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姜說:“往年不管是榮王備宴還是肅王備宴,殿下都是被忽略的一個,今年肅王竟然會發來宴帖,有些奇怪?!?
“沒什麼好奇怪的吧,也許只是因爲想邀請蘇瑞揚然後就順帶邀請了你家殿下呢,不然帖子遞到東家來給客家卻偏偏無視東家,他也做不出來吧,或者就是......”頓了頓,看著慕洵繼續說:“他不是喜歡到處巴結人嗎,他邀請你可能是想巴結你,畢竟你娶的王妃的父親手裡邊握著四十萬兵權呢,你如果相助他,等於是薛將軍相助他。”
慕洵笑了笑,溫淺地對她說:“第一,帖子直接遞給蘇瑞揚而忽視本王,肅王做得出來。第二,他要是想巴結本王,去雪峪山的路上機會很多,不至於等到今天才想起來巴結。自古而來都是文臣易攬、武將難馴,武將肩上的每一枚勳章都是憑藉一刀一槍在戰場上博命所掙,要使武將臣服就須有真本事擺將出來,以本王流傳在外的懦弱之名,功名累累的一品將軍除非瘋魔了纔會聽從本王的差遣,所以你看本王和他看本王非一碼事,以他看來本王的能力無法左右一國將軍的態度,肯定從來沒如你這般想過?!?
林竺聽呆了,又深嘆:“聽你一說,這裡面的水可真深。”又問:“那你覺得肅王邀你會是什麼目的,你明天打算去嗎?如果蘇瑞揚去的話,你不去是不是不太好?不過蘇瑞揚受了打擊,他去不去還不好說?!?
慕洵思忖了一會說:“肅王意圖何在,要去了才知道。至於蘇瑞揚,隨他自己的意思?!?
林竺想了想,說道:“那你去我也去,我還沒感受過南楚帝京的盛會會有多麼浩大,正好去見識見識開開眼界?!?
慕洵問:“你不怕肅王的糾纏?”
林竺吃著糕點,不在乎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啊,明天迤邐園那麼多人,我就不信他敢對我怎麼樣,就算他真敢做,那我也不是吃素長大的,我給他攪黃了他巴著到皇帝那兒圖表現的機會。再者不是還有你嗎,我們倆相識一場好好歹歹也算朋友了吧,你不會見死不救吧?”
慕洵看著她,斂住眼眸裡的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光,淡淡道:“難說?!?
林竺一嗆,此刻怎麼那麼想將石桌上的糕點碟子往他臉上扔呢?!
晚上用過晚飯後,林竺特意將田姜找了過來,請教田姜禮儀之事。她素來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教多少遍都記不住,所以每年薛家老宅子的除夕晚宴,她回回都要特地去姑姑家請教幾日,還總是出錯。明日迤邐園的端陽宴,昌陵城中所有有身份的貴人都會到,她不想在這麼重要的日子裡出差錯,一來不想惹得人多加註意,而被老熟人認出她薛家小姐的身份來,二來肅王邀請慕洵的意圖不明,她也不想因爲不懂規矩而給慕洵拖了後腿。
端陽宴上需要注意的事宜,一條條都讓田姜講明瞭,她怕記不來,還讓馮邱拿紙筆在旁邊記下,打算明天帶在身邊當小抄。
馮邱會認的字不多,會寫的字就更不多了,時不時拿筆戳腦袋,偏偏林竺不肯自己寫,說讓他先寫著,過後她再檢查,錯了才更長記性,以後就知道怎麼寫了。
結果等到林竺拿過來檢查時,看著馮邱如小蚯蚓般的字跡,還有滿紙的圓圓圈圈,時不時還要畫棵樹畫朵花畫片雲代替,她樂得笑起來。
馮邱不好意思地摸腦袋。
她笑夠了,招手讓他過去,拿了空白的紙,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他。
桃花林外,因爲尉諾闖府時將解憂院與子規院之間的那堵牆擊倒,慕洵便命人在這裡修了道月亮門,令兩座院子相通。是時,慕洵踱步到這裡,聽聞她的笑聲,便跨過月亮門,仁立在廊燈照不到的樹影后,遠遠地、靜靜地看著她。
她時而認真,時而和馮邱說笑,秀麗的面龐一會如秋之肅然,一會又如春之明媚,妙趣橫生。
自從這座皇家宅子變成了尋王府,因爲他必須沉心蓄力之原故,府裡每個人都小心謹慎,哪怕是溫柔如田姜那樣的性子,也是步步端謹。如此境地,連笑都要再三考量是否笑得合乎時宜,是否笑得足夠端然,哪裡還會管內心裡怎麼樣。
看著廊亭裡那個簡單笑著的女人,慕洵忽然心如洞明,忽然生了長久的貪念……
第二日即是端陽節,林竺心情大好地推門出來時,就見門窗之上處處都懸掛著艾草、菖蒲,十來個奴僕婢女在解憂院晃來晃去地清掃門院,有廚子在解憂院的小廚房裡準備端陽小食,突然間冷冷清清形如清池臺的解憂院多了這許多人氣,她一時都有些不習慣,暗想過個端陽而已,慕洵至於隆重搞得像過大年一樣嗎?
