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

“嗯?”

中軍帥臺下方,李利起初並未留意鮮于輔,目光始終停留在蹋頓身上,直到鮮于輔偷襲蹋頓之時,鮮于輔的身影方纔進入李利的視線。當鮮于輔出其不意地揮槍突刺時,李利甚是詫異,沒有料到鮮于輔竟有如此膽略,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竟然還敢伺機偷襲蹋頓。

隨著鮮于輔偷襲失手,蹋頓滑落到戰(zhàn)馬一側(cè),既而藏身於馬腹之下,竟然從戰(zhàn)馬腹下?lián)]刀砍殺鮮于輔的座騎。霎時間,李利驟然睜大眼睛,神色陡變,凝神注視著蹋頓斬殺鮮于輔的全過程。

但見蹋頓滑落馬背的一瞬,他單腳踮地而起,手中戰(zhàn)刀順勢擦著地面從戰(zhàn)馬腹下遞出。緊接著,只見他藏身於戰(zhàn)馬腹下,單手揮刀砍斷鮮于輔胯下座騎的後蹄。一擊得手後,蹋頓在戰(zhàn)馬腹下順勢一滑,從另一側(cè)翻身坐上馬背,並隨之揮手一刀斬斷被戰(zhàn)馬摔飛出去的鮮于輔的脖子。整個過程看似緩慢,實則一氣呵成,前後不超過十秒鐘。或許這個時代還沒有分秒的概念,只能以沙漏或焚香來判斷相對短暫的時間,但李利卻是心知肚明,心裡暗暗計算著時間。

何爲秒殺?蹋頓斬殺鮮于輔的過程便是秒殺,手起刀落間鮮于輔便身首異處,橫屍當場。

李利對蹋頓迅疾如電的身手並不感到意外。畢竟鮮于輔充其量就是個二流武將,連一流武將都算不上,武藝實在是算不上高強。

通過短暫的觀戰(zhàn),李利對蹋頓的武勇也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然而讓他真正大吃一驚的是,蹋頓的座騎竟然使用了雙邊馬蹬。而這個雙邊馬蹬在戰(zhàn)前居然還被蹋頓刻意隱藏起來,騙過了李利與麾下衆(zhòng)將的眼睛,直到此刻衝陣廝殺時方纔顯露出來。

事實上,雙邊馬蹬對於李利而言早已不新鮮。六年前,他出任武威太守的時候。爲了應(yīng)對韓遂、馬騰和西域羌族的兩面夾擊,他就開始使用雙邊馬蹬,並給戰(zhàn)馬釘上馬掌,從而增強麾下騎兵的戰(zhàn)鬥力。然而。雙邊馬蹬的使用只是曇花一現(xiàn),前後不過出現(xiàn)了幾個月時間,等到李利平定西域四郡、重創(chuàng)韓、馬聯(lián)軍之後,便不再使用雙邊馬蹬,只有釘馬掌仍在繼續(xù)沿用。

此後的數(shù)年間,只有在出征蠻夷部落時,李利纔會給出徵騎兵配備雙邊馬蹬,增強戰(zhàn)鬥力,在對內(nèi)作戰(zhàn)中從未使用過雙邊馬蹬。而西涼軍征討的蠻夷部落早已悉數(shù)收服,並被納入漢人之中。其部落和族羣早已不復存在。因此,這些年來,諸侯爭鬥中從未出現(xiàn)過雙邊馬蹬。

而這也是李利刻意封鎖消息的結(jié)果,純粹是私心使然。在他看來,雙邊馬蹬固然可以增強騎兵戰(zhàn)鬥力。卻無形中大大增加了戰(zhàn)場上的死亡人數(shù),徒添無謂的傷亡和殺戮。所以他一直奉行對外作戰(zhàn)無所不用其極,對內(nèi)征戰(zhàn)卻有所保留,儘量避免無謂傷亡。

或許是李利太過迂腐,亦或是心腸太軟,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則。觸及底線的事情能免則免,最好永遠不要觸及底線。否則,一旦喪失底線,人就會變得瘋狂,無所顧忌,無所畏懼。恣意妄爲,最終整個人就會徹底崩潰,繼而走向毀滅。

