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1章 燎原之火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驍騎》更多支持!

————————————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轉眼間,西晉立國已經兩月有餘,西京長安秩序井然。

六部二十四司相繼成立,各項事宜逐漸步入正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陽春二月,放眼北國山河,山青水綠,春意盎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參加登基大典的三十餘萬大軍相繼離開長安,但拱衛京畿的兵馬仍有二十萬之多,駐守在長安四郊。

依次是:駐守南郊的是桓飛帳下飛熊重甲騎兵,駐守北郊的是馬超帳下龍驤營,駐守西郊的典韋帳下虎賁營和駐守東郊的高順帳下陷陣營。四營兵馬駐守城外,駐紮在城內的依然是金猊衛禁軍,不過禁軍此時已經由之前的三萬戰騎擴編爲五萬人馬。

除此之外,長安城裡還有三萬城門守軍,由李利的家將李徵擔任執金吾,隸屬兵部尚書賈詡直接管轄。

正午時分,李利駕臨皇家學院,巡視包括太醫院、軍事學院和太學院在內的三所院校,大儒蔡邕、華佗、張機、孔融、李玄、郭嘉和李摯等人全程陪同。

自從去年十月中旬建國之後,長安太學院便更名爲皇家學院,由李利親自擔任院長,卻不參與日常管理。只是掛名而已。即便如此,老泰山蔡邕也頗爲不滿。遂以此爲藉口,要求李利增加學院的辦學經費。擴建院舍,聲稱只有這樣才能配得上皇家學院的稱號。

蔡邕本意是發發牢騷,宣泄不滿情緒而已,卻不料李利竟然滿口答應了,並立刻付諸於行動,在渭水東岸規劃新校區,半個月前正式動工修建。蔡邕先後三次趕到新校區實地查看,發現新建的校區規模比現有的太學院足足大了五倍,建成之後足可容納三萬以上的學身學習生活。

眼見於此。蔡邕起初半信半疑,並不信以爲真,還以爲李利故意敷衍他,畫一張大餅讓他充飢,實際上也就是做做樣子,根本不會將如此巨大的開支用在建設學院上面。事實上,蔡邕之所以對李利心懷不滿,並不是因爲學院的辦學經費太少,而是因爲他大半輩子都效忠於漢室。卻不料漢室終究還是亡了,被他的乘龍快婿李利取而代之,踩在漢室的基業之上建立了晉國。爲此蔡邕心中頗感失落,始終邁不過這道坎兒。於是就找李利發泄不滿,故意找茬,並且還是獅子大開口。動輒索要數千萬辦學經費,美其名曰:“學院要擴大招生。要提高老師們的生活待遇,改善學生的住宿條件。等等”。理由很多,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他老人家心裡不舒服,李利也別想安生。

然而蔡邕萬萬沒有想到,李利說辦就辦,如今新校區已經開始建設了。這一下,輪到蔡邕忐忑不安了。他太瞭解自家女婿了,知道這個傢伙每做一件事都有目的,目標極其明確,從來不會做沒有好處的事情。因此李利突然大張旗鼓的擴建校區,蔡邕立刻就不淡定了,暗自揣測李利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否則他怎會如此爽快,這也不是他的做事風格呀?

一念至此,蔡邕再也坐不住了,三天兩頭往皇宮裡跑,見到李利就問:“文昌此舉意欲何爲呀?”他對李利有知遇之恩,又是李利的岳父,因此別看李利現在做皇帝了,可是在蔡邕面前,李利仍是當年三更半夜敲寡婦門的毛腳女婿,張口閉口都是“文昌”。

