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

張太師的影響力,自然不必說,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壓力送給了海軍。

而且通讀這篇文章,就會發現,張希孟提出了一個強烈的批評,矛頭所指,正是中書省,正是當朝袞袞諸公!

剛剛從鳳陽返回的首輔孫炎,立刻就嗅到了張希孟的意思。

他這些日子,可是很不輕鬆,又是追查攔截鳳陽百姓的真兇,又是落實均田,他還親自跑了十幾個村子,腳上都磨出了血泡。

可謂是殫精竭慮,絲毫不敢懈怠。

他可不想,一個不好,把自己搭進去,畢竟有一個汪廣洋祭旗已經足夠了,他可不想自己成爲第二個倒黴蛋。

一番忙碌下來,孫炎總算是將這些事情擺弄差不多了。

可張希孟的這一篇文章,卻讓孫炎吃驚非小。

其實張希孟這些年之所以寫這類文章少了,實在是他的地位太特殊了,一篇文章發出來,幾乎跟老朱的祖訓差不多了。

若干年後,甚至就在當下,人們也要拿張相的觀點,作爲說話的依據。

這種情況下,要是張希孟還信口胡說,那就是拿自己的聲望開玩笑了。

所以很顯然,現在的這篇文章,幾乎代表了大明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奧妙全在其中了。

因此孫炎返京之後,立刻召集所有在京重臣,共同研究此事。

眼下諸部尚書已經做了很大調整,比如前面提到江楠卸任了商業部尚書,再有宋濂轉任孫炎的都給事中,他雖然也參與內閣會議,但他的職責僅僅是做會議記錄。

另外劉伯溫轉任御史中丞,變成了徐達的助手。

姚廣孝接任了新成立的治安部尚書。

值得一提,錢唐也高升教化部尚書。

所以整個朝堂,幾乎都是張希孟這一系的人充斥。當然了,張相無私人,只能說大傢伙志同道合,主張相似罷了。

“要我說,太師的這一篇文章,其實是抨擊了兩種延續多年的錯誤。”錢唐依舊率先開口。

孫炎笑道:“怎麼講?”

“這不是很顯然嗎!其一,自然是故步自封的錯誤,張相是主張大力開拓的,這麼多年了,已經人盡皆知,不需多言。而第二種錯誤,就是以爲上國無所不有,或者說要靠著自己解決所有問題,須知道,不管我們多強大,有些事情,終歸是我們自己解決不了的。”

這話堪稱大逆不道,你敢小瞧大明的本事,滅自己的威風,簡直該殺!

不過在場衆人,都沒有跳出來責備錢唐。

因爲最顯而易見的問題,人口、土地和糧食,就是一直纏繞在中原王朝的魔咒。

有什麼辦法能真正解決?

均田,引入良種,堆肥,精耕細作……能想的辦法都想了。

自力更生很好,靠著自己也不錯。

但是任何情況下,自己的力量都會有極限,一旦遭遇了天災,就扛不住了。

而且即便糧食夠吃了,還要肉類,油脂,瓜果蔬菜,吃得飽了,還要吃得好……這個需求幾乎是無限的。

一直擔任外務部尚書的毛貴突然道:“錢尚書所講,確實有理,中原當然不是無所不有。但是我覺得是有還是無,不能簡單來看。譬如說前些年的糧食漲價,那些豪商巨賈,他們有糧食,數量還不少。這算是大明國內的吧!可問題是危機來了,我們能拿到手嗎?”

“再比如燕王朱棣,他從高麗弄來了那麼多糧食……高麗算是大明嗎?可糧食就及時送來了!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的就是張相講的,要把貿易規則掌握在咱們的手裡,要能說了算,做得了主!”

“要讓我說,以後計算糧食的時候,高麗完全可以算入大明的產量之中,倭國也能算進來一半,至於安南,占城,真臘,緬甸,暹羅……這些地方能算進來多少,還要看朝廷的本事,看海軍的本事!”

毛貴這一番慷慨激昂之後,羅復仁突然笑了一聲道:“毛尚書這麼說,怕是又要擴充海軍了!”

“沒錯!”毛貴直接道:“我建議大造船隻,既能運輸貨物,又能載著將士,揚威海上,何樂而不爲!”

衆人討論的越發熱烈,歸結起來,就是絕對支持對外拓展,要給百姓出海提供便利。

跟在百姓和商船的後面,就是大明的海軍,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是一切的根基!

聽著大傢伙的討論,孫炎頗爲滿意,他總結道:“太師的文章,要下發每個衙門,要求所有官吏研讀,仔細總結,體會用心。至於今年兵部的預算,我主張先增加五百萬貫。此外裁撤十五萬步卒,把錢轉移到海軍上面。這事情兵部要和五軍都督府妥善商議,儘快拿出一個結果來。”

內閣中書,熱烈討論,而相比之下,送別鄉親的朱元璋,顯得輕鬆多了。

他聽說張家老三和老四,已經能滿地爬了。

欣然之下的朱元璋,抱著皇孫朱雄英來張家串門。

這小傢伙在幾個月的時候,出過一次水痘,很幸運的是小傢伙臉蛋白白淨淨的,一點波痕都沒有。

而且身爲皇家的第三代,小皇孫的五官越發柔和,容貌清秀,比起朱元璋的棱角分明,顯得可愛多了。

當然了,不管怎麼樣,都不如自家兩個兒子可愛。

“主公,可有什麼吩咐?”

