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感謝:書友kingleo打賞激勵,感謝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收復河東郡之後,河內郡便唾手可得,如此黃河北岸的戰事旬日可定,幷州無憂矣。哈哈哈!”

大笑之中,李利突然收住笑聲,疑聲道:“對了,張揚、孫策和蔣奇三人現下何在,奉孝爲何沒有提及此三人?”

“呃!”郭嘉聞言神色微變,恭聲道:“主公容稟,捷報上確實沒有提及此三人的下落。不過奉命潛伏在河東郡的閻行統領和眭固將軍都已傳回密信,他們此行便是專門針對此三人而去。是以,密信中對此三人的下落作了明確交待。這是密信,請主公過目。”

說話間,郭嘉從手袖中掏出兩卷錦帛,躬身遞給李利。

令人費解的是,郭嘉始終沒有正面回答李利提出的問題,而是通過遞上密信代替答覆。由此不難看出,其中必有隱情,使得郭嘉不便直言,亦或是不願攙和此事,試圖置身事外。

信手展開第一卷錦帛,乍一看到字跡,李利不由眉頭一挑,驚訝道:“張揚死了?”

郭嘉聞聲點頭,應聲道:“正是。就在周瑜大軍準備強攻安邑城的當夜三更,張揚帳下部將楊醜襲殺張揚,而後周瑜大軍攻打安邑城時,楊醜率部譁變,打開北門迎我軍入城。就這樣,在裡應外合之下。周瑜大軍一日內攻陷安邑,收復河東郡。

而說服楊醜臨戰倒戈之人便是眭固將軍。他早年曾與河內張揚素有往來,與其部將楊醜私交甚厚。此番閻行統領特意將眭固帶在身邊。便是這個原因,而結果卻正如閻行將軍所料,眭固成功說服楊醜改弦易幟投效我軍,是以襲殺張揚作爲晉身之禮。戰後,楊醜率領兩萬餘河內部衆相投,暫歸周瑜將軍帳下聽用,具體如何安排。還請主公示下?!?

說罷話後,郭嘉輕輕揮手,早已等候多時的兩名親兵搬來一個兩尺見方的黑漆木盒。躬身遞上李利面前。

即時,郭嘉上前說道:“盒子裡裝著張揚的首級。此物與安邑捷報一起送至大營,此乃楊醜所爲,顯然是其投效主公麾下的晉身之禮?!?

李利微微頷首。託著木盒的親兵得到示意後。當即打開上蓋。頓時,一顆禁錮著驚恐而怨毒神情的首級呈現在李利視線中,這便是張揚瀕死時的遺容,灰白的臉頰上飽含著驚駭惶恐且無比陰毒怨恨之色。

“張揚其人,早年跟隨丁原抵禦蠻夷入侵,征戰多年,盡到了戍邊將領應盡的職責。天下紛亂後,其人擁兵自重。蛇鼠兩端,左右逢源。確是投機勢利之徒,令人厭惡。而今,善惡到頭終有報,聰明反被聰明誤,臨近天命之年卻遭親信部將荼毒,命喪黃泉,真乃時也命也。罷了,人死恩怨消,準其家眷收屍下葬?!?

沉吟中,李利擺手揮退親兵,神色迅速恢復平靜,對郭嘉詢問道:“奉孝以爲如何安排楊醜比較妥當?”

“這”郭嘉聞聲錯愕,驚疑地擡頭看著李利,張口欲言卻又心有所忌,顯得猶豫不決。

李利見狀輕輕搖頭,微笑道:“你我主臣之間不必忌諱太多,奉孝不妨直言,言錯無過?!?

郭嘉神情一鬆,欣然道:“既是主公相詢,微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恕微臣直言,楊醜其人背叛舊主,率部譁變,此舉已是爲人臣下者之大忌,實爲人主所不容。更何況,其人非但背棄故主,反而變本加厲,弒主求榮。此等陰險小人行徑,實令微臣極爲不恥,深惡痛絕。這等無信無義之人今日爲了自身富貴而叛逆弒主,他日如若我西涼軍勢微,難保此人不會故技重施,再度賣主求榮。

故此,以微臣之見,此等惟利是圖、背信棄義的陰險小人留之無用,不如趁早除之,以免日後降而復叛,留下後患?!?

李利聞言後,神情微變,沉吟道:“奉孝之意是誅殺楊醜,以儆效尤麼?”

“正是?!惫魏敛华q豫地聞聲點頭,神情決絕道:“背主求榮之事必須杜絕,此例不可開,務求殺一儆百,以免他人效仿!”

“這”賈詡略顯遲疑地沉吟一聲,隨即接聲道:“稟主公,微臣以爲奉孝之言有失偏頗,誅殺降將,實爲不妥!誠然,微臣對弒主求榮之徒亦是甚爲厭惡,殺之也不足爲惜。然而,此次楊醜襲殺張揚,而後率部相投,此舉雖然令人不齒,但就主公和我西涼軍而言,卻是有功之人。對於有功於大軍的將領,如若非但不予賞賜,反倒將其斬首,是爲賞罰不明之舉。此舉一旦傳揚出去,日後敵軍將領有誰還敢率部投效於主公。如此以來,豈不是逼著他們與我西涼軍血戰到底嗎?

正所謂:賞罰不明百事不成。因此,以微臣愚見,無論楊醜其人品行如何卑劣,行徑如何陰險勢利,僅是針對此番所爲而言,確有功勞,主公理應予以賞賜。不過,正如奉孝所言,此等賣主求榮之事若是不予理會、不予遏制,不加以懲戒,實難令人信服。故而,微臣建議,對其賞罰並處,先賞而後罰,賞賜是因其有功,懲罰是因其行徑爲世人所不容。具體如何賞罰,還需主公決斷?!?

