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竺跑出去找譚伯,詢問道:“譚伯,村裡的大夫住在哪家?”
譚伯看她眼眶微紅,問她是不是病了,她輕描淡語說:“沒有,就是之前的一點舊傷,想跟大夫拿點傷藥。”
譚伯說:“咱們這小村裡哪裡會有大夫,誰家有個小病小痛,都是自己去採藥來治的,家裡放著一點藥,我拿給你看看,你看看有沒有你有用的。”
譚伯轉身進屋,將一隻竹簍子遞給她看。
她將曬制幹了的藥草都挑撿一番,發現都是些驅風寒的,除了一把癩子草勉強可用來涼血消痛,對外傷略有幫助外,治內傷的藥根本沒有!而現在雪纔剛剛融化,到處還是積雪覆山,也根本沒有辦法出去挖藥,林竺深感無助,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件事都令她很無助。
譚伯看她咬緊脣欲哭不哭的模樣,安慰道:“你先別急,別人家裡可能也曬了藥,我帶你去別人家裡要要看。”
林竺忙謝過,請譚伯帶路。
身後跟了串腳印,林竺回頭就見是雪天跟了上來,她看他不好好在屋裡等著,竟然跟著出來很生氣,氣到簡直不想跟他講話,便扭回頭只走自己的,隨他跟不跟!
譚伯邊走邊問她:“我看阿離姑娘對藥草都挺熟悉的,阿離姑娘是個女大夫?”
林竺說:“我不是大夫,我爹是個很厲害的大夫,我跟著他學過一點。”
譚伯說:“那太好了,阿離姑娘既然會醫術,不知道能不能請你給人看看病,年前的時候,聽說外邊打仗了,有些人逃到山裡來,像你們一樣也碰到咱們村子裡,咱們村子裡的人收留了他們,有好幾個一身的傷,村裡沒人會治病,要不你給去看看?”
林竺說:“沒問題。”
譚伯笑了說:“知道阿離姑娘是個心善的,將來一定會有大福報,這樣我們就每家走一趟,有傷有病的你就給看看,順便也找他們問問,有沒有你想找的藥。”
林竺說:“好。”
譚伯帶著她從村頭一路往村尾走,每戶人家但凡身體有不適的都讓她把了脈。她的醫術很欠缺,能診治的並不多,然而在這種閉塞的偏野村落裡,碰上這種大雪天氣,最困難的其實不是她的醫術平平,而是缺少治病的藥草,尤其看到那些從戰場上殘活下來的士兵,受著各種疼痛的折磨,卻沒有藥來緩解他們的疼痛,更沒有藥來醫治他們的傷痛,她心裡萬分不是滋味。
好幾次,她也想問那些士兵,南帝與尋王的仗打得究竟如何,只是話每每到了嘴邊又哽住了,她害怕聽到慕洵的消息,在如今這種哪也去不了的無力境地,她怕一丁點不好的消息就會將她擊垮。什麼都不知道,至少可以欺騙自己,慕洵一定好好地在等著她回家。
暮色將至時,只剩下山凹裡一戶姓成的人家還沒有看。譚伯帶著她敲門進屋,詢問過後,成家家裡有位老母親生了病,說是一到了冬天,兩個膝骨頭就疼得厲害,要命的時候疼得都下不了牀榻。
林竺記得季陽姑姑也是類似的病癥,此病夏秋還好,冬春時節尤其厲害,她便將爹爹當初開給季陽姑姑的那份藥方重開了一份,裡面有好幾味陌生的藥,料想他們也沒有,只有等到開春後去山裡尋。她細心地要來紙筆,將那幾味陌生的藥草畫下來,方便他們到時去尋找。
成家人連連感謝,譚伯在旁邊提醒,成家又連忙將家裡備的常用藥草拿出來給她看,看有沒有現在能用得上的。
林竺其實已經不抱多少希望了,普通百姓能識得的藥草就那麼尋常的幾種,都是些用來治療小風寒小傷痛的,採回家裡以備不時之需的也就都差不多,但她看著看著,突然就頓住了,顫抖地從藥框裡撿出來一朵綠蓮花:“這是......”