李利對此早就習慣了,非但不生氣,反而倍感親切。所以他的內府別人根本不能進,即使是李欣的親哥哥李玄、馬雲蘿的父親馬騰和哥哥馬超等人也不得入內,只有蔡邕例外。他老人家不管什麼時候來,都沒有人阻攔,即便三更半夜李利正在嘿咻的時候,也得抽身出來見他,否則難保老丈人不會闖進寢宮,給他來個“捉姦在牀”。因此,在李利眼裡,蔡老頭很任性,年齡越大越任性,正朝著老小孩的方向發展。對此,李利真是沒有一點脾氣,只能聽著順著,還要哄著,唯恐老泰山一氣之下有個好歹,那就後悔莫及了。

實在受不了蔡邕整天的叨嘮,這不,剛過清明、祭祀過宗廟之後,李利就帶著文武大臣前來學院視察,藉此讓蔡邕寬心,免得他老人家像防賊一樣整天盯著自己。畢竟,擴建學院也不是什麼壞事,百年大計教育爲先嘛,對於生在春風裡長在紅旗下的李利來說,如此淺顯的道理豈能不懂?

視察結束,親自體驗一回學生食堂的伙食之後,李利來到太學院最高指揮部——院長“辦公室”。

房子很大,足有兩百平米,可是那一摞摞竹簡就佔了整個房間的三分之二,房間裡充斥著翰墨書香的特殊氣味。這讓常年埋頭批閱奏簡的李利大感吃驚,這裡的書香韻味比他的御書房還要濃烈得多,不由得對蔡邕又生出幾分敬意,暗自讚歎:“這是一個真正潛心鑽研學問的學者,淡泊名利,一門心思扎進教學上面,七十多歲還這麼愛學習的學者,縱觀古今又有幾人?與之相比,自己終究是功利心太強,自慚行愧啊!”

這個房間原本屬於李利,因爲他纔是皇家學院的院長,早在兩個月前蔡邕就已經開始搬房子了,李利聞訊後當即制止,聲稱自己只是個名譽院長,不佔用學院的任何資源,實際上皇家學院的院長還是他蔡邕。好說歹說,蔡邕才勉爲其難地繼續留在這裡辦公,爲此李利還搭上了遼東高句麗使者進獻的三支五百年的人蔘,以及五斤特供的御用好茶。面對如此任性的老頭。如之奈何?

君臣落座。李利和蔡邕並排而坐,兩側隨同人員從左到右依次是:李玄、華佗、張機、孔融和郭嘉等五人。李摯依舊像柱子一樣立在李利身後,一動不動。

一盞茶過後。忍耐了一個上午的蔡邕終究還是沒忍住,輕輕放下茶盅,輕聲問道:“文昌究竟意欲何爲?”沒頭沒尾的一句詢問,讓堂下李玄、孔融等人聽得一臉茫然,不明白蔡邕指的是什麼,不知道李利爲何又招惹了頑固的蔡老頭。

只有李利知道蔡邕此話何意,他很清楚老頭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脾氣,不把修建渭水校區的原因弄清楚,老頭決計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李利今天視察太學院也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故意爲之,其目的就是當著學院四位院長的面,把話說清楚。

說起來,太學院從最初以漢帝劉協的名義開始籌建,一直延續到今天,前後已經整整十二年了。這十二年裡,李利每年都要以各種名目徵辟各州各郡的名士賢達前來學院授學,每年都會有數以千計的孩子送進學院,這其中七成以上的孩子都是戰死沙場的勇士的後代。餘下三成左右的孩子則是繳納了極其昂貴的學費前來讀書的地方豪強和商賈們的兒子,這筆收入就是學院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

真正需要李利自己掏腰包的是,這些教書先生的俸祿和守護學院的數千甲士的糧餉供給,還有掛名在學院名下、實際卻從未露面的那批人的日常開支。這些從不露面的人就是被李利剿滅的各鎮諸侯及其家眷。其中包括江東孫策的弟弟孫權、益州牧劉璋、雙腿殘廢的劉備和那些頑固不化的前朝老臣,總共三十多戶、五百餘人,全都被幽禁在學院後面的院落裡。常年有甲士看守,日常所需的所有物品都有專人負責採辦。足額供給。

