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固執的曹操

開春發歲,白日出之悠悠。

半個月間,李利麾下各營人馬相繼抵達黎陽大營,而後徐徐進軍,步步逼近鄴城。

在此期間,得到戰馬和糧草輜重補充的曹操大軍率先開拔,爲後續大軍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但是,出乎李利預料之外的是,曹操本人並未隨軍先行,而是留在中軍,隨同李利一起出發。

至此,李利之前對曹操的諸多猜忌隨之一掃而空,時常與曹操把酒敘談,很多見解都不謀而合,話語投機,以至於彼此頗感相見恨晚,儼然是忘年之交。

實際上,曹操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而李利只有二十五歲,兩人之間相差一代人。如果曹操的長子曹昂還活著,倒是與李利年齡相仿,至多相差兩三歲。

但是李利的身份地位和實力卻遠在曹操之上,是以他有資格與曹操平輩論交,而曹操還得處處留著小心,絲毫不敢怠慢。如此一來,他們一個有意藉機揣摩對方,一個也有心拉近距離、靠近觀察,是以彼此甚爲投緣,相談甚歡。

然而他們心裡都明白,眼下只是利益驅使人心,將彼此湊到一起,等到攻破鄴城之日便是雙方暴露真面目之時。

黎陽距離鄴城不過一百餘里,大軍每日行進五十里,三日間便到了鄴城城下。

李利率軍趕到時,曹仁已率軍在鄴城東南十里外的漳河北岸紮下大營。

看到這一幕後,李利微微皺眉,當即下令大軍駐紮於距離鄴城西南二十里外的漳河南岸紮營。隨後,李利命令中軍帥帳暫住於南岸,高順所部陷陣營駐守大營,並下令周瑜率領幽州營和青龍營戰騎渡河進駐北岸大營。

一直跟在李利身邊的曹操見狀後,神色微變,卻是一閃即逝,既而神色自若的跟在李利身後,亦步亦趨。緘默其口,不發表任何意見。

自此,大軍駐紮下來之後,李利麾下大軍一分爲二。公孫瓚、軻比能率領的幽州營和許褚、龐德率領的青龍營駐紮在漳河北岸,而李利則坐鎮南岸,身邊同樣駐紮著三營將士,分別是:金猊衛、飛熊營和陷陣營。而曹操帳下五萬兵馬則悉數駐紮於北岸大營。擔負著率先攻打鄴城的重任。

翌日,曹仁率領三萬步軍發起攻城。正如戰前預料的一樣。守城袁軍戰前準備極其充分,從護城河開始步步爲營,壕溝、陷坑、鹿角、柵欄、拒馬陣錯落密佈,並提前在城下安置了多達萬餘人的弓弩防線,使得攻城的曹軍舉步維艱,每前進一步都要發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連續攻城五日,曹仁方纔率軍突破城下的層層防禦,領兵攻到城下。爲此,曹軍傷亡巨大。折損將士多達一萬五千餘人。即便如此,曹軍所展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也讓後方觀戰的李利、郭嘉和周瑜等人爲之側目,其戰鬥之頑強、排兵佈陣之嚴謹、兵士之悍勇,遠在徐州呂布和江東孫策二人的兵馬之上。

而陣前指揮攻城的曹仁,自始至終沉著冷靜,不急不躁,指揮若定。極具大將之風。在他的指揮下,攻城將士即使遇到袁軍的頑固阻擊,眼見帳下兵士一個個倒下、一批批陣亡,他仍是泰然處之,巋然不動,積極思考對策。而後增兵上去。從護城河邊開始,直至攻到鄴城南門城下,曹軍將士在每道關卡前面一般進攻兩次便可將其攻下,最多不超過三次。而每攻陷一道關卡,曹軍將士的傷亡均是控制在兩三千人之內,無一例外。

如此進退有據的攻城之法,著實讓李利麾下衆將大開眼界。驚歎不已。由此也讓李利、郭嘉和周瑜等人見識了曹操麾下將士的驚人戰力,其帳下步軍訓練有素,令行禁止,戰鬥意志極爲強大,作戰勇猛而頑強。尤其是曹操麾下將領更是極其難得,領兵將領多爲曹氏族人,其忠誠毋庸置疑,令人側目的是曹仁、曹洪、曹真和曹休等人皆有上將之才,既能衝鋒陷陣,又能排兵佈陣,領兵攻堅。

親眼見過曹軍攻城之後,李利、郭嘉、周瑜和桓飛等人不得不承認,西涼步軍的總體戰鬥力比之曹軍稍遜一籌,尤其是攻城方面與曹軍差距甚大。這也是李利麾下西涼軍的最大軟肋,擅長野戰卻不善於攻堅,是以歷次攻城之戰都打得極其艱難,遠不如戰騎驍勇善戰。

而這也是李利一貫主張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策略所致。一直以來,他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願意看到麾下將士在攻城之戰中無謂傷亡,最大限度的保存有生力量,故而不到逼不得已之時,他不會命令麾下將士強攻城池。久而久之,便造成了他麾下將士擅長野戰和長途奔襲,卻不擅攻城。與此同時,西涼軍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壯大,戰騎數量與日俱增,但步軍卻增長緩慢。直到現在,李利麾下的步軍數量僅佔騎兵的一半,長期作爲預備兵使用,淪爲戰騎的附庸。

正是受限於這種現狀,在之前攻打壽春的戰役中,李利不得不利用徐州呂布和江東孫策率軍攻城。

無獨有偶。此番轉戰冀州,再次遇到這種據城死守的局面,所幸兗州曹操帳下兵馬衝在前面,不然的話,李利真要犯難了,必將面臨進退兩難的艱難抉擇。然則,李利對此並非毫無準備。他此次之所以將高順帳下陷陣營從函谷關抽調過來,正是爲了應對極有可能遇到的攻堅戰。

