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

面對蔡本的提問,張庶寧突然覺得很好笑。

“蔡先生,我依舊尊稱你先生。可事到如今,你還以爲是仗勢欺人,又或者想拿你怎麼樣?伱就沒有覺得,自己哪裡錯了?”

“錯?”蔡本突然勃然大怒,“我錯在識人不明,錯在收了個白眼狼!你悖逆恩師,今後的大明,斷然不會有你的生路,你,你完了!”

聽到這話,張庶寧簡直哭笑不得,如果說此前還有最後的那點念想,也蕩然無存了。

“蔡先生,我是復旦學堂的生員,今後大概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我會好好教我的學生,教他們什麼是是非對錯,教他們該站在哪一邊說話。我會期望他們成爲大明的棟樑之材,華夏脊樑。但我絕對不要要求他們,對我感恩戴德,唯命是從。我也不會想著,聚集一幫人,聽從自己的安排,呼風喚雨,如何如何……總之,先生教我的治學方法,我會記在心裡,發揚光大。至於先生的爲人,我以爲,先生應該好自爲之。”

說完之後,張庶寧起身離去。

只留下蔡本,在這裡氣得臉色鐵青……他並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聰明,甚至連張希孟講的那些東西,他都領悟很深。

不然也不會在復旦學堂,風生水起。

但是在蔡本看來,張希孟所講的東西,大約就和孔夫子一樣,可以寫在紙上,掛在嘴上,唯獨不能放在心裡,不能當真。

在孔孟之道以下,士大夫執掌大權,輔佐天子,治理國家……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但根子上,還是差不多的。

復旦學堂,濟民學堂,每年招收兩三千人,這些人扣除一些特殊的行業,會參加科舉,並且成爲官吏的,大約有一千人出頭。

這一千人,可遠比大宋四年一次的科舉,來得多多了。

也就是說,大明的立國根基,還是比大宋強很多的。

但也僅此而已,別再往前折騰了。

每年的教育支出,先把大頭落幾個大的學堂上面,然後再把大部分放在傳統的教育強省,文脈匯聚的地方。

諸如江西這一片,還有江南,另外由於復旦學堂的原因,山東也要多分點。

大約八成的經費,就落到這些地方,剩下的北平,山西,湖廣,巴蜀,能分到多少,就算他們的運氣。

至於廣西、雲南、甘肅、陝西,這些地方,根本不在考慮的範疇。

不得不說,蔡本還真就是個天才,他對經費的劃分,未來的規劃,簡直就是歷史上大明科舉人才的分佈圖。

大明前期,以江西等地爲主,幾乎佔據朝堂半壁。後來隨著江南財力增加,蘇鬆常鎮,浙江等地,後來居上,諸如東林黨,浙黨,他們把持了朝堂,左右江山社稷。

其餘福建、山西等地,也就打打醬油,其他地方連打醬油的資格都沒有。

有人或許要問了,這種事情,也能掌控嗎?

難道不是異想天開嗎?

還真不是。

這也不只是蔡本這麼說,抱有類似看法的人,多著呢!

他們的手段也不復雜,首先就是預算投入。

把大多數的錢財,集中在這些地方。

教書育人,本質是就是花錢。

養最好的老師,可不比養士便宜!

錢有了,人就有了。

隨後在教學安排,考試設計上,稍微動點心思,就能讓自己希望的人,進入學堂,佔有主要的名額。

然後再大力宣傳,說些什麼很玄幻的,家學淵源啊,文脈彙集啊,文曲星下凡,老天庇佑……到此爲止,這事情的九成,就已經辦妥了。

要說和歷史上,有多少區別嗎?

還是有的,畢竟張希孟的主張,還是比孔夫子入世踏實的。

學堂錄取的人也更多,涵蓋的範圍,還是能更廣一些,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想要有什麼脫胎換骨的改變,基本上是做夢了。

這也是孫炎操持教育改革,以經費分配作爲最主要內容的原因。

人和人的差別,真的不大。

尤其是同爲漢人,農耕民族,同樣注重教育。

千百年的傳承,出現天才的概率,幾乎是一樣的。

不同的不過是享受教育資源的多寡罷了。

當然了,教育也是個很神奇的事情,總體來說,是符合投入產出比的,但是像此前老朱對皇子那樣,安排最好的翰林官,小心教導,還真不一定教出什麼好東西來!

也正是如此,相對平均分配教育資源,纔有價值。

絕對的公平,誰也做不到。更何況還有因材施教的說法。

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總要設一箇中學吧!

中學的老師,總要是個明白人吧!

有什麼問題,能給解答,就算做不到有求必應,無所不知,但也能適當引導學生,把他們帶上正路,協助他們,挖掘自身的潛力。

這也就是了。

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也就不要怪雷霆之怒了。

很有趣的一件事,經過了一番徹查之後,蔡本的情況確實查清楚了。

他有偏袒學生的問題,也有慫恿增加考試,阻擋夏河寨學生的情況……但事情到這裡,並不是說,他就收了誰的錢,遵照誰的意思,辦的這事。

他純粹是出於自己的偏見,還有更多亂七八糟的考慮,才這麼幹的。

這事情就好玩了,該怎麼辦他?

