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書與畫

張希孟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當他再次睜開眼的時候,發現在枕邊躺著一個小傢伙,正是沐英,他正在熟睡,只是小拳頭緊緊握著,睡得並不安穩。

張希孟茫然向四周看了看,這是一個乾淨整潔的房間,雖然沒有什麼名貴的擺設,但是很溫馨舒服。

他不由得閉上了眼睛,自己是得救了?

看樣子還是沐英找到了人,救了自己。

沐英找到的人……張希孟突然有些不敢想了,不會是真的遇見了那個男人吧?

正在這時候,門開了,一個婦人端著藥碗進來。

還好不是……張希孟下意識鬆了口氣,可下一秒心又提了起來,不是老朱,還不能是他夫人?

張希孟瞄了一眼,只見她穿著樸素的黑色小襖,下面是百褶裙,完美遮住了腳面。年紀不算大,但乾淨利落,品貌端方,眼神澄澈。也不知道是不是濾鏡的緣故,張希孟竟然覺得她有種貴氣,因此只是看了一眼,就連忙低頭,生怕冒犯了。

婦人卻是從容多了,她看見張希孟醒來,立刻笑道:“可好點了?”

她的聲音很好聽,溫和中透著親切。

“多,多謝,救命之恩。”張希孟的嗓子沙啞,婦人示意他先不要說話,把藥碗送到了張希孟的嘴邊,等他喝完,潤了喉嚨,婦人才有條不紊道:“還不知道怎麼稱呼?這個孩子是你的弟弟嗎?”

張希孟搖頭道:“小子叫張希孟,他叫沐英,我們是萍水相逢,只是相互扶持,走了一段路而已。”

婦人把藥碗放在一邊,隨口道:“是嗎?可我怎麼聽說,你幫著他埋葬了母親?”

張希孟愣了下,低聲道:“那是家父做的,他看不得人受苦,可偏偏……”張希孟沒有故意悲傷,只是提起了老爹,依舊讓他恨意難平。

婦人也從沐英那裡知道,那對夫妻被元軍殺害了,怕他傷心,就轉移話題道:“張小哥,你想吃點什麼?”

“隨便什麼都行。”

婦人點頭,去了不多時,就給張希孟弄了一碗粳米粥,喂著他喝下去了。

肚子裡有了食物,張希孟的精神頭好了一些。

這時候門推開了,走進來一個身形魁梧的漢子,大紅的戰襖乾淨整潔,一絲不茍,外面罩著鐵甲。面方鼻正,眼中有神。十足的英武男兒,大好漢子。也難怪能被人看上,招爲女婿。至於什麼嚇死人的大下巴,倒是不存在的。

朱重八進來,見張希孟清醒過來,就直接問道:“還沒問你的家鄉,又是怎麼到了濠州地界,能和咱說說嗎?”

張希孟老老實實道:“小子祖籍濟南府,我家姓張,我有個叔祖,就是雲莊先生,叫張養浩。”

朱重八忍不住驚訝,“咱好像聽說過這位,這麼說你還是書香門第,官宦人家了?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

“回恩公的話……自從叔祖在陝西賑災,活活累死之後,家父就決定閉門讀書,耕讀傳家,再不給元廷當官。只是最近戰事起來,父親想要躲避戰禍,投奔親友。結果在路上遇到了不測,死在了元韃子的手裡。幸虧恩公救命,不然小子也成了路邊的枯骨了。”

朱重八嘆道:“這麼說也是個可憐人啊……你有什麼打算嗎?還要投靠親朋?”

張希孟搖了搖頭,沮喪道:“如今戰亂遍地,烽火狼煙,就算有心,只怕也不能了。”

朱重八想了想,就寬慰道:“你也不用擔心,既然我們收留了你,就放心住著,什麼時候養好了病,咱們再說。”

他還有事,安慰兩句就起身去了大帥府。

等朱重八走了,婦人突然注意到一直睡著的沐英已經醒了,小傢伙正趴在牀邊,歪著頭盯著張希孟,不說話,只是咧著小嘴笑。

她很喜歡這個小崽子,忍不住讚道:“張小哥,那天我和重八去祭祖,正好遇上了他,跑到我們的面前,就是磕頭。我們要帶他回城,他死活不答應,跪著求我們,一定要去找你。也幸好老天保佑,讓我們遇上了。這孩子有情有義啊!”

張希孟知道了事情經過,心中不免熱流涌動,這小傢伙救了自己一命!而且他相信沐英是沒有什麼算計的,小傢伙只是單純爲了自己好。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張希孟突然覺得自己的心暖和了不少。

他摸著沐英的頭,暗暗思忖,這兩口子九成就是朱重八和馬皇后了,既然他們也喜歡,不如趁熱打鐵,把關係確定下來,給小傢伙謀個穩妥的出路。

張希孟認真道:“夫人,小子和沐英相逢,他救了小子的命,小子也盼著他有個穩妥的去處……如今我年紀小,身體又不好,連自己都沒法照顧,我,我想求夫人,能,能收下他。這孩子還小,早早沒了父母,夫人慈悲,再給他一個家吧!”

