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

做好鋪墊後,張鬆終於說出張魯使者此行的真實意圖:“張魯遣使前來向主公求援,懇請主公出兵馳援漢中,與他聯手共抗李利大軍!”

“出兵馳援漢中?哈哈哈!”

劉璋沉吟一聲,既而放聲大笑:“張魯匹夫當真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語氣稍頓,劉璋霍然起身,在階上緩緩踱步,冷笑道:“去年今日,張魯趁我益州內亂方平,出兵搶佔巴郡四縣,一舉奪取葭萌關,還向我索要大筆錢糧,以作退兵補償。沒想到,這纔過去多久啊,他張魯也落難了。他也有今天!這就是報應,惡人自有惡人磨,他活該,自作自受!”

“呃!”堂下衆文武一片譁然,目瞪口呆地仰視著劉璋來回踱步的身影,一個個神色迥異,煞是精彩。

誠然,劉璋說得都是事實。去年劉璋繼位州牧時,張魯確實是趁火打劫,出兵巴郡,大肆劫掠錢糧,搶佔巴郡四縣至今不還,還攻取了葭萌關,直接佔據蜀道入口,對益州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張魯大軍被西涼軍打敗,損兵折將,退守漢中,據關死守。倘若張魯果真被西涼軍剿滅,那益州可就危險了。先前張魯僅有一郡之地便能威脅益州,若是漢中被西涼軍佔據著,那結果才真正是不堪設想。

在益州一衆官員眼裡,漢中張魯充其量不過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割據漢中自立。也僅僅是對益州構成威脅而已。但是,一旦西涼軍奪取漢中。那對益州就不再是威脅那麼簡單了。在他們看來,如果說張魯是白眼狼的話,那麼西涼李利就是真正的下山虎,隨時都有可能吞併益州,奪走益州一衆僚屬的榮華富貴,甚至危及身家性命。這是致命的威脅,一步踏錯便是粉身碎骨。

是以,堂下衆人對此張魯求援之事浮想聯翩、思緒紛飛。大多數人對劉璋所說的這番話持否定態度,因爲這直接關乎他們的榮華富貴和前途命運。

漢中張魯確實強橫,但說到根兒上,他不過是益州境內的野心勃勃的家賊,但西涼李利是什麼人?那可是威震天下的西涼猛虎,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短短數年間便佔據四州之地,麾下擁兵五十萬,戰將千員,文臣雲集。如果讓李利攻進益州,那此刻站在大堂議事的衆人哪有立足之地,辛苦半輩子追求的功名利祿一朝淪喪。這豈不是要將他們逼上絕路麼?

是故,當堂下衆僚聽出主公劉璋不欲出兵馳援張魯時,他們如遭雷擊,心亂如麻,人心散了。

這一刻。他們心裡已經沒有什麼益州大局,也沒有主公劉璋。想得全是一旦西涼軍攻進益州他們如何自處,如何才能保住現有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故而張魯是死是活,他們並不關心,主公劉璋如何痛恨張魯也與他們無關,真正和他們息息相關的是漢中不能丟,不能讓西涼軍靠近益州,否則益州危矣,他們的榮華富貴也保不住了。

人都有私心,擁有的越多,私心越重。這些私心極重之人平時看不出來,相反他們往往是最和善、最仁慈和最大公無私的那一類人,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得到更多。然則,一旦大難來臨之時,這些人就會徹底撕下僞裝,露出本來面目。這時,甭跟他們談什麼大局爲重、江山社稷,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能不能保住,在保住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獲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利益驅使人心,人心緊隨利益而動,如影隨形,同氣連枝,歷經成千上萬年的歷史更迭而亙古不變。其中不乏情操高尚、志慮忠純之人,可他們終究是少數,因此被後人銘記在心,永載史冊。(情節需要,請書正確理解,其實世上還是好人多,就像地球上普通百姓佔據總人口九成一樣。)

眼見身邊衆僚神色各異,似乎對主公頗有微言,張鬆見機不妙,立即出聲說道:“稟主公,漢中張魯爲表誠意,願投效主公麾下爲臣,聽從主公號令,並願意歸還巴郡四縣。這是張魯親筆書信,請主公過目。”

說完話後,張鬆從手袖中逃出一疊錦帛快步走到階下,將錦帛書信交予宦官內侍,遂退回原位,再不多言。顯然,他已經看出情形不對,堂下的氛圍十分詭異,因此早早將事情和盤托出,儘快丟出這個包袱,全身而退,以免招致衆怒。

由此不難看出,張松本人也傾向於出兵相助張魯共抗西涼軍。只可惜他眼下人微言輕,僅是別駕從事而已,如今大堂上真正掌事的卻是另有他人,還輪不到他多嘴多舌。何況成都張家乃益州大族,一旦西涼軍奪取漢中、威脅益州,他張氏一族首當其衝,必然也在殃及之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張氏一族與漢中張家並不是同族,僅是同姓而已。又因益州議事制度效仿朝廷早朝,是以張魯使者未得劉璋許可,不能進入大堂直接面稟求援事宜,因此只能由張鬆代爲轉達。當然,張魯使者肯定送給他不少好處,否則他話裡話外不會透漏出如此明顯的傾向性,似乎有意引導衆僚支持出兵。

劉璋隨手接過張魯的親筆手書,一目十行地草草看一眼,隨之丟給身邊侍者,神情頗爲不屑地道:“前倨而後恭,思之令人發笑。張魯匹夫實乃趨炎附勢之徒,昔日我父曾命他奪取漢中,而後由張修擔任太守,扼守漢中咽喉,結果此賊陰謀殺害張修,擁兵自立,拒不服從號令。如今漢中危急,他反倒又來求我出兵,還說什麼願意拜入我麾下,遵從號令。既然如此,他爲何不親自前來?似這等趨利避害的小人,區區一封書信如何能讓人信服,若他事後反悔,我等如之奈何?”

