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

朱元章講的種田,可不是拿著鋤頭,到農田上意思一下就完了。畢竟和後代帝王比起來,朱元章是真的會耕田。

整地,堆肥,翻地,播種,除草,收穫……老朱全都門清。

不同於後世那種,把種子撒下去,上了化肥,噴了農藥,就可以坐等豐收的情況,眼下的耕田要複雜得多,必須定期除蟲除草,時刻關注苗情,缺水了還要灌既。

而且除草什麼的,必須頂著日頭出去幹活……因爲自有中午的暴曬,才能迅速殺死雜草,不然頑強的野草,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重新紮根,再度復活,除了個寂寞。

假如除草的時候,遇上了陰雨,多半是不行的。

再有除了糧食之外,還要種植蔬菜和雜糧……這一塊就更麻煩了,別的就不說了,光是各種豆子,紅豆、綠豆、黃豆、蕓豆、蠶豆。早熟的,晚熟的。各種不同品種,差不多有幾十樣。

爲了能豐富餐桌,讓家裡的孩子多吃一口,在耕田之餘,必須按照時令,把一樣一樣的種子種下去。

清明種什麼,穀雨種什麼,全都一絲不亂,唯有如此,纔能有所收穫。

所以說在古代種田,也不是悶頭傻幹就行的,必須熟悉時令,瞭解曆法,甚至懂得些天氣變化,唯有掌握這些小竅門,才能把莊稼種好。

再有就是要老實肯幹,不怕髒不怕累。

沒有化肥,就要想辦法漚肥。

糞便,爛樹葉,池塘的稀泥……把這些挖出來,堆在一起,經(jīng)過發(fā)酵分解,變成可用的農家肥。

很可憐的是,辛辛苦苦弄出來的農家肥,百十斤的一筐,背到了田裡,累得彎了腰,所能提供的養(yǎng)分,還不如一小把化肥效果好。

農民的艱辛,可想而知。

其實真正瞭解這些時候,就會很自然而然明白,愛惜民力的原因……因爲隨便徵用百姓服役,打亂農時,輕則造成減產(chǎn),重則絕收。

失去收穫,往往就意味著人會餓死。

所以,針對百姓,你可以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修水渠,挖壕溝,建水庫,這都沒問題,老百姓也願意出力氣幹活。

但是做這些必須放在農閒的時候,或者讓百姓自己安排,在料理了自己農事之餘,纔好出工,不然的話,就會事與願違。

……

天可憐見,朱標小朋友才八歲,就被老朱提著,吭哧吭哧挖坑撒種子,耳邊還不斷響起老朱的叮嚀。

一遍又一遍,不停詢問,記下沒有?

朱標簡直要瘋了,我是你兒子,欺負孩童,沒有天理啊!

小傢伙只勉強種了兩壟地之後,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喘息,額頭上都是熱汗。

朱元章看在眼裡,也是心疼,但更多卻是遲疑……這孩子身體不行啊,咱小時候,還不到六歲,就跟著下地幹活,一忙活兒就是一天,都不知道累。

這小子才幹這麼點活兒,就叫苦連天。

這可不行!

“朱標,你是當大哥的,要給兄弟們做個表率,往後你有空就來這一片,學著種田。還有,讓你娘帶著你養(yǎng)蠶,採茶,紡紗織布,你什麼都學點,沒有錯的。別覺得那是女孩子乾的事情,張先生不還喜歡織毛衣嗎!咱們國庫財稅三成就靠著絲綢,茶葉,馬虎不得。”

朱標真的哭了,我想換個爹,在線等,十萬火急。

金陵這邊,朱元章拿張希孟的這套主張,教導兒子,在山東,卻是要用這一套主張,來培養(yǎng)人才。

“張相,我記得在幾年前,你就講過,以民本立學,講的是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現(xiàn)在想來,差不多到了落實的時候了吧?”

劉伯溫笑呵呵道。

一項主張,從提出到實踐,從書本變爲現(xiàn)實,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有什麼主張,必須有什麼配套的措施落實下去,不然就是空談。

拿儒家來說,人家自詡士大夫,認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認爲功名只在書中求,然後人家就鼓搗出了一整套的科舉學堂體系,從官學到書院,一應齊備。

考取了相應的功名,就能獲得相當?shù)拇觯嬲龑崿F(xiàn)了顏如玉,黃金屋,一站式購齊。

哪怕你七老八十,又老又醜,腎虛腰疼,半夜盜汗,窮困潦倒……只要能考上功名,立刻就成了十里八鄉(xiāng)的一枝花,無數(shù)人爭搶著攀附。

這倒不是說是對的,問題是人家從主張到實踐,邏輯閉環(huán)了。

當初張希孟總結出衣食爲本,日用爲道。主張親民愛民的民本主張……但是要怎麼落實,還缺了關鍵一步。

所以說想要取代儒家,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

眼下的復旦學堂,就是關鍵的一步。

“伯溫先生,確實是到了這時候,只是要怎麼設置,還需要推敲一二,總之,不能跟國子監(jiān)一般。”

劉伯溫當然表示贊同,國子監(jiān)說到底還只是培養(yǎng)官吏爲主,各地精通文義的青年才俊,經(jīng)過推薦,進入國子監(jiān)。

而在國子監(jiān)之中,設立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yè)六堂,光是聽名字,就差不多知道是幹什麼的。