此次東征幽州,李利麾下戰(zhàn)騎同樣配備了雙邊馬蹬,卻輕易不示人。只有戰(zhàn)場上才能看到,其它時間都放在輜重營保存起來。然而,迄今爲止,像蹋頓這樣嫺熟使用雙邊馬蹬的,並能藉助馬蹬繞著座騎轉(zhuǎn)圈的精湛騎術(shù),在李利麾下將士中卻並不多見,寥寥無幾,說是鳳毛麟角亦不爲過。由此不難看出,蹋頓使用雙邊馬蹬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惟有長期使用才能練就如此精湛絕倫的騎術(shù)。

可是蹋頓的雙邊馬蹬究竟從何而來,或者說他是如何得知雙邊馬蹬的呢?中原諸侯都不知道的秘密,爲何蠻夷首領(lǐng)反倒先知道了?這是誰告訴他的,或者西涼內(nèi)部出了奸細?難道是

??漢奸?

李利對此頗爲惱怒,一瞬間想到很多從未想過的事情,並促使他下定決心有些事必須提前進行,以免遺禍無窮。

鮮于輔死了,就在中軍陣前被蹋頓一刀砍掉頭顱,臨死都不知道蹋頓是如何出刀的,真正是死不瞑目。

親眼目睹鮮于輔慘死在蹋頓刀下,李利眸光陰冷如冰,倒提在手裡的戰(zhàn)刀陡然翻轉(zhuǎn),寒光凜凜的刀鋒在沙土中震動作響。

“主公,末將請令誅殺此賊!”或許是感覺到李利凜冽如實質(zhì)的殺機,佇立在側(cè)的李摯當即請纓道。

如果不是李摯主動請纓出戰(zhàn),李利或許就會親自上陣斬殺蹋頓。但聽到李摯的聲音後,李利反而神情微變,瞬間冷靜下來,陰沉如水的臉頰上迅速歸於平靜。

稍稍沉默之後,李利沉聲道:“罷了,再等等吧。正面決戰(zhàn)不比陣前鬥將,兵馬調(diào)動必須統(tǒng)觀全局,沒有命令,不可輕動。不然的話,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都可能影響整個戰(zhàn)局的成敗,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便是這個道理。如今我們這一萬金猊衛(wèi)戰(zhàn)騎便是大軍的中流砥柱,不動則已,動輒便要給予蠻軍毀滅性的打擊。”說完話,李利擡頭看向頭頂上方的帥臺,目光恰好與諸葛亮不期而遇。一剎那,李利對諸葛亮鄭重點頭,示意他不可慌亂,沉著應(yīng)對,全軍都聽他的號令。

李摯聞聲點頭,再不言語,臉上的神情與李利方纔一般無二,目光陰冷地盯著陣前縱橫馳騁的蹋頓,眸子中寒光閃爍,似乎只要李利首肯,他便立即策馬上前取下蹋頓的項上人頭。這絕對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李摯確有這份實力。

若是正面對戰(zhàn),李摯或許算不上當世最頂尖的巔峰強者。然則,如果是偷襲刺殺,當今世上能夠擋住他的人卻是屈指可數(shù),絕對不超過五人。在這有限的五人當中,西涼軍中便至少佔據(jù)三個席位,桓飛、趙雲(yún)和李利;餘下兩個名額被誰佔據(jù)。目前尚未可知。換言之,只有十分熟悉李摯、並且自身武藝高強絕頂之人,才能防住李摯的偷襲刺殺;否則,不管對手有多厲害。在他面前都是一樣,一招落敗之後便是人頭落地之時。

正當李摯若有所思、李利耐心等待之際,帥臺上的諸葛亮再次揮舞令旗。頓時間,帥臺正下方的一萬步軍在各自將領(lǐng)的指揮下,整齊有序地退向兩側(cè),讓開中間通道。而正在中軍陣前廝殺的蹋頓則帶領(lǐng)烏桓大軍趁機衝殺過來,企圖一舉奪下李利的中軍帥旗;若能擒殺漢軍主帥李利,那便萬事大吉,一勞永逸。

“嗒嗒嗒———咯咯咯!”

霎時間,烏桓鐵騎的馬踏聲與漢軍中軍後方的“咯吱”聲響混雜在一起。但是。除了勒馬佇立在帥臺下方的李利、李摯等人能夠清晰地聽到這兩種聲響,策馬衝刺的蹋頓及其身後的上萬名烏桓騎兵根本聽不到這種尖銳刺耳的“嘎吱”聲響,更不可能這種特殊的聲響代表著什麼。

“車弩準備,十輪連射

??嘎嘎嘎!”

