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

在兗州之戰爆發的第二天,幽州公孫瓚出兵攻打青州,迫使袁紹不得不調兵遣將前去支援。

自此,青州爭奪戰也隨之拉開序幕。

與此同時,九江袁術趁著中原大戰之際,大肆出兵攻城略地,在揚州和豫州兩路出擊。數月之間,袁術近乎佔據了豫州全境,而揚州劉繇則是節節敗退,朝不保夕,使得揚州各郡眼瞅著就要全部落進袁術手裡。

然而,正當袁術志得意滿之時,豫章郡內橫空殺出第三股勢力。

這股勢力乍一露頭便展現出強勁的進攻發展勢頭,旬日之間便攻佔十餘座城池,幾乎佔據了整個豫章郡。

顯而易見,這支異軍突起的第三股勢力便是剛剛返回江東不久的孫策孫伯符。

然則,初入江東的孫策並未旗幟鮮明地與袁術,仍然以袁術麾下將領自居,詐稱自己並無擁兵自立之意,率部前往江東只是爲了追擊劉繇殘部,替袁術收復江東各郡縣。

儘管袁術並不相信孫策這番說辭,但好歹給他一個臺階可下,替他挽回不少顏面。是以,目前袁術和孫策尚未正式爲敵,名義上孫策依然是他麾下部將,但實際情形如何,明眼人誰還看不明白呢。

所幸袁術如今又看上了一塊肥肉,無暇顧及江東之地,便任由孫策攻城略地,藉此削弱劉繇的實力。而這塊讓袁術垂涎三尺的肥肉便是劉備治下的徐州六郡。

不得不說,徐州劉備如今也是樂極生悲,流年不利,一連串的麻煩事兒接踵而來。想當初,他兵不血刃地從陶謙手裡接管徐州六郡,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揚眉吐氣,用欣喜若狂來形容他當時的心情亦不爲過。然而,自從他提領徐州之後便再無安寧之日。首先便是陶謙的兩個兒子到處給他添堵,緊接著西涼李利又向他施壓,大半年下來硬是不給他任何敕封,直到現在他還頂著平原令的官銜執掌徐州。

如果說劉備沒有自詡漢室宗親、皇室後裔,他完全可以自領徐州牧,有沒有天子敕封都無所謂,反正天下各州之中自領州牧的諸侯不在少數。多他劉備一個也不多,並不顯眼。然而,恰恰是他素來自詡皇室後裔把他害得好苦,等於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到頭來把他自己坑慘了。縱觀天下各州各郡,但凡是出身劉氏宗族。身爲漢室宗親者,哪個不是天子敕封官爵,有誰自領州牧的?

對於皇室後裔而言,自領官爵就等於公然造反,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叛逆大罪,誰也擔待不起。即便是割據自立,那也不能擺在明面上、公之於衆。只能私下積蓄實力,頂著漢室宗親之名,行割據自立之實。就像時下的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一樣,名義上依然奉行朝廷旨意,定期向長安進貢酎金,繳納錢糧,以示忠良。然則,實際上他們早已擁兵自立。佔著偌大州郡安享富貴,頤指氣使,不受任何人的管制約束,儼然是割據自立,劃地爲王。

對於這兩位漢室宗親的清淨日子,劉備著實十分羨慕,心裡盤算著自己也能效仿他們。割據徐州,坐享富貴。怎奈他根基淺薄,根本不能與劉表、劉璋這等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相提並論,時至今日他費盡心力尋得的族譜還在枕頭底下壓著。尚未得到宗正府承認,也沒有機會覲見天子認祖歸宗,他的名字至今沒有納入皇室族譜。

故此,劉備這個皇室後裔一直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冒牌貨,自詡皇親,實際上還是出身寒微的泥腿子。正是由於他不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自身處境纔會如此艱難,時下更是陷入苦惱而危險的境地。

