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

以李傕爲首的武將陣營進入朝堂,讓衆多前朝老臣頓生無力之感,內心一片淒涼。

最近短短數月之中,長安城連遭劇變,兵禍戰端不休。

先是權傾朝野的暴徒董卓身死,讓百官們拍手稱讚,喜笑顏開,以爲大漢有救了。而他們自身利益雖被董卓盤剝不少,但根基猶在,董卓一死,他們就將迎來更大的功名富貴??上踉噬吓_後,卻是讓百官們大失所望,非但沒有得到期望中的升遷提拔,反倒被王允大力壓制。朝中所有大事,近乎全由王允一言而決,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話語權,處境與董卓時期一樣,全是擺設,王允一人獨攬大權。

王允此舉可謂是文人相輕的最好詮釋。

一衆帝黨老臣,如皇甫嵩、朱儁等人不僅沒能謀得兵權,反倒被王允剝奪了他們現有的人馬,從武將轉變爲文官,左車騎將軍、冀州牧皇甫嵩淪爲御史中丞,而朱儁同樣是由將軍轉爲御史中丞。這兩位剿滅黃巾的一代名將,在王允眼裡卻是一文不值,非但沒有提拔重用他們,反倒讓他們擔任文官。

御史中丞這個職位,不高不低,不上不下,極爲好用。一般是兩到三人,卻也可以靈活運用,敕封五六個人擔任御史中丞,也不是不行。在大漢昌盛時期,這個職位絕對算得上是極爲顯赫的官職,權限範圍極大,觸角很長,權柄很盛。但是,自從皇權旁落之後,這個職位就是雞肋一樣的官職,空有其名,卻無實權,等同於閒職。

在王允掌權時期,皇甫嵩、朱儁這樣的名將尚且討不到好處,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想從王允手中謀取功名利祿,無異於癡人說夢。

好在王允掌權的時間並不長,隨著西涼軍反攻長安,天下權柄再次易手,李傕、郭汜佔據長安城。於是,滿朝百官迎來了最黑暗、最恐怖的一段日子。在李傕、郭汜二人的統治下,西涼兵強徵暴掠,動輒抄家滅族,百官們毫無地位可言,整天心驚膽戰,惶惶不可終日。

所幸李傕、郭汜統治長安的時間也不長,如今輪到武威李利執掌大軍,攝政輔國了。

昨天盛大雄壯的迎駕之事,讓百官們看到了希望,似乎看到他們這些人手握實權的日子爲期不遠了,對即將到來的天子臨朝充滿憧憬。在他們看來,儘管李利對天子聖駕和太后的鑾駕安排得不甚妥當,但那些都是小節,不足爲道。而整個迎駕過程之中,李利表現得可圈可點,沒有一朝得志便猖狂的苗頭,雖有不盡人意之處,但大體上還是恪守爲臣之道的。故而,他們甚至私底下議論,李利終究年幼稚嫩,如此執掌天下大權的良機竟然不知道善加利用,反而處處彰顯天子威儀,簡直是愚不可及,黃口庶子不足以成大事!

滿朝百官之中,懷揣這種心思之人不在少數。爲此,他們興奮得徹夜難眠,憧憬著翌日朝會之上,自己能獲得多少好處,又能謀得什麼職位。

而今,早朝即將開始,文武百官入朝,宮門緊閉。

看到武將陣營居然有五六十人之多,而且大部分武將都是生面孔,文官中很多心明眼亮之人頓覺大事不妙,暗思今日早朝只怕是換湯不換藥,一如從前的老樣子,武威李利絕不是良善之輩,他要獨攬朝政了。

只是讓百官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直放在玉階高臺右側角的太師椅不見了,難道被哪個不怕死的閹宦偷出去賣掉了?

————————————————

“陛下上朝———百官叩拜!”

