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

面對高麗這麼個地形,要是不會後方登陸,切斷補給,穿插包圍什麼的,似乎也算不上名將。

藍玉打得最多算是中規中規,從大明這邊挑選,比他強的人多太多了。

都用不著徐達這一級別的出手,充其量也就是個侯爵,就能擺平。

因此消息傳到北平,張希孟沒什麼意外,朱元璋也表示情緒穩定,唯獨朱棣盤算著能撈到多少錢,顯得有些情緒激動。

總體上來說,還都正常。

往後對外用兵,這種勝利,肯定是家常便飯,小事一樁而已……

只是消息往南傳,一直送到了應天。

這下子沿途就有些不正常了。

這事也怪孫炎,他非要發動報紙,從上往下,動員大明。

結果又有宣傳賣力氣,大傢伙都覺得這次出兵懲罰倭國,非常重要,甚至和能和收復燕雲相提並論了。

尤其是遭到倭國禍害的百姓站出來,現身說法,更讓這一次用兵,顯得非常重要。

因此當得知包圍了多達五萬倭寇之後,百姓們都沸騰了。

幹得好!

藍將軍!

大明神將!

替百姓出氣,要把這些倭寇全都給砍了。

他們在沿海燒殺搶掠,害死成千上萬的大明百姓,這一次就要讓倭國付出十倍代價。

全都殺了,一個不留!

很快有人站出來,當年白江口,唐朝砍了兩萬多倭寇,把耳朵送去,換來了幾百年的太平。

那麼窩囊的宋朝,還有倭女前來借種。

所以說面對倭國,只要足夠強,殺得足夠狠。就別怕他們會懷恨在心。這幫東西,只敬畏強者,只要你足夠強大,對他們足夠狠,他們就會足夠乖巧。

這就是倭國人的秉性,所以藍將軍,不要手下留情!

殺!

民間情緒沸騰,熱火朝天,一時間弄得應天諸公也措手不及。不是說老百姓不喜歡打仗嗎?

不是說打仗勞民傷財,會激起民怨嗎?

孫炎一下子拿到了道理。

“我很清楚,當初決定對倭國用兵,有人就說倭國孤懸海上,距離太遠,又說打仗未必能贏,一旦勞民傷財,像元朝一樣,損兵折將,就會傷損上國威嚴……總而言之,就是反對用兵。說來說去,也就是膽怯,卑微,沒有上國氣象!”

好傢伙,孫炎總算是拿到了機會,好一頓訓斥。

宰相的威風找到了!

“瞧見沒有,只要用人得當,軍略超羣,就可以迅速獲勝,耗損不了多少兵力。藍將軍打得漂亮,堪稱我大明飛將軍,揚威異域的小驃騎……”

藍玉的評價越來越高,從小李廣,到小霍去病,用不了幾天,就是武聖在世,神將重生了。

反正孫炎也不在乎這些,他吹得越狠,對自己就越好。

別看藍玉不是他任命的,甚至對高麗用兵,也不是他決定的。

但是前面李善長這些人,總是反對用兵。

而孫炎接任宰相之後,力主出兵,而且還不遺餘力,提供支持。這麼看,他確實有資格分享勝利。

反正藍玉這一戰,竟然意外幫助孫炎,穩固了相位。

這個誰都看不好的宰相,竟然歪歪斜斜,坐穩了寶座。

相比朝中,民間的反應更加激烈一些。

包括以管理嚴格著稱的復旦學堂,也有人不斷傳揚著藍玉的名聲……當然了,作爲大明頂級的學堂,復旦這邊討論的內容更深一些。

他們認爲藍玉這一戰,打得非常漂亮,同時震懾了倭國,挽救了高麗,甚至還敲打了蒙古女真諸部。

整個北方的局勢,都落到了大明的掌握之中。

北平也不再是前線,整個大明疆域向北推進……總而言之,好處多多,天下大局,都爲之改變。

藍玉之勝,堪稱戰略上的成功。

張庶寧也認真聽了師生們討論,他覺得要是把這些話寫下來,送給藍玉,讓他瞧瞧,那傢伙保證能上天!

張庶寧略微聽聽,他還盤算著各地學堂的事情,只是沒有想到,有一個學長來找他了。

此人也姓張,卻是山東本地人,叫張桓,比張庶寧高了三個年級,馬上就要畢業。兩個人是在一起調查地方情況的的時候認識的。

那次張桓病了,又在村子裡,沒有醫生,是張庶寧借了一駕驢車,把張桓送到了縣城,給他買了三服藥,算是活了過來。

正因爲有這段情義,張桓很喜歡這個小學弟。

隨後兩個人又聊了幾次,談不上至交好友,但也算關係不錯。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跟你的好朋友,不方便說的話,面對一般朋友,還就不用顧及了。

張桓覺得張庶寧雖然小,但是沉穩老練,很有主見,是個不錯的傾訴對象。

因此他匆匆過來,拉著張庶寧,找了一處空教室,張桓神秘兮兮的,看到四周無人,這纔跟張庶寧道:“你怎麼看這次藍將軍的大捷?”

