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1章 帝王之道

【感謝:太狼aaa、茜瓜書友月票支持,謝謝!】

——————

“楊定小心!”

一片驚呼聲中,西涼軍陣前的衆多將領譁然色變,而勒馬轉身的甘寧也看到了這一幕,急聲提醒楊定閃躲。

只可惜一切都晚了,已被嚇破膽的楊定此時早已失去了自身應有的應變能力。

聽到驚呼聲的一瞬間,楊定茫然不知所措地回頭向後張望,就在扭頭的一霎,被顏良擲出的戰刀瞬間洞穿胸膛,隨之被戰刀上的狂暴力量掀飛起來。

“啊———嘭!”

淒厲的慘叫聲中,楊定砰然落地,當即身亡。

而顏良則趕在楊定落地的一剎那,策馬疾掠而過,隨手拔出戰刀,既而迅速脫離西涼軍陣前,回馬再戰甘寧。

其實顏良大可不必緊張,因爲楊定慘死之地距離西涼軍尚有兩百步,而且西涼軍陣前並沒有人打馬出陣。是以他完全可以從容收回戰刀,甚至還能向西涼軍挑釁一番,繼而不慌不忙的回馬迎戰甘寧。

可是顏良如此急切地狂奔而過,反倒顯露出他內心的膽怯,或者說他心裡對西涼軍某些將領心生畏懼,生怕自己稍慢半步就會遭到西涼將領上前攔截或圍攻。如此表現卻是與他狂暴的脾性孑然不符,無形中暴露他色厲內茬的性格,即看似無所畏懼,實際上卻是以強橫暴戾掩飾自己眥眥必報且謹慎惜命的本性。

“顏良惡賊端是卑鄙無恥,之前使詐誘殺胡軫將軍,而今又從背後襲殺楊定將軍,此等陰險小人,人人得而誅之。末將請戰,斬殺顏良!”這是桓飛親眼目睹顏良偷襲楊定之後的反應。

“顏賊猖狂之極,視我西涼衆將如無物,欺人太甚,末將請戰顏賊!”這是素來沉默寡言的典韋的聲音。

“末將請戰顏賊。爲胡軫、楊定兩位將軍報仇!”

“末將請纓出戰賊將顏良!”

“”

眼見顏良在己方陣前襲殺楊定後揚長而去,一衆西涼將領義憤填膺、羣情激奮,紛紛向李利請戰,揚言斬殺顏良。

眼睜睜看著剛剛還生龍活虎的兩員部將轉眼間橫屍陣前。李利此刻的臉色同樣很難看,滿臉陰沉、神情冷峻,一雙深邃的眸子中寒光閃現,渾身殺氣凜然,已然處於盛怒爆發的邊緣。只不過他歷來善於隱忍,性格詭異難測,自制力極強,很難以常理揣摩之。此時亦然。

正當西涼衆將紛紛請纓出戰時,原本神色陰鷙的李利並沒有勃然大怒,反而輕輕擺手示意衆將退回陣中。犀利的眼神告訴衆人不得擅動,不得將令不可出戰。

待衆將悻悻撥馬回陣後,看著陣前戰場上同樣怒不可遏的甘寧與顏良劇烈廝殺,李利撇眉沉吟道:“胡軫與楊定二將雖然權慾薰心,卻從未對我不敬。也沒有違抗過我的將令。此二人心機頗深,若是用在正途上,必然有所成就,奈何??此番就這麼戰死沙場,實在是有些可惜!”

儘管李利說話時沒有側身回頭,但郭嘉清楚地知道李利這番話中透著責備之意,只是不便明言而已。實則對自己私下授意胡軫、楊定二人陣前立功之舉頗有不滿。

“主公息怒,此次確是微臣僭越了。”

聽出李利言外之意的郭嘉立即恭聲認錯,隨之輕聲道:“我西涼各州郡尚武成風,重武輕文,所有軍政事宜一律以軍隊優先,適逢亂世。此等政略亦無可厚非。近年來,我西涼軍政局勢一直波瀾不驚,看似平穩過渡,實則暗流叢生,隱患頗多。而這些隱患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其一是朝中百官,其二便是軍中。朝堂紛爭對於主公而言不足爲懼,只要主公下定決心,旦夕可平;但軍中將領心存異志卻是遺禍無窮、孰爲難定。

平日裡,主公親自坐鎮京畿,自然無人敢於觸怒主公虎威,一個個安分守己、依令而行,無人敢於違逆主公之命。但主公一旦離開京畿長安,便是另外一番景象,某些身居要職的將領恣意妄爲、圖謀不軌,甚至覬覦三公九卿之位,蠢蠢欲動。主公前番遊歷揚州之事便是明證,主公遭遇不測的消息剛一傳到長安,整個京城便立即風聲鶴唳、雞飛狗跳,而胡軫和楊定二人更是膽大妄爲,公然領兵進入城中控制城門,並與鐵陀將軍發生正面衝突,險些刀兵相向、再次掀起長安之亂。

微臣至今還記得那時主公勃然大怒,當即決定整飭軍隊,徹底消除隱患,以免此後再有諸如此類的禍事發生。然而,主公回到長安後卻念及舊情,體恤這些不安分的將領都是久戰沙場的宿將,顧念其往日戰功而網開一面,從輕從寬處置,甚至不做懲處。

恕微臣斗膽直言,主公此舉實爲不妥,太過寬容仁慈,乃歷朝歷代的君主帝王所不爲。歷代君王,從來都不需要仁慈,更不會一味地寬恕容忍,執掌天下靠的是恩威,而不是寬仁。

所謂王道,即仁義之道。帝王之仁,並不是仁慈,也不是對治下文武百官寬容、乃至縱容;而是對黎民百姓寬仁,輕賦稅、輕徭役,勸課農桑、吏治清明,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帝王之義,在於孝悌信義,帝王至孝乃天下黎民之楷模,樹立道德倫常;帝王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便是信義,乃天下各行各業之標榜。”

