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

汪廣洋受命參知政事,兼任吏部尚書,以副相之尊,執(zhí)掌吏部銓選大權,這已經是能和首相掰手腕的朝堂大佬。

而且一躍超過了胡惟庸和楊憲,瞬間變得炙手可熱。

又恰逢這個人人自危的關頭,有太多的人,都想巴結汪廣洋,求得庇護。

不過令人訝異的是,汪廣洋閉門不見外客。

一直在家中待了三天,熟悉卷宗,到了第四天,汪廣洋纔到中書省。

這一日正逢中書省羣臣聚集,就連朱升都來了,胡惟庸,楊憲等人也都到了,但是他們也僅僅和汪廣洋點點頭,沒說別的。

所有尚書高官之中,只有毛貴跟汪廣洋熱情聊了起來。

毛貴算是所有尚書當中,最瀟灑自在的,他掌管的外務部同國內打交道不多,由於是新組建的衙門,人員也不多,他們主要負責對外瞭解情況,自成一系。

根本不在乎朝中風雲變幻,加上當初汪廣洋出使幾次韓宋,和毛貴之間,還有那麼一點交情。

兩個人聊得還挺開心的。

“公此來收拾殘局,可需要莫大的勇氣啊!”

汪廣洋呵呵一笑,“我不過是盡心而已,談不上別的。要說收拾殘局,那也不是我能做到的。”

毛貴眼皮微微一挑,“也對,只是這個局真不好收拾,一兩個人,怕是扛不起來。”

“那就一起扛。”汪廣洋笑道:“到時候還望老兄鼎力相助。”

毛貴點頭,“我必定竭盡全力。”

兩個人很快結成同盟,李善長已經到了,這才幾天不見,李善長已經肉眼可見地衰老,尤其是鬢角,多了許多白髮。

他掃視了全場,才這點日子不見,就少了好幾位熟人,真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啊!

“都坐吧!”

李善長讓大傢伙落座,隨後苦笑道:“這些日子,鹽務案觸目驚心,揪出來的貪官污吏,超過千人,從犯過萬,自我大明立國以來,從來沒有如此大案!當真是喪心病狂,天怒人怨!”

衆(zhòng)人聽著李善長的話,全都微微低著頭,神情肅穆,不敢多言。

李善長又道:“老夫忝列首揆,用人不當,舉薦失誤,放縱奸佞,入朝爲官,禍國殃民,上負天子,下害黎民。罪行深重,自當向陛下請罪。或是罷官,或是發(fā)配,全賴陛下洪恩。”

首相已經做好了去職的準備,他都有點兜不住了,情況竟然到了這個地步!

其餘諸人,更加惶恐了不少,氣氛又壓抑了幾分。

李善長話鋒一轉,道:“雖然如此,然則朝政不能荒廢,國計民生,江山之重,皆在我等肩上,當此之時,正要小心從事,報答天恩。”說話之間,李善長把目光轉向汪廣洋,擠出了一絲笑容。

“汪參政受命回京,得陛下信任,提拔參政,必有高見賜教。”李善長笑著說道。

汪廣洋微微點頭,忙道:“李相擡舉下官了……要讓我說,鹽務一案,發(fā)展到了今天,弊端在於用人。怎麼這麼說呢?”

汪廣洋下意識挺直了腰背,目視所有人道:“鹽乃民生根本之物,又是國朝歲入來源,如此緊要,必須選拔德才兼?zhèn)渲浚拍苌喜徽`國,下不病民。理當有章法,按規(guī)矩辦事。官吏入職,升遷,日常考評,銓選要害職位,都要經得起推敲,避免私相授受。”

汪廣洋繼續(xù)道:“然則國家初創(chuàng),很多時候,徒有規(guī)矩,卻忘了執(zhí)行。只是依據個人好惡,便隨便委以重任。私相授受,心中只有恩主,沒有天子,更沒有國法典章,遑論蒼生百姓。”

“豈止鹽運使衙門如此,其餘部衙,也不遑多讓,實在是國家大弊,如不能及早根除,只怕下一次興起大獄,也不遠了。”

汪廣洋的話越說越重,好些人已經屁股下面長刺兒,有點坐不住了。

胡惟庸和楊憲等有爲中年,更是心頭大驚……汪廣洋這傢伙明顯是受了皇命,讓他來收拾殘局。

原以爲他會大開殺戒,滿足朱元璋的目標,換取天子歡心。

可汪廣洋一上來就談規(guī)矩,講用人,這又是什麼套路?

而且從汪廣洋的這些話中,竟然聽出了一些張希孟的味道,那位還在北平的魯王,又是什麼算盤?

這倆自信十足的傢伙,第一次遇到了看不懂的情況了。

幹掉李善長,就能取而代之,繼續(xù)自傳威福,號令文武……現(xiàn)在看來,根本是癡心妄想,完全是打錯了算盤。

“鄉(xiāng)黨、姻親、舊部,任人唯親,私相授受,這是一切問題的根子……國家乃是陛下的國家,天下乃是萬民的天下,秉持公心,爲國選才。我輩皆是卑微的公器,切不可自以爲是,威福自專!否則,必然招致禍患!”

好傢伙,張希孟的味太足了。

李善長已經猜到了,這位定是跟張希孟通氣了,或者至少是揣度了張希孟的意思,才侃侃而談的。

“汪參政,你所講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入木三分,我輩必須謹言慎行,防微杜漸……你看當下,又該如何應付?”

