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郡守府後院,築心亭中。

石桌上擺放著一壺香茗和兩個冒著馨香熱氣的茶盅,周瑜隨手將寫好的密信借給親兵,並低聲叮囑幾句。

目送親兵快步離開,周瑜遂與親兵統領相對而坐,一邊飲茶一邊隨意敘談。

此刻他們談論的內容依舊是剛剛結束的正堂議事,而喝完這壺茶之後,他們便要起行前往城南軍營。

趁著這段有限的時間,周瑜忙裡偷閒,親手煮上一壺熱茶,一邊煮茶一邊揮毫疾書。將此戰的戰術安排和進軍事宜記錄成文,隨後通過飛鷹傳書將其送入蜀道之中,再由數次中轉傳送,四天之後這份密信便會呈到李利面前。

辦完這件事後,周瑜方纔真正清閒下來,遂將守在自己身後的親兵統領呂蒙叫到面前坐下,飲茶敘話。

飲茶之餘,眼看呂蒙幾次想要開口卻欲言又止的樣子,周瑜淡然一笑,知道他想說什麼,但他並不想對此多作解釋,是以故意岔開話題,頗爲好奇的問道:“最近一年多時間裡,聽聞子明一直跟隨糧曹杜濟讀書識字,認真刻苦、異常勤勉,精進神速,學得甚好。對此我頗感欣慰,只是我非常好奇,子明徵戰勇猛,頗有謀略且悟性極高,卻爲何還要讀書識字,莫非是爲了謀個好前程麼?”

呂蒙聞言臉頰微紅,低著頭,面帶愧色的道:“都督謬讚了。末將慚愧難當。都督當知,末將出身寒微,生性頑劣。自幼學得一些舞槍弄棒的本事,長大後便自恃勇武,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直到遇到孫策將軍時,末將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這點武勇在孫策將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難登大雅之堂。爲此,末將便投在孫將軍麾下。甘願爲其牽馬綴蹬,只求閒暇之餘能跟他學得一招半式;倘能如此。末將便心滿意足了。

然則,前番主公率軍南征袁術,末將不知輕重,貿然衝撞主公座騎。而後幾乎毫無反抗之力便被李摯將軍擒下。慶幸的是主公仁義爲懷,手下留情方得以保全性命,隨後一個月多裡,末將有幸跟隨主公身邊,時時聆聽教誨,受益終生。

淮南戰事結束後,末將奉命前往都督帳下聽用之際,主公叮囑末將‘但有閒暇就應讀書識字,真正的萬人敵絕非匹夫之勇。而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兵法謀略’。自此以後,末將牢記主公教誨,片刻不敢鬆懈。得空便到糧曹杜濟先生那裡請教,每日學習十個字,日積月累之下倒也學得數千文字,時下已能處理軍務,讀懂一些兵書,。可惜的是。末將對兵書上記載的兵法大多一知半解,不明其深意。更無法靈活運用,爲此末將甚爲苦惱,卻又無計可施。哎!”說完話時,呂蒙不禁頗爲沮喪的嘆息一聲,看向周瑜的眼神浮現著濃濃的希冀之色。

事實上,呂蒙對周瑜所言尚有一些隱瞞,隱去了李利囑咐他的後半段話。

當日李利不僅叮囑他要讀書識字,還刻意指引他跟隨周瑜學習兵法戰陣,原話是:“在我麾下諸多賢臣良將之中,論謀略運籌之能,當屬賈詡、郭嘉、李玄三人爲最;奇詭算計之術,當屬李儒爲甚;文韜武略、智謀過人者,當屬周瑜和諸葛亮,此二人堪稱一時瑜亮,各有千秋。是以此番我將子明派到公瑾身邊,便是爲了讓你跟隨他學習排兵佈陣和用兵之道,希望子明潛心求學,學有所成。待他日學有所成之際,便是你獨當一面之日,必定大放異彩,威震天下。”

李利的這番點撥,讓呂蒙備受鼓舞,一直牢記在心,隨後便付諸於行動,虛心求學,異常刻苦。美中不足的是,周瑜並未傳授他任何兵法,甚至很少和他單獨相處。直到三個月前,他纔得到周瑜的賞識,出任親兵統領,時刻跟隨周瑜左右。

與此同時,通過一年多的埋頭苦學,呂蒙清醒地認識到,想要從別人那裡學得知識絕非易事,很多有才識的人輕易不會傳授任何有用的知識,即便是請教一個字,人家也不會輕易作答,更不會詳加解釋。說白了,就是敝帚自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頗爲講究,自視甚高,除非正式拜師,否則想要求學便是千難萬難,根本不可能學到任何東西,縱然是尋常的讀書識字都殊爲不易。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使得呂蒙不敢輕易開口向周瑜學習兵法韜略,萬一遭到拒絕,恐怕他連親兵統領的位置都保不住,從此徹底失去了接近周瑜的機會。如此一來,不僅辜負了主公李利的一番厚望,還會徹底斷送他的求學之路,往後只怕是愈發難以學到高深的兵法韜略了。

聽了呂蒙的一番講述,周瑜微笑頷首道:“原來是主公讓你讀書識字的,如此甚好。這說明主公十分器重你,對你報以厚望,賞識有加,這是一份莫大的殊榮,子明理應倍加珍惜,切不可疏忽懈怠。”

說到這裡,周瑜話音一頓,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笑呵呵地道:“兵書上所記載的兵法韜略,大多是前人總結的用兵心得,雖然極爲珍貴,卻略顯粗略籠統,晦澀難懂。是以時下諸多文士都看過一些兵書,可是他們對統兵用兵之道只是略知皮毛,對沙場征戰更是一竅不通,純粹是紙上談兵,荒誕無稽。

如果子明願意的話,以後再讀兵書,但有不懂之處便來問我。只要是我知道的,必定傾囊相授,斷不會讓子明失望。子明意下如何呀?呵呵呵!”