堂下有一人當即出列,赫然是主簿黃權:“主公所言極是。然則,漢中乃我益州咽喉,一旦失陷,我益州將直接面對西涼兵鋒,到那時益州危矣。是以,不管張魯爲人品行如何,此次我等都應出兵漢中,與漢中軍聯手共抗西涼軍。在下懇請主公三思而後行。”

劉璋聞言神色微變,頗爲不悅地看了黃權一眼,不以爲然道:“我益州與西涼素無嫌隙,秋毫無犯,歷年賦稅歲貢雖說不是如數繳納,卻也繳納五成,每半年上繳一次。一直以來,雙方之間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和睦共處,大將軍也不曾爲難過我益州官員,但凡上表所請,一律照準。如此情形,我等焉能出兵與朝廷大軍相抗?戰事一開,我等便將樹敵於西涼軍,等同謀逆叛亂。此中利害關係不知諸位可曾想過?”

“這

??”黃權聞言啞然,不知如何作答。隨即他看向身邊的一衆同僚,卻見他們同樣面露難色,眼神飄忽,徘徊不定,躊躇難決。

確實,正如劉璋所說,一旦益州主動出兵與西涼軍爲敵,那便是公然對抗朝廷大軍,等同於犯上作亂。不過這個罪名對於益州官員來說倒也不打緊,畢竟益州早已割據自立,自成一體,擁有蜀道之險,不懼外來之敵。真正讓他們感到爲難的是,一旦開戰,益州便與西涼軍樹敵,即便此次擋住了西涼軍,保住漢中不失;但往後便給西涼軍留下口實,出師有名,隨時都可以捲土重來,再戰漢中,甚至直接攻打益州。

這個後果極其嚴重,決計不容忽視。方今天下,誰人不知西涼軍乃虎狼之師,不論是誰惹上西涼軍都不會有好下場,早晚必被西涼軍剿滅。西涼馬騰,金城韓遂,南匈奴於夫羅和黃巾肆虐、白波賊爲患的幷州,中原諸侯聯盟,還有眼下漢中張魯,等等;悉數慘敗於西涼軍手上,而且全是損兵折將,或覆滅或慘敗,生還者也是實力大損,元氣大傷。

事實擺在眼前,與漢中張魯相比,李利麾下西涼軍纔是真正不能招惹的強大存在。一旦樹敵於西涼軍,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如果坐視西涼軍攻取漢中,誰又能保證李利不會率領大軍攻打益州呢?即使李利暫時不會攻取益州,難保他以後不會出兵突襲,因爲漢中若失,益州門戶大開,西涼軍隨時都有可能偷襲蜀道。豈不聞世間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

“主公莫非忘了劉範和劉誕兩位公子是怎麼死的?”

忽然,就在堂下衆人左右爲難之際,一個聲音突兀地在大堂內響起,儼如驚雷一般振聾發聵:“兩位公子多年來一直在長安爲質,使得我益州安享太平,卻被李賊以散播謠言、圖謀不軌的罪名,殿前斬首,懸首三日。這一幕就發生在兩個月前,傳到益州不過一個多月時間,這兩位公子可是主公的兄長,一母同胞啊!莫非主公不想替橫死的兄長報仇麼?”

敢用如此強硬的口氣跟劉璋說話之人,堂下有且僅有一位,這便是州牧府長史趙韙。除長史之職,他還兼領成都令,是最早跟隨劉焉前來益州的老臣,也是擁立劉璋繼位的最大功臣。

堂中唯一能與趙韙相提並論之人,便是徵南中郎將吳懿。當年劉焉入蜀時身邊帶著一文一武兩位心腹,文士便是趙韙,而武將則是此刻站在武將首位的吳懿。

——————————————————

第156章 潑髒水,本末倒置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65章 請君入甕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52章 夜半美人呤第480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4章 重傷初愈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763章 天子劍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70章 粉紅佳人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260章 惹禍上身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30章 風雷動,宮闈肅政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60章 衆怒難犯第72章 窘迫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39章 傳國玉璽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86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92章 海闊天空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66章 無法無天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403章 九牛許褚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661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六)第200章 立鼎一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719章 暴戾顏良第62章 雙重驚悚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44章 這一拜第76章 桃花聚賢,先秦遺忠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832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9章 請君入甕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
第156章 潑髒水,本末倒置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65章 請君入甕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52章 夜半美人呤第480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4章 重傷初愈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763章 天子劍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70章 粉紅佳人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260章 惹禍上身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30章 風雷動,宮闈肅政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60章 衆怒難犯第72章 窘迫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39章 傳國玉璽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86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92章 海闊天空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66章 無法無天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403章 九牛許褚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661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六)第200章 立鼎一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719章 暴戾顏良第62章 雙重驚悚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44章 這一拜第76章 桃花聚賢,先秦遺忠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832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9章 請君入甕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县级市| 隆德县| 莎车县| 茌平县| 唐山市| 大竹县| 海晏县| 和林格尔县| 海城市| 孟州市| 康保县| 花莲县| 龙州县| 甘谷县| 西贡区| 株洲市| 遂溪县| 威远县| 大方县| 铜陵市| 邹平县| 奉节县| 旺苍县| 明光市| 武清区| 安西县| 安仁县| 齐齐哈尔市| 酉阳| 比如县| 竹山县| 福建省| 马尔康县| 宜州市| 吴川市| 凤阳县| 承德市| 花垣县| 三亚市| 三河市|