課程也主要是,四書五經(jīng),以及律令、書、數(shù)、《御製大誥》等等。

考覈方式則是每月試經(jīng)、書義各一道,詔、誥、表、策論、判、內科二道。

每日習書二百餘字,以二王、智永、歐、虞、顏、柳諸帖爲法。爲的是能寫出漂亮的館閣體,滿足官場公文需要。

雖然這些年也把張希孟講的東西,引入課堂,但也僅限於張相又說什麼了,大傢伙瞭解一下,考試的時候可能用得到……僅此而已。

“復旦學堂,不是以培養(yǎng)官吏爲目的,而是以培養(yǎng)百工百業(yè)人才爲先。因此經(jīng)義文章的課程,必須削減壓縮。設立農科、工科、醫(yī)科、商科、天文、算術六科,學制暫定八年,前三年爲基礎課程,後五年爲專業(yè)課程,學生可依據(jù)興趣和考試成績,升入不同學院,進行學習,待到學業(yè)完成,可以憑藉畢業(yè)證書,進入各行各業(yè),爲國效力。”

張希孟說得很粗略,其實他也沒法仔細講……因爲張希孟真正想弄的數(shù)理化,暫時連學科體系都沒有建立起來。

他只能藉著工科的名義,弄一些試驗,講一些原理,然後再把理論提煉出來,籌組新的物理學院,化學院。另外農科也是個籠統(tǒng)的分類,像什麼肥料啊,良種啊,土壤改良,鹽鹼化治理,都能歸結其中,如果拆開了,又會涉及到水利,工程的內容。

最有趣的就是商科,這也是個筐,裡面甚至包含了外語課程,你敢信?

儘管市舶司早就設立了,和海外通商也在做,但是要想成立航海專科,介紹海外蠻夷情況,鼓勵航海開拓,還是做不得的。

這倒不是阻力的問題,實在是想成立學堂,建立學科,連基本的教材都沒有,到底這個學科研究什麼,方向是什麼,方法是什麼……全都是一片空白。

張希孟只能先掛羊頭賣狗肉,藉著辦學的機會,挑選合適的人才,完善相應學科,適當機會,組建新的學院。

按照張希孟的目標,在十年之內,把復旦學堂弄成有至少二十個專業(yè)的綜合性學堂,規(guī)模龐大,生員要超過萬人。

不只是大明,放眼整個世界,那也是首屈一指,無可比擬。

即便是如此粗糙的框架,也足以讓人耳目一新。

農學,醫(yī)學,工學,商業(yè)……這些小道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並且赫然成爲學堂主要內容。

斯文掃地,讀書人還有什麼尊嚴可言?

讓我們來山東吃苦也就算了,又派了一堆武夫,騎在我們頭上。

不嫌棄丟人,不要臉皮,我們忍了。

可是到了今天,連課程設置也對我們如此不公。

讀書人啊,你何時能站起來?

經(jīng)過千辛萬苦,趕到了山東的一衆(zhòng)文人,如喪考妣。

經(jīng)義呢?

諸子百家呢?

詩詞歌賦呢?

我們只懂聖人的微言大義,讓我們教這些東西,真是難爲我們了。

不會就是不會啊!

“廢物,全都是廢物!到了今天,還敢耍賴,當真該殺!”劉伯溫殺氣騰騰,他是真想動手了。

只不過在一片喧囂之中,有人的見解讓人眼前一亮。

不用說了,這就是錢用壬。

他認爲很多學科不是不存在,譬如商科,管子就有很多經(jīng)營之道,呂氏春秋也有,孔子就講仁民愛物,老子也說不貴難得之貨。

歷代設有常平倉,調劑糧價,宋代有買撲制度,爲了方便徵收商稅。還有市舶司,和海外打交道,這些內容早都有了,只是儒者視而不見,不願意真正深入研究,總結出來罷了。

所以說罪在我們讀書人,我們愧對先賢,愧對天下。

我們應該贖罪啊!

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出了錢用壬這個不要臉的叛徒,算是把這幫讀書人的臉皮給撕扯乾淨了。

這幫人再也沒有別的說辭,只能抓緊時間,翻閱典籍,尋找內容,總結成書,準備教導學生。

由於提出了真知灼見,錢用壬不但獲得了孔府的一間房舍,用來辦公,還有一個人專門伺候他。

這個人很能幹,錢用壬需要的書籍,他很輕鬆就找到了。

“不錯,回頭我給你升官……對了,還沒問你的全名,你是哪裡人?”

面對問題,此人沉默了片刻,低聲道:“小人就是這裡人,叫孔希學!”

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guī)矩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十八章 不屈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十章 淮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wǎng)的王保保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六十三章 戰(zhàn)略大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一章 元末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zhàn)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一章 元末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zhèn)魈熨x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chǎn)和建設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
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guī)矩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十八章 不屈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十章 淮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wǎng)的王保保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六十三章 戰(zhàn)略大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一章 元末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zhàn)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一章 元末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zhèn)魈熨x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chǎn)和建設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凤城市| 芦溪县| 当雄县| 崇州市| 分宜县| 嘉峪关市| 新邵县| 武清区| 香港 | 嵊泗县| 辉县市| 辽中县| 斗六市| 郓城县| 商洛市| 涟水县| 华容县| 定结县| 金昌市| 神池县| 宁城县| 阜阳市| 灯塔市| 隆安县| 聂荣县| 通州区| 石狮市| 桃园县| 贵阳市| 瑞昌市| 当阳市| 通山县| 临清市| 平顶山市| 伊吾县| 屯门区| 巫溪县| 宁城县| 河西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