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

安南竟然出了亂子,隨時可能波及到嶺南。嶺南之地,對大明來說,可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嶺南盛產稻米、蔗糖、鐵器、瓷器,另外還有造船廠,軍械廠,從雲南出來的銅,也要送到廣州。

基本上這麼說,嶺南就是大明半壁江山的錢袋,米倉,軍火庫,根本不能出問題。

現(xiàn)在安南大亂,百姓四處逃避,萬一涌進大明,這可就麻煩了。

因此應天中書百官,立刻進行討論,前後持續(xù)了三天時間,他們商量出一整套措施,隨後孫炎和毛貴一起來求見張希孟。

又是對外,又是涉及到用兵,方方面面,張希孟自然是權威。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層,安南那邊起義的百姓,打著“張子”的旗號,很顯然,張?zhí)珟煹拿呀泜鞑サ搅撕M狻?

“正因爲如此,我似乎不便表態(tài),應該請陛下定奪。”

孫炎忙笑道:“太師過謙了,首先您一秉大公,誰不清楚?其次如果安南這邊,以您的名號,舉兵起義,能夠成功,其他各處,似乎都可以推而廣之……這事情牽連太大,還是先商議個結果,然後再去麻煩陛下比較妥當。”

張希孟也沒有說更多的廢話,而是主動道:“毛尚書,你看安南那邊,有推行均田的基礎嗎?他們能不能行?”

毛貴立刻打起精神,對張希孟道:“太師,您也知道,安南一直是中原屬國,五代十國才自立出去,論起來比高麗要晚太多了。說起來,安南和中原有不少相似之處。只不過由於山嶺重疊,北宋的時候,把嶺南都視作天涯海角,煙瘴之地,更不要說安南了。這一次之所以起兵,是藉著安南兵敗占城的機會,也是和這十餘年,大明和安南的交往有關係,總而言之,是天時地利人和湊在了一起,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毛貴說話很有意思,他用的是機會,而不是麻煩。

時間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大明朝廷已經沒有幾個大臣,一聽到外面亂了,就心驚肉跳,手足沒地方放……這一次安南出事,雖然讓人擔憂,卻也不至於惶惶不安。甚至像毛貴等人,還盤算著藉助這一次的事情,好好撈一筆!

毛貴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安南和中原有交流,雙方其實算是很密切的。

但是由於地形阻隔,加上南方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經營重點,安南這一片有著根深蒂固的地方勢力。

他們藉著中原衰弱的機會自立,隨後元朝三次征討,悉數(shù)失敗。

他們現(xiàn)在就是離開家門的逆子,覺得靠自己能過得很好,並不願意再回到原來的家庭,寧爲雞口,不爲牛後。

大約就是這麼個狀態(tài),如果不出意外,安南會同中原漸行漸遠,以至於徹底分道揚鑣。

但是隨著大明朝建立,事情發(fā)生了變化。

由於明軍擊敗元廷,收復故土,甚至還俘虜了元朝皇帝……赫赫武功,懾服了安南上下的心,讓他們重新恢復了尊重,甚至是敬畏。

接下來就要說張希孟的這套全新主張,對安南的影響了。

雙方離著這麼近,大明又這麼強,早就是文化中心,不可能對周邊沒有任何影響……而此時的安南處於陳朝後期,國家末世,該有的矛盾,安南一樣不少。

由於國土狹小,表現(xiàn)更加劇烈,人丁滋生,土地不足,豪強權貴大肆兼併,百姓民不聊生。

陳朝還有個很奇葩的政策,由於前面元廷三次征討安南。

陳朝這邊,就實行了世代爲兵的世兵制,而且還不許入仕爲官。

這麼對待將士,簡直比歷史上明朝的軍戶制還過分。

可以說陳朝已經走到了最後階段,

偏偏這時候,他們還調集十二萬兵馬,進攻佔城,又把國王折損在了戰(zhàn)鬥中……事情到了這一步,要是還能相安無事,就出鬼了。

其實事情不復雜,安南是一定要出事的,是豪強將領,取代陳朝,還是百姓揭竿而起,改朝換代……無非這麼兩種可能。

是出王莽曹操,還是出陳勝吳廣的問題。

在原本的歷史上,是豪強取代了陳朝,並且在永樂年間,和朱老四鬧得天翻地覆。

而這一世張希孟的影響力,已經早就走出了國門。

哪怕在安南,也有一批中下層讀書人,他們以張子門徒自詡。

他們主張效仿大明,徹底改革安南。

包括均田均賦,大興教化,公平入仕等等……說白了,這些底層讀書人也想分享蛋糕。

甚至有人乾脆主張,重新併入大明算了。

很顯然,這只是少數(shù)人的異想天開,大多數(shù)的安南百姓是不贊同的。

張希孟耐心聽完,總結道:“困難不小,機會難得。你們覺得呢?”

孫炎立刻點頭,“太師所言極是,確實如此……我盤算著能不能調動大軍,以幫助安南百姓,討伐昏君奸佞爲名,出師安南?”

毛貴也說道:“太師,安南損失了十二萬人,國力衰微,如果給占城下旨,要求占城出兵,南北夾擊安南,似乎可以效仿高麗,順利收回安南之地,確實是天賜良機!”