汪廣洋道:“李相,下官受命吏部尚書,眼下戶部尚有空缺……天子本意是讓羣臣推舉,我以爲不如大傢伙公推幾個合適的人選,不要太少,怎麼也要三五個人,把他們的優(yōu)劣都寫清楚,然後一起呈給陛下,由天子勾選。”

李善長微微一怔,隨即立刻道:“這個辦法好,我同意了,大傢伙都來說說吧,誰能接任新的戶部尚書?”

李善長的話剛剛說完,朱升突然開口,“當下戶部出了很大的問題,要收拾局面,必須得力之人,最好還是和原本那些人干係不大的。能夠大刀闊斧,重整戶部,清理貪官污吏,恢復財稅,不要忘了,北平還在打仗,軍需供應,不是小數目,如果戶部不能及早運轉起來,誤國誤民,只怕就更加有罪了。”

這幾句話的威力還是很大的,有幾個想要推薦人選的,全都閉上了嘴巴,舉薦不妥當,可是會出事的。

衆(zhòng)人沉默了良久,胡惟庸突然道:“我提議由稅務部侍郎杭琪接任。”

這傢伙公然舉薦自己的部下,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胡惟庸,你是聽不懂人話嗎?

好像還真是如此,胡惟庸自顧自道:“杭琪爲官清廉,整理贛江商路,徵收商稅關稅,都大有作爲。讓他接掌戶部,必定能不負衆(zhòng)望!”

說完之後,胡惟庸就閉上了嘴巴。

其餘衆(zhòng)人稍微驚訝,也開始思量起來,好歹胡惟庸拋磚引玉開了頭,接下來似乎也沒有那麼爲難了。

楊憲斟酌道:“我提議由兩浙布政使朱昭接任戶部,他這些年供應軍需,從來沒有出過差錯,熟悉戶部政務,也是地方上的幹吏能臣。”

他們倆推薦了人選,李善長沒有說話的意思,其餘重臣也似乎沒有推選的心。

看樣子就要從這兩位中間體挑選一個了。

可就在這時候,毛貴突然開口了,“既然要多推舉幾個,供天子挑選,彰顯公心。我就推舉湖廣佈政使羅復仁!”

汪廣洋立刻道:“爲什麼是他?”

毛貴一笑,“這個理由怕是不用我說了……滅了陳友諒之後,湖廣飽受戰(zhàn)亂摧殘,民生凋敝,百姓無以爲生。羅復仁提議從江西移民,充實湖廣,又親自操持移民事宜,這幾年間,他兢兢業(yè)業(yè),恢復湖廣民生有功。現(xiàn)在戶部一團亂麻,讓他接手戶部,或可以恢復秩序,儘快給陛下一個交代。”

汪廣洋微微頷首,隨後對李善長道:“李相,咱們把這三個人的履歷交上去,由陛下裁決吧!”

李善長又看了看其他人,確實沒有更合適的了。

李善長點頭,“此番選才,乃是公推,並無私相授受,任人唯親。三人到底誰能勝出,要看天子裁決……老夫以爲,此法很是不錯。日後爲國選才,大可以按照這個辦法來做!”

衆(zhòng)位大臣沉吟再三,也都無話可說,隨後這次議論的結果被送了上去。

轉過天,老朱的旨意就下來了,三人當中,挑選了羅復仁,提拔爲戶部尚書,要求他立刻進京,整理戶部,要求切莫耽誤秋糧徵收。

由於時間很緊,擔子也重,羅復仁半點不輕鬆,得到了旨意,就立刻進京,火速趕來。

本來羅復仁以爲進京之後,他還需要挑選一批手下,填補空缺,然後才能運轉政務,可是等他進京之後,卻發(fā)現(xiàn)了戶部空缺的官吏,竟然被填補齊全了。

原來在推舉了戶部尚書之後,吏部立刻聯(lián)絡門下省,挑選出一批考評上等的年輕文官。值得一提,這一批文官,普遍經過了科舉考試,又在地方歷練多年。

他們當的官都不大,能做到縣丞、主簿已經算是不錯了,還有不少只是書吏……由於張希孟主張科舉放開,增加錄取名額,結果就是科舉出來的人,起步不高,多數都在下面徘徊了好幾年,有的甚至快十年了。

時至今日,他們也該往上走一步了。

很快,戶部侍郎以下,各個清吏司,一下子填補了八十多位文官。原來因爲大肆抓捕,造成的空缺,一下子就補上了。

朱元璋掀起的大獄,竟然沒有造成多大的亂子,實在是讓人目瞪口呆……

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tǒng)拖不得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xiāng)親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wèi)司惹禍了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zhàn)張相的弱點!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zhí)珟煹母哒?/a>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
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tǒng)拖不得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xiāng)親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wèi)司惹禍了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zhàn)張相的弱點!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zhí)珟煹母哒?/a>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玉山县| 定结县| 虹口区| 绥阳县| 汾阳市| 长泰县| 鄂州市| 郯城县| 盐池县| 葫芦岛市| 县级市| 敦化市| 克拉玛依市| 屯留县| 舒兰市| 安龙县| 儋州市| 左贡县| 嘉善县| 监利县| 扎兰屯市| 容城县| 鄂州市| 嵊泗县| 阿拉尔市| 含山县| 赣州市| 杭州市| 利川市| 双鸭山市| 玉溪市| 广饶县| 昌图县| 五家渠市| 南乐县| 吴桥县| 吴江市| 梓潼县| 黄冈市|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