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0章 羣狼奪食

三伏天,一隊快馬疾馳如風,直奔西涼大營而來。

轅門大開,這行人徑直入營,直到奔至中軍大帳前,方纔勒馬停下。

“主公連日奔波,末將等迎駕來遲,還乞寬恕。”

大帳石階前,周瑜、法正、趙雲、黃忠等人聞訊趕來,周瑜領銜恭聲拜道。

“公瑾無需多禮,衆將起身,隨我入帳敘談。”

從金猊獸王背上飛身躍下,李利輕呼一口氣,抹了一把額頭上的熱汗,擡手示意周瑜等人不必拘禮,繼而大步邁上石階,走進帥帳。

稍事梳洗後,換上單薄錦袍,李利再次出現在大帳中,隨意而坐,慢條斯理地飲茶解暑。

“主公此行可還順利?長安城中無人滋事吧?”堂下在座之人都是李利麾下親信將領,是以周瑜直接開口詢問,無須顧忌。

李利微微頷首,沉聲嘆息道:“兩位老將軍歸天,大漢痛失擎天之柱。在這個節骨眼上,天子和百官卻不見蹤影,生死不明,天下局勢將再次發生鉅變。即將到來的秋天,註定是個多事之秋啊!”

周瑜聞言點頭,頗感痛惜地道:“皇甫嵩和朱儁二人乃我大漢碩果僅存的兩位當世名將,不成想兩位老將軍竟在半月之內相繼逝世,令人惋惜呀!”

語氣一頓,周瑜神情肅然道:“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天下局勢都將動盪不安,風起雲涌,變幻莫測。值此時局動盪之際,我等理應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一步踏錯,錯失大好局面。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嗯。”李利隨口應聲,瞇著眼睛與周瑜對視片刻,若有所思地頷首道:“公瑾所言正合我意。不管天下局勢如何變幻。我西涼軍還是西涼軍。固若磐石,不會隨之動盪;而我李利依然是天下兵馬大將軍。這一點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改變,也無人能撼動半分!”

說到這兒,李利擺手說道:“好了,閒言少敘。還是說說眼前戰事進展如何。至於其他事情麼,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我李利和麾下西涼軍從來不懼挑戰,無論任何對手敢向我等挑釁,我西涼軍都誓必將其碾成粉碎。”

李利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在帥帳中激盪,聽之令人振奮,熱血沸騰。

堂下。周瑜和法正對視一眼,相顧點頭,既而與身邊將領點頭示意,隨即衆人起身跪拜道:“主公英明。實爲我等之幸,西涼數百萬百姓之福!”

這一拜絕非偶然,而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西涼衆文武深思熟慮後的結果,也是他們的心聲。

自從天子和朝中百官們逃離長安之後,西都長安就此名存實亡。時至今日,天子劉協和朝中三朝老臣們已成爲擋在李利和西涼衆文武面前的絆腳石,朝中三公九卿及僚屬只有這麼多位置,全都被朝中老臣把持著,有他們佔據朝堂,佔著茅坑不拉屎,西涼衆文武便難以躋身朝堂,總不能將他們全部罷免吧?與此同時,若是公然將他們悉數除掉,必遭天下人唾罵,留下千古惡名;如若任由其發展下去,又會對西涼後續發展造成極大阻礙,強行壓制著西涼衆文武的晉升之路。

故此,當西涼軍粉碎中原諸侯聯盟的大舉討伐、取得司隸大勝之後,西涼衆文武與朝中百官之間的權勢鬥爭便隨之凸顯出來,矛盾日益激化。如此就使得長安城風聲鶴唳,時局詭異,暗流洶涌,不少西涼將領和文官們對此頗有微言,只是不敢在李利面前提起,敢怒不敢言而已。

