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恭祝書友:乙未羊年新春快樂,喜氣洋洋,闔家團圓,吉祥安康,萬事如意!】

隨著地位的不斷攀升,張鬆與其兄張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兄弟二人時常發生爭執。

最初,他們爭執的原因只是政見不合,而後卻因政見分歧衍生出諸多矛盾,致使矛盾愈發劇烈,再也無法同住一個屋檐下。

於是張鬆一氣之下便搬出府邸,在其兄張肅府邸的對面置辦了一幢規模更大的府邸,其門楣裝飾得異常華麗,而張肅的府邸則相形見絀,黯然失色。

顯而易見,張鬆此舉擺明是和張肅致氣。其本意是宣示自己的政治主張是對的,是以才能得到劉璋器重,予以厚賜;而其兄張肅則過於迂腐守舊,以致多年以來原地踏步,不得寸進。

但是,張肅並不這麼認爲,更不認可弟弟張鬆的所作所爲。尤其是每次回到府邸時,看著華麗堂皇的張鬆府邸門前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再看看自己家門前無人問津的情形,張肅就忍不住生氣,屢屢摔門而去。

久而久之,張氏兄弟倆雖然門對門住著,卻鮮少往來,兄弟之情逐漸下降至冰點,儼然反目成仇,頗有老死不相往來之勢。

“噔噔”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轉彎之後停在府門前。隨著車伕極其嫺熟地打開車門,但見車內走出一個身形短小、長相異稟的中年人。但其身上的錦袍卻是極品蜀錦縫製而成,做工考究,色彩光鮮。令人遠遠見之便覺貴氣逼人,實爲極其難得的上乘之作,能夠配得上這身華服的必定是大富大貴之人。

此人便是張鬆,字子喬(三國演義中字永年),現任益州別駕,乃益州牧劉璋身邊的親信近臣。

張鬆身材矮小,相貌異於常人。行事乖張、放蕩不羈,卻聰慧過人。機智善辯,頗有才能。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天賦異稟之人必有過人之處。

早年劉焉提領益州之時,張鬆便已出仕,然那時他僅是主簿從事。即便如此,還是因爲他出身蜀郡張氏世家大族,由此才博得一官半職。在劉焉任州牧期間,張鬆因相貌迥異,不得劉焉賞識,出仕多年卻一直是刀筆小吏,無法躋身“朝堂”,更與軍政決策無緣,飽受冷遇。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東漢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有一條陳年陋習,卻又被大多數達官貴人所接受的規矩:“以貌取人”。

簡而言之便是,相比相貌平庸者。相貌堂堂者更容易博得上官的賞識,是以早年出仕並獲得高位之人無一例外都是“姿容魁梧,一表人才”。例如:冀州袁紹、荊州劉表、幽州公孫瓚、溫侯呂布和益州劉焉,等等;這些早年獲得高位的州牧和將軍們都是“人中俊傑”,被朝中文武百官和士族階層一致公認的美男子。

相比較而言,隻身刺董的曹操、大耳垂肩的劉備以及稀眉小眼的袁術等人與之相比。則是相形見絀,在相貌上相去甚遠。因此。他們想要得到朝中百官的賞識和天子的器重,從而獲取高位,就必須付出超過相貌堂堂者數倍的努力,甚至幾經周折,最終仍是比不上人家。

這絕非危言聳聽,亦不是斷章取義,而是真實存在的事實。以至於,時至千年之後的開放時代,相貌出衆者仍然佔據著極大優勢,在同行業、同單位或同一職位競爭過程中,在資歷、能力和身世背景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相貌出衆之人總是佔據著上風,佔有先天優勢。這是因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始終不變,拋開其它隱性因素,單在相貌方面的選擇上,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一致的。

是以張鬆和兄長張肅同在劉焉帳下出仕,且出身相同,一母同胞,都是蜀郡張氏家族子弟;單以才能而論,張鬆之才遠在其兄張肅之上,但是兄弟倆的際遇卻截然不同。出仕之後,張肅頗受劉焉賞識,效力不久便提拔爲別駕從事,而張鬆則是州府主簿帳下小吏,折騰了一兩年才落得一個主簿從事的官職。同是一母所生的兩兄弟,只因相貌相差甚大,便遭遇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別駕從事和主簿從事之間相差何止千里,完全沒有可比性,因爲別駕從事的官秩本身就在主簿之上。

正因如此,張鬆和張肅兄弟二人的矛盾由來已久,單是一母所生卻相貌截然不同,無形中就讓這對兄弟從幼年開始便是兩種待遇。張肅既是嫡出長子,又生得相貌堂堂,而張鬆則是次子,相貌又長得比較隨意;可想而知,兄弟二人的成長經歷必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環境。這種由來已久的差距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或許會慢慢消磨掉,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那便是受歧視者擁有極強的心態調整能力,領悟力驚人,而且還需胸襟豁達,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受刺激。

顯然,事實卻是事與願違,劉焉區別對待張氏兄弟的境遇,讓張鬆再一次深受打擊,由此也讓他的性格變得愈發孤僻怪異,行事乖張,放蕩不羈,也讓兄弟倆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爲日後埋下隱患。

歷史上,張肅因得知張鬆背主謀逆,唯恐連累自己,遂向劉璋告發張鬆,致使張鬆被處死。由此不難看出,張氏兄弟之間的矛盾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積月累之下的結果。須知,自古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張肅卻因弟弟謀逆惟恐自己受牽連便提前高密,以致同胞兄弟慘遭屠戮;這種無視親情的現象必然有著不爲人知的深層原因,而兄弟之間早有矛盾已然是不爭的事實。否則,誰會親手將自己的兄弟送上斷頭臺?

