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

朱元璋一口氣封賞了二十七位文武重臣,這裡面毫無疑問以魯王太傅張希孟爲首,最後一位是宣寧伯曹良臣。

很顯然,這份名單是不齊全的,在應天的中書省文官沒有納入其中。

馮國用的西北軍團,湯和的西南軍團,甚至包括朱英的嶺南軍團都沒有得到封賞。

其實這些人還好說,他們都必定會得到,只是等待凱旋,再舉辦一次就是了。

但是有幾個人也沒有得到,這就有趣了,比如李文忠,比如藍玉,還有朱文正。

這倆年輕人論起功績,絕對夠個侯爵,但朱元璋就是那麼吝嗇。

“李文忠,你知道咱爲啥沒給你不?”

李文忠慌忙躬身道:“陛下,臣年紀輕輕,想要建功立業,有大把時間,自不必急於一時。”

老朱輕哼了一聲,“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就因爲你是咱的外甥。”

這老朱夠直接,一下子把李文忠都弄不會了。

既然是你的外甥,難道不應該更加優待嗎?

老朱嘆道:“咱也想封賞你,可你既然是咱的親戚,咱就不能拿普通人的標準衡量……總而言之,你還要立更多的功勞,更大的功勳……你服氣嗎?”

正因爲是朱元璋的親戚,所以就要付出更多。

李文忠稍微沉吟,就拜倒道:“回陛下的話,臣年紀輕輕,能夠領兵出戰,多半還仰賴陛下庇護!這個出身,已經給了臣太多便利,臣唯有加倍立功,纔不負陛下栽培提攜。”

朱元璋臉上含笑,“說得不錯,回頭你把這話講給尚在臨清的朱文正,既然是咱的親戚,就別指望咱優待你們!恰恰相反,咱要更加嚴格!”

朱元璋一句話,讓李文忠悚然,也讓羣臣悚然。

其實大封功臣的時候,很難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像張希孟,徐達這幾位,還都好說,但是那麼多侯爵,誰在前面,誰在後面,其實很難說得清楚的。

另外還有幾個伯爵,爲什麼不能是侯爵?

彼此之間,爲了排名先後,打起來都有。

朱元璋故意把侄子和外甥排除在外,就是給諸將一個提醒,你們要是不滿意,就瞧瞧這兩個人!

他們功勞不比你們少,又是咱的親戚,他們尚且沒有受封,你們還有什麼說的?

至於藍玉,他也沒有得到爵位,這小子可不是老朱的親戚!

“咱記得當初張先生爲了瞭解元軍的虛實,派你到小明王麾下。你也不負所托,探查道路,同察罕決戰之時,立下大功。按理說,咱應該給你個爵位……可咱到了這裡,又改變了想法。”

朱元璋猛然起身,伸手向北指去!

“你們看看!”

一聲大喝,羣臣齊齊北望。

“那是哪裡?是塞外之地,是大漠草原……是大元龍興的地方!元皇帝逃出大都,跑去了上都茍延殘喘!咱們這一次北伐,只是拿回了大都,還有那麼多地盤沒有歸附,更沒有犁庭掃穴,直搗黃龍!元廷餘孽尚在,幾十萬大軍,虎視眈眈。”

朱元璋陡然改變語氣,豪宴也從歡天地喜,變得肅然起來。

這就是天子一喜天下笑,帝王一怒風雲變。

“咱封賞功臣,那是不得不賞,不能不賞!他們輔佐朕,從一介布衣,到君臨天下。有創業之功,有恢復華夏之功!”

“但是咱想告訴大傢伙,接下來還有更大的功績等著大傢伙。勒石燕然,封狼居胥。開疆拓土,壯大華夏。他成吉思汗,能夠橫行萬里,滅國四十。時至今日,西域之外,尚有不計其數的蒙古藩王屬國……他們能做到的事情,咱沒有理由不行!”

老朱感嘆道:“咱聽聞成吉思汗小時候也很苦,他父親被仇人毒死,前後數年顛沛流離,同母親兄弟,艱難求生。一家人只有幾頭牛馬。咱捫心自問,他能脫穎而出,打出一個蒙古盛世,確實不易,堪稱一代天驕。只是咱覺得,論起苦難,咱早年經歷,只怕還在他之上,咱今後的功績,也必遠超過他!”

朱元璋掃視著羣臣,既有那些已經受封的,還有沒有受封的。

“你們誰能爲大明的衛青、霍去病,誰能做大明的班定遠……咱虛位以待!誰能滅元廷,收復西域,橫掃蒙古諸國,一個冠軍侯,咱也是捨得給的!”

老朱這幾句話說完,藍玉的眼珠子都瞪圓了,呼吸急促,血液拼命往頭上涌。

簡直要了命了!

他在張希孟身邊時間不短,霍去病的戰績自然是知道的,而且冠軍侯這個爵位有多重,他也是心知肚明。

只怕就算姐夫的鄭國公,也比不上啊!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武將的巔峰,男人的浪漫!

