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8章 空前盛事

當婚宴開始之時,西涼軍所有奉命前來長安的將領陸續來到大將軍府正堂。

即使是李暹、李玄和郭嘉等一百餘名新郎也不例外,悉數前來正堂議事。

由此不難看出,此次帥府點將事關重大,直接關乎西涼軍未來十年的大勢走向。

而這,便是李利曾對周瑜提起的“重整旗鼓,以利再戰!”

偌大的大將軍府正堂上,李利麾下七成以上的文臣武將齊聚於此。

在大多數都已提前進入正堂之後,李暹、樊勇、滕霄、波才、徐榮、周瑜和郭汜等武將步入正堂,隨在左側武將序列落座,並坐於前列,而居於武將之首的則是車騎將軍、司空李傕。

緊隨他們之後入座的是:鐵陀、桓飛、張遼、高順、典韋、李典、段煨、龐德、滕羽、韃魯、馬超、趙雲、許褚、黃忠、李徵、徐晃、陳到、成公英、鐵簫、郭猛和李蒙等將領。武將陣容十分龐大,在整個大堂三百七十多個席位中佔據兩百二十八個席位,餘下一百五十個席位則是文士。

左邊是武將序列,右邊自然是文臣的席位。排在最前面的幾個席位暫時空置,而後便是:華歆、邴原、崔琰、國淵、管寧、賈穆、荀諶等百餘名文官悉數入座。

與武將陣容相比,文臣陣容相對薄弱一些,顯得有些氣勢不足。這是因爲文臣中領頭的一批人尚未到來,若是這些暫時缺席的領軍人物進入正堂。那文官陣容便不弱了。

今時今日,李利麾下曾經武強文弱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復返,文武陣容相對均衡。儘管武將陣容仍比文臣強大。這也是適應局勢需要,不得不如此。畢竟時逢亂世,沙場征戰需要大量武將衝鋒陷陣,領兵作戰;是以,武將強盛一些,實屬必然,不足爲奇。

此刻。李利還未露面,仍在鎮南將軍府疲於應酬,想來還需等待一陣兒纔會到場。

即便如此。此時正堂三階之上已是人滿爲患。靠近門口的下階堂內,坐著兩百餘位秩六百石及以上的校尉、裨將、中郎將和議郎等文武官員。中階即大堂中段,則是秩千石及以上的中郎將、雜號將軍、各郡太守以及侍郎、中大夫等品階的文臣武將,共計八十餘位;其中代表人物如:李徵、李蒙、徐晃、陳到、桓狼、桓豹和賈穆、荀諶等文武官員。

上階。即最靠近帥位的上堂。這裡在坐的文臣武將都是李利頗爲倚重的親信,都是秩兩千石及以上的要員,秩同九卿,個別人的俸祿堪比三公。是以,坐在上階的人數不算太多,共計四十餘人,全是各營主將統領,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以及新晉五虎上將。還有司隸校尉、京兆尹、各州刺史、別駕等封疆大吏。

故此,整個大堂上集中了西涼軍最精幹的文臣武將。餘下三成文武官員則是留守原地。至於漢中戰事,早在李利班師回長安之際,戰事便進入對峙相持階段,暫時處於停戰狀態。漢中張魯似乎對李利甚爲忌憚,有心罷兵言和,卻又勢成騎虎,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戰鬥下去。否則,一旦漢中兵退回漢中境內,西涼軍勢必揮軍壓上來,順勢攻入漢中。果真如此的話,漢中危矣,張魯則有滅頂之災,因此他現在是不得不戰,並且是能進不能退,寸土必爭,寸步不讓。

與此同時,在司隸慘敗的中原諸侯也已相繼率兵返回,只有曹操目前還盤踞在河南郡境內,率領大軍與呂布對峙,似有重新奪回兗州的架勢。而兗州境內,隨著陳留張邈在飛雲渡喪命,呂布與張邈、張超兄弟的戰時同盟也隨之破裂,導致兗州局勢動盪,內亂之勢已成,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範圍內訌廝殺。而一旦兗州內亂,就給曹操提供了大舉反撲的絕佳機會,極有可能捲土重來,重新奪回兗州根基。

