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0章 宿世之敵

————————————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

朔風輕拂而過,帶著淡淡的野菊的芬芳,耳畔邊隱隱聽到風吹葉落的聲響,令人胸襟大開,心馳神往,人還在府邸之中,心已飄進層林盡染的山林裡,飄飄然融入金秋之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季更迭,皆有風采,其中又以金秋最令人陶醉。經過春天的辛勞,夏天的呵護,終於迎來收穫的季節,這一刻無疑是最令人期待,最爲難忘。

等待是折磨,也是幸福,有等待就有希望,有希望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領軍將軍府,即軍師祭酒諸葛亮的府邸。

六天前,諸葛亮率領西征大軍班師回長安。在隨後的大將軍府宴席上,李利任命諸葛亮爲領軍將軍,與護軍將軍李摯共掌禁兵,主掌拱衛長安的金猊衛五校兵馬、虎賁營和武卒營等十二萬禁軍。領軍或中領軍將軍的名號,在北魏和南漢諸侯國都有設置,官秩不遜於四安將軍,乃高級將軍名號。由此可見,李利對他何其信任,真正是委以重任,賞識有加。

回到長安之後,諸葛亮呈上西征大軍的掌軍兵符,帳下十四萬西征軍和收編南蠻的十萬蠻軍全部交由賈詡、郭嘉、陳宮和李儒等四位中領軍接管,原西涼軍補充兵員之後各自歸建;並將十萬南蠻步騎和篩選出來的兩萬郡府兵混編爲兩營兵馬,其中五萬戰騎編爲朱雀營,餘下五萬步卒編入步軍“武”字序列。取名武化營,將其納入大漢王化之下。寓意融入漢民族之列。

新組建的兩營人馬,朱雀戰騎營由張飛任主將。吳懿爲副將,雷銅、冷苞、楊鐸、兀突骨等十餘名益州和南蠻將領任部將,楊阜任參軍,兼領朱雀營監軍。由陳到爲武化營主將,張任爲副將,餘下十餘名益州將領和二十多個南蠻部落首領爲部將,皇甫酈任參軍,兼領監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張飛出任朱雀營主將統領一職。卻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就連李利自己對此都頗感意外,任命張飛爲主將時他自己都很佩服自己,認爲自己真正是胸襟寬廣,不計前嫌,居然連幾欲謀害自己的仇人都能委以重任。

本來李利根本沒打算重用張飛,更不指望他能甘願效忠於自己,是以他決計不會對張飛委以重任,令其掌管一營兵馬。獨當一面。然而諸葛亮此次西征之中,張飛一直擔任先鋒大將,斬首敵魁二十餘人,殺敵無數。始終衝鋒在前,屢立戰功。因此,在諸葛亮遞交上來的功勞簿上。張飛的戰功超過了趙雲、馬超和黃忠等三人,在三百餘位西征將軍之中高居榜首。儼然一枝獨秀啊。

對此,李利身爲全軍統帥。絕對不能視而不見,必須秉持公正,論功行賞。否則,此例一開,日後還有誰願意捨棄安逸的生活,爲即將迎來的西晉王朝遠赴異域領軍征戰,爲大漢民族開疆擴土。因此,李利需要重賞張飛,加官進爵必不可少,爲麾下諸將樹立典範,爲全軍將士樹立標桿,激發他們開疆擴土的熱情,爲未來的西晉王朝遠征異域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李利的胞弟李暹、趙雲、馬超、黃忠和諸葛亮等五人聯名保舉張飛出任朱雀營主將,這份舉薦的份量可不輕,實爲李利麾下迄今爲止第一位得到五位親信重臣聯名舉薦的將領。所以,李利不得不慎重考慮,不得不認真對待,最終他一咬牙一跺腳,拍板了。至此,張飛成爲最近五年內第一位晉升提領五萬戰騎的主將統領,也是李利親手提拔的第一位缺乏信任的軍中大將。

在張飛出任朱雀營主將的同時,他還晉升爲宣威將軍,官秩次於九卿,賜爵都亭侯,食邑三百戶,不過他的食邑封地卻在南疆。除了張飛晉升一營主將之外,跟隨李利征戰多年的陳到此次也算是修成正果了,真正成爲獨當一面的主將統領,晉升平虜將軍、都亭侯,官秩等同於四平將軍。

除了張飛、陳到二人之外,所有西征將領皆有封賞。相對而言,將領們獲得的是加官進爵,而校尉以下的將士則得到了物質賞賜。西征大軍帶回來的戰爭繳獲一半歸他們所有,三百餘車獸皮和金銀細軟全部折算成錢糧,悉數發放到他們手裡,足夠他們一家老小十年的開支用度。可謂皆大歡喜。

這是李利有意爲之,就算賠本倒貼錢糧也在所不惜,一定要重賞所有遠征南疆的將士。大漢民族要開疆擴土,就需要千金買馬骨的魄力,更需要一大批敢於富貴險中求的鐵血勇士。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古往今來顛撲不破的真理。

晴空萬里,涼風習習。

領軍將軍府。正堂上,一壺冒著熱氣的清茶擺在案幾中央,剛從大將軍府議事回來的諸葛亮梳洗更衣之後,招手示意司馬懿一同飲茶。

您沒有看錯,此時與諸葛亮相對而坐的正是司馬懿。他現在是大將軍府的書記掾,跟隨李利一年之後,五天前被李利派到諸葛亮身邊擔任主簿。所以諸葛亮就是他的頂頭上司,他需要一天到晚跟在諸葛亮屁股後面,隨時聽候吩咐,片刻不得空閒。

