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0章 變天之光

【感謝:書友捷浪、ericxiao、爲愛譙悴、taiw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再次被白袍敵將震開長槍的張郃,心下駭然,不由揚聲問道:“汝乃何人,可敢報上名來?”

身陷重圍的白袍敵將,掌中長槍如銀龍飛舞般籠罩周身、密不透縫,以一敵衆,卻絲毫不落下風。

間隙之餘,他頭也不回的朗聲喊話道:“某有何懼,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常山趙子龍?莫不是、、、公孫瓚麾下的白袍小將趙雲?”張郃驚詫道。

“呔!”身著白袍銀甲的趙雲聞聲惱怒,一聲怒喝當中龍膽槍揮掃一擊,生生震退四名袁軍將領,既而他反手一擊,再將伺機從背後偷襲的高幹逼退數步。

趁著短暫空隙,趙雲怒聲喝斥道:“張俊義,你給我聽好了!我便是常山趙雲趙子龍,現爲驃騎大將軍麾下左中郎將,並不是幽州公孫將軍的部將!你若再敢胡言亂語,肆意聒噪,莫怪趙某不顧同鄉之誼,必將汝擊殺於龍膽槍之下!”

眼見趙雲親口承認身份,張郃神情大變,表情極爲凝重,眼神也變得飄忽不定,眼角掠過一絲驚懼之色,一閃即逝。原本他準備趁著趙雲說話之間伺機出手,但此刻卻不得不放棄此念,並下意識地勒馬後退數步,不著痕跡地退到外圈,似是不願再與趙雲交手。

所幸。此刻圍攻趙雲的袁軍將領人數衆多,除了張郃悄然後撤之外。仍有包括高覽、高幹等十二名將領聯手對付趙雲。如此一來,倒也無人注意到張郃臉上的異色,更不知道他已有退意。

對於冀州張郃而言,他對趙雲可以說是一點不陌生,甚至相當熟悉。早在趙雲投奔幽州公孫瓚之前,兩人便有數面之緣,雖無深交,但彼此感觀都還不錯。頗有幾分惺惺相惜的味道。畢竟兩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冀州人,也都是習武之人,最重要的是兩人擅長的兵器都是長槍,且各自在當地頗爲有名。況且,冀州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各郡國之中小有名氣的武者之間。或許大多數人都不曾謀面,但彼此間卻也有所耳聞,而趙雲和張郃二人恰恰是其中爲數不多的有過數面之緣的同道中人。

此後,趙雲跟隨公孫瓚征戰兩年之久,其間數次與冀州軍交鋒,每次戰事中所面對的對手幾乎都是鞠義、張郃、文丑和顏良等冀州大將。

因此。剛剛乍一交手之際,張郃便覺趙雲看著十分眼熟,油然生出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並且第一時間想到趙雲。畢竟,像趙雲這樣身著白袍銀甲、善使長槍。且胯下白馬座騎之人,實在是極其顯眼。但凡見過一面,便印象深刻,輕易不會忘卻。然而,想起趙雲的一瞬間,張郃下意識地否決了這個念想,因爲他知道趙雲是幽州公孫瓚的親兵校尉。而幽州與函谷關相距千里,趙雲怎麼會突然出現在婁底原戰場上呢?

與此同時,此刻正值天矇矇亮之時,猝然遭遇之下,彼此間根本無暇顧及對手的容貌。是以,張郃並沒有看清楚趙雲的相貌,僅是感覺趙雲的行頭和身型十分眼熟,似是故人。

但是,激戰十幾個回合過後,張郃越來越覺得眼前之人像極了趙雲,一樣的白袍銀甲,一樣的盤龍長槍,一樣的武藝絕頂高強,這一幕似乎是昔日界橋之戰的重演。那日,趙雲率領數百騎兵衝進重圍救出公孫瓚,既而他自己卻獨自斷後,結果身陷重圍,被數十名袁軍將領圍攻,處境萬般兇險。然而,趙雲卻以一己之力奮戰數十回合,終是趕在文丑、顏良等冀州大將到來之前殺出重圍,從而化險爲夷,死裡逃生。

一念至此,張郃纔會臨戰之中喊話,卻不料趙雲擲地有聲的肯定答覆,讓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成爲事實。

趙雲竟然背離公孫瓚而去,轉投西涼李利麾下,並且還被李利委以重任,賜予左中郎將之職。這麼可能,曾經單槍匹馬救出公孫瓚的孤膽英雄趙雲,豈是輕易叛主之人?