成家的一個年輕的男子以爲她是不認得,跟她說:“這個是石蓮花。”
“石蓮花?爲什麼要叫石蓮花?”林竺轉過去看他。
成家男子還是個少年公子,從來沒被這麼好看的姑娘盯著看過,被盯得有些不自然,臉紅了一半,抓抓腦袋說:“名字是我取的,我看它貼在大石頭縫裡,長得就像鋪在那水面上的水蓮花一樣,就給它取了這麼個名,阿、阿離大夫,它真的很神奇,要是被毒蚊子咬一口,半片葉子敷上去就能馬上不腫了。”
林竺聽了這話,心疼得差點嘔血,稀世罕見的神草,居然被用來治療蚊蟲叮咬,暴殄天物啊!
成家人看她神色暗沉,都有些發慌,譚伯也凝重問:“阿離姑娘,這草有什麼問題嗎?”
“沒問題。”林竺盯著成家少年,認真地跟他說:“這草的確很神奇,但它的神奇不是體現在止癢消腫上,解蚊子的癢毒不算什麼,它能解世間百毒,哪怕是被七步蛇咬了,它也能立馬清解乾淨,如果將它和龜殼一起搗碎研粉,調在湯膳裡服用能延年益壽,用給你奶奶多好?所以記住,以後不要殺雞用牛刀,把這麼好的神草給糟蹋了!”
成家少年聽得一愣一懵,頻頻點頭。
林竺嘆氣地從藥框裡撿出四株荊蓿草,當初爲尋一株翻山越嶺,踏破鐵鞋都無覓處,如今竟然全不費功夫就得到四株,世事真是難猜難料,她拿著四朵“神花”問成家少年:“這荊、這石蓮花,你總共採了多少株?”
成家少年老實回答說:“就採了五朵,用掉了一朵。”
林竺聽著那個“就”字,不由好笑又好嘆,只要有一株,拿到外面去賣,全天下都會搶著要,何況是五株,眼前的這位少年還是不懂自己傻傻乎乎採回來的藥草到底有多少價值。她便沒打算點破,他們駕馭不了這藥草的價值,還是讓他們用在自己身上,就在這山裡過安寧的日子挺好。
她拿了其中的兩株,問成家人說:“能不能分兩株給我?我不會白要,你們想要我拿什麼來換都可以,只不過要等雪化了我出了山後才能兌現,當然口說無憑,我會立下字據。”
成家少年忙說:“不用不用,你直接拿去好了。”
林竺笑著說了謝謝,還是拿來紙筆,寫下左宗派和綿醫堂的地址,交給他說:“如果以後你想出去,或者有任何難處,可以拿著這張紙去鹿城找這戶姓左的人家,如果左家不收,就到昌陵的綿醫堂找一個姓越的大夫,直接說我的名字,他們肯定會幫你們的。”
成家少年接過,連聲說謝。
從成家出來,回到譚伯家,林竺先將一株荊蓿草收好,再將另一株荊蓿草的十二片花瓣一一摘下來,打算六瓣用以內服,六瓣用以外敷。荊蓿草對養護心脈治療內傷有奇效,她先取一瓣單獨研成粉末,以溫水沖泡。她還生著雪天的氣,不想跟他說話,直接將藥碗甩給他,他小心地望她一眼,沉默地一口悶掉。
林竺又取一瓣和癩子草一起搗成濃汁,兇兇地叫他脫掉衣服,先將他背上的腐肉刮掉,膿包擠乾淨,傷口以清水擦淨,再將藥汁一點點抹到他的背上,他沉默地配合,疼都不見哼一聲,像個做錯了大事情的孩子,任由打罵。
如此內服外敷,六天後十二片花瓣用完,他的內傷好了一大半,外傷也差不多都結了疤。
這時,積雪也化得差不多了,林竺讓他跟著譚伯出去看看,通往山外的那條山壁縫裡的路能不能過。