顯然,這倆人都主張對安南用兵,而且是越快越好,大局興兵,半點不能客氣。

張希孟微微皺眉,思忖再三。

“安南這種地方,難度永遠不是怎麼打進去,而是怎麼治理!”張希孟道:“安南本就天高皇帝遠,和中原隔閡極大,好容易自立,隨後元廷幾次用兵,打贏了還好,反而輸了,更讓安南小覷中原,生出了傲慢之心。我們此刻出兵,他們必定以爲是落井下石,心有不服。即便暫時壓制住,他們也未必會心服口服,接下來依舊會此起彼伏,禍亂不斷。”

毛貴微微皺眉頭,“太師說得沒錯,但是時機……”

張希孟擺手,笑道:“我沒說要放棄這一次機會……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派遣一支船隊……以調停兩國衝突爲名,攔住占城的兵馬!”

“占城?”毛貴一怔,連忙道:“太師,我剛剛打算說來著,別看這一次占城贏了,但是總體來講,占城比陳朝還要衰弱。我們幫著安南,萬一陳朝緩過一口氣,滅了占城,有了南方的糧倉,安南就不好對付了。”

張希孟笑道:“你先聽我把話說完……我的意思是藉著保護安南的名義,壓制占城,隨後我們在兩國中間駐紮兵馬,藉著阻止兩國繼續(xù)戰(zhàn)鬥的名義,敲開安南和占城的國門,一口氣把這兩處都拿到手!”

孫炎和毛貴互相看了看,都不約而同露出了不愧是太師,一口氣想要吞併兩個國家,還真是胃口驚人。

孫炎又沉吟了一會兒,張希孟笑道:“怎麼,你有別的看法?”

孫炎慌忙擺手,“太師的想法已經很完滿了,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我還有一件小事,想要看太師的意思。”

“什麼事?”張希孟好奇道。

孫炎微微壓低聲音,“太師,我們先壓制占城,不許他們繼續(xù)攻擊安南,反過來敲開安南的門戶……但是對外,或者說咱們的報紙,能不能告訴我們的百姓,朝廷是爲了支援義士,討伐昏君?”

張希孟眉頭微皺,雖然說此刻直接出師安南,趁虛而入,趁火打劫,會留下後患……但是安南國內出現(xiàn)了均田的主張,有一批親近大明的讀書人,也不能讓他們失望。

更何況張希孟所講的,是大明的底限,如果能撈取更多,又爲什麼要拒絕!

“可以!”

張希孟這一點頭,毛貴和孫炎,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隨後他們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方略,遞給了朱元璋。

老朱也很快答應。

大明的宣傳機器全力開動,報紙上連篇累牘,主要是介紹安南過去屬於中原王朝的歷史,也說了安南百姓的悽苦艱難。

更有如今憤然起兵,討伐昏君的勇毅。

報紙大肆報道,使得原本就激起熱鬧的話題,一下子就爆了。

原來安南竟然是這麼回事,原來這個小國,也盼著推行大明的國策……這可是大好事啊!

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幫幫場子。

別人不說,剛剛賣了釜山港,換來一筆錢的張東,他此刻已經是鳥槍換炮。

由於張子明拿到了大明功勳勳章,加上張東俘虜高麗國王的功勞……他們這對父子,瞬間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有了名氣,什麼都方便了。

不少有志青年,都來投靠張東,數(shù)量超過了三百人。

張東也跑去了劉家港的造船廠,報上了名字之後,見到了主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們弄到了五艘最新的快速戰(zhàn)船!

除此之外,張東還買到了一批軍火,包括十門火炮,二百支新式火銃,而且還是友情價。

一瞬間,他的手下,鳥槍換炮。

“安南義民起兵,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他們信奉太師學說,就是我們的兄弟!”

手下的這幫年輕人,也是躍躍欲試,只不過有人還心存憂慮。

“朝廷什麼意思?萬一我們去了,惹出禍端,那該怎麼辦?”

張東呵呵一笑,“我們是爲了大明的利益戰(zhàn)鬥!安南就是大明的疆土。就算朝廷出於種種考慮,不好直接下手,我們也要想辦法,把安南拿回來……就像是我們在高麗做得那樣!”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yǎng)儲君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yǎng)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zhàn)張相的弱點!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tǒng)一貨幣第十七章 炮戰(zhàn)又贏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tǒng)劉福通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lián)手李善長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yǎng)儲君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yǎng)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zhàn)張相的弱點!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tǒng)一貨幣第十七章 炮戰(zhàn)又贏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tǒng)劉福通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lián)手李善長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大安市| 张家港市| 平乐县| 礼泉县| 都安| 扶风县| 台中市| 旌德县| 赣榆县| 乐至县| 兴城市| 汪清县| 黄石市| 青岛市| 越西县| 四平市| 兴国县| 上饶县| 莆田市| 峨眉山市| 阜新市| 南丹县| 涟源市| 迭部县| 丹东市| 稻城县| 雷山县| 阿克苏市| 绍兴市| 楚雄市| 兴海县| 旅游| 乐平市| 胶州市| 兴安县| 宜丰县| 黑山县| 临桂县| 林州市|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