整個學院知道這件事的人不超過五個,知情人僅限於此刻坐在房間裡的四位院長和副院長。然而就連他們四個知情人之內。都沒有權限前去探視這些幽禁的諸侯及其家眷,要想進入最後一排院落,必須持有李利簽發的手諭,否則誰也不能前去探視,膽敢擅自靠近後院者不問緣由一律斬殺。迄今爲止,已有二十餘名學生因爲好奇潛入後院而被殺身亡,爲此蔡邕等四名院長多次聯名諫言,請求李利把住在後院的數百人全部轉移到其他地方重新安置,切不可再枉殺他們的學生。這也是促使李利決定在城外重新修建皇家學院的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太學院已經開辦十幾年了,卻很少有人知道李利不惜人力物力開辦學院的初衷是什麼,到底意欲何爲。

蔡邕說完話後,目光灼灼地注視著李利,可李利卻慢條斯理的悠閒品茶,直到一杯茶見底,他才輕輕放下茶盅,微笑道:“岳父一再詢問擴建的原因,朕也解釋過很多次了。此次重新選定校區,原因有三。其一,長安作爲帝都,魚龍混雜,環境和氛圍不好,讓皇家學院的學生們無法安心讀書。其二,京城的人口逐年遞增,截至去年年底,城中已有常住人口十萬戶,時隔兩個月,眼下城中又增加了兩萬戶,房屋短缺,寸土寸金。其三,我晉國初建,新王朝就應該有新氣象,加之太學院已經更名爲皇家學院,既然是皇家學院就不能太寒酸,不能有損皇家的形象和聲譽。因此,將學院搬到城外重新建校勢在必行。如此回答,不知諸公是否滿意?”

————————————————————

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10章 虓虎雄風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199章 河東行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38章 分道揚鑣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44章 這一拜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492章 勢成騎虎出陰招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64章 弓弩縱橫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763章 天子劍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3章 襄王無情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458章 收個美妾是富婆第95章 戰陣衝殺,天降神兵第208章 郎情妾意,兩軍對壘第919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195章 擎天柱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79章 強弓巨弩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42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601章 月光寒紅花綠葉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0章 一馬當先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940章 狼煙起,劍指幽州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79章 強弓巨弩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49章 權謀心術第48章 釜底抽薪(下)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504章 魚死網破美人吟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214章 寸步不讓第3章 襄王無情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574章 典虎賁勇冠三軍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546章 可憐興霸在後頭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70章 粉紅佳人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
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10章 虓虎雄風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199章 河東行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38章 分道揚鑣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44章 這一拜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492章 勢成騎虎出陰招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64章 弓弩縱橫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763章 天子劍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3章 襄王無情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458章 收個美妾是富婆第95章 戰陣衝殺,天降神兵第208章 郎情妾意,兩軍對壘第919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195章 擎天柱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79章 強弓巨弩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42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601章 月光寒紅花綠葉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0章 一馬當先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940章 狼煙起,劍指幽州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79章 強弓巨弩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49章 權謀心術第48章 釜底抽薪(下)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504章 魚死網破美人吟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214章 寸步不讓第3章 襄王無情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574章 典虎賁勇冠三軍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546章 可憐興霸在後頭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70章 粉紅佳人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西城区| 兰溪市| 彭水| 绍兴市| 方城县| 德保县| 兴安盟| 徐州市| 原阳县| 千阳县| 高青县| 昌都县| 公安县| 绥棱县| 汝州市| 台北县| 长子县| 郓城县| 连州市| 义马市| 双峰县| 奉化市| 广宁县| 瓮安县| 姚安县| 景德镇市| 林芝县| 揭东县| 华宁县| 巢湖市| 二连浩特市| 边坝县| 龙州县| 栖霞市| 舞阳县| 泰兴市| 宣城市| 濉溪县| 永城市|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