這一點從李利封賞治下主要文臣武將的官秩中就能看出來,像李玄、賈詡、李儒、郭嘉和周瑜等一大批肱骨之臣,以及李暹、滕霄、典韋、桓飛、徐榮、波才和馬超等主要將領,他們全都是秩同九卿(俸祿),卻沒有實質的九卿或以上的實職,只能兼領京兆尹或州刺史之職。對此,他們都是李利的親信心腹,自然不會有什麼怨言,可他們被壓制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們轄下的一衆僚屬就沒有這種待遇了,官職和俸祿全都提不上去。如此一來,若說這些僚屬也沒有怨言,那無疑是自欺自人。

爲官者,無論是兩袖清風還是光宗耀祖,都逃不出“名利”二字,不爲財便爲名,不爲名則圖利。真正不求名不爲利的官員不是沒有,卻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名利貫穿史冊,始終不曾改變,人性使然,前人如此,後人亦如是。

亂世之中,爲官者更爲現實,封妻廕子著有之,揚名天下者有之,博取榮華富貴者比比皆是,試圖改變命運者更是不在少數。因此,當李利位極人臣之時,跟隨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自然也有自己的期許。然而朝中文武百官的存在擋住了他們的晉升之路,擋人前途不啻於生死大仇、不共戴天,這種矛盾無法調和,必然是魚死網破的殊死鬥爭。

身爲西涼統帥,李利自然對此心知肚明,繼而費盡心機謀劃著解決之法。若是他連這一點都想不到,那他這個統帥也就做到頭了,早晚必將被人取而代之。

於是,不久之後天子和百官們逃離長安,試圖徹底擺脫李利的掌控,中興漢室,再建大漢帝國。天子和百官們剛一逃出牢籠,儘管李利嚴令西涼全境封鎖消息,任何人不得泄露,可這個消息還是在西涼衆文武中迅速流傳開來。是以,天子和百官前腳離開,緊接著就有很多西涼官員聯名上表勸進,向李利諫言改元開國、即位至尊;如果勸進成功,那麼西涼衆僚便立刻水漲船高,加官進爵之日就在眼前。

君臨天下的誘惑大不大,這是不言而喻的。當年董卓治下只有京兆三輔和司隸之地,便整天想著登基帝位、位及至尊,君臨天下,爲此董卓搭上了自身性命。落個屍首異處的國賊之名,惡名昭著,被世人所唾棄。如今李利所擁有的地盤和實力數倍於昔日的董卓,乃實至名歸的天下第一諸侯。如此以來他就具備了君臨天下的實力。而且不會重蹈董卓之覆轍。由此可見,西涼衆多僚屬聯名勸進並非一時衝動。也不是無稽之談,而是順應時局,順水推舟,一舉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隨著勸進的這股暗流越來越兇猛。李利麾下的親信將領和謀士卻愈發感到不安,天子劉協還沒死呢,就急著勸進,如此急功近利之舉絕非老成謀國之良策。故此,他們百感交集,深感時機尚未成熟,唯恐主公李利抵擋不住君臨天下的巨大誘惑。答應衆多僚屬聯名所請,公然改元開國、登基稱帝,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隨之他們派遣快馬前來陽平關大營,一封封親筆書信遞到周瑜、法正、趙雲、黃忠和馬超等人手裡。信中闡明厲害:如今天下局勢詭異莫測,誰敢率先稱王稱霸,必將淪爲衆矢之的,羣起而攻之,覆滅在即。爲此,他們委託周瑜、法正和趙雲等親信將領勸告主公李利以大局爲重,目前以維穩爲重中之重,徐圖進取,夯實根基,切不可輕易進位,否則西涼大好局面就將毀於一旦。

之所以委託周瑜和法正勸諫,是因爲聯名勸進的西涼官員大多是李玄、賈詡、李儒和郭嘉等人的帳下僚屬,這就致使他們不便親身前往陽平關大營面見李利。畢竟,這種壞人前途之事極遭人恨,如果讓這些僚屬知道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壞了自己的晉升之路,日後還如何共事?

