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

“咱們陛下是看什麼都好,常遇春的幾個孩子就被他弄到宮裡,徐達的孩子也是,他總琢磨著自己能教好,要是他有這個能耐,何至於把太子甩給我!”

張希孟一邊給夫人剝著南瓜籽,一邊不客氣吐槽。

“你放心吧,有我在,咱們的娃不會被搶走的,我有一百種辦法,讓陛下打消念頭。”

江楠默默聽著,她的更多心思還是放在南瓜籽上面,她多吃點,孩子就能多分點,小東西每天都在長大,越發白皙漂亮,簡直讓人愛不釋手。

這麼好的孩子,怎麼能交給別人呢?

“相公用不著擔心,這事我就能辦妥當。”江楠笑呵呵道:“陛下再霸道,也不好拆開母子,我已經給皇后寫信了,相公用不著擔心。其實讓我說,我是不希望咱們兒子跟皇子太過密切。”

張希孟想了想,點頭道:“我也不想,只是處在咱們這個位置上,想躲也躲不開啊!”

江楠道:“那我也要想辦法。相公,我也不說宮中多是非的話,就是單從培養孩子來看,如果從小身邊就是一堆皇子,就是高大深邃的宮廷,只怕這孩子不會有什麼成就。或者說這孩子只能圍著幾個皇子轉圈,那就辜負了人生韶華。我想讓孩子多看看天下,三教九流,什麼朋友都要多一些,三百六十行,都要接觸。他喜歡什麼,能幹成什麼,就讓他選什麼。”

江楠說著,抓起一大把南瓜籽,扔進了嘴裡,幸福地嚼著。

“以咱們的本事,尚且不能讓孩子自己選擇,那天下人還有誰能辦到?”

張希孟微笑頷首,就知道夫人會這麼說。

這是江楠的脾氣,也是張希孟欣賞她的地方。

一個人要努力活出自我,張希孟不大可能讓兒子一出生,就定位成天子近臣,或者追隨哪個皇子,包括朱標也沒有這個資格。

張家已經出了一個宰相,下一輩人難道要重蹈覆轍?

相比之下,張希孟更希望兒子能走學術的路子,當個化學家,活著鼓搗出張氏力學三定律,張氏相對論,張相公的貓……這不比枯燥的朝政更有前途。

又或者揚帆出海,征服天下,志在四方……幹什麼不是一條路子?幹什麼不能名垂青史?

張希孟想著這些,隨手捏在了兒子的臉蛋上,他微微用力,小傢伙吃痛,眉頭皺眉,片刻之後,哇的一聲就哭起來。

江楠看在眼裡,氣得把頭扭到一邊,懶得看這個混賬的爹。

“別欺負兒子了,趕快哄好了,別把嗓子哭壞了。”

張希孟笑道:“怎麼會,他現在什麼都不會,就只能靠著哭鍛鍊肺活量了,你想兒子身強體壯,就要下得去手啊!再說了,生個兒子,要是不好好玩玩,還有什麼價值啊?”

江楠氣壞了,“行行行,你一肚子道理……我可提醒你,要是讓陛下看到了你這樣,他一準說你不會帶孩子,然後就把兒子抱走,我看你到時候哭不哭?”

“是,是啊?”張希孟連忙收回了罪惡的巴掌,看起來還要對孩子好點,不然會被搶走的。

就這樣,足足過了一個半月,江楠早就恢復了身體,小東西也變得好看起來,明亮的眼珠子,細嫩的皮膚,尤其是大大的腦袋,短短的四肢,比嫩筍還可愛。

完美的頭身比,類似大熊貓似的,天生就是爲了萌化人心而存在。

張希孟從最初的錯愕,遲疑,到慢慢接受,再到愛不釋手,整天把孩子抱在懷裡,也不管兒子聽不聽得懂,就給他讀各種書籍,抱著兒子曬太陽。

不過很顯然,愉快的時間是短暫的,在朱元章的一再催促之下,張希孟一家三口,不得不動身返回應天。

當初走的時候,還是洪武元年,等到返回的時候,已經快洪武三年了,就連朱棣都能穿著開襠褲,滿世界亂跑了。

闊別中樞這麼久,張希孟真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

許多尚書侍郎,他只是略有一面之緣,還有幾個,乾脆就不認識。

只是李善長笑嘻嘻的老臉,依舊如故,沒有絲毫改變。

“張相,你可算是回來了!沒有你幫忙,朝政亂糟糟的,我都不知道怎麼過來的!”

張希孟呵呵一笑,“李兄太客氣了,我回來咱們不也是小車不倒往前推啊!”

李善長怔了怔,同樣笑道:“張相,我看你是越來越厲害了。我連你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張希孟擺手,“李兄,咱倆就用不著客氣了,趕快進京吧。”

李善長頷首,就這樣張希孟在前來迎接的羣臣簇擁之下,返回了應天。

張相公終於抵達忠誠的應天,等他回來,剛休息沒幾天,朱升就來見張希孟。

“楓林先生,你的身體怎麼樣了,可是恢復了?”

