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8章 陳倉之戰3

【感謝:書友f663026、fgdfgewrewr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旭日當空,春暖花開。

陳倉城樓上,身著儒士長袍的李利佇立城頭,入眼處便是連綿起伏的蒼茫羣山。

陳倉城,與其說是城池,不如說是一處堵住羣山出口的關隘,乃出入漢中與長安兩地的咽喉要塞。

事實上,陳倉本來只是扶風郡下轄的一個縣,卻因楚漢爭霸時韓信智取長安而名揚天下;這便是名垂千古的經典戰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由來。

經此一役,高祖劉邦率先攻入長安,受封“漢王”,一舉奠定了劉邦領袖羣雄的基石,爲隨後一統天下夯實基礎。

自此以後,陳倉便由地處深山之中的小縣搖身一變,成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重鎮,扼守著長安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

此時站在陳倉城頭遠眺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巍峨羣山,李利不禁微微搖頭,心生無限感嘆。後世史冊中,一代名相、武侯諸葛亮就是在這陳倉城下屢屢受挫,六出祁山徒勞無功,以致於最終就在這一片茫茫山脈之中活活累得吐血身亡。無怪乎後世詩人大發感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好在此時此刻,陳倉關在他李利手上,而英名留千古的諸葛武侯此時還是後生小輩。只要此次西征能夠順利奪取漢中,就不會再發生六出祁山的悲劇了。一旦漢中在手,不出三年,李利誓必奪取西川,直搗成都,將益州變成西涼軍的大後方。也是西涼軍隨後平定天下的錢糧命脈。

對於漢中和益州兩地,李利可謂是垂涎已久,早在平定雍涼二州之時,他就惦記著天府之國——益州。怎奈。那時西涼初定。而他則是根基不穩,急需過渡一段時間鞏固根基;再加上。漢中張魯擋在中間,一旦西涼軍稍有異動,益州劉焉必然早早做好防備。有鑑於此,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下。迫使李利縱有覬覦益州之心,也不得不按捺心神,暫時擱置一旁,等待時機成熟,方可出兵漢中,謀取西川。

是以,一直以來李利並不急於出兵中原。他真正惦記的還是漢中和益州。因爲,中原各州郡雖然地大物博,卻是羣雄並起,各方勢力交錯。局勢複雜多變。而與之相比,就地域和人口上看,一旦奪取漢中和益州,那麼西涼軍同樣佔據半個天下,人口和疆域面積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翻一番,未出中原便已立於不敗之地。在戰略上看,奪取漢中和益州之後,西涼軍擁有廣闊的戰略縱深,進可攻、退可守,即使遭遇大敗,只要疆域不失,休整兩年便可再戰。對比之下,中原各州卻是退無可退,除了毗鄰遼東的幽州和與交州接壤的江東之外,其它各州都已趨於飽和,除了逃亡海外,便無路可退。

這便是自古以來北強而南弱的根本原因。戰略縱深決定著戰爭潛力,戰爭越是持久,擁有廣闊戰略縱深的一方就會凸現出巨大的戰爭潛能,以致最終奪取勝利。這是數千年戰爭之中顛撲不破的真理,無論是在遠古蠻荒時期還是在數千年後的未來,這都是決定戰爭最後勝利的關鍵因素。

身爲後世之人的李利,在這一點上看得很透徹,並深信不疑。因此,在之前歷次戰鬥中,他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在意是否將中原相繼除掉;他真正在意的是,人口、錢糧輜重和戰略要地的得失。只要這些決定戰爭成敗的戰略要地不失,人口和錢糧沒有重大損失,揮師直取中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一旦時機成熟,不管是冀州袁紹也好,還是曹操和劉備等梟雄也罷,均可一網成擒;縱然是與中原諸侯打持久戰,李利也打得起、撐得住。再不濟,坐吃等死,李利也能耗死這幫梟雄諸侯。

正因如此,李利纔會親自率軍西征漢中,因爲他很看重漢中之地。只要奪取漢中,那益州就是擺在嘴邊的一塊肥肉,縱有蜀道天險,也經不住長年累月的試探敲打。一旦蜀軍稍有鬆懈,西涼軍便可趁機攻入益州,一舉奪取益州全境。

是故,此次李利西征的目的並非一口氣吞下漢中和益州兩地,而是奪取漢中,撬開進入益州的門戶,而後在此屯集重兵,虎視西川。

與此同時,李利籌謀已久的另一項計劃也將隨之進行。爲了計劃得以順利實施,他必須離開長安,因爲他離開京師就等於挪開了懸在許多圖謀不軌之人頭上的一把利劍,讓他們可以放開膽量大展拳腳。

“子龍啊,一味防守不是辦法,必須主動出擊才行。否則,張衛大軍遲遲不動,死守山谷,我等如之奈何?”

