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

李善長的話,讓朱元璋想到了什麼,他突然長嘆一聲,“接下來怎麼對付倭國,你們說了算吧!還有,朱棣,你多跟李先生學學,他能教你的東西,著實不少。”

老朱說完之後,就讓三個人退下。

這讓朱棣多少有點意外,他覺得老爹沒有這麼好說話,而且老爹還讓自己跟李善長學,這就很迷了。

老爹到底是想什麼啊?

“藍先生,多少指點一二啊!”

藍玉眼珠轉了轉,“對不住了,我還要領兵,大戰在即……告辭了。”藍玉沒搭理朱棣,直接潤了。

至於李善長,他繼續哼著小曲,唱著歌,樂顛顛走了。

只剩下朱棣,越想越迷糊,自己明明很用心鑽研師父的秘籍,竟然還是這樣子,比什麼都比不過,看什麼事情都迷糊……難道師父留了一手,故意沒教自己?

不會吧?

朱棣倍感失落,他垂頭喪氣,回到王府,就給張庶寧寫信,伱爹騙我,我爹也欺負我,這日子過不下去了,要不咱倆聯手,乾點大事算了!

朱棣的信還沒發出去,張希孟就被請到了行宮。

只不過今天的菜有點坑,只剩下一筐洗乾淨的蘿蔔。

老朱卻是很高興,還跟張希孟講,“這個蘿蔔真不錯,甜,一點不辣,比梨還好吃呢!”

張希孟無奈苦笑,“主公,就算這是一盆梨,也是不是太寒酸點了?要不要我出錢,給你弄幾個下酒菜,什麼羊羔,熊掌,我還是買得起的。”

朱元璋連連搖頭,“算了,你不明白,這窮酒喝起來,別有一番滋味。不是有句話,叫蘿蔔就酒嘎嘣脆嗎!咱就這麼喝,挺有意思的。”

張希孟被弄得沒辦法,也只好自己拿了一根蘿蔔,他還仔細瞧瞧,看看洗的乾淨不,朱元璋這人做事太糙,沒法子。

老朱就當沒看見,他一口蘿蔔一口酒,喝得特別高興,等一碗酒下肚,老朱才笑呵呵道:“上午的時候,李善長來回話的時候,跟咱說,當年算計張士誠的時候,咱們就無動於衷,看著他倒黴。提供了除幫助之外的一切支持!”

朱元璋笑道:“咱這纔想起來,原來當年的先生,還是一肚子壞水啊!”

張希孟低著頭啃著蘿蔔,突然幽幽道:“主公是感嘆,沒法回到當初了吧?”

朱元璋略微沉吟,就笑道:“沒錯,當初咱們不過是幾府之地,兩三萬兵馬,艱難求生,一心求活……什麼主意都能用,什麼話也都能說。相反,真正坐擁天下,屁股坐在了龍椅上,反而處處受制於人,什麼事情都要顧及,不是那麼爽利了。”

朱元璋道:“就拿這次倭國和高麗的事情來說,那些手段,說是上不得檯面,但是卻未必沒效果。咱心裡頭也清楚,可就是說不出來,不能那麼幹。”

張希孟怔了怔,突然抓起酒杯,猛灌了一口,火辣辣的感覺,在咽喉瀰漫,酒精開始融入身體,宛如鑰匙,捅開了話匣子。

“這也是我覺得培養燕王的必要。”張希孟道:“主公君臨天下,爲大明天子,爲華夏之主。有些話便不是主公能說的。譬如當下,主公若是對高麗有什麼不妥當的言辭,立刻會讓其他藩屬有想法,以後再想擺弄他們,也就不方便了。”

朱元璋咬了一大口蘿蔔,笑呵呵道:“咱是這樣,你張先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咱也是最近幾天,纔想明白,怪不得你要辭相。滿朝之士,都是你的門人弟子,你說一句話,他們必定會奉爲金科玉律。如此一來,你反而束手束腳,不好做事了。”

張希孟點頭,“對,按照咱們幾千年的傳統,總想著謀劃長遠,考慮方方面面,爲子孫做準備,爲萬世求太平……這樣一想,面對這些小國藩屬,就總是狠不下去,太顧及臉面、身份、地位,自我設限,束手束腳。其實有些時候,道德水平低一點,也不見得是壞處。咱們就吃虧在太君子上面了。”

老朱呵呵道:“所以現在的北平,有個老混賬李善長,有個不要臉的藍玉,還有個小崽子朱棣!張先生啊!你可真是處心積慮!”

張希孟咧嘴笑了笑,“這不是挺好嗎!主公還心疼了?”

朱元璋搖頭,“沒有,倭國如何,高麗如何,跟咱又有什麼關係!要不是身爲天子,不得不想得多一點,咱甚至巴不得他們都死光!”

張希孟笑道:“這不是挺好嗎,讓他們折騰,差不多了,主公再出手,也就是了。”

老朱又悶頭喝了兩碗酒,他突然道:“張先生,你說李善長還活著,能提醒後輩,當年是怎麼過來的。萬一連他都走了,以後的孩子們,會不會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以爲打天下,治天下,就那麼容易,稀裡糊塗,犯錯越來越多?”