就在兗州戰事一觸即發之時,倉皇逃回冀州的袁紹也面臨著嚴峻局勢。幽州公孫瓚趁著中原大戰之時出兵剿滅鮮于輔、鮮于銀和閻柔叛軍,將其驅趕至烏桓草原,暫時依託在烏桓和遼東公孫度之間的夾縫中求存,惶惶不可終日。如此以來,公孫瓚便可騰出手來對付冀州袁紹,親率十萬大軍陳兵邊境,擺明是趁火打劫,瞅準袁紹大敗之後實力大損、元氣大傷,試圖出兵冀州,一舉剿滅袁紹。因此,司隸大敗後的袁紹乍一回到冀州便面臨公孫瓚的威脅,壓力巨大,可謂是屋漏又逢連夜雨,疲於招架,苦不堪言。

而新近佔據幷州的西涼軍,原本雁門關外的異族蠻夷蠢蠢欲動,企圖趁著西涼軍三線作戰之際出兵寇邊,劫掠幷州。卻不料草原上的積雪還未消融,司隸之戰便已結束,最後以西涼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此消息一經傳出,本來還躍躍欲試的草原異族爲之驚駭,使得襲擾幷州的計劃胎死腹中,隨之偃旗息鼓,再無動靜。

正是在這種相對安全的大環境下,李利纔會發出將令,將麾下衆文武召回長安,在犒賞全軍的同時,舉行三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軍政議事。

在過去的十個月內,西涼軍在北伐戰場、司隸戰場和漢中三線作戰,以一軍之力抗擊三面圍攻。而這三面夾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亦非突發戰事,而是有預謀有組織的聯合出擊,其目的便是試圖一舉擊敗西涼軍,乃至最終將李利及其麾下西涼軍徹底覆滅。

從於夫羅無故寇邊開始,再到中原諸侯聯合起兵討伐李利,最後便是西涼軍與諸侯盟軍函谷鏖兵之時,漢中張魯傾巢出動攻打涼州腹地。這三面夾擊的攻勢,從地域方位上看,於夫羅率領的蠻軍從西涼軍北面大軍壓境,張魯領兵偷襲西涼腹地,而中原諸侯則是正面攻打函谷關;這便是兩肋插刀、當頭一棒,端是兇狠凌厲,不留餘地。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無論多麼完美的戰略謀劃,最終能否成功還得看由誰來執行,而決定成功與否的因素有很多,出兵時機、戰略把握、臨陣應變和實際戰鬥力,還有熟諳天時地利,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有可能導致整個戰略戰術的失敗。

事實證明,這一場空前巨大的戰略謀劃無疑是成功的,卻在實施過程中屢屢出現重大疏漏,以致於最終功敗垂成,一敗塗地。從時機把握上便有重大漏洞,於夫羅貪功冒進,直接率軍攻進涼州腹地,使得北面戰場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決戰階段。而後,漢中張魯行動遲緩,猶豫不決,以致貽誤戰機,直到最後時刻方纔下定決心出兵偷襲涼州腹地。而中原盟軍主力呢,各路諸侯勾心鬥角,面和心不合,都有各自的盤算,等到戰事不順之時便心存二志、各懷鬼胎,竟然發生了震驚天下的臨陣倒戈的怪事,從而導致盟軍空前大敗,一潰千里。

不得不說,整個戰略計劃是由絕頂聰明之人制定的,但執行計劃的人卻是愚不可及的蠢材。以致於整個戰略戰術完全走樣,三處戰場原本應該是相互照應、互相依存的,可實際上卻是各自爲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誰也不挨著。正因爲如此,才使得本來同時進行的三場戰役,分解爲三個時間段依次發起的局部戰事,結果被西涼軍各個擊破,大獲全勝。

是以,經過十個月艱苦卓絕的戰鬥,西涼軍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愈發強盛,在各個戰場上相繼取得勝利,並斬獲頗豐。現如今,唯一沒有取勝的戰事便是漢中之戰,被漢中張魯打得措手不及,致使大半個武都郡淪陷,漢中兵已經攻入涼州腹地,目前正與西涼軍在隴右和漢陽兩地鏖兵對峙,相持不下。

