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輕舞飛揚

烈日西沉,晚風輕拂。

大樹成蔭的庭院裡,百花爭妍,繁花似錦。

任憑世事變幻,時光流逝,無塵宮依然寧靜,與世無爭。

自從益州爆發內亂之後,李利便離開了竹林別院,重新住進無塵宮正院。

旬日以來,他雖然沒有親臨戰場,卻對整個戰局瞭若指掌,對益州局勢洞若觀火,時刻關注著時局變化。

隨著益州內亂愈演愈烈,置身於烽煙當中的無塵宮也隨之變得忙碌起來。

山頂後院,李利坐在涼亭中翻看竹簡,時而凝神沉思,時而伏案疾書。親衛統領李摯佇立在他身後,儼如石柱一般紋絲不動,任由涼風拂面,靜觀夕陽風景。此時,除了他們主臣二人之外,後院中再無旁人。

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打破了後院的寧靜,隨即諸葛亮的身影進入李摯的視線,疾步朝著涼亭走來。

李利聞聲放下手中的竹簡,方纔意識到時間不早了,不知不覺中自己在此已經坐了三個時辰。

“稟主公,漢中大軍已於五日前起行出征了。”乍一走進涼亭,諸葛亮便恭聲稟報道。

“哦?”李利沉吟一聲,擺手示意諸葛亮坐下說話,可他卻起身站起來,一邊思索一邊踱步。這時,站在一旁的李摯輕輕招手,便見兩名無塵宮弟子端著托盤快步走過來,奉上香茗和糕點。然後欠身施禮,悄然退去。

稍作思量後,李利重新坐下。一邊端起茶盅慢條斯理的品茶,一邊面帶微笑地道:“公瑾對時機的把握相當準確,此時出兵恰到好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說完話後,李利隨手放下茶盅,從諸葛玲手中接過信帛。

此刻落在李利手裡的信帛,便是周瑜率軍出征前親筆手書的出征計劃和行軍路線。信帛上只有寥寥百餘字。卻記錄著此次出征益州的全部計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看完密信。李利笑著搖了搖頭,遂將信帛交給諸葛亮,笑道:“公瑾確是絕頂聰明之人,心思縝密。處事周全。只是他此番卻是想多了。呵呵呵!”

諸葛亮接過密信,看也不看便將疊好塞進手袖裡,顯然他早已知悉密信上的內容。這是李利授予他的特權,負責掌管此次出征益州的所有情報。各地細作和密探傳回的情報,都會第一時間送到他手裡,經過他的甄別篩選之後纔會呈報於李利。

聽到李利的話後,諸葛亮心下了然,知道李利所指的是:周瑜與李暹同在東路軍,領兵六萬經米倉道進軍巴郡之事。

周瑜此舉與原定作戰計劃不符。按照原定出徵計劃。周瑜應該率領主力大軍攻取蜀道,即率領趙雲、馬超和黃忠三營戰騎經金牛道入川;而李暹則率領三萬雄鷹衛和兩萬步軍取道米倉,攻取巴郡。

同樣是兵分兩路。但現在兩路大軍的領兵主將卻發生了變化。西路軍本應由周瑜親自統領,如今卻變成了趙雲領軍;東路軍的主將依然是李暹,而周瑜則甘願爲李暹壓陣,率領三萬步軍跟在李暹身後,隨他一同攻取巴郡。顯而易見的是,周瑜此舉是刻意跟在李暹身後。爲他保駕護航,確保萬無一失。

身爲三軍主帥。周瑜竟然毫不吝嗇的把軍權下放給帳下部將,不與帳下將領爭功,此舉足見其胸襟寬闊,雅量高致。而他對李暹的格外照顧和真心愛護,讓李利和諸葛亮二人頗感意外,居然甘願充當陪襯李暹這朵紅花的綠葉。