隨著掌旗兵揚聲大喝,最後一列擋在後軍前面的金猊衛(wèi)戰(zhàn)騎策馬讓開道路。從而將身後的一排排車弩顯現(xiàn)出來。呈現(xiàn)在烏桓鐵騎面前的車弩多達十排,第一排兩百架車弩,第二排一百五十架,第三排一百二十家,第四排一百家

??最後一排三十架車弩,合計六百架車弩。

(車弩:在戰(zhàn)車上置弩,用以發(fā)箭;其牙一發(fā)。諸箭齊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摧隕,樓櫓亦顛墜。謂之車弩。此外,車弩邃發(fā)。矢大如椽,就是說車弩可以一次發(fā)射多支弩箭,並且所使用的弩箭很大,像建房子所用的椽子一樣。具體如何,衆(zhòng)說紛紜。無從考究,本文將車弩設(shè)定爲單發(fā)弩箭。由此,如果把弩箭換成特製加長的羽箭,把幾支或十幾支羽箭攏在一起,就可以一次發(fā)射多支箭矢。)

剛纔那種“嘎吱”作響的奇怪聲音,正是數(shù)千名步軍通力配合,拉動機括、放置弩箭的聲響。在此之前,他們一直被金猊衛(wèi)戰(zhàn)騎擋在身後,處於大軍中央,因此根本不會被蠻夷大軍發(fā)現(xiàn),甚至於兩翼騎兵都不知道中軍後陣還藏著這麼多攻堅武器———巨型車弩。而這正是諸葛亮的傑作。

爲了籌措和製作這些車弩,諸葛亮下令幽州轄下所有城池蒐集車弩,不管是好的還是破損廢棄的,全都送到右北平郡城。還有西涼軍此行攜帶的兩百餘架車弩也一併交到諸葛亮手上。然後,諸葛亮調(diào)動兩萬餘步軍整整搗鼓了半個月,打造箭矢的將作坊更是忙碌了二十餘天,不分晝夜的打造特製加長羽箭和弩箭。直到?jīng)Q戰(zhàn)前一天,一共修繕出六百架良莠不齊的車弩,打造了五千支長達數(shù)尺的特製羽箭,以及五百支巨型弩箭。

正因爲這樣,此次決戰(zhàn)纔有三萬步軍出戰(zhàn),其中一萬名步軍兵士便是諸葛亮訓練了半個月的車弩兵,由他們操控眼前這六百架看上去十分粗劣的車弩。

不得不說,這便是諸葛亮與李利截然不同的用兵之道。他自己不擅長衝陣廝殺,這就促使他將精力轉(zhuǎn)移到武器之上,無形中把最大限度地使用武器與用兵之道糅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獨具一格的統(tǒng)兵征戰(zhàn)模式。而這種作戰(zhàn)方式被後世兵家推崇備至,對武器的重視程度愈發(fā)濃烈,可謂是一發(fā)不可收拾,以至最終演變爲武器徹底取代勇武,成爲決定勝負的關(guān)鍵因素。

後世尊稱諸葛亮爲“諸葛武侯”,亦或“智聖”。這不單單是諸葛亮的侯爵封號,其實也是武將和文官對諸葛亮的尊稱,各有各的稱呼,各有各的見解。

武將們稱他“武侯”,不僅因爲他用兵如神,攻無不取戰(zhàn)無不勝,還因爲他對武器的研製與使用獨具匠心,可謂是首開先河,影響深遠。而文官們之所以稱他爲“智聖”,是因爲他是歷史上最成功的純粹以文人身份掌軍的三軍統(tǒng)帥,堪稱文人掌軍的先驅(qū),被奉爲萬世楷模。而在他之前,文士大多充當幕僚或賓客,最多充當軍師或宰輔,沒有執(zhí)掌三軍的先例。然而,諸葛亮掌軍之後卻屢建奇功,戰(zhàn)績彪炳,由此開創(chuàng)了文士掌軍的傳世美談,被後世文人墨客推崇備至,爭相效仿。

文人掌軍在後世的宋、明兩朝被髮揚光大,而被他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正是千古流芳的諸葛亮,並且一直延續(xù)至今。由此不難看出,三國最亮最耀眼的一顆星便是諸葛亮。而此時的盧龍塞之戰(zhàn)就是“諸葛武侯”的首場秀。此戰(zhàn)若勝,估計李利就不好意思再掛著“武侯”的名號了,應(yīng)該“物歸原主”嘍!(從古到今,得到武侯封號的將領(lǐng)數(shù)不勝數(shù),但真正流傳百世的被大多數(shù)認可的武侯只有一個,他就是諸葛孔明。)