婦人微微一怔,她還真動心了,沐英年紀雖小,卻能知恩圖報,的確是個好孩子。

只是收乾兒子要丈夫做主,她可不能自作主張。

因此婦人道:“張小哥,不管如何,我們都不會不管的,你先安心養病,回頭我就和重八說。”

婦人再一次提到丈夫叫重八,張希孟強壓著激動,追問了一句,“小子還不知道恩公的貴姓!”

“貴姓?他姓朱,我姓馬,都是家裡頭不得歇著的牲口命,沒什麼貴的!”馬氏隨口一說,自己也跟著笑起來。

外面有別的事情,馬氏也就出去了。

這下子確定了,真的是這兩口子!

十幾年後,就會成爲天下最尊貴的兩個人了……沐英這小子賺大了!

張希孟扭頭看沐英,誰知道小傢伙竟然生氣了,他翻著眼睛,鼓著腮幫,氣呼呼的質問,“你想把我賣了是吧?”

張希孟愣住了,這小子什麼腦回路啊?

我是給你找乾爹,攀高枝,你怎麼不識好人心啊!

“賣就賣吧,姐姐就被娘賣了,換了十斤粳米……你,你可要多要幾斤糧!”小傢伙又低下頭嘟囔著說道。

張希孟又是一怔,人命就這麼不值錢嗎?

他探手,把沐英抱住,小傢伙順勢乖乖躺在了他的懷裡,靜靜聽著張希孟說話。

“傻小子,我不是賣你,我是沒法照顧你。別說照顧你,就連我自己都顧不了。咱們要靠著恩公救命,你懂嗎?”

“懂。”沐英想了想,突然又道:“那,那咱們都賣給恩公好不好?我,我不想和你分開。”

張希孟苦笑,“你多大?”

“我,我八歲。”

張希孟道:“這就是了,我都快十二了,恩公他們收乾兒子,也最多收你,怎麼可能收我?我最多就是留下來,乾點雜活,當個跑腿的。”

朱重八今年二十五,馬氏才二十,收個十幾歲的兒子,的確有些勉強。

沐英轉著眼珠,問道:“那,那不是僕人嗎?”

張希孟笑道:“誰說不是啊!”

沐英眼珠轉了轉,突然坐直,猛地拍了拍胸脯,得意道:“你放心吧,到時候本少爺護著你就是了。”

張希孟的臉黑了,你個小崽子,還沒答應呢,就想爬到我的頭上,簡直討打,張希孟氣得舉起巴掌。

“你個猴兒,看我不把你屁股打開花!”

沐英嘴裡討饒,動作卻是很快,撅著屁股往牀下面鑽,可牀下是什麼光景?

等他從另一面探出小腦袋,黑煤烏嘴,滿臉都是塵土,瞬間變成了小鬼,弄得張希孟哈哈大笑,沐英抹了一把臉,多了三道黑指印,頓時也跟著憨笑,屋子裡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張希孟和沐英玩鬧著,難得放鬆了不少,……可是心裡依舊懸著,生怕因爲自己的摻和,弄得老朱不願意收沐英,壞了這小子的幹殿下、永鎮雲南的黔國公,那損失可就大了。

他還真沒猜錯,多了一個人,的確不是那麼好辦。

晚上的時候,朱重八回來。

馬氏就對丈夫說道:“張小哥和沐英雖然不是親兄弟,但到底是一起來的,咱不能只要一個,放著另一個不管。可偏偏張小哥比沐英大了幾歲,年齡上不合適。他又是出身名門,看樣子也是識文斷字的,且不說他願不願意,咱們也不能損了陰德,慢待了文曲星。”

朱重八皺著眉頭,夫人說的話自然是入情入理。

“還真挺難辦的,他要是再大幾歲,讓他給大帥做事也好,偏偏這個歲數,著實不好辦。”

馬氏瞧了瞧丈夫,又補充道:“這裡面還有一層,你說他要是知道咱們的身份,知道咱們是賊,他還願意留下來嗎?”

朱重八怪道:“他說了,他爹不願意給元廷當官。”

馬氏忍不住白了丈夫一眼,“那他就願意當反賊啊?”

一句話被問住了,老朱又遲疑了。

他當初投軍,也是猶豫了再三,若非走投無路,誰願意提著腦袋玩命?更何況是個讀書人家的孩子。

從心理講,他是希望能有個識文斷字的幫忙,城裡頭亂成一團,光靠著一羣大老粗,是真的不行。

可強扭的瓜不甜,事情急不得。

“別管什麼亂七八糟的,等他能跑能跳,咱們敞開了談談,問他怎麼想的。”朱重八乾脆道。

馬氏點頭,“那也只有這麼辦了。”

……

張希孟沒等來馬氏的立即回覆,又不好追問。只能一心一意養病,每天除了乾飯就是吃藥,濃稠的黑藥湯雖然苦,身體卻是一天比一天精神,連過來診脈的大夫都很驚訝。

“小子,你這命算是從鬼門關轉回來了!”