現如今,除了李利之外,只怕沒有人知道此刻坐在堂中敘談品茶的兩人,在另一個時空當中將是一對冤家對頭,一對不死不休的勁敵,彼此爭鬥多年,直到一方病逝之後方纔罷休。與此同時,他們倆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彼此都很瞭解對方,任何細節都不放過,將對方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秉性摸得通透,甚至超過他們對自己的瞭解。

但是,此刻他們卻坐在一起喝茶,站在同一個陣營裡,在同一個主公麾下效力,有著共同的目標。或許,司馬懿並不是真心效忠李利,但眼下他別無選擇,只能心無旁騖地做好份內之事,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殺身之禍。至於他以後有沒有更大的野心,此刻還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自身處境可以制約一個人的所有理想和抱負,時間會慢慢磨掉那些不切實際的銳氣和棱角,令其不得不爲了生存而奔波,爲了家眷和親人而妥協,最終放棄最初的夢想。

“再過半個月就是登基大典了,甚是繁忙,若有怠慢之處,還請仲達兄見諒。”親自給司馬懿倒上一盅茶,諸葛亮笑呵呵地給他道歉。的確,司馬懿已經跟隨他五天了,忙前忙後的張羅各項事宜,把他交待的事情辦得妥妥當當。嚴格說起來,這些天裡司馬懿比諸葛亮還要忙碌,畢竟他只是動動嘴,而司馬懿卻要一件件落實,辛苦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辛苦歸辛苦,確是司馬懿的職責所在,誰讓他被派到事必躬親的諸葛亮手下做事呢。

“軍師言重了。在下才疏學淺,理應追隨軍師多學習、多歷練,如此纔能有所作爲。承蒙軍師不棄,多方提點,在下感激還來不及了,何來怠慢之說?”司馬懿恭聲答道。

諸葛亮微笑點頭,清晰認識到司馬懿確實不簡單,沉穩持重,說話辦事滴水不漏,軍政事務盡皆熟諳於心,真是難得的幹才。這樣的人才稍加歷練之後可堪大用,於是他覺得有必要和司馬懿深入交談一番,畢竟以後還要長期共事,彼此加深瞭解有益無害;若能誠心相交結爲知己,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念至此,諸葛亮一邊擡手示意司馬懿喝茶,一邊微笑道:“主公曾對我說,仲達乃百年不遇的大才,起初我還心存懷疑,但五天相處下來,方知主公所言不虛。仲達行事果斷,心思縝密,把我交辦的每件事都辦得十分妥當,昨夜我稍稍留意了一下,發現即使是我親自去做,也未必能處理的如此之好。由此可見,仲達之纔不遜於我,此前只是不得明主而已,此番得遇明主就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假以時日必定揚名天下,對此我深信不疑。”

說到這裡,諸葛亮示意司馬懿不必過謙,接著說道:“如果仲達願意,此後你我就以兄弟相稱,仲達年長我兩歲,我便以仲達兄相稱。不知仲達兄意下如何?”

“這、、、”司馬懿聞聲驚詫,頓時無言以對。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年少成名的諸葛亮竟然能和他平等論交,而且還給予對他如此高的評價。這讓司馬懿大感意外,頓生措手不及之感,無所適從。

在此之前,司馬懿對諸葛亮一直抱著戒備之心,唯恐他故意給自己使絆子,從而拿住把柄,致自己於死地。因爲李利曾經就想殺他司馬懿,卻礙於自身顏面,不想揹負出爾反爾的惡名,所以才讓他活到現在。

如今諸葛亮剛剛遠征歸來,李利就把他派到諸葛亮帳下聽用,這讓司馬懿不得不懷疑,李利想借諸葛亮之手殺他。

————————————————————

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12章 誰與爭鋒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317章 決戰時刻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953章 龍行雲,驅虎吞狼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68章 玉面書生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32章 絕地囚牢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18章 藏鋒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63章 奉孝救主第55章 天高地闊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293章 蛻變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97章 猛虎出籠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51章 劃江而治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110章 猛藥去痾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869章 同心蠱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687章 騎虎難下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45章 吳下阿蒙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953章 龍行雲,驅虎吞狼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12章 誰與爭鋒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相扣(上)第317章 決戰時刻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953章 龍行雲,驅虎吞狼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68章 玉面書生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32章 絕地囚牢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18章 藏鋒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63章 奉孝救主第55章 天高地闊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293章 蛻變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97章 猛虎出籠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51章 劃江而治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110章 猛藥去痾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869章 同心蠱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687章 騎虎難下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45章 吳下阿蒙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953章 龍行雲,驅虎吞狼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西乌| 年辖:市辖区| 阜平县| 乳源| 东莞市| 新竹县| 通渭县| 全椒县| 南平市| 河津市| 彝良县| 安乡县| 绥滨县| 宝鸡市| 孝感市| 民乐县| 冷水江市| 东城区| 天门市| 日照市| 安丘市| 武隆县| 伊宁市| 峨眉山市| 墨玉县| 平江县| 泰兴市| 鄯善县| 安宁市| 威海市| 前郭尔| 曲阜市| 深州市| 布尔津县| 茶陵县| 舒兰市| 格尔木市| 光山县| 洱源县|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