說到這兒,郭嘉話音一頓,微微擡頭看向李利,希望能從李利臉上看出喜怒。若是李利神色不喜或者怒容滿面,他就沒必要再說下去了,點到即止,否則很可能會被李利遷怒、惹禍上身。然而,讓他頗感意外的是,李利臉上無怒無喜、平靜無波,目光深邃而恬靜,依舊注視著戰場上的廝鬥,似是不爲所動,又像是側耳傾聽。

眼見於此,郭嘉會心暗笑。繼續說道:“歷代帝王首重恩威,而恩威並非權謀之術,而是馭下之道,乃上位者所獨有。所謂恩威。恩在前、威在後,其目的就是要讓麾下文武百官心存敬畏,時刻警醒其俸祿從何而來、職責何在,不可僭越、不得逾制,不得違逆。這便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之由來。

由此引申到眼前之事,其實主公早就知道我軍之中一直存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也就是微臣所說的隱患。而隱患就來自軍中一些資歷頗深的將領,也就是主公兼併西涼軍之前的一些統兵主將,他們始終認爲自己並非主公嫡系部將,主公不會信任他們。爲此。不管主公如何賞賜他們,他們仍然會下意識認爲主公厚此薄彼,通過全軍整編讓一大批出身武威軍的年輕將領騎在他們頭上。有這種固執念頭的老將不在少數,儘管他們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官職和爵位,卻並不滿足。仍在覬覦更高更大的官爵。

對此,主公起初採取包容忍讓的方式,試圖讓他們真正融入軍中,收起不該有的非分之想。可惜直到現在,收效甚微,這些人攝於主公的虎威不敢明目張膽地違反軍紀,卻在暗地裡小手段不斷。肆意拉攏中低級將領,斂取錢財之餘還有更大的圖謀。這等瑣碎之事,主公自然無暇顧及,是故便由微臣和元忠、文優、文和軍師等人代勞。

東垣城一戰,王方將軍戰死,這讓胡軫、許定以及與他們同夥的其他將領深感不安。以爲主公秋後算賬,要對他們下手了。於是微臣和文和便順水推舟,建議他們多立戰功,只要擁有足夠的戰功,必定可以安然無事。今日之事便來源於此。”

郭嘉話音未落。便聽到李利沉聲問道:“爲什麼要這麼做?你應該知道,這麼做其實就是讓他們上陣送死?難道他們非死不可,只有死亡才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早晚陣上亡。”郭嘉不假思索地接聲道:“這句話是主公說的,微臣一直牢記於心。對於這些常年領兵打仗的將領而言,如果罷黜他們所有官爵,簡直就是生不如死;可是如果對他們不做處置,以後他們會愈發肆無忌憚、膽大妄爲,屆時危害更甚。

因此,微臣和尚書令李玄、侍中李儒以及文和軍師反覆商議後,一致決定使用主公提到的這個辦法。雖然這麼做很殘忍,但至少保全了他們的名譽,保住了他們的妻兒家小,戰死沙場後依舊能夠封妻廕子、光宗耀祖,爲其子孫樹立忠義的表率。是以,微臣認爲這是最仁慈的辦法,最體面的死法,也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聽到郭嘉最後一句話時,李利暮然回頭,深感詫異地注視著郭嘉,隨之微微頷首,輕聲道:“或許你認爲這樣死去很體面,但我李利不屑爲之。不過你剛纔那番話也有些道理,也許是我太過仁慈,縱容他們一錯再錯,始終不曾悔改,以後不會再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了。你們也要適可而止,有些人未必非死不可,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說這番話時,其實李利心裡在說另外一句話:“沒想到你們這些文人手段如此毒辣,遠比我預料的要狠得多!”

與此同時,郭嘉這番話對李利的觸動很大,算是真正給他上了一課,題目就是“什麼是帝王之道”。

————————————

ps:

【感謝灰太狼aaa、茜瓜書友月票支持,萬分感謝!】

這一章不等了,立即上傳,

說實話,保底月票求過很多次,每次都收效甚微,甚至於無人問津。故此,虎賁衷心感謝書友們的支持!

虎賁敬上

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35章 吃獨食第760章 絕殺一擊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26章 破陣子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189章 色迷心竅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396章 一門雙傑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607章 意氣風發劉玄德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36章 權臣董卓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49章 權謀心術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65章 請君入甕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98章 虎羆相逢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232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19章 麗人行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297章 古之惡來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13章 生死驚魂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51章 劃江而治
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35章 吃獨食第760章 絕殺一擊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26章 破陣子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189章 色迷心竅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396章 一門雙傑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607章 意氣風發劉玄德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36章 權臣董卓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49章 權謀心術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65章 請君入甕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98章 虎羆相逢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232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19章 麗人行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297章 古之惡來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13章 生死驚魂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51章 劃江而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治多县| 清镇市| 上虞市| 万载县| 称多县| 汤原县| 阜南县| 南投县| 嵊泗县| 新源县| 崇明县| 连州市| 正宁县| 黄浦区| 咸丰县| 柞水县| 巴里| 东兴市| 大安市| 福海县| 博野县| 石景山区| 金寨县| 鄄城县| 襄城县| 荣成市| 民权县| 运城市| 电白县| 阳朔县| 潮州市| 松江区| 揭阳市| 田阳县| 凤冈县| 兴仁县| 大理市| 缙云县| 甘德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