毫不誇張的說,陷陣營是他麾下最精銳的一支步軍,裝備精良,攻守兼備。在正面作戰中,陷陣營可以正面對抗衝擊力強大的戰騎;在攻城之戰中,陷陣營同樣能夠以一敵十,攻城拔寨。截至目前爲止,高順率領的陷陣營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征戰多年尚無敗績。

??攻城戰如火如荼,攻守雙方劇烈廝殺,戰況異常慘烈。

半個月下來,曹操帳下五萬兵馬幾乎折損殆盡。但是曹軍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戰績,繼南門之後,先後拔除了鄴城西門、北門和東門城外的防禦陣線,並數次登上城頭與守城袁軍近戰搏殺。

眼看曹操麾下兵馬傷亡慘重,已然無力再戰,正當李利準備派遣陷陣營接管攻城戰事之際,曹操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李利的好意,一邊命令曹仁繼續圍攻鄴城,一邊派人返回兗州,迅速從兗州、青州後方再次抽調八萬步騎前來參戰。

李利對此樂見其成,遂不再堅持,任由固執的曹操調兵遣將,而他則率領十餘萬西涼軍作壁上觀。

就在這時,哨騎來報,鄴城南門突然打開,龜縮在城內的袁軍終於出城迎戰了。

李利聞訊後,當即率領大軍趕往鄴城南門。不言而喻,袁軍此時出城迎戰無疑是看到城下的曹軍已經死傷大半,便以爲有機可乘,試圖出其不意的衝殺出來,欲將曹仁所部六千餘將士徹底剿殺於城下。

匆匆率軍趕來的李利,遠遠便看到南門前,一員曹軍將領正與兩名袁將正在陣前激戰。看其身形,李利一眼認出這名曹軍將領赫然是曹洪,而與他對戰的兩名袁將卻甚是眼生,似乎之前從未見過。

擡手示意大軍止步,李利策馬行至不遠處的土坡上,曹操、郭嘉、周瑜、李摯和曹純等人隨後跟來。

“曹洪將軍勇猛過人,眼下這兩名袁將竟與之鬥得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卻是讓我頗感意外。孟德可識得此二人?”相距南門數裡之外的土丘上,李利凝目遠眺,輕聲對曹操詢問道。

曹操聞聲答道:“稟大將軍,這二人並非無名之輩,只不過之前聲名不顯罷了。他們是一對親兄弟,身著黑色甲冑者名喚‘呂曠’,身著銀白戰甲者便是呂翔。此二人很早便跟在袁紹身邊,頗受器重,然則那時袁紹身邊有顏良、文丑隨侍左右,是以此二人根本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直籍籍無名,被埋沒了。直到顏良、文丑戰死之後,呂氏兄弟纔有機會進入袁紹的視線,遂被提撥重用,平日裡不離左右,實爲袁紹最爲信任的近身侍衛統領?!?

“呂曠呂翔?”李利沉吟一聲,既而若有所思地輕輕點頭,輕聲道:“此二人武藝不弱,配合十分默契,卻不入超一流戰將之列。然而他們既是同胞兄弟,陣前鬥將還形影不離,想來定有過人之處,或者說他二人必有不爲人知的合擊之術。如此一來,久戰之下曹洪將軍只怕兇多吉少,恐有不虞呀!”這是善意的提醒。

以李利久經沙場的豐富閱歷,稍稍觀察之後便能看出交戰雙方孰強孰弱。鑑於目前形勢,再加上他與曹操是並肩作戰的盟友,所以他有必要提醒曹操一聲,讓他早作準備,以免曹洪有所閃失。

“此二人當真如此厲害?”曹操聞聲詫然,當即扭頭看向身後的曹純

??

——————————————————

PS:?【衷心感謝:書友140722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第941章 馬蹄疾,任重道遠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42章 雁丘辭(續)第945章 霓裳舞,武侯駕臨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206章 死衚衕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29章 惡毒賭約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44章 下馬威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865章 仙子動凡心——嫉妒無罪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3章 襄王無情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276章 呂布敗走藍田道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4章 悍將波才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78章 大火燎原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44章 這一拜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268章 走投無路第819章 大變革第205章 卿何人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33章 終得猛將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587章 天兵至神勇無敵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804章 草長鶯飛第245章 驅虎吞狼(七)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364章 保境安民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726章 霧裡看花
第941章 馬蹄疾,任重道遠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42章 雁丘辭(續)第945章 霓裳舞,武侯駕臨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206章 死衚衕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29章 惡毒賭約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44章 下馬威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865章 仙子動凡心——嫉妒無罪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3章 襄王無情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276章 呂布敗走藍田道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4章 悍將波才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78章 大火燎原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44章 這一拜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268章 走投無路第819章 大變革第205章 卿何人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33章 終得猛將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587章 天兵至神勇無敵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804章 草長鶯飛第245章 驅虎吞狼(七)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364章 保境安民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726章 霧裡看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滕州市| 益阳市| 广元市| 阿城市| 宜都市| 河西区| 连平县| 皮山县| 内乡县| 金塔县| 东乡族自治县| 孟连| 常宁市| 榆树市| 治县。| 施甸县| 肥乡县| 资源县| 丹寨县| 松桃| 兰西县| 临城县| 广元市| 嘉善县| 闵行区| 宁阳县| 镇江市| 嘉兴市| 乌审旗| 沧源| 丰顺县| 奉节县| 海口市| 龙州县| 江源县| 环江| 开原市| 林甸县| 化德县|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