儘管張郃很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但趙雲單騎飛馳中斬殺袁熙,這血淋淋的事實此刻就擺在眼前,不由得他不信。

於是,當趙雲親口承認自己是西涼軍將領之後,張郃便知袁熙只怕是白死了,僅憑眼前這十餘名將領根本奈何不得趙雲,更不要說是將其斬殺,替袁熙報仇了。要知道,昔日界橋一戰,至少有二十餘名軍侯以上的將領圍攻趙雲一人,最終付出十餘名將領傷亡的巨大代價後,卻還是被趙雲殺出重圍,逃之夭夭。

此時此刻,舊事重演,這十幾名將領固然可以困住趙雲一時,卻始終傷不了他,待衆將久戰力乏之際,便是趙雲殺出重圍之時。

最爲重要的是,這圍攻趙雲的十幾名袁軍將領之中,戰鬥力最強的將領便是張郃和高覽。奈何張郃此前被李利所傷,如今雖然還有一戰之力,卻已是強弩之末,最多發揮出六成戰力,實力大不如前。

相比身負重傷的張郃,同爲冀州四庭柱之一的高覽也好不哪兒去。就在剛纔從陣前逃往大營的途中,他被西涼軍的流矢射中後背,雖然箭傷並不深,卻在通過地坑時大量失血,繼而導致戰力大損。眼下,高覽也是強撐著奮力廝殺,揮刀速度大不如前,力量僅有全盛之時的一半,實屬外強中乾,力不從心。再這樣戰鬥下去,不出三十回合,高覽便無力再戰,非但殺不了趙雲,甚至還會自身難保。

“鏘鏘鏘!”

呯砰巨響的兵器碰擊聲中,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炙亮火花。眨眼看去,猶如一束束綻放的白蓮花。璀璨扎眼,令人不敢正視。

正當十餘名將領聯手將趙雲團團圍困,奮勇廝殺之時,張郃連續多次出手攻殺,可每次都是虛晃一槍,隨之不留痕跡的後退幾步。如此幾個回合下來,不知不覺中他便已退出戰鬥,既而策馬奔至百步開外的營寨圍牆下。置身於陰暗之中,靜觀戰局變化。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袖手旁觀。

而張郃之所以這麼做,除了自身傷勢頗重之外,還有著他自己的考慮。

就在剛纔,當趙雲率領西涼戰騎突然殺到轅門前之際,袁紹竟然毫不顧惜麾下將士的死活,悍然下令關閉轅門。如此以來。真正僥倖衝進轅門之人,只有淳于瓊、許攸和兩三千名將士;餘下多達七千餘人的袁軍將士,包括張郃、高覽、袁熙、郭圖、荀諶、高幹和數十名將領在內,全部被擋在門外。由此,就逼得他們不得不轉身與西涼戰騎廝殺,除此之外。別無生路。

然而,等到張郃、高覽等將領逼不得已率軍瀕死時反撲之時,赫然發現突襲殺來的西涼戰騎其實並不多,僅有區區五千騎而已。若是袁紹第一時間站出來指揮大軍迎戰,憑藉轅門前的一萬餘步騎。再有轅門城樓上的弓弩相助,最多半個時辰便可將趙雲所部的五千戰騎斬殺殆盡。根本就不需要躲進大營,閉門不戰。只可惜這些剛剛從地坑絕殺陣中間棧道上逃回來的袁軍將士,包括主公袁紹在內,全都成了驚弓之鳥,突遭劇變之下根本無心應戰,只知道一味地逃跑避戰。

正是由於衆將士無心迎戰,才使得趙雲所部戰騎勢如破竹,頃刻間便將堵在轅門外的七千多袁軍衝擊得七零八落。僅是一個衝鋒,便有不下兩千名袁兵被西涼戰騎斬殺,而剩下的四五千袁軍則是作鳥獸散,能跑就跑,實在跑不掉的只能轉身迎敵,拼死一戰。即便如此,三四千名發狠拼命的袁軍將士生生拖住了趙雲帳下的五千戰騎,使得西涼戰騎一時難以脫身,繼而遭到城樓上的弓弩射殺,傷亡不小。