呂蒙聞言大喜,當即起身叩拜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承蒙都督不棄,末將願隨都督學習兵法!”

激動之餘呂蒙語氣一頓,鄭重其事的伏地而拜,恭聲道:“都督大恩大德,末將永生不忘。日後,末將願爲都督牽馬綴蹬,但有差遣,斷不推辭!請受末將一拜。”這便是正式拜師了。

周瑜見狀,不禁眉開眼笑的微微頷首,遂起身扶起呂蒙,開懷大笑道:“子明不必如此,日後切記不可行此大禮,否則難免遭人非議。實不相瞞,主公不久之前曾與我提及此事,奈何近來軍務繁忙,我便將此事拋之腦後了,實是不該啊!”

呂蒙聞言神情微變,恭聲道:“主公對末將恩同再造,末將銘感五內,時刻不曾或忘。然則,都督之言卻讓末將惶恐,都督執掌十餘萬大軍,日理萬機,末將此生能夠跟隨都督已是萬幸,焉能再有其他奢望?”

周瑜欣然點頭,笑道:“子明聰慧好學,短短一年多時間便能識文斷字,足抵常人數年之功,此等聰明之人實乃我生平僅見。何況,子明在領兵征戰方面悟性極高,精進神速,令人驚歎。而這正是我看重你的地方,須知學習兵法韜略首重資質悟性,有些人看了一輩子兵書也無法領兵打仗,可是有些人即便不讀兵書,也照樣能打仗,而且能打勝仗;子明便是如此。是以子明只需稍加雕琢,改掉衝動暴躁的脾氣,他日必有所成,甚至成就尚在我周瑜之上。呵呵呵!”

這番話讓呂蒙甚爲振奮,臉頰漲紅,激動之情無以復加,隨即又是一番感謝,說是感激涕零亦不爲過。

通過這番深入的交談,周瑜和呂蒙之間再無隔閡,雖是隸屬關係,卻有師徒之實。正所謂師徒如父子,此刻他們可以毫不保留的彼此信任,可以毫不避諱的坦誠相待,無話不談,無事不談,無須隱瞞。

“末將有一事不明,懇請都督明示。”確立師徒關係之後,呂蒙再無隱瞞,臉上再次浮現之前欲言又止的神色。

周瑜見之心中瞭然,微笑道:“子明想問方纔正堂議事上發生的事情吧?”

呂蒙聞聲點頭,肯定道:“正是。不知都督對上將軍爲何如此忍讓,難道只因他是主公的弟弟嗎?”

周瑜笑著搖頭,道:“當然不是。我是主公委任的三軍主帥,只聽命於主公,豈能受他人干擾?如果說上將軍李暹是主公的弟弟,我便處處禮讓於他,這純粹是無稽之談,我周瑜豈是屈服於權貴之輩!”

呂蒙點頭表示認可,但臉上的疑惑之色卻愈發濃烈,詫異道:“既如此,都督何以不惜自降身份爲上將軍樹立威信呢?”

“子明可知此番我等出征益州目的何在?”周瑜問道。

呂蒙不假思索道:“自是爲了攻取益州,穩定後方,爲我軍進取中原做準備。”

周瑜聞聲點頭,隨即卻又微笑搖頭,道:“子明所言不錯,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攻取益州乃是主公早已確定下來的戰略規劃,志在必得,決計不容有失。然則,攻佔益州之後由誰坐鎮益州呢?”

“這末將不知。”呂蒙神情愕然,思索著道:“我軍之中文臣武將頗多,能夠治理州郡的文官和坐鎮一方的將領亦不在少數,是以末將不敢妄自揣測主公的心思。”

周瑜笑道:“子明是當局者迷呀!難道你忘了上將軍李暹的官職便是徵南將軍,而且已經擔任了數年之久。之前這個職位一直是虛設的,有名無實,然而上將軍李暹是何人,他可是主公唯一的弟弟,一直被主公視爲臂膀,他怎會長期擔任有名無實的虛職呢?”

——————————————————————

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47章 武威太守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4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49章 前途未卜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682章 函谷之英雄誰屬第51章 劃江而治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297章 古之惡來第297章 古之惡來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702章 好事連連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特別鳴謝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10章 虓虎雄風第379章 放眼天下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439章 中山之行——說客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
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47章 武威太守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4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49章 前途未卜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682章 函谷之英雄誰屬第51章 劃江而治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297章 古之惡來第297章 古之惡來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702章 好事連連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特別鳴謝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10章 虓虎雄風第379章 放眼天下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439章 中山之行——說客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邻水| 夏邑县| 宁陕县| 金湖县| 灵丘县| 贵定县| 蓬莱市| 延安市| 松江区| 刚察县| 托克逊县| 玛纳斯县| 石家庄市| 合肥市| 栾川县| 汪清县| 兴城市| 治县。| 兴山县| 阜平县| 苗栗市| 布拖县| 金湖县| 吴堡县| 乌兰浩特市| 扎兰屯市| 阿尔山市| 溆浦县| 米易县| 陆河县| 平罗县| 金溪县| 和林格尔县| 会同县| 平塘县| 阜南县| 桃源县| 华容县| 淅川县|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