即便如此,西涼疆域也已擴展到四州之地,擁有雍州、涼州、幷州、司隸大部和河套草原,人口超過五百萬,軍隊發展到將近五十萬,而且是大勝之師,兵鋒強勁,士氣高漲。時至今日,西涼軍已然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強軍,而李利則是實至名歸的天下第一霸主,官拜大將軍,乃當朝丞相。

故而,此時李利召集麾下文武齊聚一堂,陣容空前浩大,場面十分壯觀。堂堂大將軍府的偌大正堂,上中下三階亭臺座無虛席,若是將堂內守衛和侍婢加在一起,整個正堂內足有上千人之多。

“嗵嗵嗵”

伴隨一陣清脆的腳步聲傳來,堂內低聲私語的衆人神情一震,紛紛將目光投向門口。不過他們卻知道來人並不是主公李利,因爲腳步聲零亂,明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並且這幾位姍姍來遲之人都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也是文官之中的領軍人物。

果然,在衆人側目注視下,李玄、賈詡、李儒、郭嘉、魯肅五人聯袂走進大堂,此外還有幾個生面孔跟在他們身後。在衆目睽睽之下,這幾個第一次出現在議事大堂上的年輕人顯得有些拘謹,亦步亦趨地跟著李玄等人步入堂中。顯然,這幾人便是李玄、魯肅等人此次要舉薦給主公李利的賢才,而且事先得到許可,允許他們參與軍政議事。

————————————————(……)

第293章 蛻變第5章 別部司馬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342章 郎情妾意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92章 海闊天空第32章 二虎競食第19章 麗人行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808章 夫人攻略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58章 萬夫雄第376章 姦情敗露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42章 那回眸一笑的風情第35章 萌動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92章 海闊天空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32章 絕地囚牢第39章 傳國玉璽第493章 雙雄對戰兩夏侯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911章 梟雄心,變幻無常第376章 姦情敗露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6章 帥帳點將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186章 張濟登門求美妾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899章 起爭端,移師帝鄉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203章 立鼎四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18章 藏鋒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70章 十面埋伏第8章 丹陽精兵第552章 回西涼郎才女貌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85章 戰敵魁喜憂參半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488章 郎情妾意遭猝變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835章 買櫝還珠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545章 毒虺蠻橫逐梟走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410章 小白臉第40章 蔡中郎的女兒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141章 嗜血屠夫
第293章 蛻變第5章 別部司馬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342章 郎情妾意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92章 海闊天空第32章 二虎競食第19章 麗人行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808章 夫人攻略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58章 萬夫雄第376章 姦情敗露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42章 那回眸一笑的風情第35章 萌動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92章 海闊天空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32章 絕地囚牢第39章 傳國玉璽第493章 雙雄對戰兩夏侯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911章 梟雄心,變幻無常第376章 姦情敗露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6章 帥帳點將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186章 張濟登門求美妾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899章 起爭端,移師帝鄉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203章 立鼎四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18章 藏鋒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70章 十面埋伏第8章 丹陽精兵第552章 回西涼郎才女貌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85章 戰敵魁喜憂參半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488章 郎情妾意遭猝變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835章 買櫝還珠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545章 毒虺蠻橫逐梟走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410章 小白臉第40章 蔡中郎的女兒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141章 嗜血屠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华亭县| 寻乌县| 寻乌县| 新余市| 尚志市| 玉龙| 勐海县| 济源市| 古丈县| 保德县| 宁津县| 文化| 南部县| 满城县| 湖口县| 施甸县| 女性| 容城县| 海门市| 孝感市| 雅安市| 崇州市| 岑巩县| 桃园县| 万荣县| 资兴市| 中江县| 田东县| 汕头市| 柘城县| 锦州市| 台东县| 云龙县| 邛崃市| 全椒县| 金寨县| 红桥区| 中卫市| 弥渡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