是按照國法處置?

貌似大明現在的法條,並不支持……當然了,可以上書老朱,相信老朱很願意落下屠刀,砍了蔡本的腦袋,或者把他做成人皮枕頭,懸掛在學堂外圍。

但是這事情到了中書省,孫炎思量再三,又請教了徐達,還有刑部官吏。

最後孫炎覺得還是不要殺人,畢竟這麼幹,會弄得人心惶惶。雖然很可惡,但是法令這個東西,只能保證最低限度。

一個處處遵守法令的人,或許是個該千刀萬剮的人渣!

到底要怎麼辦?

孫炎和教化部商議,以嚴重損害師德的名義,剝奪了蔡本的教師資格,又拿走了他的所有薪俸。

除此之外,發配遼東,降爲蒙學老師,不出意外,這位的後半生,只能看熊瞎子呲牙了。

再有,孫炎要求,將這一次的事情,刊登出來,明發天下。並且頒佈新的考試辦法,要求由教化部負責,各個學堂的權柄,直接被拿掉了。

隨後還有一樣,就是針對所有老師,進行培訓考覈,要堅決消除有才無德的情況!

一道道命令下來,一層層落到了老師身上。

坦白講,別說大明瞭,就算往前追溯,一直到三代之治,沒有這麼針對老師的。

法令嚴格,約束相當多。

甚至還有御史官吏,會下到各地,暗中查訪,如果發現有有損師德的情況,要加倍嚴懲!

其實有關師德的問題,張希孟在濟民學堂就講過了。

但是真正落實,卻還要到今天。

藉助孫炎的手,才能順利實現。

這事情說起來,也是張希孟地位太高所致。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諷刺。

張希孟講了,聽的人自然不少,但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覺得張相公不會以大欺小,他的話,就類似父母師長的諄諄告誡。

聽話的孩子自然聽,不聽話的,也就那麼回事。

但是到了孫炎這裡,情況就不一樣了。

他可不跟你們扯這些,他是真的會按照法令來辦案的。

惹了他,是會發配,掉腦袋的。

朝廷的風向迅速改變,最爲興奮的,還是那些夏河寨的學生,他們在復旦學堂,足足耽擱了一個月的時間。

別人已經入學了,他們還沒能進去。

就這樣被扔在學堂的外面,不上不下,不進不退……對這些剛剛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著實是一種折磨。

有人甚至偷偷抹眼淚,嚷嚷著回家,這個學太難上了,我們回去,不跟他們搶了。

不過所幸有張庶寧在,他安撫大傢伙,未免被甩得更遠,張庶寧領著他們,自學讀書,每天早期晚睡,雖然不如前幾個月的苦讀,但依舊很辛苦。

學生們倒是甘之如飴,他們只是唯恐自己,沒有機會進入學堂。

就這樣,時間一點點過去。

終於有一天,復旦學堂方面,派出了副山長,告訴他們,可以正式入學了,沒有加試,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

在聽到消息的那一刻,考中的十八名學生,還有那些同來的學生,他們一起嚎啕大哭,淚如雨下。

所有的委屈,卑怯,惶恐,全都化作淚水,奔涌而出。

他們太不容易了,想要上個學,真是太難了。

很湊巧,張庶寧回來,他剛進院子,幾個小子,就撲上來,抓著張庶寧,把他高高扔上天空,隨即接住,又再拋上去!

“先生,我們能入學了!”

“先生,我們贏了!”

張庶寧在短暫遲疑之後,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一會兒,他才順利落到了地上,看著一雙雙熾熱的目光,張庶寧心中的火焰,也在燃燒,他興奮地漲紅臉。

“你們選吧,最好的酒樓,最好的菜餚,想吃什麼,就跟我說,我請客!”

這幫小子聽到這裡,都是微微一怔。

“先生,你有錢嗎?咱們隨便找個麪館,吃點熱湯麪就行。”還有人心疼張庶寧。

張庶寧還真想了想,他有錢嗎?

應該有的,畢竟他從生下來就有百戶的俸祿,只不過這筆錢是老孃管著的,他還有華夏書坊的大半股份,但經營如何,他已經很久不過問了,也不知道有沒有錢!

不過沒關係,他手上還有一套教材!

就是教導夏河寨學生的應試秘籍!

“走!先跟我找一家書坊,把咱們的書賣了!然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張庶寧轉身進屋,等他出來,懷裡抱著一套書稿。一羣笑逐顏開的年輕學生,簇擁過來,他們氣勢洶洶,簡直比打了勝仗的藍玉,還要威風八面,畢竟他們確實贏了!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三十章 淮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三十章 淮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云阳县| 桃源县| 新疆| 镇沅| 盐山县| 安庆市| 故城县| 漯河市| 翁牛特旗| 永宁县| 永安市| 毕节市| 文安县| 邢台市| 武城县| 伊川县| 措美县| 虹口区| 玛纳斯县| 株洲市| 扶余县| 西乡县| 青龙| 博客| 马龙县| 富源县| 玛纳斯县| 昌图县| 房山区| 峨边| 温泉县| 衡南县| 平顶山市| 石泉县| 临城县| 方城县| 太保市| 九台市| 华容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