這纔是大丈夫該有的追求。

哪怕明知道朱元璋可能是畫大餅,但是藍玉,還有許許多多的將領都不可抑制地中毒了。

這個位置著實太好了,燕山綿延,渤海波濤。

來自遼東的風,撲面而來。

風中有鼓角爭鳴,有金戈鐵馬,有無數名將的吶喊……原來今天的封賞,真正的重點不是對功臣的賞賜,而是對未來的展望,憧憬。

山高海闊,英雄輩出。

我輩少年,自當奮馬揚鞭。

朱元璋舉起了手裡的金盃,“來,咱們同飲此杯!”

衆將陪著朱元璋,一起暢飲美酒,暢望關山,每個人都是心潮澎湃,情不自禁。

老朱出身寒微,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路走來,已經成爲開元功臣,接下來還有更大的功勞,在等著他們。

朱元璋返回了座位,這一番封賞激勵下來,自不必說。

隨後大傢伙頻頻舉杯,高歌暢飲,熱鬧非凡。

張希孟酒量明顯不行,婚禮的時候都沒怎麼喝酒,但是今天卻破例多喝了不少,哪怕只是葡萄酒,他也有點迷糊的意思了。

“徐達,你看當下,要怎麼經營燕雲之地?你可有想法?”張希孟主動發問。

徐達不由得打起精神,急忙道:“先生,我以爲元廷殘餘兵馬尚且不少,尤其是遼東之地,更有幾十萬元軍,遼陽是重鎮,更要拿到手裡才行。”

此時威遠侯關鐸立刻站起來,並且快步過來,躬身道:“魯王在上,下官以爲可以從高麗出兵,東西對進,奪回遼陽,一舉驅逐遼東元軍!”

有這倆人帶頭,其餘諸將紛紛請戰,恨不得立刻就領兵殺出去,提刀砍人。

張希孟哈哈大笑,“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從軍事上講,確實如此。可我想問大傢伙的是,大都光復了,這麼大的一片土地,咱們要怎麼守住?”

張希孟又道:“此地可不同於江西,湖廣,中原之地。那些地方,咱們只要把均田落實了,百姓組織起來,就能守住地方。在幾個關鍵出,屯駐兵馬,也就是了。”

“可這裡不行啊,越過燕山,就是不計其數的部落。他們從小長在馬背上,騎馬射箭,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每到秋冬,生存艱難,便要南下劫掠。屠戮百姓,無惡不作。”

“我們若只是把土地交給百姓,讓他們在這裡耕種,他們就會成爲蒙古騎兵的獵物,遭到殺戮搶劫,根本無法立足。農民沒法立足,我們就沒法控制這塊地方。”

“再有,元皇帝還在上都,元廷殘餘兵馬還在,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中原的花花世界丟失了,這些人必定痛徹心扉,要說他們從此精誠團結,我還不信。但是他們不甘心吃苦受罪,想要奪回大都,重新過作威作福的好日子,卻是一定的。”

張希孟在諸將中間踱步,分析著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情況。

衆人當中,藍玉突然道:“張相,既然他們不甘心,那咱們就出兵,打得他們心服口服!”

張希孟含笑,“這話說得很對,卻也不全面。我們當然要出兵,可問題是如果沒有穩固的後方,沒有合適的前進基地。全靠著從中原腹地,運輸糧草輜重。我們能打幾次達仗?我相信你們都是當世悍將,智勇雙全,自然不怕元軍。可我要問你們,假如你們餓著肚子,幾天水米不沾脣,四周都是敵兵,疲憊不堪,走路都能睡著,你們還怎麼打?”

“再有,草原如此遼闊,縱橫萬里。我們派兵過去,如果敵兵遠遁,不跟我們交手,仗著馬匹衆多,要拖垮我們,拖死我們?你們又該怎麼辦?”

張希孟接連質問,讓這幫新鮮出爐的大明功臣們,有些踟躇,確實,如果元軍用這種近乎無賴的打法,他們確實沒有什麼好辦法。

徐達斟酌道:“先生的意思是?”

張希孟笑道:“我以爲當務之急,咱們需要一支既能打仗,又能種田,一手鋤頭,一手長刀的特殊兵馬。大都周圍,百姓已經所剩不多,只靠著南方供應,壓力太大。我們必須想辦法種出糧食,養活牲畜,自己解決軍需的問題。”

“可話又說回來,元軍不會放任咱們安心種田,他們必定來破壞,所以我們必須能打硬仗才行!”

張希孟說到這裡,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

胡大海站起來,他大聲道:“張相,你的意思俺明白了。十年前,俺們多是農夫,十多年來,我們拿慣了刀槍。現在讓我們用一隻手,重新撿起鋤頭,這事我們做得來!我胡大海願意當第一個!”

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十二章 示兒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
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十二章 示兒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常德市| 苍山县| 无棣县| 贵州省| 靖远县| 静海县| 定西市| 循化| 双柏县| 晋江市| 上杭县| 安远县| 交口县| 宿松县| 禹州市| 承德市| 桃江县| 互助| 林周县| 淅川县| 越西县| 东山县| 泰兴市| 连江县| 曲沃县| 米林县| 临朐县| 迁安市| 临武县| 涞水县| 潍坊市| 藁城市| 岢岚县| 嘉禾县| 卓资县| 合山市| 大田县| 江口县| 富顺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