城樓上,李利順著馬騰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十餘里外的山谷之中隱約有旌旗閃動,還有裊裊炊煙升起,那裡便是張衛的屯兵之所。

截至今日,以張衛爲主將、楊柏爲副將,楊松爲軍師的漢中軍便屯集在二十里外的山谷之中安營紮寨,前後已半月有餘。最初張衛所部只有三萬兵馬,強攻陳倉十幾天後,折損了上萬人馬,隨後張魯又調集三萬五斗米教衆予以補充,故此張衛帳下現有五萬兵馬。自從得知李利親率大軍出征後,張衛便率部撤軍,可他並未撤回漢中,卻在陳倉城外二十里處的山谷中立下一座大寨,堵住西涼軍出擊漢中的道路,與陳倉城遙向對峙。

不得不說,這座大寨與陳倉城有異曲同工之妙。陳倉城在北,張衛大寨在南,漢中軍攻不破陳倉城,西涼軍也別想攻進漢中。可謂是以己之道還施彼身,兩軍誰也別想光佔便宜不吃虧。

此刻站在李利身邊的將領便是此次西征的李摯、趙雲、黃忠、馬騰等主將統領,還有曹性、陳到、馬岱、馬休等一衆副將和各營將領。

聽到李利的話後,趙雲稍稍思考後恭聲道:“主公所言極是。張衛大軍已在山谷中屯兵二十餘天,非但毫無撤兵的跡象,反倒天天加固營寨,擺明是要與我軍長期對峙,直到我等無功而返,撤離大軍爲止。因此,主動出擊勢在必行,否則我等便只能與之相持,不得寸進。只是敵軍營寨地勢頗高,且十分堅固,易守難攻,而我等此番多爲戰騎,不擅攻堅。是以,末將一時之間也想不出破敵之法。”

說完話後,趙雲俊朗的臉頰上罕見地浮現出幾分難色,顯得甚爲難堪,一籌莫展。

誠然,若說衝鋒陷陣,趙雲絕對是當仁不讓。縱然面前是刀山火海,他也敢領軍衝鋒廝殺,絲毫不皺眉頭。奈何眼前卻是營寨高壘,周圍全是崇山峻嶺、懸崖峭壁,戰騎根本沒有用武之地,貿然衝上前去,不過是送死而已,根本奈何不得敵軍營寨,甚至連靠近營寨都難。

李利微微頷首,扭頭看向身旁的法正,輕聲問道:“孝直可有良策破敵?”

法正微瞇著眼睛望向張衛大寨,思量著道:“主公見諒。我軍初到此地,對張衛軍戰力和兵力還不甚瞭解,是以微臣時下不敢貿然獻策,以免誤己誤軍。鑑於目前形勢,微臣建議出兵試探一番,佯作強攻營寨,看看張衛等敵將如何應對,而後再行商議破敵之策。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稍作思索後輕輕點頭,當即對黃忠下令道:“漢升率領一萬秦弓營、三千步軍出城佯攻營寨,馬岱領五千戰騎隨後壓陣,孝直與我同去陣前觀戰,就近察看地形。子龍留守城池,不可絲毫懈怠。”

“諾!”黃忠、趙雲、法正和馬岱四人躬身領命,當即離開城樓。

待衆將相繼離去,馬騰走到李利身邊,心緒難平地低聲道:“文昌爲何不讓老夫隨行,莫非當真以爲老夫不中用了麼?”

“岳父切莫多想,我絕無此意。”

眼見馬騰如此較真,李利稍感詫異,當即歉意笑道:“此番雲蘿隨我同來扶風郡,其目的就是看望岳父。你們父女有些日子沒見面了,如若岳父隨我出征,豈不讓雲蘿白跑一趟?何況,此次婉兒和鄒靜她們十餘名女眷也一同前來,人生地不熟的,我軍務在身自然無暇他顧,只能勞煩還需岳父多多照應纔是。此外,岳父也看到了,我軍將領頗多,理應讓他們多多歷練,如此將來方可大用。因此,您還是儘快返回郡守府,免得郡府後院被雲蘿她們弄得一團糟。呵呵呵!”

“呃!這樣啊”馬騰聞聲錯愕,回頭看看一衆將領離去的背影,也覺得這些將領甚爲不凡,一個個氣宇軒昂,儼然都是驍勇善戰的大將之才。就連與自己年齡相當的黃忠,也是氣勢逼人,並且還是新任五虎大將,顯然擁有不遜於馬超的超強實力。

一念至此,馬騰突然覺得與這些將領相比,自己當真老了,衝鋒陷陣的事還真是輪不到自己頭上,或許太守之職纔是最適合自己的。

“也罷,老夫這便回去”

——————————————

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31章 壽春城破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14章 悍將波才第203章 立鼎四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15章 千鈞一髮第758章 殺手鐗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205章 卿何人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99章 宿命對手第54章 矛與盾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865章 仙子動凡心——嫉妒無罪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1章 紅鸞暖帳第27章 峰光無限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42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2章 神女有夢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113章 帶奉先出去散心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4章 曇花,大樹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711章 龍擡頭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541章 暗香浮動藏殺機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351章 漢陽之戰(三)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149章 吞天巨獸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870章 負荊請罪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770章 天行健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461章 一鍋端了
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31章 壽春城破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14章 悍將波才第203章 立鼎四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15章 千鈞一髮第758章 殺手鐗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205章 卿何人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99章 宿命對手第54章 矛與盾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865章 仙子動凡心——嫉妒無罪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1章 紅鸞暖帳第27章 峰光無限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42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2章 神女有夢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113章 帶奉先出去散心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4章 曇花,大樹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711章 龍擡頭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541章 暗香浮動藏殺機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351章 漢陽之戰(三)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149章 吞天巨獸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870章 負荊請罪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770章 天行健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461章 一鍋端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昆明市| 吉安县| 丹阳市| 墨江| 邢台县| 开远市| 济源市| 明溪县| 金塔县| 南阳市| 紫阳县| 瓦房店市| 阿坝| 黑河市| 开远市| 饶河县| 吉木乃县| 磴口县| 遂平县| 巴东县| 玉树县| 丹阳市| 连城县| 西峡县| 郧西县| 太和县| 新竹县| 大新县| 崇阳县| 平定县| 天峻县| 张家界市| 淳化县| 枣庄市| 肇州县| 白银市| 尼勒克县| 吉首市| 阜新|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