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

曾經(jīng)的張希孟因爲(wèi)年輕,雖然做了不少事情,但是諸如賈魯?shù)壤先耍€是把他看成一個晚生後輩,但是自從這一次堪稱講經(jīng)式的大會之後,誰也不敢把張希孟看成尋常的後生了,至於龔伯遂等人,直接把張希孟當(dāng)成了老師。

這番論述實在是太精彩了,越是琢磨,就越是有味道。

雖然話不多,道理也不復(fù)雜,但偏偏囊括無窮,歷代得失,王朝興衰,天下治亂,都能在其中找出答案。

萬般道理,又落在了均田上面,落在了公平之上,簡直堪稱畫龍點睛。

龔伯遂如癡如醉,如夢如幻,腳下踩在地上,就跟踩了雲(yún)彩似的……真是太好受了,彷彿一夕之間,大徹大悟,整個人都飛昇到了九天之上,俯視蒼穹,再無任何遲疑。

他挽起袖子,迫不及待想要大幹一場,不管做什麼,哪怕挑糞肥田,龔伯遂也能幹得酣暢淋漓。

不過他這種能給脫脫當(dāng)參軍,又能協(xié)調(diào)幾十萬大軍的人物,挑糞實在是浪費人才了。

龔伯遂分配到的任務(wù)是協(xié)助清查原本集慶路的戶口圖集,龔伯遂欣然接受,而且還足足討要了五個人的工作量。

看起來這位是要玩命肝了,就像某位寫手一樣勤勞可靠……

而就在一片忙碌之中,張希孟還是很冷靜的,話說得再漂亮,道理講得再明白,歸結(jié)起來,還是要真正落實,要讓人看到真正的實惠。

要變成碗裡的糧食,變成身上的衣服,變成家人的笑臉……這麼多事情,光靠著幾個文官,或者是幾個俘虜,肯定是做不成的。

最好的幫手,就是剛剛通過科舉考試的五百二十三人。

原本的人數(shù)應(yīng)該是五百二十四,奈何排名的第一的還在戰(zhàn)俘營反躬自省呢!不得不減少一人,實在是遺憾。

作爲(wèi)即將加入朱家軍行政團(tuán)隊的一羣人,他們的水平差別很大……這裡面不乏士林才子,想要跟著朱元璋,成爲(wèi)從龍功臣,名揚天下,彪炳史冊。

但更多的人只是讀了一些書,認(rèn)識幾個字,勉強能寫會算。至於一百多名來自軍中的考生,他們多數(shù)在三年前,還是大字不識,全靠著軍中的文化教育,才讓他們讀書識字,通過了考試。

從水平上講,這些人天差地別,完全沒法放在一起談。

大約就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跟“若把泰山調(diào)過來,上面大來下面小”的差別,雖然同爲(wèi)詩人,一個能放進(jìn)教科書,一個只能放在笑話集裡。

不過事情也不是那麼單純,因爲(wèi)從軍中出來的這些人,註定是辦事能力最強的,而且他們高度服從指揮,上面要幹什麼,就能無條件執(zhí)行。相反,其他身份各異的考生,卻是未必能如此乾淨(jìng)利落,服從命令。

因此張希孟的第一項任務(wù)就是對他們進(jìn)行培養(yǎng),首先要講解的是均田的必要性,大約就是把大會上談到的內(nèi)容,詳細(xì)總結(jié)出來,形成一整套邏輯,灌輸給這些學(xué)子。

然後就是從滁州等地,調(diào)來一批人員,給他們講解均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各種應(yīng)付的辦法。

再然後,就是分配任務(wù),放他們下鄉(xiāng),去了解情況,覈實田畝人口,準(zhǔn)備分田大業(yè)。

毫無疑問,這麼大的事情,肯定不是幾天能講清楚的,派學(xué)生下去,也多少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

但是朱元璋和張希孟都沒有辦法,這不是太平年月,能準(zhǔn)許大傢伙慢慢學(xué)習(xí),仔細(xì)理解領(lǐng)會,然後在實驗摸索。

一切的核心就是雷厲風(fēng)行,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其他的勢力都在膨脹,朱元璋這邊慢條斯理,那是嫌自己命長啊!

沒辦法,只能一邊工作,一邊學(xué)習(xí)。

但願這些學(xué)生,能夠儘快適應(yīng),把工作幹好,將來等待他們的至少是一個布政使!

不過能看到這一點的人,或許不多,其中就有幾個出身不錯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義憤填膺。

“好一羣無恥紅賊!他們騙咱們考試,卻沒有給咱們授官。現(xiàn)在又要張羅均田,他們分明是想奪了咱們家的產(chǎn)業(yè)!你們說是不是?”