張希孟好奇,想打聽一下用了什麼要,大夫沒說,只是告訴他,裡面用了人蔘,阿膠,其餘也都是溫補氣血的上上之品。

“小子,這些藥材,要不是馬姑娘吩咐,還真用不到你的身上。”

張希孟還能說什麼,活命之恩,咱得記在心裡頭。

五天過去,張希孟已經能下地走動了。

小傢伙沐英自然是最高興的,他圍繞著張希孟,喜笑顏開,說的都是馬氏,雖然還沒正式收下,但已經差不多把沐英當成兒子了,給他新衣服新鞋子,腦袋上還有一頂精巧的虎頭帽,十足可愛。

看樣子沐英的幹殿下有希望了。

張希孟替沐英高興,卻還沒有想好,自己要如何立足。

朱重八和馬氏成親之後,得到了一處單獨的小院。娶媳婦送房子,這待遇該讓多少人流口水?

他們夫妻住的是正房,張希孟住的是東邊廂房,除了臨時的病房之外,還有半間屋子,堆了不少書籍,只可惜沒人過來看,都落了一層灰。

張希孟相信無論到什麼時候,多讀書,當個優秀的做題家都是有好處的,當然了,個別瘋子統治的赤幾除外。

他走進來,小心翼翼翻看著。

作爲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雜書一定是廣覽博觀的,而且還繼承了身體裡的記憶,看這些古文書籍並不算困難。

很快,張希孟就習慣了,他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來看書,馬氏注意到了,就告訴張希孟,這裡的書都歸他了,隨便看。

張希孟自然高興,在這個世道,能有幾本書,一定是很寶貴的。因此張希孟一邊翻看,一邊整理,按照儒家經典,啓蒙讀物,詩詞歌賦等等,分門別類,全部放好。

就在他把書籍整理差不多之時,發現還有個木箱子。

會是什麼?

難道是金銀財寶?

張希孟想去告訴馬氏,但偏巧馬氏不在,箱子上又沒有鎖,張希孟就給打開了。

等往裡面一看,張希孟失望了,只是一些字畫罷了,如今是亂世,字畫當然是不值錢的。

如果沒猜錯,應該是紅巾軍殺入濠州之後的戰利品。

金銀細軟有人要,這些精神食糧就沒人在乎了。

張希孟隨手翻看,出現在面前的赫然是一幅墨蘭圖,這幅畫的蘭**拔,剛柔相濟,倒是一幅不錯的作品……只不過張希孟也不懂古畫,只是隨便看看,但是當他看到了落款的時候,卻不由得一震!

竟然是他!

這畫家張希孟兩輩子爲人,都聽說過他,先說這一世,張老爹活著的時候,就多次唸叨,不能學文丞相,當學鄭思肖!

文丞相自然是文天祥,鄭思肖何德何能,能跟他老人家放在一起?

原來鄭思肖是南宋的太學生,元滅南宋之後,他決心不做元廷的官,而且不論坐臥,都面向南方,每到冬至,他還要到城外面南而哭。

最讓人不解的是鄭思肖善於畫蘭花,可他的蘭花無根無土,好似憑空出現一般,有好友就勸說鄭思肖,該把土畫上纔好看。

可鄭思肖反問:“土地都叫外人奪走了,你不知道嗎?”

鄭思肖一生忠於大宋,可見一斑。

他的墨蘭圖輾轉流落到了蓋章狂魔的手裡,後來又被宣統帶出了皇宮……上一世張希孟看到這幅畫,是在倭國的大阪市立美術館。

代表著一腔忠貞的墨蘭圖,卻淪落到了異國之手,當時給張希孟的衝擊是巨大的,那種憤懣簡直撲面而來,旅遊回來,張希孟很是惡補了不少歷史。

如今又看到了墨蘭圖,張希孟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全身心投入,竟然沒注意,身後出現了一個人。

“張小哥!”

來人正是朱重八。

張希孟急忙告罪道:“是恩公,小子不該亂翻的,請恩公恕罪。”

朱重八很大度一擺手,“這些字畫也沒人看得懂,只當是廢物扔著……咱見你看的入神,你懂這些?”

張希孟很謙虛,“就是聽家人說過,談不上懂。”

朱重八正好空閒,好奇心上來了,就笑道:“那你也跟咱說說,讓咱長長見識。”

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
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三门峡市| 罗甸县| 南溪县| 临朐县| 潼南县| 桃江县| 武乡县| 雷波县| 大同市| 石棉县| 河北省| 克东县| 英吉沙县| 衡山县| 田林县| 葫芦岛市| 灌阳县| 卢氏县| 商都县| 玛纳斯县| 焦作市| 休宁县| 江津市| 巢湖市| 丰镇市| 堆龙德庆县| 积石山| 晋中市| 高邮市| 满城县| 遂溪县| 合川市| 辰溪县| 瓮安县| 佛冈县| 乌海市| 黎川县| 内黄县| 景泰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