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

————————————

函谷關外,鏡水湖畔。

晚風輕拂,垂在湖面上的綠柳輕輕擺動,撩起一圈圈漣漪,攪動一池靜水。

湖畔東邊的涼亭裡,李利身著暗黃色龍袍,揹著手佇立在亭中,凝神注視著那一圈圈被垂柳蕩起的漣漪,從柳條輕輕擺動捲起波瀾到漣漪漸漸擴展延伸,直至漣漪消散,再度融入清澈的湖水之中。整個過程,李利從頭到尾反覆觀看,看得聚精會神,看得心境平和,看得出神忘我,渾然物外。

此時已是司隸爆發戰事的第三天,隨著夕陽落山,三天時間已悄然過去。

截止此刻,西晉大軍的前軍已經抵達洛陽,中軍也將於今夜進駐洛陽,唯有後軍落在後面,距離洛陽仍有百里之遙,明日此時方能到達。

李利就在後軍之中,此番是他登基稱帝以來第一次御駕親征,雖不是第一次率軍出征,卻是首次以皇帝的身份統率大軍再戰司隸,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換做以前,他可以不動聲色的悄然率軍出城,而後親領中軍,甚至還可以充當大軍先鋒,率先統兵抵達前線。但是此次卻是不能這麼做,身份的轉變讓他揹負了許多看似無關緊要卻又必不可少的包袱。

首先,出征前的禮節和儀式多了。皇帝出征必須祭拜宗廟,面見長輩聽候教誨,而後處理朝政,必須慎重選擇留守京師的文武大臣,妥善安排軍政事務。如有必要還需選定太子坐鎮朝堂。這都是必不可少的禮數和事宜,哪一樣都不能馬虎。絲毫不能大意,更不可草率應付。必須處理的井井有條,務必做到縝密周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其次,御駕親征就必須有帝王君臨天下的威儀,不能悄無聲息的出城,必須提前告知滿朝文武百官。由留守京師的文武官員負責籌備誓師出征儀式,並撰寫南漢和北魏兩國的諸多惡行,羅列出逆賊的罪狀。而後堂堂正正登壇誓師,當衆頒佈討伐檄文,昭告天下。惟有如此,才能贏得天下黎民百姓的理解和擁護,方爲王道之師、正義之師,持王道討伐藩王逆賊。

最後,帝王出征不同於將領領兵征伐。通常都是前軍先鋒提前出發,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中軍緊隨其後,沿途排查有可能存在的危險。清除潛在的威脅,併爲皇帝搭建行轅(行宮)。後軍纔是帝王御駕之所在,出城百里都需乘坐鑾駕,要在沿途百姓心中樹立天子威儀。彰顯軍威。如非必要,皇帝不能輕易騎馬出征,出征途中乃至兩軍陣前。都應乘坐鑾駕,如此才能彰顯九五至尊的無上威儀。君臨天下的王者風範。或許,後世所謂的壓軸大戲以及重要人物最後登臺的那一套。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李利不喜歡這一套,不喜歡興師動衆,更不想大張旗鼓的到處宣揚,弄得滿城百姓人盡皆知,讓那些有兒子或丈夫從軍的百姓無謂擔憂,整天擔驚受怕、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可是該有的禮數和儀式必須走一遭,因爲他是皇帝,一言一行都是治下千萬百姓和滿朝文武官員的表率。他若是不守規矩,又如何要求別人守規矩呢?

這就是皇帝的無上權威和難以啓齒的無奈。喜不喜歡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不喜歡並不代表不做,喜歡也不意味著一定可行。皇權是帝王的象徵,在約束別人的同時也給自己畫了一個框架,要求別人必須做到,自己就要充當萬民之表率,甘爲萬世之楷模,身體力行率先做到;不僅要做到,而且還要做到最好,好到無可挑剔的程度。

當然了,這些都是擺在檯面上的事情,皇帝的特權在這些大是大非的大事面前顯得既高貴又無奈,樣樣都要做得美輪美奐,近乎完美無瑕,絕不能單憑自身喜好隨意而爲。規則由他來制定,實踐規則的第一人同樣還是他,萬民之表、萬世楷模不是那麼容易當的。其身不正又如何能夠勒令別人方方正正呢?

正是因爲有著諸多條條框框的制約,李利此次出征雖然一再強調不得聲張,不得鋪張浪費、勞師動衆,必須儘快整軍出征,可實際上該有的禮數和儀式一樣都不少,必須逐項過一遍。一番折騰下來,他比軍中將領的出發時間整整推遲了兩天,直到昨天傍晚才得以成行。由於是夜間行軍,所以李利出城之後便從鑾駕上走出來,換乘金猊獸王座騎星夜兼程率軍疾奔,直到一個時辰前方纔趕到函谷關。

抵達函谷關後,李利沒有選擇在關內宿營,而是繼續率軍前行,與日落之前趕到鏡水湖畔安營紮寨。

靜水湖是第一次司隸大戰時袁紹的傑作。在偌大的曠野上挖掘出一舉坑殺近二十萬大軍的大陷坑,大戰過後,這裡就有了人造的小湖泊,南北兩端有出入水口,北面是入水口,與黃河相通;南面是出水口,匯入洛河。由於出入口很小,使得湖面十分平靜,湖水清澈,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人站在岸邊可以清清楚楚看見自己的樣子,哪怕是臉上稍稍有點污漬或雀斑,亦清晰可見,故稱作“靜水湖”。