但是,由周瑜和法正等人勸諫則不會招人嫉恨,因爲自古以來的勸進之路都有“三進三辭”之說。所以,周瑜和法正等人勸諫乃份內之事,情理之中,不算過分。

然而李利擲地有聲的表明態度,則一舉堵死了勸進官員的言路。自此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有人再敢輕言勸進了。

———————小分割線—————————

伴隨衆將相繼離去,帥帳內只剩下周瑜、法正、裴潛、李摯和李利五人。

起身走到堂下與周瑜等人坐在一起,李利臉上浮現淡淡的笑容,對法正問道:“孝直所謀之事進展如何?”

法正聞言臉上露出肯定的笑容,恭聲道:“一切順利。按照時間推算,結果應該就在這兩天揭曉。”

“如此甚好。”李利微笑頷首,坦言道:“眼下時間緊迫,漢中之戰至今已有四個月,不能再拖了,必須速戰速決。不瞞諸位,按照預定時間,天子和百官們將在一個月後,也就是入秋之時逃離我西涼軍地界,東歸洛陽。屆時,天子必定下詔勤王,召集各路諸侯齊聚洛陽,妄圖剿滅我等。不過,經過前番中原聯盟大敗之後,各路諸侯應該不會響應天子號令,不敢公然與我李利爲敵。

相比之下,他們對天子更有興趣,一個個志在必得,野心勃勃。畢竟天子在我等掌控之下發揮了巨大威力,爲我西涼軍籌集了數以百萬計的錢糧輜重,驅使著天下各路諸侯疲於奔命。眼見於此,他們都切身體會到了天子和百官們的巨大作用,絕不會輕易放棄。如此百年不遇的空前盛事,我等豈能錯過,無論如何也要摻上一腳,勢必要將這潭渾水攪得渾濁不堪。惟有如此,我等才能渾水摸魚,否則天下諸侯整天盯著我西涼軍,我等還有何作爲?”

周瑜、法正和裴潛三人聽得目瞪口呆、瞠目結舌,隨之周瑜由衷讚歎道:“這纔是真正的香餌釣金鰲,拋出天子和百官將各路諸侯全部調動起來,羣狼奪食,勢必引發一場大混戰。主公此舉當真是英明至極,末將拜服!”

————————————————

第206章 死衚衕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189章 色迷心竅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102章 荒原驚變,馬場遭劫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841章 弄巧成拙第211章 未來之星第687章 騎虎難下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63章 奉孝救主第819章 大變革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684章 霸主之戰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44章 這一拜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189章 亂世重典一變再變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92章 海闊天空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762章 千軍破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131章 風雷動,厲兵秣馬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11章 詐術第78章 大火燎原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55章 天高地闊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408章 再返司隸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401章 西涼不窮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5章 別部司馬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
第206章 死衚衕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189章 色迷心竅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102章 荒原驚變,馬場遭劫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841章 弄巧成拙第211章 未來之星第687章 騎虎難下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63章 奉孝救主第819章 大變革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684章 霸主之戰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44章 這一拜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189章 亂世重典一變再變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92章 海闊天空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762章 千軍破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131章 風雷動,厲兵秣馬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11章 詐術第78章 大火燎原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55章 天高地闊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408章 再返司隸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401章 西涼不窮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5章 別部司馬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竹北市| 宁城县| 福贡县| 乡宁县| 金沙县| 克拉玛依市| 子长县| 新宾| 凤阳县| 调兵山市| 莲花县| 军事| 扎鲁特旗| 石首市| 寻乌县| 秦安县| 汉源县| 达拉特旗| 石嘴山市| 中方县| 怀集县| 洛阳市| 唐山市| 县级市| 广东省| 元朗区| 启东市| 西峡县| 宜宾县| 凤凰县| 毕节市| 上杭县| 兖州市| 淳化县| 辉南县| 都兰县| 唐海县| 阳信县| 那曲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