益州別駕,張鬆府邸。

乍一走進府門,看門小廝便快步跑到張鬆面前,恭聲道:“稟主公,府上來客人了?!保ㄟ@個時代沒有“老爺”之稱,扈從、家奴一律尊稱主人爲“主公”,以示崇敬;而婢女或青樓歌伶則稱其爲“官家或公子”,公子即出身名門的公侯貴胄。老爺的稱謂最早源於平民大族,因其年齡大、輩分高,德高望重而得名;亦或商賈之家,端人家的飯碗就得受人管,有錢便是爺嘛?。?

“客人?”

張鬆聞言詫異,一雙骨碌碌轉個不停的小眼睛閃爍著疑惑之色,不由捋著鬍鬚,疑聲道:“近日來,州府局勢緊張,諸多同僚議事完畢後便深居簡出,輕易不會出門走動。我張府亦是如此,近半個月都不曾有人拜訪,今日何以有客登門?來者何人,姓甚名誰,可有名刺?”的確,張鬆此言不虛。

大半個月前,益州轄下東川各郡縣相繼有世家大族和郡縣官吏揭發益州長史、徵東中郎將趙韙結黨營私,暗中聯絡各大世家和士族,圖謀不軌,疑似擁兵自重,欲行陰謀反叛之事。

爲此,州府一衆僚屬議論紛紛,各執一詞,替趙韙辯解者有之,揭發趙韙收受賄賂、大肆提拔親信者亦有之,還有一部分人態度不明,坐壁觀望。與此同時,成都城內人心惶惶,各大世家和士族縉紳們紛紛沉默,關門閉戶,儼然抱著各掃門前雪的態度,不願摻合進來,以免惹禍上身,無謂受牽連。

在這個問題上,張鬆的態度十分鮮明,霍然站在揭發趙韙陰謀反叛的陣營之中。儘管他手裡並沒有趙韙圖謀不軌的真憑實據,但是他卻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認爲長史趙韙的權勢太大,門生故吏極多,一旦發動叛亂,這些人便是跟隨他謀逆的黨羽,直接撼動益州之根基,危害極大,不可不防。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說辭,實際上張鬆還有更深層的用意。這便是,他現在已經是益州別駕,晉升之路已然受阻,而擋在他前面的正是長史趙韙。再加上,他出仕以來便與趙韙不是一個陣營,他代表的是益州本土世家和士族的利益,而趙韙則是外來戶,儼然是外來勢力的“領頭羊”。

這兩股勢力之間矛盾極深,涉及根本利益,是以雙方都不會讓步,亦無路可退;一旦發生碰撞,必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劇烈爭鋒,直到將一方徹底打倒爲止。

然則,以目前形勢來看,局勢很不樂觀。

趙韙在益州經營多年,各郡縣皆有其黨羽,且與各大世家和士族交往甚密,勢力非常大。最重要的是,趙韙其人是最早跟隨劉焉入蜀的元老級重臣,並且當初正是他極力保舉劉璋繼任益州牧之位,而後在劉璋提領益州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毫不誇張地說,若是沒有趙韙的傾力相助,益州牧的位置斷然不會落在劉璋頭上。

所以,趙韙在益州的地位十分超然,深得劉璋信任,並事事倚重於他。

就在張鬆怔怔走神之際,看門小廝恭恭敬敬地遞上一張名刺,奈何放在張鬆面前半晌,卻不見他伸手接過去翻看。

直到小廝的雙手舉得發酸之時,他不得不壯著膽子地輕聲提醒:“主公,這是府中那位客人的名刺。他聲稱是主公的故交好友,此番特意前來拜會,是以小人不敢怠慢,稟明主事後便將他迎進二堂稍歇,至今已有半個時辰了?!?

——————————————————

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889章 破心結,毒士風采第119章 無塵宮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396章 一門雙傑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4章 烏雲壓城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8章 莽漢黑熊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69章 前功盡棄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特別鳴謝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77章 不期而遇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1章 血染殘陽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32章 二虎競食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119章 無塵宮第128章 國之禍,君弱臣強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19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834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57章 舐犢情深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543章 煞費苦心只爲財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748章 其利斷金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37章 問心無愧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377章 絕世尤物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670章 讓我歡喜讓你憂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
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889章 破心結,毒士風采第119章 無塵宮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396章 一門雙傑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4章 烏雲壓城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8章 莽漢黑熊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69章 前功盡棄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特別鳴謝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77章 不期而遇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1章 血染殘陽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32章 二虎競食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119章 無塵宮第128章 國之禍,君弱臣強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19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834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57章 舐犢情深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543章 煞費苦心只爲財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748章 其利斷金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37章 問心無愧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377章 絕世尤物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670章 讓我歡喜讓你憂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多伦县| 桂林市| 齐齐哈尔市| 万安县| 澄江县| 平邑县| 安康市| 信宜市| 勐海县| 哈密市| 小金县| 杭锦后旗| 饶平县| 揭东县| 蒙阴县| 长宁区| 铁岭市| 南昌市| 伊宁市| 邵阳市| 汤阴县| 阿坝| 进贤县| 花莲县| 库尔勒市| 镇坪县| 东港市| 慈利县| 甘德县| 铜陵市| 来宾市| 乐陵市| 上虞市| 定西市| 景东| 卢氏县| 炉霍县| 内乡县| 大化|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