對此,諸葛亮不得不承認,周瑜確實是寬宏大度之人,其胸襟氣度比之自己猶有過之。平心而論,如果易地而處,他處在周瑜的位置上,他恐怕做不到周瑜這般大度。

當然了,諸葛亮同樣知道李利此番爲何選擇周瑜領軍掛帥,而不選其他將領。其根源就在於,益州乃龍興之地,物阜民豐,人口衆多,又佔據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蜀道;因此,益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於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州郡,無論是哪路諸侯佔據了益州,都會派遣自己最信任的人前去鎮守,絕不會將其交給並非嫡系親信的外人接管。李利同樣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早在李利謀劃攻取益州之時,便已選定了將來坐鎮益州的人選,這便是他的弟弟李暹。除此之外,不作第二人選。至少,在天下未定之前,李利不會把益州交給其他文臣武將接管;等到平定天下之後,則另當別論。

對此,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即使李利不這樣做,他也會建議李利派遣親信提領益州。如今看來,能夠領悟李利意圖的不止他諸葛亮一人,周瑜同樣對此洞若觀火,心領神會。所以,周瑜纔會放棄親自領軍攻取益州的偌大功名,轉而將這份功勞拱手讓給李暹、趙雲、馬超和黃忠四人;而他自己則甘願爲大軍坐鎮後軍,押解糧草輜重徐徐跟進。

周瑜的這份胸襟與氣度,著實令諸葛亮爲之折服,深感欽佩,自愧弗如。

思緒紛飛之中,諸葛亮相繼喝了兩杯茶,卻顧自渾然不察,根本沒有注意到,坐在他對面的李利已經給他倒了三杯茶。所幸,李利對此並不介意,看到諸葛亮走神之後,他便靜坐在一旁,好整以暇的悠閒品茶。

顯而易見的是,諸葛亮和周瑜二人同爲李利麾下的青年才俊,都有經天緯地之才,自然也有不甘人後的好勝之心。

有道是,見賢思齊。時下週瑜已經走在了諸葛亮前面,戰功顯赫,秩同九卿,躋身軍中四大統帥之一,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資歷威望,周瑜都在諸葛亮之上。眼見周瑜已然領先一大步,諸葛亮自然要快馬加鞭,迎頭趕上,不求後來者居上,至少也要不落下風,並駕齊驅纔是。

因此,諸葛亮一直憋著一股勁兒,頗有與周瑜一較高下之勢。然而他們之間並沒有矛盾,亦不是意氣之爭,而是一種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

值得提的是,這種良性競爭並不侷限於諸葛亮和周瑜之間。事實上,李利麾下的年輕才俊不在少數,除了周瑜、諸葛亮之外,還有郭嘉、荀攸和法正等人,他們之間都在悄無聲息的追逐競爭,處於一個良性循環之中,彼此既是競爭對手,又是意氣相投的至交好友。而這種局面的出現,得益於李利駕馭全局,知人善任,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再加以調節,牢牢掌控全局,從而避免競爭轉變爲鬥爭。

沉思半晌,諸葛亮終於回過神來,當即滿臉歉意的道:“微臣失禮了,請主公寬宥。”

“無妨。”李利輕輕搖頭,笑道:“這半年來,爲兄每日悠閒自在,卻讓賢弟受累了。”

“兄長見外了,此乃愚弟份內之事?!敝T葛亮謙遜應道,親手給李利倒上一杯茶之後,他接著說道:“方纔兄長提到周瑜將軍制定的作戰計劃,愚弟深有感觸,受益匪淺。周瑜將軍思慮周詳,行事縝密,胸襟寬闊,氣度恢弘,令愚弟深感欽佩?!痹诶罾媲埃T葛亮沒有隱瞞心跡,坦然說出自己走神的原因;這既是解釋,也是心底無私的坦誠,真正將李利視作無話不談的兄長。事無不可對人言,與其遮遮掩掩的語焉不詳,不如坦誠相告,這纔是智者所爲。

李利微笑頷首,道:“賢弟所言不錯,此番確是難爲公瑾了。他既要領軍征戰,又要幫我照顧弟弟,方方面面都必須顧全,的確很不容易。所幸,公瑾聰明過人,沉穩老練,處事得體,沒有讓我失望?!?