張希孟微微沉吟,“爲尊者諱,春秋筆法……這麼多年了,史書肯定要好好修的,到時候很多事情,自然會被抹去的。”

“不行!”

朱元璋突然低聲吼道:“絕對不行!咱不答應!”

張希孟渾身一震,急忙道:“主公,這也沒辦法的事情,哪怕英明睿智如唐太宗,人家也是把玄武門之變的前後,修了多少次,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也不行!”朱元璋狠狠咬了一口蘿蔔,大口大口嚼著,氣勢豪邁,吞吐日月。

“張先生,咱捫心自問,自從起兵以來,沒有不可以說的事情。論起得國之正,咱也無愧於心。總而言之,咱朱元璋不需要什麼春秋筆法。”

張希孟笑了,“主公,你不需要春秋筆法,自然是聖君氣象。但我琢磨著,沒準人家會給你抹黑呢!”

老朱頓時怔住,良久無言。

又過了好一會兒,老朱才道:“張先生,這就是你總想著閉門著書的原因嗎?”

張希孟沒說什麼,只是淡然道:“我就算寫出來了,也未必有多少人當回事。總而言之,我盡力而爲,別的事情,尤其是幾十年,上百年的事情,就不說我能說得準的。”

張希孟聊到了這裡,顯得很是有些落寞。

朱元璋瞳孔微微收緊,他思忖再三,緩緩道:“先生此刻的擔憂,頗有孔夫子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味道!聖賢之道,被篡改的太多了,也無怪先生擔憂。”

老朱轉頭,和張希孟對視,十分認真道:“先生,當下咱還是天子,你也在盛年。咱們都不老,用不著暮氣沉沉。”

朱元璋突然目光閃爍,光芒四射,恍惚之間,讓張希孟都是一怔,這是回到了濠州城,還是臨淮鎮啊?

老朱的話總結起來,就是你得支棱起來啊!

你不能頹廢了。

咱現在還是大明天子,開國之君,你張相是當朝太師,門生故吏,遍及天下,當世聖賢,夫子在世。

以咱們君臣的地位,權勢……如果咱們也認命了,那試問其他人,還有希望嗎?誰還能讓天下變得更好啊?

就這麼因循守舊,小車不倒往前推嗎?

人人都要當李善長似的裱糊匠,什麼時候,糊不住了,就天崩地裂了?

老朱重重一拍桌子,厲聲道:“張先生,以前咱還沒想這麼多。可現在標兒越來越有天子氣象,他監國攝政,咱也放心。這些日子,咱就在想,難不成朱元璋真的可以退居田園,含飴弄孫了嗎?”

“今天和你聊到現在,咱突然覺得,還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咱不能自滿。你也不能懈怠!”

朱元璋當真是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他一邊喝著酒,一邊跟張希孟說:“咱琢磨著第一件事,就是把起兵以來,所有的事情,講清楚,寫明白了。這事先生操刀,以咱的名義刊行。”

張希孟翻白眼了,“主公,你鼓足鬥志,想要做事,結果就是讓我給你寫書啊?”

朱元璋不客氣道:“怎麼?你還不願意啊?放心,到時候咱會給你一份潤筆費的。”

張希孟想了想,還是道:“潤筆費我就不要了,要不算咱們合著,稿費對半分怎麼樣?”

朱元璋看了看張希孟,“你跟咱說實話,你是不是覺得這事有利可圖?”

張希孟無奈一笑,你才知道啊,不然我的百萬稿費哪來的?別的不說,你朱元璋想要寫點什麼,那還不容易!

老朱又沉吟了少許,輕笑道:“你管咱要錢,就證明咱想對了。咱一定要親自寫點東西,把咱這輩子的事情說明白了。而且咱要規定後世子孫,必須仔細通讀,必須知道祖宗創業艱難,要好好守住基業,對得起祖輩辛苦!”

“對!咱要寫東西,必須現在就寫!”

老朱顯得格外興奮,他在地上來回走,不停踱步。

“張先生,你說咱要怎麼寫纔好?是詳細點,還是大略寫寫?不過咱還是想詳細些,可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張希孟見老朱如此熱切,也只能道:“主公要不要分成三部曲,我剛剛琢磨了一下,主公的第一部,就叫《小地》,講小時候的事情,然後第二部叫《復興》,講立國的事情,第三部叫《墾荒地》,講開疆拓土的事情。”

朱元璋眉頭微皺,“分成三部倒是不錯,可這個名字,咱還要想想,好好想想!”

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
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肇庆市| 错那县| 门头沟区| 罗田县| 彩票| 东山县| 栾川县| 明溪县| 南平市| 崇明县| 寻甸| 黎城县| 东乡| 冷水江市| 集安市| 宜黄县| 睢宁县| 仙桃市| 湖州市| 云梦县| 凭祥市| 康平县| 无极县| 泽普县| 岢岚县| 绥宁县| 深圳市| 城口县| 汶上县| 望谟县| 富顺县| 霞浦县| 荆门市| 双桥区| 三门县| 辉南县| 宁都县| 佛学| 出国|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