正當滿朝文武百官思緒紛飛之際,常侍董弘尖銳刺耳的聲音響徹大殿。

頓時,但見皇帝劉協在兩名金甲將軍的護持下,身著皇冠龍袍,穩步走到龍椅前落座。而那兩名金甲將軍則佇立在龍椅左右,目光凌厲,滿臉冷峻之色,神情漠然地俯視著大殿內的文武百官。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堂下百官無暇察看站在皇帝劉協身後的二人是誰,屈身俯首跪拜,高呼萬歲。但是,以李傕爲首的武將陣營卻無人跪拜,他們只是躬身行禮,口中話語倒是與文官們一般無二。

端坐於龍椅上,劉協居高臨下俯視百官叩拜,神色頗爲激動,心中頓生無限豪情,一顆稚嫩的心怦怦直跳,重新找回君臨天下的感覺了。一剎那,他情緒激動之餘,又感慨萬千。太不容易了!爲了重新回到龍椅寶座之上,他可謂是飽經苦難,連番顛簸,這幾個月來一直擔驚受怕,生怕再也看不到百官們齊聲叩拜的情形了。

“咳!”正當劉協暗自陶醉的一瞬間,一聲輕咳傳進他的耳朵裡,嚇得他渾身一顫。隨即他強作鎮定地朗聲道:“衆卿平身!”

“謝陛下聖恩!”大殿內,文武百官齊聲應諾,旋即站直身形,仰頭看向高殿上的劉協和他身後的兩名金甲將軍。

“呃?李、、、、、、利———”當右側文官陣營中的許多人看清楚劉協身後所站之人的面貌後,數十名官員錯愕地失聲驚叫,甚至有人還直接道出李利的名字。

沒錯,站在龍椅左側之人赫然是武威李利,而右側的金甲將軍便是金猊衛統領李摯。剛纔輕咳一聲提醒劉協之人,就是李利。遍觀偌大的皇宮正殿,除了他李利之外,誰還敢在朝堂上隨意發出聲音。

仰頭看清楚李利所站的位置之後,堂下文官中很多人頓時義憤填膺,憤怒不已。因爲李利站立的位置不對,有悖於禮制,實屬大逆不道!他怎能站立在安放龍椅高臺上,與龍椅平行?

細看之下,李利還真是站立在龍椅左側的高臺上,而李摯則站在龍椅右側三尺外的次一級玉階上。

故此,李利和李摯二人看起來一高一矮,李利明顯要比他高出一個頭,高大挺拔的身軀比龍椅還要高出一尺。如此以來,李利站在龍椅左側,遠比坐在龍椅上的劉協更加引人注目,儼然是一個大人照看著半大的孩子。

“微臣、啓、奏、陛下!”正當文官們怒視著李利之際,賈詡陡然出列,故意拖長聲調恭聲說道。

劉協強作鎮定地微微頷首,賈詡見狀,展開手中的竹簡,朗聲道:“自奮威將軍呂布刺殺董相國之後,長安城屢經戰禍,百姓苦不堪言。驍騎將軍李利,以弱冠之齡奉命駐守涼州邊境武威郡,先後平定涼州三次動亂,剿滅涼州八股亂軍,收服張掖郡及西域四郡,收剿三十萬休屠部落,保境安民,功莫大焉!長安之亂,驍騎將軍不辭辛勞,率軍打敗呂布叛軍,及時救出陛下和太后,隨後剷除張濟、樊稠等圖謀不軌之亂軍,平定長安,迎陛下和太后還朝。兩年來,驍騎將軍前有收復武威四郡、剿滅羌亂之戰績,後有戡平長安叛軍、危難救駕之功勳,如此功勳卓著之人,古今罕見!

故此,請陛下重賞驍騎將軍及西涼軍將士,微臣已備好名冊,請陛下御覽!”

待賈詡說罷話後,常侍董弘快步接過竹簡,遞給劉協查看。

劉協拿著重重的一卷竹簡時,眼底掠過一絲暴戾之色,但他神情卻沒有明顯的變化,依舊做出一副專注翻看竹簡的姿態。

儘管劉協眼底的異色極其隱蔽,很難被人察覺,卻沒能避過李利的眼睛。一瞬間,他神情絲毫不變,但心中卻冷笑不已,全身散發出一股冷厲無形的殺氣。

右側玉階上的李摯敏銳地察覺到李利身上的濃烈殺氣,頓時他虎目微變,冷厲地看了劉協一眼,隨即冷漠地俯視著堂下的文武百官。

不多時,劉協煞有其事地看完竹簡,並隨手交給董弘,朗聲道:“賈詡所請,朕一律照準。董弘,宣旨!”