原來這幾位都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什麼均田?分明就是要從他們身上割肉,偏偏還說得那麼理直氣壯,義正詞嚴(yán)。

無論如何,我們也不會答應(yīng)!

“我看咱們現(xiàn)在就回去,號召鄉(xiāng)親,組建鄉(xiāng)勇,保衛(wèi)桑梓,跟紅賊拼了!寧爲(wèi)玉碎,不爲(wèi)瓦全!”

他這麼一說,有好幾個都在點頭。

可也有那麼一個,皺起了眉頭,此人名叫孫炎。

“上位兵勢強盛,江南十幾萬元軍,尚且不是上位對手,更何況是我們這些烏合之衆(zhòng)!而且我反覆琢磨著,張經(jīng)歷所講,民意爲(wèi)天意,均分田畝爲(wèi)天命……我覺得還,還有那麼一絲絲道理!”

“呸!”

立刻就有人翻臉了,“孫炎,我看你是瘋了!張希孟那是欺人之談,你難道聽不明白?說到底就是一羣窮鬼,饞咱們家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產(chǎn)業(yè),要巧取豪奪。你還說他有理,你準(zhǔn)備把自己田畝雙手奉上嗎?”

“這個……也不是不行,我家的土地的確不少,而且好些還是我爹從元廷手裡弄來的,是不義之財……”

“你住口!”他的話再次被打斷,另外幾個人怒氣衝衝,“不許胡說八道!我們家的田產(chǎn)在元朝之前,就已經(jīng)在那裡了!我們世代耕讀傳家,土地都拿得天經(jīng)地義,心安理得。你這個糊塗油蒙了心的,你們家纔是不義之財,活該被紅賊搶走!”

這幫人一頓爭吵,當(dāng)天夜裡,他們就假意出去調(diào)查情況,隨後離開了金陵,返回了老家,這幾個書生準(zhǔn)備招募鄉(xiāng)勇,跟老朱對著幹了!

和他們不一樣,孫炎倒是真心想留下來替老朱做事……但是很快,他家裡來信了,老爹叫他立刻返回溧陽州。

前來送信的老僕人很好奇道:“少爺,你現(xiàn)在可是金榜題名,要當(dāng)大官了?”

孫炎咧嘴苦笑,“什麼大官啊,就是尋常的書吏罷了,還沒有正式赴任……我爹到底叫我?guī)质颤N?怎麼這麼著急?”

老僕人一聽,也有些失望,還以爲(wèi)少爺當(dāng)了大官呢?

沒辦法,他還是仔細(xì)說了一遍。

原來伴隨著朱元璋進(jìn)入了金陵,均分田畝的聲音就一直沒有斷過,尤其是最近,伴隨著告示貼出來,終於塵埃落定。

離著金陵不遠(yuǎn)的溧水已經(jīng)有很多佃戶行動起來,他們迫不及待,不等朱家軍派員過來,就自行分配田畝。

誰敢阻攔他們,就殺無赦!

反正有朱家軍當(dāng)後盾,一所無懼!

憤怒的百姓已經(jīng)達(dá)到了幾百人,而在另一邊,孫家也有一百多名打手,把長工短工算起來,也湊了兩三百人。

雙方劍拔弩張,就要打起來了。

孫炎的父親知道兒子考過了朱家軍的科舉,他以爲(wèi)兒子一飛沖天,能說得上話,對付一幫下賤的佃戶,輕而易舉。

什麼均田不均田的,難道還能均大官家裡的田?

只要我兒子回來,你們都完了!

聽老僕人說完,感覺到了父親的殷殷期盼,孫炎只覺得肩上的擔(dān)子萬分沉重,爹啊,你可真高看我?

而且貌似我還是覺得,分田沒有什麼錯!

就拿自己老爹來說,原來就是個生意人,發(fā)財之後,纔給自己請先生,教自己讀書。而且老爹是怎麼發(fā)家致富,怎麼積攢了那麼多土地,他是一清二楚。

也就是朱家軍還沒過來,不然您老的腦袋,一定會跟朱一斗等人掛在一起,成爲(wèi)城牆裝飾品的。

爹啊!

孩兒有必要救救你啊!