中原大戰,劉備起初並沒有摻合進去的心思,打定主意坐山觀虎鬥,看看這些中原諸侯究竟有何能耐,實力如何。可是,在不經意的幾次接觸下屬官員時,他赫然發現這些官員名義上是他的下屬,實際上卻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並未真正臣服於他。

當時劉備還不明其裡,想不明白這些官員爲何表面上一套背地裡一套,遲遲不願效忠於自己。直到糜竺私下提醒他儘快向長安朝廷討要官職之時,他豁然開朗,終於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原來這一切都是官爵惹的禍,身爲官場之人,服從上級領導天經地義,自古皆然。可他雖然提領徐州卻無相應的官爵,這自然很難令一衆下屬信服,由此難免出現口服心不服的情形,隨之便有陽奉陰違之舉。

於是,在中原大戰時,劉備中途出兵入盟,與各路諸侯一起討伐西涼李利。在他看來,與其低聲下氣地請求李利賜予他徐州牧之職,並進貢一批錢糧;還不如直接揮兵攻打西涼,逼迫李利乖乖就範。征戰沙場十幾年來,劉備沒有學會別的,卻深刻體會到實力的重要性,認爲只要自身實力足夠強大,何愁李利不乖乖奉上敕封詔書。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甚至於,已經不能用骨感來形容了,全是不帶肉的排骨啊,生生崩掉劉備一排門牙,差點有去無回。

整整五萬大軍,這幾乎是徐州六郡一半的兵力,當初劉備信心滿滿地領兵而去,並且還攜帶著大批糧草輜重。不承想,婁底原一戰,諸侯盟軍全盤崩潰,四散而逃,敗得一塌糊塗,以致於最終亂做一盤散沙,各自倉皇逃命。劉備率領的五萬徐州軍敗得更慘,可謂是一敗塗地,逃離飛雲渡時身邊僅剩幾千殘軍,而且三弟張飛還躺在擔架上逃亡跑路,那場面端是狼狽之極,不堪回首!

不幸中的萬幸,逃離滎陽時,劉備遇到了率部追擊而來的趙雲。白馬河畔,劉備拉著趙雲的手便不鬆開,彷彿見著親人一般,一把鼻涕一把淚,聲情並茂地一番話說得趙雲虎目含淚,深深地爲之動容,隨之情到深處,一擡手便將劉備等人放了。

至此,劉備總算撿回一條命,帶著張飛等兩三千人晝夜兼程,半月內便趕回徐州,一路上硬是累死了上百匹戰馬。回到徐州時,劉備身邊除了幾百名親兵和三弟張飛之外,跟隨他逃回徐州的兵士全部加起來不到兩千人,絕對算得上是大敗而回,敗得很是徹底。

司隸大敗後,劉備隨即面臨嚴峻局勢,徐州六郡的現有兵力嚴重不足,各郡兵力空虛,錢糧消耗極大,輜重損失慘重。六郡兵馬全部加在一起不滿五萬人,形勢比當初抵禦曹操攻打徐州時還要惡劣得多。

爲此,各郡太守和境內世家大族們對劉備頗有怨言,就連一向緊跟在他身後的糜家兄弟都在有意識地與他拉開距離,不再像以前那樣全力以赴支持他了。甚至於,原本糜竺還有意將小妹糜環嫁於劉備,以結姻親之好,此番卻是矢口不提,似乎是與徐州各大士族達成一致,不敢與劉備走得太近,以免觸犯衆怒。

恰在此時,九江袁術遷移治所,將府邸搬到壽春,繼而陳兵徐州邊境,厲兵秣馬,躍躍欲試,大有出兵攻取徐州之勢。是以,初逢大敗的劉備面臨嚴峻考驗,能不能保住徐州六郡還是未知之數。爲此,劉備大嘆自己不該摻合司隸之戰,這潭渾水著實害人不淺,誰摻合進去誰倒黴。