“嗯?!甭犕旯魏唾Z詡二人的諫言後,李利微微頷首,稍稍思索後,微笑道:“奉孝嫉惡如仇,甚合我心。而文和之言頗爲中肯,懲前瑟後,立足長遠,實爲可行。既然如此,傳令周瑜,召集河東將士明正典刑,楊醜背主求榮,理應處死;然念其有功於我軍,且率部來降,死罪可免,當衆杖責六十軍杖,而後賞三百金、賜其府邸,晉升裨將,令其暫歸周瑜帳下聽用!”

“這、、、主公英明?!惫温勓葬?,神情有些驚疑不定。因爲李利對楊醜的賞賜不可謂不重,富貴榮華都給了他,還直接升至裨將,距離拜將封侯僅差一步。不過,杖責六十的懲處也著實不輕,足可打得楊醜皮開肉綻,一月之內無法痊癒,必令楊醜銘記教訓,不敢再犯。想及這些,郭嘉便不再堅持,恭聲領命。

此事議定後,李利手裡第二道密信也隨之展開。

隨著錦帛快速舒展開來,李利臉上的笑意驟然消失,隨之劍眉橫起,雙眸微瞇,眼神中閃爍著極其複雜的神色。好一會兒後,只見他慢慢捲起錦帛,塞進手袖,既而緩步走到扶欄邊,舉目北望,沉默不語。

眼見自家主公神色有異,賈詡神色頓變,隨即輕步走到郭嘉身邊,眼神滿是詢問之意。郭嘉神情猶豫,欲言又止,奈何終究抵抗不住賈詡的詢問眼神,隨即拉著賈詡退到城樓一側,低聲道出這第二封密信上的內容,以及其中不爲人知的隱秘。

實際上,這第二封密信上所說的事情便是周瑜率軍攻取安邑城的詳細經過,以及攻城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昨夜五更,按照事先與孫策議定的攻城時間,周瑜率領五萬幷州軍強攻安邑城。攻城伊始,一切都如周瑜給孫策的密信約定穩步推進。周瑜大軍同時進攻安邑北門和南門,並派遣兩萬兵馬偷襲南門外的蔣奇大營;而孫策則作爲內援,率部攻佔郡守府,擒賊先擒王,務求生擒張揚和蔣奇,而後逼其就範。惟有如此,孫策才能順利收編張揚和蔣奇帳下的數萬兵馬,而後帶上足夠的糧草輜重,率部離開河東郡,南下江東。

在這封密信當中,周瑜和孫策二人無疑是各取所需。周瑜謀求的攻佔安邑城,截斷盟軍北渡黃河的退路;而孫策則是謀取兵馬和錢糧,再次壯大自身實力。是以,雙方一拍即合,很容易達成共識,裡應外合聯手攻取安邑郡城。待安邑城陷落之時,雙方各得其所,而後分道揚鑣,如此也算是好合好散。但是,憑心而論,這封密信中的約定對孫策無疑是更爲有利,因爲周瑜大軍在逼近安邑城之前便已攻取河東郡各縣,使得安邑城成爲一座孤城。

在如此有利的情況下,如果周瑜大軍對安邑城實行圍困戰術,圍而不攻,繼而集中優勢兵力,先後剿滅駐紮在城外的蔣奇大營和孫策大營,那麼整個安邑城內外的盟軍即使不被周瑜大軍一舉剿滅,也必然是短時間內無法脫身。

果真如此的話,只待婁底原決戰結束,李利便可派遣兵馬渡河支援周瑜,這樣以來便可將盤踞在安邑的盟軍全部剿滅,張揚、孫策和蔣奇三股勢力一個也跑不掉。

可是,周瑜卻藉著李利下達的兩日內攻取安邑城的命令,突發奇想之下決定與孫策聯手行動,於是便有孫策夤夜前往周瑜大營密議之事。

不得不說,這次密議周瑜雖無背叛李利之意,卻是暗藏私心。其目的便是,既能完成李利交予攻取安邑的軍令,又能順帶幫助孫策脫困,令其從容地率部逃離河東郡,儘快返回江東。

————————————————

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725章 長刀嘯西風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64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66章 無法無天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532章 笑傲江湖逍遙遊第499章 大義凜然男兒行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14章 一戰可定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522章 龍虎風雲會(續)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69章 滕氏雙雄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三)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283章 桓飛獻美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256章 喋血山河(一)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584章 段仲明戴罪立功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269章 喋血山河(十四)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504章 魚死網破美人吟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10章 虓虎雄風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30章 弄巧成拙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200章 立鼎一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203章 李摯單挑呂奉先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
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725章 長刀嘯西風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64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66章 無法無天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532章 笑傲江湖逍遙遊第499章 大義凜然男兒行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14章 一戰可定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522章 龍虎風雲會(續)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69章 滕氏雙雄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三)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283章 桓飛獻美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256章 喋血山河(一)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584章 段仲明戴罪立功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269章 喋血山河(十四)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504章 魚死網破美人吟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10章 虓虎雄風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30章 弄巧成拙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200章 立鼎一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203章 李摯單挑呂奉先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长海县| 大丰市| 抚松县| 西和县| 都昌县| 东乌| 吉首市| 什邡市| 兴海县| 滁州市| 九龙县| 岑巩县| 邵阳县| 威信县| 稻城县| 昌乐县| 岗巴县| 任丘市| 平谷区| 静安区| 阿巴嘎旗| 棋牌| 同德县| 章丘市| 沙湾县| 平罗县| 同仁县| 宝鸡市| 集安市| 正宁县| 灵璧县| 伊宁县| 铅山县| 图片| 武功县| 虎林市| 武隆县| 章丘市| 博白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