說到這裡,李利話音一頓,繼續說道:“眼下我等身在益州腹地,鞭長莫及,即便有心領軍征戰亦是鞭長莫及,因此大軍出征後的戰事便交給公瑾指揮即可,給予他臨機專斷之權,無須事事稟報?!?

諸葛亮欣然應道:“主公英明,微臣這便傳令,想來三日之後便可傳到周瑜將軍手上。”

說完話後,諸葛亮便要起身離開,卻被李利擡手製止了,示意他不必著急,笑著問道:“夢馨昨日告訴我,弟妹又有身孕了,可賢弟卻對此並不知情。這便是你的不是了,往後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一些時間多陪陪她。”

“??!竟有此事嘿嘿嘿!”諸葛亮驚愕之餘憨然而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不同於以往的神采,臉上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喜悅,儼然眉笑顏開,輕舞飛揚。若不是李利當面,只怕他會樂得跳起來。

傻笑半晌,諸葛亮仍舊笑容滿臉,激動之情難以平靜,而李利則跟著他一起笑,真心替他感到高興。

直到一壺茶喝完,諸葛亮方纔恢復如常,起身離開時,他恭聲道:“眼下益州劉璋忙得焦頭爛額,心無旁騖地對付趙韙叛軍,以至於根本無暇顧及我軍的動靜。這對我們而言,無疑是天賜良機;如果說之前我等攻取益州的勝算只有五成,那麼現在至少有七成把握。不知主公打算何時起行?”

李利聞言笑道:“待我西涼大軍兵臨城下之時,便是我等前往成都之日。哈哈哈”

——————————————————

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8章 黑鬼強橫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39章 傳國玉璽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17章 劫掠陳留第899章 起爭端,移師帝鄉第18章 藏鋒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104章 戰端起,聯手禦敵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79章 強弓巨弩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38章 江楓漁火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51章 劃江而治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121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4章 重傷初愈第940章 狼煙起,劍指幽州第49章 權謀心術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三)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8章 丹陽精兵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991章 殺青州,雷霆之怒第872章 陽平關(上)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671章 宿命相逢徒奈何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48章 釜底抽薪(下)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115章 馬兒蹤跡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33章 最後一搏第99章 宿命對手第202章 立鼎三第200章 立鼎一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20章 太史子義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103章 防微杜漸
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8章 黑鬼強橫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39章 傳國玉璽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17章 劫掠陳留第899章 起爭端,移師帝鄉第18章 藏鋒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104章 戰端起,聯手禦敵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79章 強弓巨弩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38章 江楓漁火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51章 劃江而治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121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4章 重傷初愈第940章 狼煙起,劍指幽州第49章 權謀心術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三)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8章 丹陽精兵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991章 殺青州,雷霆之怒第872章 陽平關(上)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671章 宿命相逢徒奈何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48章 釜底抽薪(下)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115章 馬兒蹤跡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33章 最後一搏第99章 宿命對手第202章 立鼎三第200章 立鼎一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20章 太史子義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103章 防微杜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剑川县| 深泽县| 息烽县| 泰宁县| 华阴市| 明光市| 禹州市| 和平县| 华安县| 奉新县| 龙口市| 金溪县| 乌兰浩特市| 蒲城县| 宾川县| 三都| 成武县| 阜新| 万宁市| 佳木斯市| 康平县| 文安县| 竹北市| 囊谦县| 金坛市| 滁州市| 清水河县| 宣恩县| 金溪县| 唐河县| 靖远县| 天津市| 印江| 横山县| 宁津县| 额尔古纳市| 交城县| 汽车| 上犹县|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