且學的最好的,還能加入他們的隊伍,去別的村子,教導鄉親……這一下子就點燃了百姓的熱情。

民間爭相掀起識字的浪潮,子女教導父母,弟弟教導兄長,甚至是妻子教導丈夫……反正不論什麼身份,只要識字,就能得到尊重,就能當老師。

這事情最直接的效果,華夏書坊的識字卡片,竟然供不應求了。

原來一百零八將的模式,已經不夠用了。

不得不臨時趕工,弄了一套掃清渣滓,清除陋習的卡片……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

短短時間裡,華夏書坊的僱工就擴大了五倍之多。

作爲手握六成股權的張庶寧,他似乎是發了財,變成了地地道道的有錢人。

不過他的生活倒是沒有什麼改變,依舊是用心讀書,多做筆記,總結經驗。

許是感覺到了快要分開,夏知鳳給張庶寧準備了厚厚的一摞筆記,全都是她最近寫出來的。

“這裡面有我總結的許多解題思路和方法,你可以參考一下,而且你要是想教導新的同學,也能用得著。”

夏知鳳彎著月牙似的眼睛,突然在桌面上用手指虛寫了兩個字。

張庶寧看在眼裡,頓時神色一變,眉頭緊皺。

沒等他說話,夏知鳳就笑了起來,“我果然沒有猜錯,大明朝最好的兩所學堂,你怎麼會放過另一所?”

張庶寧怔了怔,小夥伴的天才是不消說的,讓她猜到了,自己也沒有辦法。

“我聽說了,那邊和濟民學堂是兩個風格。他們採取的是封閉的管理,和軍營差不多,平時我要住在學堂。至少假期才能外出。而且那邊還有武學,我要好好學學武藝,至少強身健體,我要能打十個!”

夏知鳳笑了,她突然意識到,先生貌似是山東人,張庶寧也應該是祖籍山東,果然,有習武的潛質。

“那好,預祝你文武雙全,學有所成!”

張庶寧欣然答應,可隨即又道:“我想起來了,今天似乎是她開刀問斬的日子,買賣人口,而且還是數次作案。罪行滔天,誰也擋不住。”

夏知鳳怔了怔,一個親戚長輩,就這麼死掉了,而且還是因爲犯下了賣人的重罪,確實有些震撼。

不過夏知鳳很快恢復了鎮定,“她咎由自取,誰也管不了,當下我就在學堂讀書,過些時候,我就進京了,就當不存在吧!”

夏知鳳想了想,又道:“抓住那麼多犯人,全都殺了嗎?”

張庶寧搖頭,“自然沒有,實際上被殺的只有一成多,其餘罪行不是那麼大的,民憤也不是很重的,要發配去北平。”

“發配北平?”夏知鳳來了興趣,“你,你去過北平嗎?聽說那邊非常冷,風沙還大,日子一定很苦吧?”

這下子張庶寧有些發愣了。

北平他倒是沒去過,可北平的人,他很熟悉啊!

不管是燕王朱棣,還是在長蘆鹽場的舅舅江柯,也包括藍玉,朱文正,李文忠,甚至是李景隆,花煒……他都再熟悉不過了。

夏知鳳發現張庶寧發呆,就猜到了什麼,“北平有你的朋友?”

張庶寧微微點頭,“確實是很好的朋友,我打算給他送點禮物。”

他說到做到,立刻給華夏書坊下達任務,不管這邊刊印識字卡,書籍的任務多重,給我抽出精力,儘快印出來十萬冊書籍。

張庶寧沒跟大家說用途,但實際上卻是送去北平,交給朱棣的。

說來有趣啊,認識這麼多年,這還是張庶寧第一次正兒八經給朱棣送點東西。

足足十萬冊書籍,朱老四,開不開心?意不意外?

朱棣接到了張庶寧的這份厚禮,簡直哭笑不得。

你不知道我不愛看書嗎?

還拿這個折磨我?

李景隆倒是來了興趣,他衝著朱棣急吼吼道:“燕王,不久前,有個叫黃子澄的來了北平,他正在張羅著辦學,你說咱們能不能辦一座天下最好的學堂?”

朱棣怔了怔,“最好?你要把濟民學堂和復旦學堂放在哪裡?”

“當然是放在身後了!”李景隆嚷嚷道:“咱們要幹就幹天下最好最大的學堂,你說叫北平學堂怎麼樣?”

朱棣笑了,“按你的說法,那還不如叫北平大學堂!至少聽著就大氣!”

誰知朱棣的一句玩笑話,第二天,黃子澄竟然真的到了王府。

“殿下,只要同意辦學,草民願意替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
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电白县| 阜宁县| 罗源县| 铁岭县| 青川县| 湄潭县| 长宁县| 财经| 泸溪县| 榆中县| 舟山市| 武城县| 德化县| 元江| 定安县| 莲花县| 安龙县| 佛教| 临夏县| 泰顺县| 汶川县| 含山县| 嘉兴市| 通海县| 庆安县| 建阳市| 石棉县| 乡城县| 宣恩县| 黄冈市| 阿拉善右旗| 蓬安县| 册亨县| 周宁县| 宁安市| 高邑县| 白山市| 会昌县| 织金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