張庶寧怔了怔,“沒什麼吧,倭國和我們的水平差了太多,贏了也不算什麼意外。”

張桓突然神秘一笑,“伱還是沒看明白……這一戰打疼了倭國,教訓了高麗,敲打了女真……這是一箭三雕!從此之後,北方都是咱們的了,至少遼東一地,高枕無憂……你承認這點吧?”

張庶寧點頭,“這倒是真的,可這和你也沒關係啊?難道你要去遼東從軍?”

張桓搖頭,笑嘻嘻道:“不是從軍,是去經商!”

“經商?”張庶寧一怔,隨即道:“我記得師兄說過,你們家都是讀書的人,你去做生意,不怕違背家裡的意思嗎?”

張桓眨了眨眼,輕嘆一聲,而後道:“你不知道啊!我讀書也沒有出路的,我們家的長輩實在是太強了。”

“長輩?”張庶寧不解,“沒聽師兄說起過啊!”

張桓又向兩邊看看,確定沒人之後,這才道:“學弟,師兄能信任你不?”

張庶寧眨了眨眼,笑道:“師兄要想謀朝篡位,我可不幫你!”

張桓忍不住一笑,“瞎說什麼……誰都能造反,唯獨我不會,我們張家不會的!”他說這話的時候,難以掩飾的自豪,嘴角上翹,彷彿說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

“學弟,你也姓張……不過想來咱們不是一個張,只能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是緣分,我也就不瞞著你了……我的長輩,是當朝第一人,就是張太師!”

“啥?”

張庶寧瞬間怔住了,傻傻看著眼前這位學長,你沒開玩笑吧?

我爹什麼時候有你這個親戚了?

難道說是我爹當年經過山東的時候,犯了點錯誤?

不會吧,這也太扯淡了?

老爹,你要是真這麼幹,我可不能替你瞞著,必須告訴老孃才行。

張庶寧嚇傻了,張桓倒也沒什麼意外,只是嘆道:“我就知道你不信,可事實就是這樣,我是濟南張氏的後輩,論起來,張太師應該是我的叔祖,只可惜他老人家從來沒有回過老家,也沒有真的認親……不過我知道,那是他老人家擔心有人打著他的旗號,會爲非作歹,損害他的名聲。”

張庶寧默默聽著,你繼續吧!

只要不是我爹的私生子,咱怎麼都好說!

張庶寧默默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虛驚一場……他也很快想清楚了,這個張家,多半就是老爹緣起的張家。只不過張希孟厭惡家族,反對大戶,他從來沒有回過老家,也沒有認這些親戚。當然了,也沒有公然說出不認。

像張桓這麼講,也不算錯。

“師兄出身顯赫,非比尋常。似乎更不應該去遼東做生意啊?”張庶寧遲疑道。

張桓搖頭,“不然,我仔細想過了,按照咱們的規矩,接下來再次分田,我們張家也會四分五裂的。所以要想維持張家的體面,我就該想辦法,闖出一條路。去遼東經商,快速賺錢,然後置辦產業,開枝散葉。我不能再傻讀書了,而且讀書,我也不可能勝過老叔祖啊!”

張庶寧還是眨巴了一下眼睛,算你有自知之明,我還是聽著算了。

“師弟,是這樣的,我去經商,肯定也要關係,有人幫襯著。咱們同在一個學堂,以後咱們學堂肯定還有很多做生意的。還有工學堂那邊,他們最會做東西,製造機器。你是個穩妥的,師兄信你。有什麼好的玩意,你可要及時提醒師兄。”

張桓很認真道:“師弟,我走之後,你只要幫我盯著,聯絡人員,有好事告訴師兄一聲,我就給你一點好處。每年十貫……一百貫寶鈔,你看怎麼樣?”

張庶寧忍不住好笑,“我不要!舉手之勞,算不得什麼。”

張桓立刻大喜過望,道:“我就看出來了,師弟不是貪財的人。算了,這樣吧,等師兄有所成就,你往後想去我那裡,我一定給你安排。放心,我會拿你當親兄弟對待的。”

“咳咳!”張庶寧連忙道:“師兄出身高門,是張相公親戚,我可不敢高攀。”

張桓一怔,隨即氣哼哼道:“我說我是張太師的親戚,可不是要仗勢欺人,也不是炫耀什麼!我只是想說,我們張家人才輩出,張太師能輔佐聖君,開一朝太平。我去經商,一樣能做當世陶朱!你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

張庶寧怔了怔,認真讚道:“師兄好志向,祝你成功!”

張桓欣然大笑,躊躇滿志,和他有同樣志向的,竟然還不少。伴隨著捷報,無數山東漢子,乘坐船隻,大舉殺向了遼東……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特克斯县| 凉城县| 崇信县| 陆河县| 兰溪市| 伽师县| 临颍县| 庆阳市| 吴桥县| 锡林浩特市| 囊谦县| 土默特右旗| 望城县| 玉溪市| 桃江县| 琼海市| 枣阳市| 闽侯县| 酒泉市| 依安县| 南充市| 榆树市| 教育| 钦州市| 太保市| 峡江县| 阳新县| 河津市| 新沂市| 什邡市| 远安县| 新营市| 西藏| 海口市| 怀远县| 拉孜县| 堆龙德庆县| 新绛县| 彰化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