帶著複雜的心情,孫炎返回了位於溧水的家中,還沒進(jìn)入家門,他就感覺到了凝重的氣氛,他家的宅子似乎高了一截,裡裡外外,都有人在巡視,手裡拿著刀劍,彷彿立刻就要上戰(zhàn)場似的。

當(dāng)看到孫炎回來,那些家丁奴僕喜極而泣。

少爺可算是回來了,心裡有底兒了。

他們興高采烈,把孫炎接進(jìn)了府邸。

孫父見兒子回來,忍不住抓住了他的胳膊,興奮地用力搖晃!

“吾兒,爹可要指望你了!爹這一步算是走對了,你參加了朱家軍的科舉,做了朱家軍的官,你爹就什麼都不怕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幫得了紅眼病失心瘋的下流坯子,再也沒法欺負(fù)你爹了!”

孫炎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兒,他想跟老爹解釋清楚,可就在這時候,突然外面有鑼鼓響起,人喊馬嘶!

“老爺,壞了,那些畜生殺來了!”

孫父下意識站起,急忙出去,孫炎也在後面跟著,等他們到了門口,順著門縫一看,外面黑壓壓的人羣,至少有三五百之多,而且每個人都拿著兵器,氣勢洶洶!

“姓孫的,滾出來!你欺壓良善,爲(wèi)非作歹,你的死期到了!”

孫父氣得咬牙切齒,急忙扭頭,看向兒子,“你,你現(xiàn)在不是朱家軍的官嗎?你給我趕走他們!”

孫炎哭了,別說我不是官,就算真是大官,到了這時候,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通。

而且更要命的是一旦衝突起來,死人多了,消息傳到了金陵,必定觸怒朱家軍,到時候老爹就是豪強的典型,需要被處理掉!

孫家上下,追隨朱一斗,去地下打麻將的日子不遠(yuǎn)了。

到底要怎麼辦?

掃視家丁們,發(fā)現(xiàn)大傢伙滿臉希冀,全都瞧著他,少爺啊,我們指望你了!

孫炎突然想出了一個不算主意的主意,他對著老爹道:“眼下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亮出身份也未必管用了,就只能背水一戰(zhàn)!請父親準(zhǔn)許,咱們家的家丁全都聽我的調(diào)遣,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才能保住咱們家!”

孫父怔了怔,“你,你行嗎?”

“爹,你放心,張經(jīng)歷特意教我們兵法了,孩兒有數(shù)!”孫炎咬著後槽牙說的。

孫父終於點頭,相信兒子吧!

“你們聽著,都,都聽少爺?shù)模≌l敢不聽,家法從事!”

孫父說完,主動後退兩步,放心把大權(quán)交給了兒子。

孫炎努力深吸口氣,然後看著所有家丁。

“你們聽著,太平興國大元帥府,朱大元帥已經(jīng)下令,要求均分田畝。誰敢違抗,有死無活!與其讓人家破門殺進(jìn)來,不如咱們自己主動配合,還能減輕一些罪過……所有人聽我們的命令,先把我爹拿下,然後開門,請鄉(xiāng)親們進(jìn)來,坐下來好好談!”

這些家丁都懵了,我們的耳朵沒壞嗎?

少爺不是說胡話吧?

“還愣著幹什麼?你們想誅九族嗎?”孫炎厲聲大吼,他直接帶頭撲向了瞪圓了眼珠子的老爹……嗯,十分地父辭子孝!

片刻之後,孫家大門開放,孫炎抱拳拱手,笑呵呵躬身迎接貴客臨門!

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yīng)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wèi)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十三章 戰(zhàn)略大師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fù)和州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dá)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biāo)之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十八章 不屈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wèi)陛下賀!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nèi)鬥果然開始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zhǔn)許加入華夏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yīng)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biāo)戰(zhàn)李相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biāo)戰(zhàn)李相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yīng)天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zhèn)魈熨x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xué)堂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
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yīng)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wèi)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十三章 戰(zhàn)略大師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fù)和州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dá)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biāo)之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十八章 不屈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wèi)陛下賀!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nèi)鬥果然開始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zhǔn)許加入華夏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yīng)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biāo)戰(zhàn)李相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biāo)戰(zhàn)李相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yīng)天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zhèn)魈熨x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xué)堂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阜康市| 兰考县| 黄平县| 岳阳市| 乐平市| 鄂托克前旗| 柏乡县| 珠海市| 二连浩特市| 同德县| 高唐县| 沾化县| 台南市| 象山县| 马关县| 东辽县| 定陶县| 中山市| 肃南| 同江市| 东山县| 丹棱县| 库伦旗| 奉化市| 开原市| 桐乡市| 崇明县| 五莲县| 东光县| 北京市| 历史| 镇巴县| 垣曲县| 博客| 兰州市| 班戈县| 伊宁市| 洞口县| 余干县|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