家裡男人們都出去了,譚嬸忽然來找她說話。
譚嬸大概有些不好意思開口,話繞了半天,林竺才聽明白她的意思,扶著額頭笑了笑,婉拒說:“譚嬸,不是那成家的公子不好,你們都對我很好,阿離永遠都會記在心裡,但是我不能留下來,我在山裡迷了路,這麼多天沒有回去,我夫君肯定很著急,我必須要回去了。”
“你已經成了親?”譚嬸吃驚。
“是,我夫家姓穆。”林竺抓了抓自己的頭髮,略歉疚地說道:“譚嬸,我也不是刻意想要隱瞞,因爲我不太會盤發,所以就一直散著,我、不說了,我確實應該早跟你們講明的。”
譚嬸聽她這麼說,不但不怪反而更放鬆了,笑道:“我早說你是那天上的金鳳凰,怎麼可能會留在我們這種窮山溝的窩窩裡面,那成家偏讓我來問你試試看,我都不好開口,一個人悶想了老半天。你這要是已經成了親,我倒是好去回絕成家了。”
林竺望著這大山裡的數十座樸質的房屋,笑笑道:“譚嬸,我不是什麼金鳳凰,這裡很寧靜,如果能選擇,我反倒希望能永遠地留在這裡生活,這裡自由自在與世無爭,多好。”
譚嬸錯解問:“你夫家對你不好嗎?”
林竺搖頭:“他對我很好,只是我想和他過的是安穩的日子,他卻被迫要去打仗。因爲這天下,我們吵架、離別,我已經很久沒見過他了,我很想他,很掛念他,也不知道他在戰場上是生還是死。”
掩了掩眼睛裡的情緒,她撐著笑道:“這天下要是沒有戰爭就好了,要是都能像這山坳裡的這座村莊一樣,如此安寧就好了。”
她嘆完回身,就見院門外,雪天不知何時站在那裡,正凝神望著她。
他本來就很沉默,此刻出奇的沉默,眼眸裡暗得沒有半點光,沉如死水。
譚嬸出聲問:“雪天兄弟,我那老頭子呢?”
雪天沒說話,沉默地從屋後拿了兩把鐵鍬又出去了。
堵在山壁間的雪化了一大半,譚伯和雪天,以及聽說他們要急著回家而紛紛來幫忙的村民,費了大半天的勁用鐵鍬清理了一條勉強能通行的道。
當天,林竺就告別譚家和村裡人,帶著那株意外得來的荊蓿草,和雪天一起離開了那與世隔絕的村莊。
進山的時候不過一天,出來的時候要從懸崖谷裡繞出來,兩人走了整整三天,直到暮色來臨的傍晚才走出蒼茫的滄瀛山,看到鹿城高聳的西城門。
離城門不過數百步,雪天停下了腳步。
林竺沒聽到後面的腳步聲跟上,回頭去看,就見他一身黑袍、一張黑麪具,半隱在暮色邊緣,靜靜地望著她,沉默的像座黑石雕。她知道,他送她到了這裡,是不打算再繼續送了,他站在那裡不動,是要走了。
“你......”離別在即,林竺想跟他說些話,千言萬語到了嘴邊,結果都沒講出來,只道了句“再見”。她大步朝著鹿城門大跑,跑了兩步又想再喊他一聲“哥哥”,跟他說聲“珍重”。
她急忙轉回身去看他,可暮色已至、川色如幕的叢林道上,哪還有他的影子。她突然間就慌了,四顧尋找,像一件珍寶永遠失去再也找不回來,像這寂寂天地間就只剩下了她一個,孑然再無倚靠。
夜幕來臨的烈烈寒風吹在身上,她突然間,特別地冷,冷得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