——————————————————

ps:

【虎賁衷心感謝:書友、網(wǎng)殺(情)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應(yīng)書友所請,在驍騎進入**之前加入“殺破狼”橋段,側(cè)重對外作戰(zhàn)而淡化對內(nèi)爭鬥。但這只是過渡,也是步入收官階段之前的過渡。

感謝鼎力支持驍騎的書友們一直支持驍騎走到今天,近四百張月票全是七十餘位書友投的,這些書友的暱稱全在驍騎之中,是你們伴隨驍騎整整走過一年時間。感謝的話說過太多了,但虎賁還是想說感謝書友們的支持,謝謝!

求票是一種態(tài)度,是對書友們的依賴和交代。儘管驍騎的各項數(shù)據(jù)都很疲軟,但虎賁很知足,不好意思開單章求票,咱就在感言中輕輕地喊一聲,喊出虎賁的心聲,得到的是真心支持驍騎的書友們的迴應(yīng)。這就夠了,虎賁感謝兄弟們!

另外,虎賁彙報一下這個月的訂閱情況。十一月是驍騎上架一年以來訂閱最好的一個月,突破十萬。或許知情人知道這個數(shù)字其實並不大,相對於大神們每月上百萬的訂閱來說,這個數(shù)字很寒酸,但虎賁很知足,希望與書友們共同分享這份小小的喜悅。

最後,月底了,再次求票,謝謝!

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39章 傳國玉璽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763章 天子劍第499章 大義凜然男兒行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165章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下)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xù))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456章 疏忽大意殺錯人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69章 前功盡棄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33章 最後一搏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164章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上)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49章 調(diào)虎離山第903章 風雲(yún)會,強者爲尊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章 莽漢黑熊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625章 關(guān)東風雲(yún)戰(zhàn)河東(一)第433章 閃電金刀戰(zhàn)盤龍(續(xù))第386章 雍州牧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四)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607章 意氣風發(fā)劉玄德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212章 午夜魅影第830章 陳倉之戰(zhàn)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yún)渡(三)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zhàn)常勝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20章 另立門戶第204章 立鼎五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221章 龍爭虎鬥之狼騎救主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828章 陳倉之戰(zhàn)3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49章 權(quán)謀心術(shù)第13章 生死驚魂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17章 賞罰有道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60章 錦馬超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xù))第317章 決戰(zhàn)時刻第337章 經(jīng)略長安(下)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zhàn)諸侯(二)第757章 縱橫捭闔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
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39章 傳國玉璽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763章 天子劍第499章 大義凜然男兒行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165章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下)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xù))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456章 疏忽大意殺錯人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69章 前功盡棄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33章 最後一搏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164章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上)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49章 調(diào)虎離山第903章 風雲(yún)會,強者爲尊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章 莽漢黑熊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625章 關(guān)東風雲(yún)戰(zhàn)河東(一)第433章 閃電金刀戰(zhàn)盤龍(續(xù))第386章 雍州牧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四)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607章 意氣風發(fā)劉玄德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212章 午夜魅影第830章 陳倉之戰(zhàn)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yún)渡(三)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zhàn)常勝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20章 另立門戶第204章 立鼎五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221章 龍爭虎鬥之狼騎救主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828章 陳倉之戰(zhàn)3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49章 權(quán)謀心術(shù)第13章 生死驚魂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17章 賞罰有道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60章 錦馬超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xù))第317章 決戰(zhàn)時刻第337章 經(jīng)略長安(下)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zhàn)諸侯(二)第757章 縱橫捭闔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灵璧县| 武乡县| 宁津县| 安徽省| 奇台县| 镇雄县| 阿坝| 娄底市| 长武县| 揭阳市| 修文县| 霍州市| 柳州市| 昔阳县| 射洪县| 乌拉特中旗| 五峰| 会同县| 左权县| 绥滨县| 苏尼特左旗| 拜泉县| 正镶白旗| 边坝县| 昌图县| 庆元县| 会同县| 湘乡市| 赤水市| 施甸县| 张家界市| 新龙县| 天等县| 思茅市| 灵璧县| 贵南县| 横峰县| 松原市| 沙河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