故而,眼下盟軍大營還遠遠沒到被西涼戰騎攻破轅門的地步,趙雲帳下的數千騎兵被射殺上千戰騎之後,餘下的三千多戰騎根本不足以對大營構成威脅。是以,盟軍營寨安全無虞,剛剛不過是虛驚一場罷了。

然則,正是因爲虛驚一場,才愈發顯得袁紹昏庸無能,其所作所爲更是荒唐之極。身爲一軍之主帥,動輒捨棄麾下將士獨自逃生,此等逃生怕死、冷酷無情之舉,豈不令全軍將士寒心?

不管其他將領和兵士怎麼想,反正張郃對袁紹甚爲不滿,失望之極,隨之一種難以言語的悲涼之感涌上心頭,揮之不去。正因如此,若是他此前得知趙雲背棄公孫瓚而改投李利麾下,必然會大爲不恥,甚至還會當面羞辱趙雲一番。但此刻,當他經歷過被自家主公捨棄的一幕之後,突然覺得趙雲的選擇並沒有錯,甚至還很明智。

自古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現如今,趙雲已經成爲西涼軍的統兵將軍,可他張郃又該何去何從呢?

梳理一番思緒後,勒馬圍牆之下的張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彷徨不知所措。在此之前,他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背叛袁紹而另投他主,但是一夜之間親眼目睹了田豐慷慨赴死、袁紹無情無義之舉後,再有袁熙被殺,遭遇連番劇變之後,迫使張郃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前途命運。

毫無頭緒的張郃,突然似有所悟地喃喃自語道:“或許此戰過後,這大漢天下就要徹底變天了。只是誰纔是真正的明主呢,而我又當何去何從

??”

輕聲自語之中,張郃仰望蒼穹,卻見金燦燦的晨曦橫貫長空,爲人間帶來無窮的光明。

————————————————

ps:【感謝:各位書友的訂閱、月票、推薦票支持,謝謝!】

此前,每次看到訂閱不理想的時候,虎賁都會感到莫名失落,心情很差,可今天卻沒有這種感覺,反而心情很好。因爲,虎賁有各位書友的大力支持,在此再道一聲:“謝謝!”

此外,虎賁感謝每一位關注驍騎的書友,無論你有木有投月票、推薦票亦或是訂閱,虎賁中郎都感謝你;因爲正是你的關注,驍騎才能走到今天。

中秋將至,虎賁攜《驍騎》祝願您閤家團圓,萬事如意,開開心心每一天!

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8章 莽漢黑熊第92章 海闊天空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12章 誰與爭鋒第25章 馬前卒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251章 傷情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72章 窘迫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199章 河東行第81章 飛虎天鷹戰雲長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796章 局中局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331章 大整軍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1章 冷豔寡婦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29章 脣亡齒寒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293章 蛻變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14章 一戰可定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533章 公瑾謙卑不速客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763章 天子劍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719章 暴戾顏良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第390章 陰霾第129章 文昌起色心,休屠鐵騎寇邊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14章 一戰可定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750章 合縱連橫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
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8章 莽漢黑熊第92章 海闊天空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12章 誰與爭鋒第25章 馬前卒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251章 傷情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72章 窘迫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199章 河東行第81章 飛虎天鷹戰雲長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796章 局中局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331章 大整軍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1章 冷豔寡婦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29章 脣亡齒寒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293章 蛻變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14章 一戰可定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533章 公瑾謙卑不速客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763章 天子劍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719章 暴戾顏良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第390章 陰霾第129章 文昌起色心,休屠鐵騎寇邊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14章 一戰可定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750章 合縱連橫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弋阳县| 景洪市| 亳州市| 万荣县| 云阳县| 南和县| 赣榆县| 凉山| 北宁市| 孝昌县| 布尔津县| 阳谷县| 色达县| 九寨沟县| 太原市| 龙井市| 吉木乃县| 娄烦县| 康乐县| 锡林浩特市| 永宁县| 哈巴河县| 平塘县| 石阡县| 石狮市| 鸡泽县| 庆阳市| 成安县| 阳西县| 临泉县| 山东| 梁河县| 桐庐县| 霍城县| 多伦县| 泾源县| 陆川县| 农安县| 疏附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