老朱笑道:“難道一定要有事情纔來?咱們君臣,和親人也差不多了,走親串鄰,還不允許?”

張希孟連忙點頭,他是擋不住老朱來串門。但如果說一點事都沒有,那是扯淡。

果然,還沒坐下多大一會兒,朱元璋就道:“先生,咱這個寶貝大孫子,已經能背誦上百首詩,比咱當初可厲害多了,這孩子有出息啊!”

張希孟無奈翻了翻白眼,“主公,你三四歲的時候,想背詩也沒有書啊!臣堅信主公當時要有一屋子藏書,您必定能當上李白蘇軾一般的人物,名震文壇,光耀千古!”

朱元璋瞠目結舌,他竟然有點聽不出是誇還是損了。

“先生,你這倆孩子怎麼樣?可是開始讀書了?”

張希孟更加無語了,果然,朱元璋跑自己家來炫耀了。

難道家長都有這個無聊的毛病,湊在一起,非要拿孩子對比嗎?

“主公,我家這倆還不會說話呢!您還是寬限些時候!”

老朱略有些尷尬,確實有點操之過急了。

“先生,這次咱過來,是想求教,伱看咱大孫子也快到了發矇的年紀,要怎麼教纔好?”不得不承認,哪怕是張承天,也有過人之處。

所以論起教化,張希孟還是很厲害的,堪稱當世權威。

老朱也不得不向他請教。

張希孟倒是早就注意到了小皇孫,這孩子長得清秀,斯斯文文的,確實挺可愛的。

“來,讓我抱抱。”

張希孟伸手,把朱雄英接在了懷裡。

“你還沒出生呢,就拜師夏知鳳,她是我的學生,論起來,我可是你的師爺啊!”

小傢伙立刻道:“師爺好,願您老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心花怒放。

“那你跟師爺說,想學什麼?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像你師父那樣,研究天文嗎?”

張希孟耐心詢問,已經三四歲的朱雄英,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偷眼看了看朱元璋,然後才說:“我,我想種地!”

“種地?”張希孟笑道:“真是這麼想的?”

“嗯,皇爺爺的菜園可好玩了,我想種菜,種出來比皇爺爺還大的西瓜!”小傢伙興沖沖說著。

再看朱元璋,這位皇帝陛下的臉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晴轉陰。

憤怒值正在快速積累,小崽子,你皇爺爺從刀山火海里爬出來,好容易不用種田了,你怎麼又想活回去啊?

張希孟自然知道朱元璋的怒火,但他不在乎,甚至還有點想笑。

孩子挺有想法的,加油!

“你喜歡種田嗎?有別的想法不?也說出來。”

朱雄英認真想了想,“我,我想養孔雀。”

“哦!對生物學還有興趣?”張希孟笑道:“怎麼想到的,跟我說說。”他用力抱了抱朱雄英,讓他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只給老朱一個後腦勺。

沒有了老朱的干擾,朱雄英變得肆無忌憚起來,他喜歡養孔雀,這事還要算到朱英身上。

前些年,朱英不斷往京裡送稀罕物。

孔雀算是很主要的一項,最初都讓朱棣給烤了吃。

等朱棣走了,孔雀的噩夢纔算結束。

隨著時間推移,安靜下來的孔雀竟然下蛋繁衍。只不過有一隻不會孵蛋,一共三顆孔雀蛋就讓朱標拿回了東宮。

恰巧讓朱雄英看到,小傢伙聽說蛋裡面能出孔雀,他就來了精神,一天到晚,有時間就過來看。

不得不說,小傢伙運氣不錯,竟然等到了孔雀出殼。

隨後這三隻小孔雀就成了朱雄英的跟屁蟲,要不是讓老朱帶過來,朱雄英還在東宮喂孔雀呢!

“原來如此啊!”

張希孟突然笑道:“你這麼說,那你願意種田,願意養孔雀嗎?”

“願意,願意啊!”

“那我幫你弄一個農莊,專門幹這些事情,你看怎麼樣?”

朱雄英連連點頭,喜得小眼睛裡面都是星星。

可朱元璋忍不住了,“張先生,你不能縱容孩子!這是玩物喪志!”

張希孟淡淡一笑,“主公錯了,這叫因材施教!”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莒南县| 永州市| 盱眙县| 类乌齐县| 舒城县| 伊川县| 宣威市| 怀柔区| 邵武市| 景洪市| 隆昌县| 文成县| 定陶县| 荃湾区| 朔州市| 尼勒克县| 南宁市| 娱乐| 上饶市| 陵川县| 酉阳| 桂平市| 高陵县| 澄城县| 泰来县| 鹤山市| 本溪市| 蒲江县| 鸡西市| 马关县| 日照市| 揭西县| 岳西县| 灵璧县| 通渭县| 高平市| 镇康县| 宜阳县| 毕节市|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