靜水湖西北面的山林就是西晉國內最大的陵寢所在,也是第一次司隸大戰中十餘萬西涼陣亡將士安息的地方。眼下這裡是西晉大軍獨有的公墓,只有戰死沙場的將士纔有資格葬在這裡,文官不在此列,無緣葬身於此。近十年來,相繼又有十餘萬將士葬在這裡,很多將士都葬在一起,只有一個墳冢,但墓碑上有他們的名字。

西晉建國之時,李利曾親率文武百官前來祭奠,開春掃墓他親力親爲,足足用了兩天時間,爲一百餘位將領清掃墓碑,在墳冢上覆蓋新土。此番領軍出征再戰司隸,他將行轅放在這裡,顯然是大有用意,提醒衆將士莫要忘記這裡沉睡著二十多萬勇士,莫忘冀州之戰的慘痛教訓,切記不可重蹈覆轍。這既是對衆將士的驚醒,也是他自己的自我反省。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統軍將領尚且如此,遑論他這個全軍統帥呢?

臨大事須有靜氣,於無聲處聽驚雷。坐在鏡水湖畔,面對西北山林中偌大的公墓,李利心中格外平靜,之前徘徊在心頭的諸多思緒和雜念不翼而飛,腦海裡一片清明,就像眼前的湖水一樣,波瀾不驚,偶爾泛起一圈圈漣漪也隨之消失,心境前所未有的平和,與眼前的靜水湖渾然一體,無塵無垢,無憂無慮。

輕輕的腳步聲傳進涼亭,飄入李利的耳朵裡,他沒有回頭,身形一動不動,卻已知道來人是郭嘉和諸葛亮,還有跟在他們身後十餘步外的李儒。

“陛下果然在這裡。微臣方纔一陣好找,在行轅周圍轉了三圈卻愣是找不見陛下,還是孔明提醒,方知陛下在此乘涼。”輕步走到李利身後,郭嘉三人原本不想打攪李利沉思,卻見他頭也不回的擺手示意落座,頓時郭嘉再無顧忌,輕笑著說道。

李利聞聲回頭,轉身走到石桌旁正東主位上落座,微笑著道:“沒這麼誇張,朕就是想獨自靜一靜,並不是有意躲著你們。這裡沒有外人,我們主臣之間就不用寒暄客套了,你們想說什麼就說,言錯無過。”

“陛下英明。”郭嘉三人笑呵呵的恭維道。隨即諸葛亮笑道:“不知陛下今日心情可好?”

李利啞然失笑道:“心情好不好並不重要,該發生的不該發生的事都已是既成事實,唯有坦然面對才能解決問題。”說到這兒,李利話音一頓,臉上的笑容迅速消退,正色道:“你們三人一起前來,應該又有大事發生,而且對我軍極爲不利。我猜得不錯吧?直說無妨,朕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脆弱。”

郭嘉三人聞聲點頭,證實了李利的猜測,確有大事發生。當即,郭嘉一邊將手中的書簡遞給李利,一邊恭聲稟報道:“這是洛陽大營轉呈上來的最新戰報。上面說,荊州軍於三日間先後攻克南陽郡轄下大半縣城,並於今日正午兵臨城下,從東、南、西三面圍困宛城,眼下正在大舉攻城。波纔將軍上表,聲稱武衛營已經做好長期堅守宛城的準備,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陛下交付的使命,至少堅守城池半個月。這是南漢大軍的進兵消息。

與此同時,河南郡的最新戰報也到了。兩日前,趙雲將軍趁夜偷襲曹仁大營,雖然未竟全功,卻給予曹軍極大殺傷,致使曹軍傷亡四萬七千餘將士。然而就在趙雲率軍劫營的同時,曹仁帳下大將朱靈則率軍偷襲了開封南門,一舉得手,遂將城中兩萬餘將士困在東門和北門城樓上。

當時,趙雲將軍帳下六千餘騎兵與朱靈大軍幾乎同時進城,隨即在城中展開激戰,卻不料曹仁隨後率軍趕到,四面合圍,將趙雲大軍困在城中。大戰持續了一個時辰,黎明時分趙雲率軍奮力突圍,最終衝出重圍的只有八千餘鐵騎,夏侯蘭將軍被曹軍一員小將斬殺,眭固將軍身中七箭,身負重傷,所幸最終還是衝出來了。”

————————————————————————

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79章 強弓巨弩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55章 天高地闊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116章 風雪俏嬌娘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202章 立鼎三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205章 卿何人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103章 防微杜漸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109章 拍案叫絕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25章 馬前卒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44章 驅虎吞狼(六)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43章 蔡老夫子第853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93章 平分天下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18章 藏鋒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97章 猛虎出籠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79章 強弓巨弩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55章 天高地闊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116章 風雪俏嬌娘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202章 立鼎三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205章 卿何人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103章 防微杜漸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109章 拍案叫絕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25章 馬前卒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44章 驅虎吞狼(六)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43章 蔡老夫子第853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93章 平分天下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18章 藏鋒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97章 猛虎出籠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商丘市| 湖北省| 城步| 清河县| 玉环县| 盐边县| 郯城县| 白沙| 阳谷县| 伊通| 泰安市| 德阳市| 区。| 博白县| 麻栗坡县| 江达县| 夏津县| 乌什县| 甘孜| 石狮市| 洛扎县| 延寿县| 密云县| 法库县| 禹州市| 高碑店市| 广东省| 隆林| 阳城县| 夏津县| 商丘市| 辽中县| 永宁县| 察雅县| 炎陵县| 四会市| 平武县| 图们市| 娱乐|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