“諾!”董弘躬身應聲,當即走上殿前,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敕封李傕爲車騎將軍,池陽侯。李利爲徵西將軍,武威侯,開府,假節,掌軍事,主殺伐;李暹爲安北將軍,武鄉侯。敕封武威郡丞李玄爲尚書,都鄉侯;賈詡爲黃門侍郎,都亭侯。敕封徐榮爲平南將軍,關內侯;波才爲平北將軍,關內侯;滕霄爲平東將軍,關內侯;郭汜爲平西將軍,關內侯。

敕封典韋爲虎賁將軍,李摯爲虎衛將軍,桓飛爲虎威將軍,滕羽爲揚武將軍,樊勇爲揚威將軍。

敕封段煨、龐德、鐵陀、金牯、張遼、韃魯、楊定、胡軫、李徵、李蒙、李典爲中郎將。

敕封馬超、鐵蕭、銀軲、鐵軲、王方、蒙崇、成宜、馬玩、曹性、楊秋、桓豹、桓狼??????等二十八人爲校尉。欽此———”

一口氣宣讀完聖旨,董弘深呼一口氣,頓覺口乾舌燥,好不難受。他難受,堂下右側的上百名文官更是聽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好傢伙,一次性敕封兩位位比三公的縣侯,兩位鄉侯,五位關內侯;四平將軍,五名雜號將軍,十二位中郎將,二十八名校尉。再加上西涼軍原有官職的武將,整個左側武將陣營近百人,全是秩比六百石及以上的將領。

這般大規模的敕封,大漢開國以來,除開國之初和光武中興的兩次敕封功臣之外,此次便是第三次大敕封。

如此敕封,實屬東漢近兩百年來罕見的大封賞,著實令人歎爲觀止!

——————

第186章 張濟登門求美妾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60章 衆怒難犯第181章 兄弟之孔明伐南蠻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63章 飛虎強橫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190章 見風使舵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24章 欲擒故縱第796章 局中局第561章 顯崢嶸十萬鐵騎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11章 詐術第45章 吳下阿蒙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129章 文昌起色心,休屠鐵騎寇邊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1章 詐術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8章 丹陽精兵第63章 飛虎強橫第760章 絕殺一擊第21章 冷煞閻羅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777章 子龍歸來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884章 寧爲武侯作奴,不爲劉璋上賓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15章 千鈞一髮第10章 虓虎雄風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97章 猛虎出籠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44章 這一拜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335章 鎮三關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61章 顯崢嶸十萬鐵騎第33章 終得猛將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870章 負荊請罪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
第186章 張濟登門求美妾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60章 衆怒難犯第181章 兄弟之孔明伐南蠻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63章 飛虎強橫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190章 見風使舵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24章 欲擒故縱第796章 局中局第561章 顯崢嶸十萬鐵騎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11章 詐術第45章 吳下阿蒙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129章 文昌起色心,休屠鐵騎寇邊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1章 詐術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8章 丹陽精兵第63章 飛虎強橫第760章 絕殺一擊第21章 冷煞閻羅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777章 子龍歸來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884章 寧爲武侯作奴,不爲劉璋上賓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15章 千鈞一髮第10章 虓虎雄風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97章 猛虎出籠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44章 這一拜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335章 鎮三關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61章 顯崢嶸十萬鐵騎第33章 終得猛將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870章 負荊請罪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平潭县| 遂宁市| 泰和县| 临城县| 疏勒县| 安吉县| 彩票| 滨州市| 宜兰市| 无极县| 化德县| 宣恩县| 荥经县| 峨眉山市| 乐都县| 盈江县| 湘西| 汶上县| 华安县| 台中县| 聂荣县| 丰都县| 柘城县| 南昌县| 呼玛县| 高台县| 会昌县| 定结县| 溧水县| 永平县| 凌源市| 安西县| 和龙市| 额尔古纳市| 成武县| 汶川县| 乌拉特后旗| 安多县| 且末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