迤邐園的端陽宴是午時過後開始,午飯她便是和慕洵一起吃的,不過上桌之前田姜先端來了一個小木盤,木盤裡放著一把五色絲線,每一根都是由紅、黃、藍、白、黑五種吉祥花色扭成一股細線,間斷地串有硃紅色的小玉珠,用艾草和菖蒲浸泡過,若仔細去聞會有花草清香縈繞鼻端。
林竺認得這種細線,是昌陵人很講究的長命縷,據說端陽當日若由家中長輩爲小輩們親自戴在手腕上,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上行下效,帝京喜好的其他地方也都喜歡跟風,曲臨和邑縣也有這類講究,不過看重它所賦的意義略輕而已,更多的是姑娘們將它編織爲漂亮的手環佩戴,顏色和樣式也都五花八門,已經不是很純正的長命縷了。
尋王府裡沒有長輩,最大的就是慕洵,所以當田姜端來放置長命縷的木盤時,她也就入鄉隨俗、從善如流地把衣袖一擼,然後手腕伸到了慕洵面前。慕洵拿過一串五色絲線纏繞在她的手腕上,末了,又從衣袖裡拿了一隻翠色玉鐲順手滑到了她的手腕上。
旁邊的田姜眼中有了驚異之色,林竺則是奇怪地盯著多出來的一隻玉鐲,不解其意地問他:“我知道端陽日要佩戴長命縷,取意長命安康,但這戴鐲子是什麼講究?”
慕洵坐到桌前去,淡淡回她道:“綠玉是如意上品,常佩在身能驅邪避祟保平安?!?
“哦,”林竺沒多想了,只嘀咕他一句:“講究真多,老古板?!?
鐲子戴在手腕上格外舒服,她又忍不住仔細端詳,只見鐲子通體寶石綠,冰涼潤滑,透亮柔和,玉色中隱隱還夾有一絲不同尋常的雪色,輕逸的幾絲雪線如流水一般嵌環在玉體中,十分罕見。這鐲子應該極珍貴,但讓她隱隱吃驚的是,她竟看這鐲子有幾分眼熟,卻是一時難以想起,記憶過於模糊,她也不確定就一定認得這隻玉鐲。
她正打算問慕洵,忽見蘇瑞揚搖著扇子從門外進來,瞇著桃花眼,風流如常,她更爲吃驚了,問他:“我還以爲你要大病一場,才過一晚上就好了,這麼快就看開了?”
蘇瑞揚在她對面坐下,搖扇含笑,端坐如鬆,那樣子頗有點聞世間風雲劇變,他自巋然不動的泰然,回她說:“大丈夫生居天地間,當不懼任何艱難險阻方纔是真英雄。即便是世仇又如何,天下熙攘,左不過一個利字,沒有永遠的仇人,雪峪門跟蘅蕪閣之間的那點子仇就由我來化解,至於身份地位上的懸殊也無妨,去北晉考取功名不是什麼辦不到的難事?!?
林竺聽他這一腔豪言壯語,頓時表示十分佩服。
等吃罷飯後,幾人直接出發前往迤邐園,林竺跟著蘇瑞揚同坐了一輛馬車,因對外說來總歸是兄妹還是不能自己打了自己的臉,所以蘇瑞揚就趁機順著飯桌上的話題問她:“作爲朋友,你是不是應該施把援手,跟我講講雪峪門蘅蕪閣之間的仇是怎麼來的?”
“你問我?。课乙膊恢溃瑤煾妇透抑v了有仇,怕我把他的話當耳旁風,跟我強調了一遍是百年世仇,別的就什麼都沒肯說。其實我也一直好奇,雪峪門也好,蘅蕪閣也好,都是天下人人稱頌的大家,有什麼仇是時間跨不過去的,但一直沒想明白,所以我可能幫不了你?!?
蘇瑞揚搖扇的動作一頓:“就從來沒跟你講過?爲什麼?”
林竺聳聳肩說:“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師父不肯說的秘密太多了,不過在這事上,我猜他大概是不想我們這些小輩們無端地去揹負祖輩們的恩怨,想讓我們能輕鬆一日,就讓我們多輕鬆一日吧。師父他老人家脾氣雖臭了點,卻什麼事都會先想著我和秦遠?!?
蘇瑞揚有些發愁說:“我還以爲是你師父不方便跟蘇莊透露雪峪門的秘密,所以對蘇莊就一句話帶過,原來你知道的跟我知道的是一樣的,那秦遠知道嗎?”
林竺搖搖腦袋:“應該不知道吧,師父沒道理跟他講不跟我講。不過也說不定,雪峪門以後不歸我管,我沒有知道的必要,秦遠不一樣,師父百年之後,雪峪門就是他作主,師父肯定遲早都會跟他講,你可以去問問他。”
蘇瑞揚重新搖起了扇子,打定主意要找個時間去問問秦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