朱升頭上的白髮更多了一些,只能嘆道:“我這把年紀,好不好,壞不壞。每年不躺一兩月,閻王爺都不答應。”

老頭笑道:“張相,你可算是回來了,朝廷的大局該有人挑起來了。”

張希孟擰起眉頭,頗爲吃驚。

“楓林先生,李相一直在主持朝政,一切有條不紊,主公也沒有什麼意見,你爲什麼會說這話?”

朱升臉上含笑,一副你裝什麼裝的樣子?

“張相,你讓我說,我就實話實話……其實咱們大傢伙誰都知道,李善長坐在那個位置上,德不配位!你張相纔是陛下的真宰相!這一點不論文武,誰都心知肚明。過去你不願意往上走一步,我們大傢伙也能明白,畢竟你還年輕。可是現在你成家立業,又當了爹,此時高升一步,總領百官,正當其時啊!”

張希孟忍不住大吃一驚。

這麼說生了個兒子,還能客觀幫助自己高升一步?

貌似也不是沒道理。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身爲宰相,確實應該有個合適的家庭。

畢竟不能齊家,如何治國?

雖然張希孟努力將家國天下區分開,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如果出身太特殊,不能體會到一般人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是沒法主持政務的。

只是……這都不是緊要的,自己剛回來,朱升就慫恿自己取代李善長,難道朝局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嗎?

“楓林先生,李相這些年任勞任怨,幹得確實不錯,你對他是不是成見過重了?”

朱升連連搖頭,“張相,李善長這人論起做事,勝我百倍,自不必說。他私心重,喜歡攬權,結黨營私,這也是事實。尤其是最近有關,隨著外務部設立,原本的六部格局,早就不復存在。接下來官制改革,如果還讓他說了算,唯恐朝中盡是李家兵馬!”

張希孟眉頭緊皺,越發驚訝。

“楓林先生,過了吧?怎麼會這樣?”

朱升呵呵一笑,“張相,你是故意裝湖塗啊!當下朝中最早的文臣裡面,剩下不多了。賈公還在開封治河,我身體也不好,如今的中書省,就是李善長一人說了算。原本是六部,吏部、兵部,尚且能和李善長分庭抗禮,外面還有個御史臺。可現在要多出好幾個部,別說牽制李善長了,誰都要爭搶著巴結,只要討好李相,才能拿到預算,雖說大傢伙都明白,他李善長不足以擔任左相高位,卻也是無可奈何。畢竟除了張相,就沒人能鬥得過李善長了。”

張希孟耐心聽著,他漸漸明白了朱升的心思。

設立外務部,就是個信號。加上前面分化出來的稅務部,原有的六部格局就要重新洗牌,毫無疑問,如果讓李善長繼續坐在中書左相的位置上,哪怕張希孟依舊地位超然,但是也阻止不了下面人拜在李善長門下。

畢竟你清高,不願意結黨營私,但總有人需要尋找庇護,在朝中生存下去,順道還要多分一點東西。

李善長身邊聚攏越來越多的人,幾乎成了必然。

“楓林先生,你的意思是拿下李善長,然後讓我大權獨攬,是嗎?”

“這個……”朱升臉色微微變化,“張相,你的人品我信得過,上位也能信得過,你處事必定公允,遠比李善長強多了。”

張希孟無奈苦笑,“楓林先生,你真是高看我了。其實咱們瞧著李相不順眼,可坐在那個位置上,誰又能不是李善長?”

朱升大驚失色,“張相,你這話我萬難領會,難道就坐視不理嗎?”

張希孟想了想,笑道:“不會的,楓林先生不會忘了吧,我還管著門下省,是時候該讓門下省動起來了!”

“門下省?”

“對!”張希孟笑著點頭,“我準備針對衙門的吏員,進行一次專業考評,綜合判斷一下他們的能力,給他們打個分。能者上,庸者下。順便整頓一下朝局,提升官吏的本事。”

朱升忍不住深吸口氣,當初設立門下省,大傢伙似乎都沒怎麼在意,尤其是張希孟這幾年也沒有什麼動作,大傢伙只是覺得度支局很恐怖。

但是卻沒有想過,真正的厲害的門下省,還沒有正式啓動!

天下所有吏員左官的命脈,都掐在門下省……所以說,與其取代李善長,不如讓官吏更加專業,給他們灌輸紀律,規矩,直接改變整個官場的格局。

放心,張希孟的心思大著呢!

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
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景德镇市| 邛崃市| 达州市| 营口市| 南郑县| 墨玉县| 武胜县| 阜南县| 阳泉市| 顺平县| 靖州| 小金县| 扬州市| 江孜县| 招远市| 杭州市| 麟游县| 卢龙县| 白水县| 神农架林区| 阳泉市| 邢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怀远县| 峡江县| 酒泉市| 武穴市| 西平县| 富民县| 建平县| 苏尼特左旗| 屯昌县| 邓州市| 丹江口市| 东海县| 开鲁县| 开平市| 阳朔县| 曲阜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