誠然,劉備逃回徐州之後的懊悔不是沒有道理的。

經過一個多月前的中原大戰,凡是參與此戰的諸侯勢力均是損兵折將,實力驟降,元氣大傷。如果說誰的損失最小,那便是兗州曹操莫屬了。

婁底原慘敗後,各路諸侯死的死逃的逃,兵馬損失巨大,唯獨曹操在這場大戰中坐收漁利,先後兼併了河內張揚、江東孫策和白波軍的一部分兵馬,將飛雲渡慘敗的巨大損失又補充回來了,戰後仍有五六萬人馬。只不過曹操現有兵馬的戰鬥力極其有限,遠遠不能和當初的青州兵相提並論。因此,他的實力還是有所下降,但比起其他各路諸侯,他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經此一役,整個中原局勢隨之改變。

本來諸侯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實力相差懸殊,冀州袁紹一家獨大,在中原各州中領袖羣雄。但經過中原大戰之後,各方諸侯的實力差距明顯縮小。現如今,幽州公孫瓚的實力足可與袁紹抗衡,曹操後來居上隱隱力壓呂布一頭,徐州劉備本來兵強馬壯,但大敗之後卻是岌岌可危。

此外,中原各州郡的小股諸侯勢力相繼滅亡。張邈、張揚等輩先後死去,白波賊主力盡喪,黑山軍改弦易幟投效了李利,一直摻合中原紛爭的南匈奴勢力徹底覆滅,盤踞在幷州雁門和幽州代郡一帶的鮮卑部落同樣遭遇重創。

與此同時,中原局勢也是有起有落。隨著袁紹、曹操、呂布和劉備等諸侯勢力實力大損,揚州袁術和荊州劉表的強大實力便愈發凸顯出來。

在袁術攻取豫州和大半個揚州之際,司隸大戰正酣之時,劉表適時出兵南陽,將失陷多年的南陽郡重新奪回來。此外,劉表還在江夏和南郡兩地屯集重兵,大肆操練水軍,大有東渡長江,佔領江東的架勢。

正當整個中原大地烽煙四起之際,一道詔書從長安傳出,經過函谷關時被有心人抄寫上千份,遂由沿途商隊和細作帶入天下各州郡,並第一時間傳到各路諸侯手裡。

而最早接到詔書之人還是曹操,可當他看完詔書上的內容,頓時驚駭大呼:“漢室危矣,亡漢室者李賊也!”

————————————

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4章 烏雲壓城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267章 驚世飛將(下)第921章 清平樂,方興未艾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204章 立鼎五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31章 壽春城破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777章 子龍歸來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337章 經略長安(下)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395章 許家莊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1章 紅鸞暖帳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44章 下馬威第57章 舐犢情深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513章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241章 驅虎吞狼(三)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135章 挽狂瀾,兄弟驕雄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207章 司馬懿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94章 出頭鳥第8章 丹陽精兵第189章 亂世重典一變再變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4章 假道伐虢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809章 攘外安內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
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4章 烏雲壓城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267章 驚世飛將(下)第921章 清平樂,方興未艾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204章 立鼎五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31章 壽春城破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777章 子龍歸來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337章 經略長安(下)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395章 許家莊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1章 紅鸞暖帳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44章 下馬威第57章 舐犢情深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513章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241章 驅虎吞狼(三)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135章 挽狂瀾,兄弟驕雄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207章 司馬懿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94章 出頭鳥第8章 丹陽精兵第189章 亂世重典一變再變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4章 假道伐虢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809章 攘外安內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龙江县| 苗栗市| 从化市| 宜川县| 木里| 东海县| 荥经县| 建宁县| 温州市| 班戈县| 新龙县| 荔波县| 安庆市| 甘德县| 南投县| 沙洋县| 高邮市| 馆陶县| 图片| 洛浦县| 丹阳市| 湾仔区| 潞城市| 资兴市| 镇赉县| 英吉沙县| 青阳县| 罗源县| 泸西县| 固原市| 宁化县| 长岭县| 乳源| 习水县| 桃源县| 洪泽县| 荔波县| 威宁| 会东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